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逊的拼音怎么读,以及瑟的拼音怎么读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一、逊拼音怎么读
逊,汉语文字。读作xùn,最早见于说文小篆,即《说文解字》:“遁也。从辵孙声。蘇困切”。本意为退避、退让,引申为谦让、差。
汉字首尾分解:辶孙汉字部件分解:辶孙
1、(形声。从辵(chuò),孙声。本义:逃遁)。
2、同本义。逊,遁也。——东汉·许慎《说文》;吾家耄逊于荒。——《书·微子》;是以耆儒硕老,抱其书而远逊。——汉·扬雄《剧秦美新》;逊盛名而弗居,亦曰皆本诸父。——明·钱谦益《袁可立父淮加赠尚宝司少卿》。
3、又如:逊郊(天子逃遁于荒野)。
4、辞让;退让。将逊于位。——《书·尧典序》;用率我唐典,敬逊尔位。——《三国演义》;以其逊职,是有进阶,式从彝序,无替成命。——唐·常衮《授李抱玉》;心想挑了个斜岔儿,把大家逊出去就完了事了。——《儿女英雄传》。
5、又如:逊受(谦让着接受);逊辞(辞让;推辞);唐尧逊位;逊国(让国);逊迹(退避;隐居);逊坐(让坐)。
6、不如,比不上。如:毫无逊色;稍逊一筹;从来霸事逊正事,功利偏居道义先。——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唐宗宋祖,稍逊 *** 。—— *** 《沁园春雪》
7、 *** 词,解释为跟不上时代的节奏。近义词:土( *** 词)。
唐尧逊位,虞舜不台(怡)。——《史记·太史公自序》
疾病,屡乞逊位。——《三国志·魏志·何夔传》
二、逊的拼音 逊怎么读
1、逊,汉语文字。读作xùn,最早见于说文小篆,即《说文解字》:“遁也。从辵孙声。蘇困切”。本以为退避、退让,引申为谦让、差。
2、逊,遁也。——东汉·许慎《说文》
吾家耄逊于荒。——《书·微子》
是以耆儒硕老,抱其书而远逊。——汉·扬雄《剧秦美新》
逊盛名而弗居,亦曰皆本诸父。——明钱谦益《袁可立父淮加赠尚宝司少卿》
三、逊怎么读 拼音
1、逊的读音为:[xùn]。最早见于说文小篆,即《说文解字》:“遁也。从辵孙声。蘇困切”。本意为退避、退让,引申为谦让、差。
2、《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由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编著的语文工具书著作,是中国最早的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语文辞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
3、《说文解字》内容共十五卷,其中前十四卷为文字解说,字头以小篆书写。此书编著时首次对“六书”做出了具体的解释,逐字解释字体来源;第十五卷为叙目,记录汉字的产生、发展、功用、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以及作者创作的目的。《说文解字》是最早的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全书共分540个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共10516字。
4、《说文解字》原书作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命徐铉、句中正、葛湍、王惟恭等同校《说文解字》,分成上下共三十卷,奉敕雕版流布,后代研究《说文》多以此版为蓝本,如清代段玉裁注释本即用此版《说文》为底稿而加以注释。
5、《说文解字》是科学文字学和文献语言学的奠基之作,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历代对于《说文解字》都有许多学者研究,清朝时研究最为兴盛。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释例》《说文句读》尤备推崇,四人也获尊称为“说文四大家”。
四、抗拼音怎么读
1、抗拼音怎么读?抗的拼音:kàng。
2、抗(拼音:kàng)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字形从手,亢声,本义为举起、支撑,引申为抵御,抵抗;又引申指不顺从,违抗,不妥协,刚正不屈。又表示匹敌、对等。
3、抗殿、抗古、抗丁、抗矫、抗旱、抗斗、抗圹、抗暴、抗脚、抗横、抗对、抗浪、抗辩、抗进、抗洪、抗夺、抗涝、抗美、抗表、抗旌、抗喉、抗犯、抗棱、抗然、抗兵、抗旍、抗怀、抗愤、抗礼、抗命、抗策、抗刭、抗活、抗浮、抗力、抗木、抗水、抗尘、抗拒、抗击、抗厉、抗拟、抗税、抗心、抗词、抗捐、抗迹、抗高、抗粮、抗身、抗逆、抗竦、抗行。
4、抗音、抗绝、抗烈、抗震、抗偶、抗诉、抗性、抗隐、抗足、抗眉、抗世、抗争、抗魄、抗体、抗言、抗御、抗手、抗正、抗衾、抗玩、抗颜、抗原、抗首、抗直、抗情、抗违、抗飏、抗越、抗疏、抗志、抗灾、抗质、抗席、抗义、抗脏、抗属、抗想、抗战、抗庄、抗臆。
5、抗章、抗坠、抗折、抗租、反抗、支抗、电抗、让抗、争抗、角抗、拒抗、违抗、抑抗、阻抗、拗抗、抵抗、顶抗、贤抗、骄抗、狡抗、挠抗、相抗、逊抗、逋抗、高抗、狼抗、朗抗、浪抗、清抗、答抗、强抗、詶抗、撇抗、暴抗、衡抗、激抗。
6、不可抗拒、不抗不卑、捣虚撇抗、负隅顽抗、分庭抗礼、抗颜高议、抗怀物外、抗颜为师、抗尘走俗、跷足抗手、跷足抗首。
五、巽怎么读拼音怎么写
1、巽(拼音:xùn)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字通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本义是顺从。引申有谦逊、谦让义,又引申为卑顺、怯懦义。“巽”作名词时,是八卦卦名之一,先天八卦中指西南,后天八卦中指东南方向。
2、巽字是形声兼会意字。从丌,初文上半部分写作“卩卩”(或写作“己己”)为声符,像二人一前一后,朝同一方向跪坐着,会合出顺从的意思。经长期演变成为“巽”字。
3、在殷商甲骨文中,“巽”字会意初文“卩卩”的两个人形,可以同向左,也可以同向右,后来几乎都为向左。战国时代“卩卩”中双人跪跽的腿形向下伸展开,在两人腿中部贯一横线,或贯两横线,进一步演变为上下二体。
4、汉代隶书下部变作“共”形,上部省去原来像人臂的垂画,变“卩”为“己”形,后楷书又将“己”形封口作巳,接近原“卩”字结构。“巽”在近代有个不常用的异体字“㢲”,上从二“弓”,是由战国文字渐次讹变的楷化形式。
5、巽本义为顺从,《易·蒙》:“童蒙之吉,顺以巽也。”“顺以巽”就是顺从,《说文·丌部》:巽,具也。“此处“具”为动词,表示辅助主人陈设或准备食物,也体现顺从之义。
6、引申有谦逊、谦让义,与“愻”(现代汉语用“逊”)字同用,且二字同音,又引申为卑顺、怯懦义。巽也是八卦卦名之一,《易·说卦》:“巽为木,为风。”
7、而“巽”作名词时先天八卦中指西南,后天八卦中指东南方。此外,古时“巽”也有“zhuàn”音,表示持、拿,现代汉语中该读音与意义均已并入“撰”字。
六、出言不逊什么意思出言不逊怎么读
1、出言不逊什么意思?出言不逊怎么读?
2、拼音:chū yán bù xùn,简拼:cybx
3、成语解释:逊:谦让,有礼貌。说话粗暴无礼。
4、成语出处:《三国志·魏书·张郃传》:“郃快军败,出言不逊。”
5、成语例句:八岁纵笔成文,本郡举他神童,起送至京。因出言不逊,冲突了试官,打落下去。
6、注音:ㄔㄨㄧㄢˊㄅㄨˋㄒㄩㄣˋ
7、出言不逊的近义词:出口伤人说出话来污辱人;说出的话有损人的尊严。
8、血口喷人比喻用恶毒的话诬蔑、辱骂别人一向不曾错待你,只要你的良心,休血口喷人。清·李绿园《
9、出言无状说话傲慢无礼。《四游记·洞宾二败太子》:“太子曰:‘此子前者出言无状,且烧吾海,父王不合放还其人。’
10、彬彬有礼形容文雅而有礼貌的样子
11、成语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指说话傲慢无礼出口伤人
12、日语翻译:言叶遣(ことばづか)いが傲慢(ごうまん)だ
13、其他翻译:tenir un langage blessant
14、读音注意:不,不能读作“bú”;逊,不能读作“sūn”。
15、写法注意:逊,不能写作“训”。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