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的拼音(稀稀朗朗拼音)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17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郎朗的拼音,以及稀稀朗朗拼音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 琅琅上口还是朗朗上口
  2. 郎字怎么组词
  3. 朗朗书声的意思
  4. 《短歌行》全文带拼音及翻译
  5. 郎和朗的区别

一、琅琅上口还是朗朗上口

1、琅琅上口和朗朗上口都是正确的。

2、朗朗上口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诵读诗词文章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出自老舍《诗与快板》:“散文就不受这么多的限制,虽然散文也讲究声调铿锵,能朗朗上口。”

3、琅琅上口: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清·王韬《淞隐漫录·凌波女史》:“自幼即喜识字,授以唐诗,琅琅上口。”译文:从小喜欢认字,把唐诗传授给他,便能读起来琅琅上口。

4、【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5、【用法】作宾语、定语、补语;指读书声

6、【示例】音节整齐匀称,平仄相调,就会有节奏感、旋律美,如果再安排好韵脚,就会更加和谐悦耳、琅琅上口,而且使前后语句浑然一体,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7、【近义词】字正腔圆、抑扬顿挫。

二、郎字怎么组词

郎的组词:郎中、新郎、货郎、儿郎、法郎、女郎、郎当、情郎、门郎等。

郎是双音字,拼音是láng和làng。

译文:春秋时鲁国境内的一处亭子。字形采用“邑”作边旁,采用“良”作声旁。

1、古代官名。战国时为国君侍卫。秦汉为郎中令的属官。东汉以后为尚书台属官。隋唐以后为尚书省六部二十四司诸曹司的长官。是尚书、侍郎、丞以下的官员。

在农村、山区或城市小街僻巷流动地贩卖日用品的人,有的也兼营收购。

释义:法语音译词。布隆迪、刚果、瑞士、塞内加尔、乍得等国的本位货币均译为法郎。

三、朗朗书声的意思

问题一:书声朗朗中郎朗的意思是什么?书声朗朗

问题二:是书声琅琅对,还是书声朗朗对?琅琅对

问题三:到底是“书声琅琅”还是“书声朗朗”两个都可以的。成语:书声琅琅拼音:shū shēng lǎng lǎng解释:形容读书声音响亮。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明季有书生独行丛莽间,闻书声琅琅,怪旷野那得有是。”成语:书声朗朗拼音:shū shēng lǎng lǎng解释: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走过闹市,只听那些居民人家,接二连三,莫不书声朗朗。”

问题四:书声朗朗意思是什么书声琅琅,读音shū shēng láng láng,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问题五:书声郎郎是什么意思成语上看,“书声琅琅”与“书声朗朗”可以通用的。单从“朗”与“琅”单字解释来看,也没有太大区别,“书声琅琅”更侧重读书声的响亮,“琅琅”为象声词;“书声朗朗”更侧重于读书声的清朗。 1、书声琅琅shū shēng láng láng解释: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问题六:书声琅琅的意思是什么中文名:书声琅琅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问题七:书声朗朗,梦想飞扬的是什么意思书声朗朗,是奋斗智慧前进的号角,有梦想飞扬,自己就会有胜利的希望.

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出自】:清・王韬《淞隐漫录・凌波女史》:“自幼即喜识字,授以唐诗,琅琅上口。”

问题九:朗朗的读书声中的朗朗是什么意思书声朗朗(shū shēng lǎng lǎng)

问题十:书声朗朗对什么烟火袅袅

解释:形容烟气缭绕升腾袅袅浮航金画龙。

郎朗的拼音(稀稀朗朗拼音)-第1张图片-

四、《短歌行》全文带拼音及翻译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dui jiu dang ge,ren sheng ji he)

2、譬如朝露,去日苦多。(pi ru zhao lu,qu ri ku duo)

3、慨当以慷,忧思难忘。(kai dang yi kang,you si nan wang)

4、何以解忧?唯有杜康。(he yi jie you?wei you du kang)

5、青青子衿,悠悠我心。(qing qing zi jin,you you wo xin)

6、但为君故,沉吟至今。(dan wei jun gu,chen yin zhi jin)

7、呦呦鹿鸣,食野之苹。(you you lu ming,shi ye zhi ping)

8、我有嘉宾,鼓瑟吹笙。(wo you jia bin,gu se chui sheng)

9、明明如月,何时可掇?(ming ming ru yue,he shi ke duo)

10、忧从中来,不可断绝。(you cong zhong lai,bu ke duan jue)

11、越陌度阡,枉用相存。(yue mo du qian,wang yong xiang cun)

12、契阔谈䜩,心念旧恩。(qi kuo tan yan,xin nian jiu en)

1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yue ming xing xi,wu que nan fei)

14、绕树三匝,何枝可依?(rao shu san za,he zhi ke yi)

15、山不厌高,海不厌深。(shan bu yan gao,hai bu yan shen)

16、周公吐哺,天下归心(zhou gong tu bu,tian xia gui xin)。

17、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18、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19、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20、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21、那穿着青领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22、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23、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24、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25、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

26、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27、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28、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29、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30、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的栖身之所?

31、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32、我愿如周公般礼贤下士,愿天下英杰真心归顺我。

33、《短歌行》的创作时间,学术界大致有五种说法。一是在苏轼《赤壁赋》中“横槊赋诗”言语的基础上,《三国演义》称曹操在赤壁大战前吟诵这首《对酒当歌》,时间定在建安十三年(208)末。二是求贤说,出自张可礼《三曹年谱》:“抒发延揽人才之激切愿望,盖与《求贤令》作于同时。”时间在建安十五年(210)。三是宾主唱和说,此主张发自万绳楠,他认为此诗作于汉建安元年(196),曹操迁汉献帝于许都之际,曹操与手下心腹如荀彧等人的唱和之作。四是及时行乐说,但没有考证具体时间。此说由沈德潜发之,《古诗源》卷五:“《短歌行》,言当及时为乐也。”五是王青的作于招待乌丸行单于普富卢的宴会上的说法,时间在建安二十一年(216)五月。

34、《对酒当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

五、郎和朗的区别

【郎】是多音字,有láng、làng两个读法。

【郎】是阝旁,通常指代对男性的称呼,例如:令郎、新郎、郎舅、伴郎、情郎等。

【朗】是月旁,表示明亮,多用来形容天气,例如:晴朗、疏朗、清朗、豁朗、朗润、明朗等。

【郎】做名词使用,组成不同的词语,有不同的指代,例如:

a、郎中:古代官名。战国时为国君侍卫。秦汉为郎中令的属官。东汉以后为尚书台属官。隋唐以后为尚书省六部二十四司诸曹司的长官。是尚书、侍郎、丞以下的官员。

c、法郎:法语音译词。布隆迪、刚果、瑞士、塞内加尔、乍得等国的本位货币均译为法郎。

【朗】做形容词使用,既可以形容天气,又可以形容人的声音及操性,例如:

关于本次郎朗的拼音和稀稀朗朗拼音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标签: 拼音 朗朗 稀稀 朗的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