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形销骨立拼音和形销骨立怎么读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形销骨立的拼音及意思
1、解释:身体消瘦;骨架凸现。形容身体极为消瘦。形:身形;形体;销:消瘦;枯槁;骨:骨架;立:树立;凸现。
2、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生嗒丧而归,愧负知己,形销骨立,痴若木偶。”
3、近义:瘦骨嶙峋、瘦骨伶仃、形容枯槁、鸠形鹄面。
4、反义:脑满肠肥、大腹便便、红光满面、一表非凡。
5、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6、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三.连琐》:杨思之,形销骨立,莫可追挽。
7、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及放榜时,依然铩羽。生嗒丧而归,愧负知己,形销骨立,痴若木偶。
8、《痴情》:在疾病的煎熬中度过了四个月,兰英的健康崩溃了,她离开长春的时候,病体枯槁,形销骨立。
二、形销骨立的读音和意思
形销骨立的读音为"Xíng xiāo gǔ lì",意思是指一个人的身体非常消瘦,骨骼明显突出。
形销骨立是一个形容词短语,其中"形销"表示身体消瘦的意思,而"骨立"则表示骨骼明显突出的意思。
2.形销骨立一词常用于形容某人的体型特征,可用来形容那些身体消瘦、骨骼凸显的人,通
常是因为长期营养不良或患病等原因导致的。
3.形销骨立一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比如《红楼梦》中描写贾母的形象时就使用了这个词语,形容她年老体衰,身体消瘦。
4.形销骨立一词也可以用来比喻其他事物,如形容建筑物的外观,表示其高耸挺拔而又瘦削。
5.形销骨立的词语构造比较独特,形容词和动词的组合在汉语中常见,这种表达方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形象生动。
6.形销骨立一词在文学创作和日常口语中都有一定的使用频率,常用于形容那些身材瘦弱、骨骼明显等特征的人或事物。形销骨立,汉语成语,拼音是xíng xiāo gǔ lì,意思是形容身体
非常消瘦。出自《南史·梁本纪》。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生嗒丧而归;愧负知己;形销骨立;痴若木偶。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三.连琐》:杨思之,形销骨立,莫可追挽。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及放榜时,依然铩羽。生嗒丧而归,愧负知己,形销骨立,痴若木偶。
《痴情》:在疾病的煎熬中度过了四个月,兰英的健康崩溃了,她离开长春的时候,病体枯槁,形销骨立。
三、形销骨立的意思和拼音
形销骨立,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瘦到极点的样子,拼音为xíng xiāo gǔ lì。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因为疾病、悲伤或者极度节食等原因造成的极度消瘦。
这个成语中的“销”字意味着消瘦,“骨立”则形容全身瘦得几乎只剩下骨头。它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通常用来描绘某人因某种原因而身体极度虚弱、憔悴。
关于这个成语的出处,它最早见于《南史·梁本纪》。书中记载了梁武帝萧衍在都城后的变化,他的身体由原来的健壮变得消瘦至极。
此外,还有一些成语也能形容人非常瘦,如“骨瘦形销”、“骨瘦如柴”、“瘦骨嶙峋”和“瘦骨伶仃”。它们都与形销骨立意思相近,只是表达的方式略有不同。
1、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工作,他变得形销骨立,但成果却令人欣慰。
2、她因为疾病而形销骨立,让家人十分担忧。
3、他为了角色需要,刻意节食减肥,最终变得形销骨立。
4、经历了一场大病,她从前的丰腴身姿已变得形销骨立。
四、形销骨立什么意思形销骨立怎么读
1、形销骨立什么意思?形销骨立怎么读?
2、拼音:xíng xiāo gǔ lì,简拼:xxgl
3、成语解释:销:消瘦。形容身体非常消瘦。
4、成语出处:《南史·梁本纪》:“帝形容本壮,及至都,销毁骨立。”
5、成语例句:及放榜时,依然铩羽。生嗒丧而归,愧负知己,形销骨立,痴若木偶。
6、注音:ㄒㄧㄥˊㄒㄧㄠㄍㄨˇㄌㄧˋ
7、形销骨立的近义词:瘦骨嶙峋瘦得连骨头都露出来,形容十分消瘦
8、瘦骨伶仃形容人或动物瘦得皮包骨的样子。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二六章:“这牢房比较大点、亮点,里面关着一个瘦
9、形销骨立的反义词:脑满肠肥同“肠肥脑满”。清陆以湉《冷庐杂识·星查兄诗》:“君不见黄头郎君久待诏,脑满肠肥托权要。
10、大腹便便便便:肥大的样子。肚子肥大。形容肥胖大腹便便的男人
11、成语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12、英语翻译:one's figure is wearing to the bones.
13、写法注意:立,不能写作“力”。
五、形销骨立的拼音和解释
形销骨立的拼音是xíng xiāo gǔ lì,意思是形体消瘦,只剩一副骨头。形容身体极为消瘦。
形销骨立,汉语成语,拼音是xíng xiāo gǔ lì,意思是形容身体非常消瘦。出自《南史·梁本纪》。
1、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生嗒丧而归;愧负知己;形销骨立;痴若木偶。”
2、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三.连琐》:杨思之,形销骨立,莫可追挽。
3、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及放榜时,依然铩羽。生嗒丧而归,愧负知己,形销骨立,痴若木偶。
4、《痴情》:在疾病的煎熬中度过了四个月,兰英的健康崩溃了,她离开长春的时候,病体枯槁,形销骨立。
形:形体,身形。销:消瘦。骨立:只有骨架子竖立在那里一样。形体消瘦,只剩一副骨头。形容身体极为消瘦。语见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不意时数限人,文章憎命,榜既放,依然铩羽。
生嗒丧而归,愧负知己,形销骨立,痴若木偶。”理由《痴情》:“在疾病的熬煎中度过了四个月,兰英的健康崩溃了,她离开长春的时候,病体枯槁,形销骨立。”
六、形销骨立的拼音
形销骨立的拼音:xíng xiāo gǔ lì。
解释:身体消瘦,骨架凸现。形容身体极为消瘦。形:身形,形体。销:消瘦,枯槁。骨:骨架。立:树立,凸现。
出处: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及放榜时,依然铩羽。生嗒丧而归,愧负知己,形销骨立,痴若木偶。”
形总笔画:7笔。1.一(横)、2.一(横)、3.ノ(撇)、4.丨(竖)、5.ノ(撇)、6.ノ(撇)、7.ノ(撇)。
销总笔画:12笔。1.ノ(撇)、2.一(横)、3.一(横)、4.一(横)、5.し(竖提)、6.丨(竖)、7.丶(点)、8.ノ(撇)、9.丨(竖)、10.𠃌(横折钩)、11.一(横)、12.一(横)。
骨总笔画:9笔。1.丨(竖)、2.ㄱ(横折)、3.ㄱ(横折)、4.丶(点)、5._(横撇/横钩)、6.丨(竖)、7.𠃌(横折钩)、8.一(横)、9.一(横)。
立总笔画:5笔。1.丶(点)、2.一(横)、3.丶(点)、4.ノ(撇)、5.一(横)。
七、形销骨立的读音
形销骨立的读音为“xíng xiāo gǔ lì”。
形销骨立的整体读音为“xíng xiāo gǔ lì”,它的每个字的读音如下:
1、形(xíng):声母“x”x的清辅音,韵母íng的高平短音。
2、销(xiāo):声母“xi”的清辅音,韵母“āo”的高平长音。
3、骨(gǔ):声母“g”的浊辅音,韵母“ǔ”的低平长音。
4、立(lì):声母l的清辅音,韵母ì的高平短音。请注意,这里的读音是以普通话拼音来表示的,并非英语发音。
销骨立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意思是人体形态消瘦得只剩下骨头,形容非常瘦弱、憔悴的样子。它用来形容人体健康状况极差,面容憔悴,身体消瘦到只能看到骨头的情况。这个成语常常用来比喻生活困苦、身体羸弱,也可以形容精神状态或外貌的衰败。通常情况下,形销骨立是一种消极的形容,暗示着疾病、营养不良或其他贫困困境。
以下是一些与形销骨立相关的组词示例:
1、形销:形容形体消瘦、憔悴的状态。
2、骨立:形容身体消瘦到只剩下骨头的状态。
3、憔悴形销:形容人因病、劳累等原因而变得面容憔悴、身体消瘦。
4、形单影只:形容一个人孤单、独自一人的状态。
5、瘦骨嶙峋:形容骨头突出,身体非常消瘦的样子。
形销骨立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红楼梦》中。《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巨著,描述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生活和命运。在小说第五回的描写中,林黛玉因为心情低落,身体逐渐消瘦,被形容为形销骨立。后来这个描写就逐渐流传开来,并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
形销骨立这个成语最初来源于《红楼梦》,但成语本身所表达的意义与小说情节的原始含义并不完全相同。在现代使用中,它更多地用于形容一个人非常瘦弱、或者形容一种极度衰败、憔悴的情况,而不仅限于小说中林黛玉的形象。
关于形销骨立拼音和形销骨立怎么读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