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翛的拼音和翻译拼音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翛字跟广东话的什么字同音
1、翛,同音字与“ *** ”那个《尸+从:“尿”字型,以“从”代替“水”,拼音发音:song,第2声》相同。
2、注音:xiao,1~2间声。与“秦”同调(用汕尾地区河洛话念);
3、日常口语:翛翛→xiao3 xiao1~2;义:落败貌,精神不振貌。
4、(本字未明,写成谐音字:“翛哥拉”;“拉”念“拉屎”的“拉”→laa;不念:la,也不念:lua);
5、举例:《伊所讲无倪,结果被人反驳格“翛 go laa翛 go laa》→yi1 so2~3 gong4 bho3 ngi1~2,giaa4 guoi4 bun1 nan3 huan2~3 bo4 gao1~2 xiao3 go1 laa4 xiao3 go1 laa3;
6、义:他/她所讲的无端无由,无中无心,结果被人反驳得垂头丧气、精神衰飒。
7、翛,这字在广东海陆丰地区河洛话大概日常这么用过,
二、翛怎么读
1、翛,汉语三级字,读作翛(xiāo),指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子,如:翛然而来,翛然尘外。翛翛可意为形容羽毛残破。翛翛也可以形容清凉。
2、《广韵》蘇雕切《正韵》先雕切,𠀤音萧。《集韵》《韵会》𠀤相邀切,音宵。翛翛,羽敝也。《诗·豳风》予尾翛翛。《传》敝也。又《集韵》以九切,音酉。疾貌。《庄子·大宗师》翛然而往。又《广韵》《集韵》𠀤式竹切,音叔。飞疾之貌。《玉篇》或作倏。又《集韵》余六切,音毓。义同。
3、拼音,是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把声母、介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
4、汉语拼音(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s,Chinese Pinyi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
5、1958年2月11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之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
6、2008年9月,中国台湾地区确定中文译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为采用“汉语拼音”,涉及中文英译的部分,都将要求采用汉语拼音,自2009年开始执行。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
三、翾翛是什么意思
翾翛是轻柔地(飞):“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快速:“怒飞饥啸,翾不可当。”古同“儇”,轻佻:“喜则轻而翾。”
出自“翾翛兮翠曾,展诗兮会舞”的意思是舞姿翩翩像翠鸟轻飞,载歌载舞齐声诵诗章。是对祭祀东君时的舞蹈的描写。
1、用作名词,意思是:线条交错的图形;花纹。后写作“纹”。出处:战国·墨子《公输》:“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释义:楚国有高大的松树梓树楩树楠树樟树(梓树:文理明显细密,所以叫文梓。)
2、用作形容词,意思是:华美;有文彩的。出处:战国·佚名《冯谖客孟尝君》:“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释义:黄金一千斤、两辆四匹马拉的彩饰车驾、齐王自佩的宝剑一把。
3、用作名词,意思是:文章。出处: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释义: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
四、翛字能做人名吗
1、翛字能做人名。翛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xiāo,指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子,如:翛然而来,翛然尘外。翛翛可意为形容羽毛残破,翛翛也可以形容清凉。用作人名有无忧无虑、安然自得、温和等寓意。
2、姓名由姓和名组成,也称名字。人的姓名,是人类为区分个体,给每个个体给定的特定名称符号,是通过语言文字信息区别人群个体差异的标志。由于有了姓名,人类才能正常有序地交往,因此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人名是在语言产生以后才出现的。各个民族对人的命名都有很多习惯。这种习惯受到历史、社会、民族等很多文化因素的制约,一个人的名字通常都有一定的含义。
五、婋的读音
婋,是一个汉字,读作“xiao”,部首为女,总笔画数为11笔,含义为“女子俊慧”。
xiao字有灱、灲、肖、枭、呺、哓、削、侾、骁、枵、绡、庨、烋、宵、宯、逍、消、鸮、虓、婋、猇、萧、枭、焇、销、痚、痟、翛、硝、硣、窙、蛸、绡、揱、箫、嘐、潇、踃、歊、销、霄、獢、撨、哓、憢、膮、萧、彇、颵、魈、鴞、鴵、簘、蟏、蟂、藃、穘、嚣、潇、蟰、箫、髇、櫹、嚣等等。
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现代标准汉语拉丁转写标准。
国际标准ISO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撰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
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小雨。矮小。短小精悍。
2、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小事。小节。小题大作。小打小闹。
5、谦辞:小弟。小可。小人(a.谦称自己,指地位低;b.指人格卑鄙的人;c.指子女;d.小孩儿)。
1、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笑容。微笑。眉开眼笑。哈哈大笑。
2、讥笑:耻笑。见笑。笑他不懂事。
1、消失:烟消云散。冰消瓦解。红肿已消。
2、使消失;消除:消毒。消炎。打消。
3、度过(时间);消遣:消夜。消夏。
4、需要(前面常带“不、只、何”等):不消说。只消三天。
1、效果;功用:功效。成效。无效。见效。
4、为别人或集团献出(力量或生命):效力。效劳。效命。
2、除去;解除:撤销。销假。把那两笔账销了。
3、销售:供销。畅销。脱销。兜销。一天销了不少货。
六、翛的拼音怎么读
翛的拼音读作xiāo。接下来,我将为您解释“翛”字的拼音读法及其含义。
根据拼音规则,翛的拼音读作xiāo。其中,“x”表示清辅音,发音类似于英语中的“sh”,“i”表示韵母,发音类似于英语中的“ee”,“āo”表示韵母,发音类似于英语中的“ow”。
翛字是一个汉字,它的意义是指鸟类在空中飞行时翅膀摆动的样子。翛字的形状由“羽”和“肃”两个部首组成,形象地表达了鸟类在空中翱翔的姿态。翛,汉语三级字,读作翛(xiāo),指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子,如:翛然而来,翛然尘外。翛翛可意为形容羽毛残破。翛翛也可以形容清凉。
翛字在古代诗词中常常用来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人物的情感。例如:“翛然独鹤立,书剑如尘寰。”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独立而高傲的形象。翛字通过形象的描绘,使人们感受到美好的自然景象和独特的人物气质。
翛字通过描述鸟类在空中飞翔的样子,寓意自由、轻盈和高远。它象征着追求自由、追求梦想的精神,鼓励人们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翛字的象征意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由和飞翔的形象相吻合,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翛的拼音读作xiāo,它的意义是指鸟类在空中飞行时翅膀摆动的样子。翛字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人物的情感,通过形象的描绘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翛字还具有象征意义,寓意自由、轻盈和高远,鼓励人们追求自由和梦想,积极向上。翛字的拼音和意义都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由和飞翔的形象,给人们带来积极的人生态度。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