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赐的拼音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赐伤拼音怎么拼写,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赐的拼音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一、赐拼音是什么
1.汉律,官二千石者病满三月当免。“赐告”谓皇帝优赐其假,准其带印绶僚属归家治病。《史记·汲郑列传》:“黯多病,病且满三月,上常赐告者数,终不愈。”《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裴駰集解引三国魏孟康曰:“汉律,吏二千石有予告、赐告。予告者,在官有功最,法所当得者也。赐告者,病满三月当免,天子优赐,复其告,使得带印绂,将官属,归家治疾也。”
2.给假;准予告假。唐权德舆《奉送韦起居老舅百日假满归嵩阳旧居》诗:“振衣去朝市,赐告归林泉。”《宋史·真宗纪二》:“诏从官先茔在洛者赐告祭拜。”
3.宋代皇子纳妻的一种仪式。见《宋史·礼志十八》。
二、赐的多音字怎么读
赐的多音字怎么读:没有多音情况。
赐,拼音:cì。声母:c,韵母:ì,声调:第四声。部首:贝,部外笔画:8,总笔画:12。
五笔86/98:MJQR,仓颉:BOAPH,郑码:LORO。电码:6337,笔顺编号:253425113533,四角号
赐,字从贝,从易,易亦声。“易”指“双向交流”、“交换”。“贝”指有价值的物品或劳务。“贝”与“易”联合起来表示“君臣之间交换有价值的物品或劳务”。本义:君臣之间的等价交换。
指地位高的人或长辈把财物送给地位低的人或晚辈。在我国古代,多指皇帝赏赐(御赐)(恩典)给大臣的礼物(御用品)。
旧指封建帝王的赏赐。今指出于怜悯而给予的施舍(多含贬义)。
敬词,表示请求对方给予指教。出处对他人指教或来信的敬称。
或者送给他人。赐、赠都是指给予,送给的意思。
属于“独体造字法”。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例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
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 *** 。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写事物是画不出来的。
属于“独体造字法”。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较抽像中的东西。
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上”、“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下方画上标示符号;“三”则由三横来表示。这些字的勾画,都有较抽像的部份。
属于“合体造字法”。形声字由两部份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
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
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
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字达;“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而成。
属于“用字法”。不同地区因为发音有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阂,以至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称呼。当这两个字是用来表达相同的东西,词义一样时,它们会有相同的部首或部件。
例如“考”、“老”二字,本义都是长者;“颠”、“顶”二字,本义都是头顶;“窍”、“空”二字,本义都是孔。这些字有著相同的部首(或部件)及解析,读音上也是有音转的关系。
假借就是同音替代。口语里有的词,没有相应的文字对应。于是就找一个和它发音相同的同音字来表示他的含义。
例如“自”本来是“鼻”的象形字,后来借作“自己”的“自”。
三、赐伤的拼音
1、伤(拼音:shāng)是汉语一级通用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也见于《诗经》等战国以前的著作,本义指皮肤被利器刺破或划破的地方,引申用作动词,指伤害、损害。又用于被动,表示被某物或某人所伤害,受伤。
2、后引申为精神受到伤害,即悲哀、痛苦,由此再引申为诋毁,损害他人的名声。还引申出妨碍之义。由受伤的意思又引申为伤害、损害。成语有“伤天害理”“伤风败俗”“伤筋动骨”等。也指抽象的损害,如费人心思叫“伤脑筋”,心中悲伤叫“伤心”。
3、给予;上给予下。赐,予也。――东汉·许慎《说文》上予下曰赐。――《正字通》长者赐,少者贱者不敢辞。――《礼记·曲礼》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乐府诗集·木兰诗》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刘向《列女传·赵将括母》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左传》
4、当事知公(袁可立),加公兵部尚书,赐乘传归。――明王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夫人宋氏行状》又如:赐光(赏脸,赏光);赐环(将放逐之臣赦罪召还);赐第(皇上敕建的府第);赐田(君主所赐予的田地);赐官(赐予设置家臣以治家邑的权力)。《唐韵》《集韵》《韵会》𠀤斯义切,思去声。
5、《说文》予也。《篇海》锡也。《礼·曲礼》三赐不及车马。《注》三赐,三命也。《疏》受命卽受赐。又《玉藻》凡赐,君子与小人不同日。又《公羊传·僖二年》虞郭之相救,非相为赐。《注》赐,犹惠也。又《玉篇》赐,施也,空尽也。又姓。《玉海》齐大夫𥳑子赐之後。《正字通》俗作𧶽,非。
四、赐的拼音是什么
1)(形声。从贝,易声。从“贝”,表示与钱财有关。本义:赏赐)
长者赐,少者贱者不敢辞。——《礼记·曲礼》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乐府诗集·木兰诗》
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刘向《列女传·赵将括母》
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左传》
赐官(赐予设置家臣以治家邑的权力)
五、赐萧瑀古诗带拼音翻译赐萧瑀古诗的意思
1、jí fēng zhī jìng cǎo, bǎn dàng shí chéng chén。
2、yǒng fūān shí yì, zhì zhě bì huái rén。
3、在狂风中才能看出草的坚韧,在乱世里方能显出忠臣的赤诚之心。
4、一勇之夫怎么懂得为公为国为民为社稷的正义的道理,而有智慧的人,必定心中怀有仁爱。
5、这首诗是李世民赐给萧瑀的一首诗,盛赞萧瑀的仁德。前两句写识人,句用恰切的比喻,颂扬萧瑀在动乱和危难时刻经受住了考验,表现出一个臣子的忠诚和立场,后两句写知人善用,以反衬正,欲扬先抑,着意突出萧瑀作为一个智者所具备的仁义之心。全诗诗意浅显,说理形象,寓意深刻,言简意赅地揭示了“智”、“勇”、“仁”、“义”之间的辩证关系。
六、拼音ci怎么读
1、ci整体认读音节整体认读音节有16个,分别是zhi 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uanyin yunying;ci是整体认读音节不用拼读即直接认读的音节,所以整体认读音节要直接读出整体认读音节有16个,分别是zhi 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uanyin yunying声母和韵母拼读的特殊规则。
2、ci有四个声调一声疵二声词三声此四声刺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ci”第三声是cǐ,这个读音的汉字有1此,会意从止,从人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一只脚止,右边是“人”,意思是一只脚踩在别人身上,组词有从此因此彼此此间此时2佌,意思是小的样子渺小微贱。
3、发音为zi的汉字字,组词写字生字练字字画字体汉字识字题字字帖字据字库字书铸字发音为ci的汉字次,组词这次再次次要次数次品每次层次其次;ci是整体认读音节整体认读音节有16个,分别是zhi 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uanyin yunying整体认读音节前面的10个音节“zhichishirizicisiyiwu yu”。
4、刺,伺,次,赐;拼音是cì的字是赐一赐的释义 1旧指地位高的人或长辈把财物送给地位低的人或晚辈2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指示光顾答复等3敬辞,指别人给的东西或好处二字源解说“赐”是上给予下的赏赐三。
5、ci拼音水,其实应该是呲水枪这个字是多音字,可以念ci,也可以念zi;CICompetitive Intelligence竞争情报是对企业整体竞争环境的一个全面监测过程CI通过合法手段收集和分析商业竞争中有关商业行为的优势弱势和目的的信息,并为更高领导层战略决策提供依据。
6、1辞拼音cí是现代汉语常用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辞是会意字,字形由表示整理的“乱”和表示刑罚的“辛”组成,本义是诉讼,打官司引申为诉讼时的言辞2此读音cǐ,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以下是按音调来分的ci之一声调拼音的字呲,呲牙呲呲差,参差不齐参差差肩差序差互疵,瑕疵无疵大醇小疵索垢寻疵饰垢掩疵吹毛索疵 ci第二声调拼音的字辞,万死不辞。
7、发音zi, ci, si的时候上下两排牙咬紧,舌尖抵着牙缝发音zhi,chi,shi的时候上下两排牙咬紧,舌头卷回去;这两个都是正确的,一个是前鼻音,一个是后鼻音。
8、在小学汉语拼音教材中,音节分为拼读的和整体认读的两类,拼读的音节一般是声母韵母拼合而成,整体认读音节则因不便拼读而须整体读出zi ci si这三个音节,其韵母不是bi pi mi音节中的“iquot,而是发声母z c s后。
七、赐的读音是什么
声母:c,韵母:ì,声调:第四声。
部首:贝,部外笔画:8,总笔画:12。
五笔86/98:MJQR,仓颉:BOAPH,郑码:LORO。
电码:6337,笔顺编号:253425113533,四角号码:76827。
赐,字从贝,从易,易亦声。“易”指“双向交流”、“交换”。“贝”指有价值的物品或劳务。“贝”与“易”联合起来表示“君臣之间交换有价值的物品或劳务”。本义:君臣之间的等价交换。
指地位高的人或长辈把财物送给地位低的人或晚辈。在我国古代,多指皇帝赏赐(御赐)(恩典)给大臣的礼物(御用品)。
旧指封建帝王的赏赐。今指出于怜悯而给予的施舍(多含贬义)。
敬词,表示请求对方给予指教。出处对他人指教或来信的敬称。
或者送给他人。赐、赠都是指给予,送给的意思。
赐的拼音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赐伤拼音怎么拼写、赐的拼音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