嫩豆腐切长方块,约一厘米厚裹干淀粉,抖去多余淀粉,入锅煎至变色,成型出锅葱姜蒜,豆瓣酱小火炒制出红油放入生抽两勺,醋一勺,糖3-4勺,盐半勺,煮沸捞出里面渣渣水淀粉勾芡,到浓稠,滴几滴油,关火备用豆腐二次入锅,煎至脆皮出锅摆盘,浇汁即可趁热吃,鱼香味的脆皮豆腐
孩子不爱吃豆腐?试试这3种做法,外焦里嫩鲜香美味,孩子吃不停孩子不爱吃豆腐?试试这3种做法,外焦里嫩鲜香美味,孩子吃不停
豆腐是一种常见的食材,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吃了可以强健骨骼,提高免疫力,清热润燥,健脾养胃,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豆腐的吃法很多,适合煎、炒、烹、炸、烤等多种做法。不过豆腐有一股豆腥味,很多孩子都不爱吃,就错过了补充营养的机会。其实,孩子不吃豆腐,可能是你的做法孩子不爱吃,今天我给大家分享几个豆腐的做法,出锅外焦里软,鲜香美味,孩子吃不停,点名下次还要吃。
一、豆腐饼
准备豆腐、燕麦片、豌豆、胡萝卜、鸡蛋、香葱、食盐、鸡精、生抽、香油。
1、胡萝卜去皮洗干净,切成小丁。豌豆去壳,剥掉豌豆仁洗干净。烧一锅开水,加入一勺食盐,倒入胡萝卜丁、豌豆米煮3分钟,捞出沥干水分。
2、另起锅,加入清水烧开,放入燕麦片煮2分钟,变软后捞出。把焯过水的胡萝卜丁、豌豆米倒入一个大碗中,用手把豆腐捏碎也放入碗中,再加入煮熟的燕麦片。
3、放入适量盐、鸡精、生抽、香油搅拌均匀,再加一把葱花拌匀即可。平底锅倒入适量油烧热,放入一个模具,把豆腐泥放进去,抹平后煎一会儿。豆腐饼定型后翻个面,等到两面焦黄后即可出锅。
二、豆腐丸子
准备老豆腐、胡萝卜、鸡蛋、面粉、蚝油、生抽、香油、食盐、香葱、水淀粉。
1、胡萝卜去皮洗干净,先切成细丝,再用刀剁碎。豆腐洗干净,用手捏碎后放入盆中,加入胡萝卜碎,葱花,打入一个鸡蛋,再放入食盐、生抽、蚝油、花椒油,搅拌均匀。
2、放入适量面粉增加粘度,搅拌均匀后用手搓成乒乓球大小的豆腐丸子。锅里倒入适量清水,烧开后放上蒸笼,然后放入豆腐丸子,大火蒸10分钟。
3、锅里加入适量油,烧热后放入葱花爆香,倒入蒸好的豆腐丸子翻炒一会儿,加生抽、蚝油调味,淋入水淀粉勾芡,汤汁浓郁后即可出锅。
三、脆皮豆腐
准备老豆腐、鸡蛋、淀粉、食用油、生抽、香葱、食盐。
1、豆腐洗干净后切成1厘米厚的片,鸡蛋打入碗中搅拌均匀,再准备一碗干淀粉。把豆腐片放入鸡蛋液中裹上蛋液,再放入淀粉中裹上一层淀粉。
2、平底锅倒入适量油烧热,放入处理好的豆腐块,小火煎一会儿,定型后翻个面,等到两面金黄过后盛出。
3、锅里留底油,翻入葱花爆香,倒入煎好的豆腐翻炒均匀,加入适量生抽、食盐炒匀,淋入适量清水炖2分钟,大火收汁后即可出锅。
【温馨小贴士】
1、需要煎炸的做法,建议用老豆腐,这样不容易碎,口感也更酥脆
2、豆腐有豆腥味,可以用开水煮一下,就能去除豆腥味了。
我是爱生活,爱做美食的Allie,喜欢我的朋友请关注我,感谢大家的支持!
#不容错过的鲜美滋味#浇汁脆皮豆腐烹饪豆腐的方式多种多样。而现代人更愿意追遂餐桌上的美味提升,今天,我们用东古一品鲜酱做调料,和大家分享一道浇汁脆皮豆腐,东古一品鲜酱油,中华老字号,质量保证配料精良,纯正鲜香,现在就邀约大家一起参与这道菜的 *** 。
By 静妈de厨房
用料- 老豆腐 350克
- 鸡蛋 1个
- 干淀粉 适量
- 大蒜 1瓣
- 嫩姜 2片
- 小米辣 2个
- 白芝麻 1勺
- 香菜 1棵
- 盐 半小勺
- 白糖 半小勺
- 鸡精 半小勺
- 东古酱油 2勺
- 陈醋 1勺
- 色拉油 1锅铲
1、先将豆腐切成方块片状装入盘中,嫩姜、大蒜、小米辣切碎,和白芝麻一起装入小碗中备用(不喜欢小米辣的朋友,可用干辣椒面代替)。
2、把豆腐块每片都双面蘸上干淀粉(可把豆腐块全部蘸完装入盘中,以防煎豆腐时动作太忙)。
3、鸡蛋倒入碗里打散
4、将处理好的豆腐片,每片都蘸上蛋液放入锅中。
5、一面煎黄后,翻面继续煎。
6、两面都煎到金黄
7、双面煎黄后,出锅整齐的摆放在菜盘中。
8、炒锅中放入一铲色拉油。
9、待油温升高后,抬起锅把热油浇入到装有白芝麻等配料的小碗中。
10、加入糖和盐
11、加入鸡精
12、加入东古酱油
13、加入陈醋
14、把香菜切短放在豆腐上层。
15、将小碗中的料汁调匀,全部浇入到盘中豆腐上。
16、摆盘
17、开吃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糖醋脆皮豆腐的家常做法糖醋脆皮豆腐是汉族传统美食小说之一!健康功效:
醋:消积食、解毒、补血
番茄酱:辅助降血压、改善血液循环、扩张血管
准备的材料:
老豆腐500g;醋15ml;番茄酱30ml;生抽10ml;盐2g;糖10g;水淀粉15ml;芝麻一小把;小葱一小把,白胡椒粉5g
步骤一
将豆腐切成适量大小的块状
步骤二
小葱切成葱花备用
步骤三
将番茄酱,生抽,醋,糖,淀粉,盐和白胡椒粉放入小碗中
步骤四
搅拌均匀
步骤五
再加入清水搅匀备用
步骤六
将切好的老豆腐蘸上一层薄淀粉
步骤七
锅中放入适量油,起锅烧热后放入豆腐块小火煎制
步骤八
待豆腐块两面煎至金黄色后盛出备用
步骤九
锅里底油烧热后倒入准备好的酱汁煮开
步骤十
再放入煎好的豆腐块
步骤十一
快速翻炒均匀,使豆腐块裹满酱汁
步骤十二
再放入葱花和芝麻
步骤十三
炒匀后盛出即可
步骤十四
装盘
煎过后脆皮豆腐,裹着浓浓的糖醋汁伴有芝麻和葱花的芳香,咬一口下去嘎嘣脆的同时,还有一股热气奔涌而出,里面嫩嫩的豆腐爆裂在口中,舌头受着高温的煎熬,但酸甜的酱汁 *** 你,外酥里嫩的口感,吃过就上瘾,喜欢的小朋友可以收藏起来哦!
做的时候注意先将豆腐放入盐水中浸泡二十分钟,这样不仅可以去掉豆腥味,豆腐不容易碎,还能让豆腐内部带有淡淡的咸味!
传统老菜“拖烧豆腐”,独特的烹饪技巧,豆腐入口即化,外皮酥脆今天和大家分别向一道河南特色菜”拖烧豆腐“的做法,吃到嘴里脆脆的口感,咬过一层脆皮,豆腐入味即化,有喜欢的赶紧学一下。
食材:嫩豆腐、鸡蛋、黄瓜
辅料:淀粉、面粉、姜片、葱花
调料:食盐、白醋、白糖
【拖烧豆腐】—— 酥脆软嫩
1.下面开始准备食材
准备嫩豆腐一块,从反面切免得沾刀,最后切成方丁,也有人用老豆腐,比较好操作,不容易破碎只是没有了入口即化的口感。
在切好的豆腐上面,撒上一勺食用盐,再缓缓地倒上开水,速度一定要慢免得冲碎豆腐,静置10分钟。
2.下面开始调脆皮糊
淀粉和面粉的比例是2比1,再加入一个鸡蛋,用的只有了蛋清,这里我用了全蛋,蛋黄在色泽上偏黄色泽好看,加水搅拌,先加少量的水搅拌后再进一步添加,这样可以避免有疙瘩,搅匀后再加入一些植物油,再加入少量的白醋。
植物油破坏面粉和淀粉的组织结构,才会有比较酥的口感;白醋能增强面糊的附着力,才会有比较脆的口感。
黄瓜和尖椒起了点缀的作用,摆好后放在一边备用,我们把豆腐放在漏勺上控一下水,放置一边备用。
3.下面把豆腐炸一下
锅内倒入植物油,慢慢地把油烧至接近冒烟,转为小火,把豆腐均匀裹上脆皮糊,一粒一粒的下锅免得粘连 ,整个过程操作要快一点,避免豆腐色泽不匀,所有豆腐下锅以后,改为中火再炸1分钟左右,豆腐外壳已经定型色泽上变为微黄色捞出。
继续加热油锅,把油温升至6成热,再把豆腐复炸一次,油炸时间控制在30秒左右捞出,这时候的豆腐在色泽上就变为金黄色,口感上就比较酥脆。
4.下面开始做汤汁
锅内留少量的植物油,油稍微烧热以后放入姜片,再放入小半勺番茄沙司,搅匀后加入清水把水烧开,加入白糖50克快速搅匀化开,再加入白醋30克一起搅拌均匀,把姜片捞出来。
开大火把水烧开,加入一些水淀粉,把汤汁熬至粘稠起泡,要一直快速搅拌,再加入一些植物油,这样可以提高菜品的色泽度又能长时间保持汤汁的温度,植物油可以少量多次地加入。
最后的汤汁亮泽粘稠起大泡时,放入炸过的豆腐快速地翻动炒锅,把豆腐翻匀都裹上汤汁就可以出锅了,豆腐在锅内不要太久,翻匀即可,出锅装盘后,再撒上葱花和炒熟的白芝麻。
好了,一道酸脆可口的拖烧豆腐就做好了。
我国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用相同的食材烹调一道菜肴就有很多种做法,并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口味。烹调前对食材不同的处理方式,也会使菜肴展现出不同的外貌与风味。
有的人炒菜的时候会直接将切好的食材投入锅中翻炒,还有的人会在烹调食材之前做一定的预处理,比如对食材进行上浆挂糊,还有的人会在烹调中加入勾芡的过程。
这些操作都让菜肴拥有了千变万化的风味,成品菜肴颜色更加艳丽、垂涎欲滴。那么,上浆和挂糊都是咋回事?烹调中又该如何应用呢?这篇文章就来说说它们。
图虫创意
01
什么是上浆、挂糊、勾芡?
上浆、挂糊、勾芡这三种都是中餐工艺中常见的技法,统称为“糊浆工艺”。以蛋、粉、水为主要原料配制,前两者可在食材外部挂上一层黏性的“外壳”起到保护作用;而后者勾芡工艺能起到调和菜品质感的作用。
①挂糊:先将淀粉、鸡蛋、水等混合在一起制成粘稠的面糊,黏液较厚。将原料在其中拖过,粘上厚厚的面糊,不要留“小尾巴”,然后再经过油炸、煎、熘、烤、贴等烹调处理。
图虫创意
经过挂糊处理后的原料,因为外层浆液会形成脆性的保护膜,而内层食品原料导热较慢,最终温度可小于 100 ℃,所以水分丧失少、营养保留更多,减少了水溶性维生素的溢出。比如里脊肉挂糊油炸比直接油炸水分保持率提高了 18 ~ 56 %、鸡胸肉提高 15 ~ 30 %、鱼肉可提高 34 ~ 41 %。
挂糊后的食材在烹调的过程中,面糊会先被高温油脂加热变性,糊浆中的氨基酸、还原糖相互作用,或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焦糖化作用,引起褐变,形成诱人的香气和颜色。面糊在油炸的过程中水分丧失,口感较为酥脆。
②上浆:直接将制浆的原料和调味料、食材等混合在一起并抓匀,面糊黏液较薄,适合做滑、炒、爆炒的菜肴。
图虫创意
肉类上浆时一般要加点盐搅拌均匀,这样能使肌原纤维中的盐溶性肌蛋白游离出来,增加蛋白质水化层的厚度,提高蛋白质的持水性,还能缩短原料的成熟时间。上浆的时候先加盐进行搅拌摔打上劲,然后再加淀粉和蛋清。调味料也需要在上浆的时候同时加入,比如葱、姜、料酒等,起到提味去腥的作用。
经过上浆工艺烹调的食材,在加热的时候会形成一层保护膜,使原料在烹调完成后外表仍然鲜嫩、光润。这是因为烹调过程中浆液会先被热油加热变性,然后通过美拉德反应和焦糖化反应形成一系列诱人的香气和颜色,并降低了食材的水分丧失,也减少了营养成分的流失。
③勾芡:淀粉受热糊化的过程。在勾芡的过程中,淀粉粒受热吸水体积膨胀,后会逐渐解体形成胶体溶液或黏稠的糊状液体。给菜肴勾芡的目的在于增加粘稠度,使汤品变得更加浓稠,提升滋味。如果是用于熘菜,可使食材表面香脆、内部鲜嫩。
图虫创意
和挂糊上浆一样,勾芡对食材中的营养成分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不过,为了避免影响口感,勾芡需要掌握好时机。一般在食材九成熟的时候勾芡,勾芡时间太早可能会糊锅,太晚又可能会增加烹调时间。如果是汤品勾芡,则需要在汤汁沸腾之后再进行。
02
分别适合用哪种淀粉?
淀粉之所以可以作为上浆、挂糊以及勾芡的原料,主要是因为它的糊化作用。
常温下的淀粉并不会吸水,但加热后的淀粉会发生结构变化开始吸水。淀粉分子之间的氢键发生断裂,分散在水中形成亲水性胶体溶液,于是水分子就能进入到淀粉颗粒中与淀粉分子氢键结合,淀粉粒开始吸水,体积增加直到破解,淀粉分子变成单分子被水分子包围,相互牵扯,变成了具有黏性的溶液。
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相比,直链淀粉含量高的淀粉比较难糊化。
图虫创意
我们常见的淀粉大约有 6 种,包括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绿豆淀粉、小麦淀粉、红薯淀粉、木薯淀粉。
①马铃薯淀粉:颗粒非常大、直链淀粉含量 17 %且分子很长,支链淀粉含量 83 %,糊化温度约 59 ℃,糊化速度快,黏度上升快,脆度小。而且还含有大量带有微弱电荷的磷酸盐,淀粉链相互排斥,使汤汁变的更加浓稠、清澈、味道更好。所以,马铃薯淀粉很适合勾芡,其次可用于上浆。
②玉米淀粉:烹调中使用最普遍的淀粉之一,糊化温度约为 64 ℃,糊化过程较慢,透明度差,但凝胶作用较好,适合上浆、挂糊。
③绿豆淀粉:糊化温度约为 69 ℃,直链淀粉为 26 %,颗粒小且分布均匀。淀粉结构坚硬,较难糊化,透明度高,热糊稳定性好,可用于勾芡。
④小麦淀粉:颗粒为球形,较为规则。糊化温度约为 65 ℃,透明度差,热粘度低,增稠效果不如马铃薯淀粉,如果要想达到同样的黏度,需要的量也较大。一般用来做澄面,勉强可用于上浆。
⑤红薯淀粉:糊化温度较高约为 70 ℃,透明度差,但脆度更大,适合挂糊。
⑥木薯淀粉:遇到水后会结成粘稠的凝块,糊化后呈透明状,口感较黏并且 Q 弹。无论是上浆、挂糊还是勾芡都不适合,常用来 *** 布丁。
03
常见菜肴
挂糊工艺中,分为水粉糊、蛋粉糊、发粉糊。
其中水粉糊一般适合脆熘,比如醋熘鳜鱼、熘松花蛋、焦溜肉片等。配制:干淀粉 800 克、水 650 克。
蛋粉糊中又分为全蛋糊、蛋清糊、蛋黄糊。全蛋糊多用于炸、熘、煎、炸、锅贴、烧、拔丝等类菜肴,使其色泽金黄,口感酥脆,配制:面粉+淀粉的重量为鸡蛋的 3 倍左右,水的量根据浓稠度控制;蛋清糊多用于软炸类菜肴,比如软炸里脊、软炸虾仁、软炸蘑菇、软炸鱼条等,配制:蛋清:淀粉=1:1,如果是打蛋泡糊,蛋清重量:淀粉=2:1;蛋黄糊多用于煎炸,增加酥松感,比如糖醋里脊、糖醋鱼片,配比:蛋黄:面粉:淀粉:猪油=2:3:1:1。
图虫创意
发粉糊是加入了发酵粉之后调制的面糊,比较常用的是脆皮糊,使食物口感酥松,比如脆皮大虾、酥炸鱼片。配制:面粉 30 %、淀粉 30 %、水 35 %、蛋清 8 %、色拉油 10 %、发酵粉 1 %。
上浆工艺中,又分为蛋清粉浆、全蛋粉浆、苏打粉浆、脆皮粉浆。
蛋清粉浆一般 *** 滑熘里脊、滑炒鸡丝,为淀粉、蛋清、水组成;全蛋粉浆可 *** 茄汁鱼片,为淀粉、全蛋液、水组成;苏打粉浆可 *** 蚝油牛肉,为淀粉、蛋清、苏打粉、水、盐组成;脆皮粉浆可 *** 脆皮豆腐,为发酵粉、淀粉、植物油、面粉组成。
勾芡工艺中,以包裹、弄糊、浇淋为主。
包裹属于厚芡,食物勾芡后放于盘子中不会有汤汁流出,多用于炒、爆炒的菜肴,比如茄盒、炸鸡、干炸蘑菇。
图虫创意
弄糊的芡液比包裹要稀,水分较高,用于汤汁较多的菜肴,比如锅包肉、金毛狮子鱼。
浇主要用于菜肴成菜之后,将芡汁浇在已经装盘的菜肴上。淋主要用于菜肴即将出锅,接近成熟之时,将芡液徐徐淋入菜肴汤汁中,边淋边晃锅,增加菜肴粘稠度,比如勾芡豆腐汤。
总结:
利用上浆、挂糊、勾芡的技巧,可以提高菜肴的色泽、口味以及营养,促进食欲。但我国各地菜品特色不同,差异较大,在烹调运用上还需因地制宜,适当调整。
参考文献:
<1>杨铭铎,李越.烹调中挂糊上浆工艺及其标准化研究进展
<2>仇仁志.中式烹饪中的勾芡技术
<3>赵美丽.不同种类淀粉在烹饪中的适应性研究
<4> 哈洛德·马基<美> 著.蔡承志 译.食物与厨艺.面食·酱料·甜点·饮料.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3.8
<5>陈胜姝,孟祥忍,屠明亮.上浆工艺的研究进展
作者 | 薛庆鑫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注册营养师 健康管理师 公共营养师
审核 | 高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研究员
本文由“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来自版权图库的图片,不授权转载。
来源:科学辟谣
豆腐裹上鸡蛋液,做的脆皮豆腐外酥里嫩,吃起来真的比肉还香{"rich_content":{"text":"豆腐裹上鸡蛋液,做的脆皮豆腐外酥里嫩,吃起来真的比肉还香","spans":null},"video":{"vid":"v0d8b0490000bsdompu468lvbuvgaopg","duration":130.636,"width":720,"height":406,"file_size":709,"thumb":{"web_uri":"tos-cn-p-0000/58390b8bf8b7401f93fb1996e26d83e3","width":638,"height":360,"image_type":null,"mimetype":null,"encrypt_web_uri":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video_size":{"high":{"duration":130.636,"file_size":9957751,"w":720,"h":404},"normal":{"duration":130.636,"file_size":8181137,"w":638,"h":360}},"is_encrypted":null,"sp":null,"md5":"","tos_key":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
【糖醋脆皮豆腐】外脆里嫩、酱汁酸甜,一口一块,超级下饭...·将豆腐切成小块,裹上玉米淀粉后炸至金黄酥脆。
·将豆腐块四成油温下入锅中炸,小火炸至表面金黄酥脆后捞出控油。
·碗中加入一大勺生抽、半勺陈醋、一大勺白糖、一大勺蕃茄酱,加入少许盐调味,再加入半碗水淀粉搅拌均匀备用。
·热锅下蒜末、葱花煸香,加入熬好的料汁煮沸,下炸好的豆腐块翻炒均匀,出锅前撒上葱花即可。
·糖醋脆皮豆腐完成,味道十分美味。
·如果你不知道吃什么做什么,记得关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