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凿壁借光拼音版,凿壁偷光的近义词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凿壁借光的拼音
凿壁借光拼音:záo bì jiè guāng。
拼音,是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把声母、介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
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
1、用于给汉字注音:从1958年秋季开始,全国小学的语文课本采用汉语拼音给汉字注音,接着,中学教科书、字典、词典以及通俗读物、扫盲课本也采用汉语拼音注音。
2、用于教学普通话:《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后,陆续出版了利用汉语拼音编写的普通话教材、读物、字表、字典、词典,促进了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
3、用于字典、词典的注音、排序,书刊的索引。75卷的《中国大百科全书》采用汉语拼音排序,正文的每一个条目都注上了汉语拼音。
4、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我国已经有壮族、苗族、侗族、哈尼族、傈僳族、佤族、黎族、纳西族、土族等少数民族采用汉语拼音字母相一致的字母形式。
二、凿壁借光的汉语拼音是什么
”凿壁借光“的汉语拼音是[záo bì jiè guāng]。
1、词语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2、词语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3、同义词:囊萤映雪、焚膏继晷、凿壁偷光。
4、反义词:不学无术、目不识丁、胸无点墨。
5、造句:学习是很艰苦的事,没有凿壁借光、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不行的。
三、凿壁借光拼音
1、凿壁借光拼音:záo bì jiè guāng。
2、在生活或工作中,我们有时会用到“凿壁借光”这个词语,这个词的含义是指通过别人或外部的力量来帮助自己获得一些资源或信息,相当于“借助他人的优势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或理想”。
3、“凿壁借光”的成语来源于古代的一个故事。据传,在唐朝时期,湖南衡阳有一位名叫王守仁的学者,他应征参加国子监考试,但是因为考试地点过度拥挤,早已挤满了人群,自己也挤不进去。
4、虽然身边没有一个空隙,但王守仁并不灰心丧气,而是在墙上发现了一个小洞,便立刻通过这个小洞观察了大厅内部,最终还是成功获得并通过了国子监考试。“凿壁借光”这个成语如今已经成为我们所说的一种智慧。
5、自古以来,也有很多人通过“凿壁借光”这种 *** 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例如,很多公司通过在专业领域中与其他竞争对手进行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掘市场的优势,借此实现公司长期战略目标。此外,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运用“凿壁借光”的思路,例如社交、创业等领域。
6、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凿壁借光”的 *** 并不是那么容易。一方面需要确立自己的目标和计划,另一方面还需要去了解与自己存在共同利益点的人或群体,并且要通过一定的人际关系建立连接与互信关系。
7、同时,我们还需保持谦虚与诚恳,加强对于知识和信息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从而以更为理性的态度去与其他人进行交流与合作。总的来说,“凿壁借光”所表达的含义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和意义,该思想是一种努力向前,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
8、更是一种融汇众长,并取长补短的人际关系技巧。因此,在我们的成长、学习、工作等方面,敢于“凿壁借光”,将有助于我们的发展,并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四、古文《凿壁借光》及其翻译
1、原文: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
2、译文: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3、原文: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4、译文: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5、原文: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6、译文: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五、凿壁借光带拼音版
1、声调:二声、四声、四声、一声。
2、西汉时期,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3、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4、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5、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6、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六、文言文凿壁借光的拼音
1、凿壁借光:【 záo bì jiè guāng】
2、凿【záo】声母z,韵母ao,读第二声。
3、壁【bì】声母b,韵母i,读第四声。
4、借【jiè】声母j,韵母ie,读第四声。
5、光【guāng】声母g,前鼻韵母u,后鼻韵母ang,读之一声。
6、释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学习的事情。
7、近义词:囊萤映雪、焚膏继晷、凿壁偷光。
8、反义词:不学无术、目不识丁、胸无点墨。
9、西汉时期,有个人叫匡衡,他特别喜欢读书,可家里却没有书。村里有一户人家,家里有很多藏书。于是,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
10、后来,这家主人了解到匡衡是为了想借书来读才这样做的。主人非常感动,就把书借给匡衡了。但是匡衡白天要干活,到了晚上,家里又没有蜡烛,根本看不了书。于是,他就借着墙壁上的裂缝处,从邻居家透光来的光来看书,就这样一直坚持下去了。
11、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凿壁借光
OK,关于凿壁借光拼音版和凿壁偷光的近义词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