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茯苓茶,陈皮茯苓茶的功效与作用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22 0
最适合夏天喝的祛湿茶,不伤脾胃和阳气,从根本断绝湿气

祛湿难,难于上青天。这个年代,你可能不需要减肥,但必须要祛湿,尤其是湿气冲天的夏天。

关于祛湿,中医有一个说法,千寒易去一湿难除。关于祛湿,中医还有一个说法,湿邪如油入面,朋友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个油混入了面粉里面,要把油弄出来得有多难。

到底该如何祛湿更有效呢?

湿毛巾就好比我们的身体,这毛巾里的水湿就好比我们身体里面的湿邪。要想把这湿毛巾里的水湿去掉有哪些 *** 可以用呢?

有的朋友会说,把毛巾拧干不就行了吗?

是的,把毛巾拧干,水就掉下来了,这相当于中医祛湿的之一个 *** ——利湿。

利湿或者叫利水或者叫利尿,通俗地说,就是借助利湿的药材让我们身体的湿浊直接从下面从小便排出去。可是,问题来了,毛巾再怎么拧,哪怕你使出九牛二虎之力,这个湿气还是会粘在毛巾上的。所以,利湿是所有祛湿 *** 中效果比较差的一个,属于治标,但是必须得有。


也有朋友说,把湿毛巾拿到太阳底下晒干不就得了。

是的,把湿毛巾拿到太阳底下晒,这相当于中医祛湿的第二个 *** ——渗湿。

这个渗湿又怎么理解呢?渗就是慢慢渗出来的意思。比如我们经常说这个人脸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这样说小伙伴们应该明白了吧?

这个渗湿就是发汗的意思。借助解表发汗的药材让我们的湿气从全身上下每一个毛孔慢慢渗出来。


渗湿需要强壮我们的肺气。

有的小伙伴肺气不足,怎么也不出汗,就算到了酷暑,人家都汗流浃背了,他就是不出汗。这时候要调理心脏了。出汗是我们身体排毒的一个重要通道,老不出汗湿气怎么去掉呢?


又有朋友会说,我可以把湿毛巾拿到火炉上烤,同样可以把毛巾的湿气去掉,这在中医上又如何解释呢?

很聪明。用炉火把湿毛巾烤干,这相当于中医祛湿的第三个 *** ——燥湿。

燥湿,一看这个燥字就与火有关,所以我们借助温热的药材来燥湿。

小伙伴们慢慢体会一下这个燥湿的概念,把毛巾放在炉火上烤的时候,毛巾的湿气是不是被蒸发了?这个炉火啊就相当于温药。


最后有朋友会说,刮一阵风不是也可以把湿毛巾吹干吗?


这相当于中医所说的风胜湿。不过这里的风可不是自然界的风,自然界的风只能吹干毛巾,不能吹干我们身体里面的湿气。

要吹干我们身体里面的湿气,必须在身体里面刮一阵风。刮一阵什么风?必须是温柔的春风,不能是狂风,不然会中风的。


谁来刮一阵温柔的春风?肝。

肝主风。所以要让肝气条达起来,肝一旦舒展起来就会卖力干活,我们五脏六腑都会沐浴在春风之下。

可惜啊,现在的人多数是肝气不舒,要么一点风都没有,要么就狂风大作。


所以我们要用疏肝理气的药,要用行气的药来给身体刮一阵微风。


有人会说,不是常说芳香化湿吗,用芳香的药材可以祛湿。

没错。不是说芳香的药材可以直接把湿气赶跑,而是芳香的药材可以振奋脾胃的阳气,提高脾胃的运化能力,脾胃的运化能力加强了,清阳上升,浊阴下降,清阳发腠理,浊阴归六腑,湿气自然荡然无存。

你看经典的祛湿散寒的方子藿香正气水主要用的就是藿香佩兰这两味芳香的药材。


这样看来,中医祛湿的 *** 可以五管齐下啊:利湿、渗湿、燥湿、风胜于湿,芳香化湿。



这五种祛湿的 *** 再好也只是治标,并不治本。

见湿祛湿都是治标,怎么才是治本呢?那就是断绝湿气的来源。不然你一边祛湿,另外一边湿气源源不断地产生,你不是白浪费功夫了吗?

怎么治本?中医五行当中谁克水来着?对喽,就是土。

这土是什么呢?就是脾嘛,脾属土。所以要从根本上祛湿就要好好健脾。

还有,《黄帝内经》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可见湿气的来源就是脾,要想断绝湿气的来源,必须要把脾胃调理好。

祛湿除了健脾,还要扶阳,因为阳气是湿气的克星,湿气本质上属于阴邪,需要阳气来化它。所以凡是以伤害阳气为主的祛湿方子都不能久服,只能救急,如果要长期服用,必须加入扶阳的药材。


有没有一个方子能够把五种祛湿 *** 都包含进去,又能够彻底把脾胃健运起来还不伤阳气呢?这就是一个祛湿茶。方子如下:


怀山药、莲子、白扁豆、茯苓、薏苡仁、赤小豆、荷叶、桔梗、杏仁、陈皮、山楂、麦芽、砂仁、草果、肉桂、生姜、大枣、甘草。



首先说利湿。利湿用什么呢?利湿可以用茯苓、炒薏米、荷叶,赤小豆,直接把我们的湿气从小便排出去,简单爽快。

其次是渗湿,渗湿可以用肉桂与生姜,肉桂可以强壮我们的心阳,同样与生姜一起可以解表发汗,让我们的湿气从体表毛孔渗出去。

再次是燥湿,燥湿可以用陈皮、肉桂,肉桂可以把我们身体可以利用的水气化成水蒸气,就像火炉烘烤毛巾一样。陈皮苦温,直接燥湿化痰。


风胜湿用什么呢?陈皮与砂仁。

陈皮可以疏肝理气,让肝条达起来,肝一高兴就会春风拂面。砂仁也可以行气,让你的胃动力十足。


那么芳香化湿呢?

可以用陈皮、砂仁与草果。砂仁有一股特别芳香,芳香的东西可以醒脾,砂仁又是温的,脾得温则运,只要脾健运起来了,湿气的源头就解决了。草果,是厨房最常用的香料,红烧肉必须用,为啥,可以化掉红烧肉里面的湿气。


前面说过,这五种 *** 是治标,真正的治本必须要健脾,健脾才是祛湿的根本之道,所以必须启动脾胃功能。

如果启动脾胃功能,让脾胃这个中心轮子转起来呢?这里用了张仲景经常用的脾三味生姜、大枣与甘草。然后再加入直接健脾的白扁豆,妥妥的。


最后还要温阳,温阳用肉桂再合适不过了,肉桂一味可以温心阳肺阳还有肾阳。

为什么要加入一点山楂与麦芽呢,为了给邪气一个出路,为了消食化积,积食堵在脾胃,脾胃就很辛苦,湿气很难运化出去。现在的人吃得太多太好,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积食。


为什么又加了一点桔梗与杏仁呢?这是一个药对,目的是为了化痰。因为湿气久了慢慢会凝聚成痰,现在的女人十个八个都有痰。


祛湿,祛湿,毕竟属于泄法,虽然方子配伍精妙,但总会消耗一点正气的,如何把这点正气补回来?这里用了山药与莲子,直接补脾。


这个方子紧紧扣住“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这个思想,利湿、渗湿、燥湿、风胜于湿,芳香化湿一起来,健脾与扶阳双保险,不可谓不强大,不可谓不精妙。方子用的都是药食同源的食材,非常安全,药不可以天天吃,食疗是可以长久的。

有的小伙伴用了这个方子小便次数多了,尿液不浑浊不黄了。有的小伙伴用完大便干爽了,排便后感觉身体非常轻松,慢性腹泻也改善了。

有的小伙伴用完嘴巴舒服多了,口气也清新了,痰也少了很多。有的小伙伴用完感觉胃口好了很多,胃不胀了,甚至大舌头、花边舌也改善了很多。

无论你是寒湿还是湿热都可以用。


PS:文章图片来源 *** ,侵删。所涉及到的各类疗法、药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吧,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身边需要的朋友,谢谢了!

陈皮靓汤

广东有三宝

陈皮、老姜、禾秆草

陈皮更是享誉中外

其中新会陈皮最为知名

新会境内水利发达

两江汇聚、三水融通

是这里更大的特点

每年的冬季到春季汛期前

这里还会海水倒灌,形成咸潮

这种咸淡交融的特点

造就了新会土壤的肥沃

尤其有利于种植柑桔


古人说:“百年陈皮,千年人参。”

陈皮,固然是越陈越吃香

陈皮的药用价值

主要在于它里面的芳香油

时间越久

芳香油里的物质不断变化

药效就越明显,价格也越昂贵

陈皮,有之一和药之称

寒凉的药材加陈皮就会不寒

燥热的药材加陈皮就没那么燥热


在《本草纲目》中

也多次盛赞陈皮“温和”、“通滞”之功

入方可以和百药

而入膳则可以调百味


不同的陈皮,用法也不同



大红皮

广东人的必备

坐月子、养身、养胃都用它


青皮

主要用来入药


二红皮

现在是市面上最多收藏家选择的,一般用来煲汤和泡茶


陈皮冬瓜水鸭汤


取陈皮一个,水鸭一只

冬瓜斤半,加淮山、党参、玉竹

百合等汤料适量

一起清炖约两小时



冬瓜消暑养胃消肿利水

陈皮化气止渴,老鸭滋阴补血

这个汤既消暑又补身

是一道非常传统的粤式汤水



三宝扎汤


三宝扎就是选用

广东三宝之中的禾秆草和陈皮

加上橄榄,捆成扎



把三宝扎放进汤里

或泡水喝

对咽喉有消炎、止咳化痰的作用



搭配鸡脚猪展清炖而成的

三宝扎汤香气十足

味道甘醇,口感尤其清咽顺喉

对止咳、生津、化痰、润肺

有明显的功效



而陈皮特有的浓香

也能提升各种食材的鲜味

陈皮炆牛腩,陈皮骨,陈皮蒸鸡

总是让人齿颊留香



饱腹之时

再来上一碗陈皮红豆沙

豆香陈皮香浑然一体,绵软滋味

哪怕最简单的陈皮泡水饮

也是一道老少咸宜的养生妙品



学会了吗

你也试试用陈皮做几道菜吧!

橘茯(陈皮茯茶)冲泡 *** ,赶紧收了!

茶以悦己,茶以贵人。



橘茯是小青柑的二代产品,高配,大方,橘香茶醇,冲泡方便,人见人爱,老少皆宜,是一道让人喝着便会深深爱上的陕茶新品。橘茯,居福、聚福、巨福,名字都挺好,讨喜,茶要做到这种程度,不火也不行!点击左下“阅读原文”进入 *** 购买,还在活动期,下单趁早哦!

刷爆朋友圈的橘茯茶,究竟有什么神奇之处呢?

一、橘茯的定义。

根据《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产品》规定,柑皮根据采收期可分为柑青皮(青皮)、微红皮(黄皮)和大红皮(红皮)。优质橘茯采用新会柑橘75果大红陈皮 *** 。大红皮色泽棕红色至棕黑色,质软、皮厚、味微辛、甜香,和茯茶非常匹配。

二、橘茯的加工工艺。

1、将采摘下来的柑果清洗干净,进行卫生处理。

2、将柑果切小口,从开口处将柑肉掏空,保留果皮空壳,清洗晾干。

3、填入事先分解好的茯茶,将开口的果皮作盖子封住开口,复原为一个完整的“茶果”。

4、最后经干燥程序和干仓陈放而成,整个过程不着色素,也无任何添加剂。

三、橘茯的滋味与口感。

橘茯茶质纯净,融合了清醇的果香和茯茶醇厚甘香之味,形成独特的口感与风味。冲泡后汤色橙红透亮,茶汤醇厚,汤感细腻,回味爽适有甜感,有浓厚陈香味。

四、橘茯茶的功效与价值。

中医认为,青皮陈皮性微温,味苦辛,与茯茶结合并不是理想搭配,而大红陈皮,茶中果味较浓,富有甜香,对茯茶浓重苦涩的滋味起到一定程度的中和。其养生功效自然兼有两者的好处。

五、橘茯的品质辨别 *** 。

1、看外表:包装完整,无霉斑。柑皮色泽统一且不过深,冲泡后的茶汤清亮透明,无沉底。

2、闻香气:冲泡后茶香中带着淡淡的果香味,香气清幽,没有涩味或霉味。

3、尝滋味:入口时茶汤醇厚滑爽,回味甘甜,无尖锐的 *** 感。

4、看叶底:轻捏叶底,色泽鲜活,柔韧有弹性,并且叶底无其他夹杂物。

六、橘茯的冲泡 *** 。

茶的口感不仅与质量息息相关,还与冲泡 *** 分不开关系。想要品尝到上好的橘茯茶汤,就需要对它的冲泡 *** 了如指掌才行。

1.碎皮泡饮法(常见)

把橘茯茶内的茯茶倒出适量,再将柑皮壳掰成若干小碎块,与茯茶混合,按量取干茶,再加沸水冲泡。或者粗暴一点的直接捏碎也可。如果用盖碗、紫砂壶,或者直接煮饮,建议每泡取4g即可,风味更佳。如果用玻璃杯随手泡,每杯2g即好。薄饮淡茶最健康。

2.掀盖泡饮法(简单)

将橘茯填茶口的盖皮掀开,倒出或用茶针拨出适量干茶投入杯或壶中,加沸水冲泡,虽没橘皮,但橘香并不减弱,汤色呈亮红色时即可。喝完茶后,可闻叶底感受橘香的厚度。

3.九孔泡饮法(繁复但效果佳)

这是小青柑的一种饮茶 *** ,费事,好玩。能把茶喝到这种程度,小编真心点赞! *** 是:备一茶刀,用茶刀在青柑四周及柑底部钻九孔,孔径大小以不漏碎茶为宜。再将其投入壶中,冲沸水,茶徐徐浸出,与柑皮的清香慢慢融合。口感清甜适度、耐泡,带孔的柑皮包裹着普洱茶,既无碎茶漏出,又可防止茶溶出速度过快。橘茯太大,这个 *** 不适用。



七、橘茯的存储 *** 。

保存茶,三点至关要素:防潮、防虫、防异味。只要做好了这关键的三要素,茶的品质就不会有大的影响。

橘茯需要密封保存

密封保存,很多人会以为必须是真空状态,其实不是的。

茶类的密封保存,主要是把茶存放在不直接暴露在空气下的袋子或罐子里,并且尽量减少袋子或罐子中的空气这一状态。

存茶,还是需要有少量氧气和茶叶中的物质进行氧化反应的,让茶叶口感变得醇厚。所以,我们通常才会说,密封存茶的首要关键是防潮,而非一定真空。

橘茯的柑果表皮含有丰富的油性物质,密封保存的时候,柑皮和普洱两者中的内涵物质才会更加融合,这样才能更好的保留大红陈皮的风味。

注意存放地点

橘茯和茯茶一样,如果存放得当,有一定年份的小青柑绝对会有更出色的口感,而且茯茶金花正常存在,不会变质也不会干枯。而从存放地点来说,就要特别注意以下存放要点:

①远离湿度大、温度高的地方,但也不用过于干燥;

②远离有杂味、油烟的地方;

③无需放入冰箱内存放。

图文素材来自茶贵人。多谢原作者辛勤劳动,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这是一本特别的#诗词# 书。诗词是一扇门户,穿过这道门,可以看到茶背后的人,以及人的精神。茶、器、人三者构架了一个地方的茶文化。最重要的,它古为今用,能给今人以资源,能给今人以力量,能给今人以自信,帮助今人找到精神支柱和发展之魂。茶始于翠山,人类也是,陕茶仅是一个坐标和立场。《始翠山,诗词发现陕茶之美》,点击左下”了解更多“查看详情。

喝二花陈皮茶,驱痛经舒肝郁

春回大地,万物欣欣,但同时也是乍暖还寒,最难养息保养之时。除了感染性疾病高发,人们也容易情绪低落、心烦意燥。中医认为,春季肝气旺盛当升发,如果肝气疏泄不畅、郁结难舒,可导致痛经且伴有血块、两胁胀痛、头痛目眩、口苦口干、郁闷不乐或暴躁易怒等典型肝郁症状。这样的女性不妨泡一壶二花陈皮茶,可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赶走痛经。

做法:取玫瑰花干品8克、桂花干品3克、广陈皮6克、麦芽糖一勺。玫瑰花和桂花先用开水略烫一下,然后将所有药材放进保温杯,注入沸水冲泡约5分钟,以茶代饮。

春季历来是饮用花茶的更佳季节,因其气香味浓,能提振身心,令人神清气爽,与肝郁所致的春困最为相配。玫瑰花是方中主药,味甘、性微温,归肝、脾二经,能芳香行散、疏肝醒脾、活血散瘀、调经止痛,具有茶调和香疗的双重功效;桂花性温、味辛,入肺、大肠经,有温中散寒、健胃平肝、开郁止痛、清香提神的作用,改善情绪的功效比较明显;广陈皮是有名的芳香化湿药,其性温、味苦而厚,春季多雨多湿,陈皮辛散通温,长于理气,可燥湿健脾、行滞散结、缓解痛经;麦芽糖味甘怡,除了改善干花和果皮的苦味,还具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的作用。

肝喜调达恶抑郁,四物合用,玫瑰花从肝经入手使肝气升发,桂花从肺经入手使肺气肃降,使气机升降有序,条达顺畅;加入陈皮和麦芽糖,是因陈皮能燥湿健脾,麦芽糖可补脾,先实脾,则“四季脾旺不受邪”,且四味材料性略温,可暖宫调经止痛。

此茶饮适合春寒料峭之时,肝郁气滞、体质虚寒之痛经者饮用。因方中理气药居多,咽干舌燥、喉咙肿痛、便干尿短等气阴不足、阴虚火旺的人慎用。(叶翠芬)

陈皮的5种常见搭配!经常泡水喝,健脾理气、利水渗湿,脾胃好了

天气越来越热,胃口也是越来越差,很多人即便到了饭点,依然不觉得饿,甚至还有点腹胀,感觉浑身没劲、无精打采的。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善食欲下降的问题呢?今天就跟大家着重讲一味药,那就是陈皮。

在传统医学上,一直有这么一个说法“一两陈皮一两金”,从这就可以看出陈皮的价值有多高了。陈皮不仅能开胃健脾,还能止咳化痰、祛湿理气,若是加一物,效果更是显著,并且操作起来也简单,大家可以收藏起来。

1、陈皮+山楂——消食理气

中医认为,山楂味酸、甘,药性微温,归胃、脾、肝经,有着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的功效。若是加上陈皮的话,对于脾胃是有益处的。

12克陈皮,15克山楂,加水煮开后再小火煮20分钟,早晚各饮一杯。

陈皮茯苓茶,陈皮茯苓茶的功效与作用-第1张图片-

对于胃胀气、积食不化的人,有着一定的改善效果。当然,若是病情严重的话,还是建议及时就医。

2、陈皮+胎菊——清肝明目

中医认为,胎菊性寒凉,有着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提神醒脑的作用。

在夏天可以喝一些治疗消暑解渴,它对于减肥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有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

对于长期使用电脑的人群,有着不错的养生效果。由于胎菊性寒,不宜过多食用,尤其是脾胃虚弱的人。

3、陈皮+茯苓——健脾利湿

中医认为,茯苓味甘、淡,药性平,归心、肺、脾、肾经,有着利水渗湿、健脾胃、宁心神的作用。

用陈皮3克、茯苓2粒,用水洗净,然后放置杯子用开水泡3分钟即可。

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另外,食用前更好咨询医生。

4、陈皮+黄芪——健脾补气

说起黄芪,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它有着“补气之一”的称号,又有着健脾消肿的作用,在临床上算是用得比较广泛的中药了。

中医认为,黄芪味甘,药性微温,归肺、脾经,有着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的作用。

取黄芪10g,陈皮5g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熬制10-15分钟即可饮用。

对于脾虚的人、容易出大汗气虚的人,有着一定的改善效果。

5、陈皮+生姜+红枣——补脾益胃

生姜味辛,药性微温,归肺、脾、胃经,有着解表散寒、胃中止呕、化痰止咳的作用。

红枣味道甘甜,药性温,归脾、胃、心经,有着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

陈皮一块、大红枣4颗(去核)、生姜4片,一起放水里煮一下,然后用开水泡即可。

三味药组合在一起,有着补脾益胃、燥湿消痰的作用,对于虚寒体质的人,有着不错的调理作用。

除了以上5种搭配之外,其实陈皮还有很多搭配 *** 。尽管这样搭配好处多多,但是不同体质的人,所需调理的 *** 也不一样,所以,在食用前还是咨询医生,看自己能不能喝。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其他疑问,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关注我,健康问题不迷路。

常年喝陈皮茶,身体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爱养生的人看看喝对了吗

陈皮茶是一种中药茶饮,历史悠久,因其具有多种健康功效而一直备受推崇。而本文将从常年喝陈皮茶对身体的影响、陈皮茶的科学原理、实践操作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为爱养生的人们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和指导。如果平时经常喝,不妨也来看看自己喝对了没有吧!

一、了解陈皮茶

陈皮茶主要是由柑橘的果皮被晒干、泡制而成,闻起来有一股独特的香气。研究表明,陈皮茶富含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等化学成分,对于促进消化、辅助改善血脂、保护心血管等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常年喝陈皮茶为身体带来的益处

1、促进消化

陈皮含有挥发油、柠檬烯等成分,有助于促进食物消化和吸收,缓解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相关症状。

2、祛痰止咳

陈皮具有温和的祛痰和止咳作用,适量用其泡茶饮用,有助于缓解咳嗽、咳痰等情况。

3、调节血脂

陈皮中的橙皮苷等成分能够调节血脂,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4、减轻压力

陈皮茶中的芳香物质能够舒缓大脑神经,减轻身心压力,经常喝陈皮茶有助于缓解紧张、疲劳等症状,改善睡眠质量差的问题。

5、保肝护肝

对于由酗酒、晚睡等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肝脏负担较重、肝脏的排毒能力下降等,常年喝陈皮茶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肝护肝,促进肝脏排毒的作用。

三、陈皮茶的 *** *** 较为简单

首先将干净的柑橘皮切成细条,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晾干。接着将晾干的柑橘皮放入干净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蜂蜜和冰糖,密封保存。等待一段时间后,取出适量进行泡制即可。在泡制时,将柑橘皮放入茶壶中,加入开水,闷泡5分钟左右即可端起来饮用。

喝陈皮茶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身体的健康和预防疾病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在饮用陈皮茶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以下是几个建议:

1、部分人群慎用

孕妇、糖尿病患者等人群应适量饮用或者咨询专业医生。

2、选择优质的原材料

为了保证陈皮茶的安全和有效性,应选择来自有机农场或者无农药残留的柑橘皮。同时,应避免使用发霉或者受潮的柑橘皮,以防止对身体造成伤害。

3、控制饮用量

适量饮用陈皮茶是关键。一般而言,每天饮用1-2杯即可满足身体的需要。过量饮用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不适反应,如口干、心悸等。

4、遵循正确的 *** ***

*** 陈皮茶的过程应该严格遵循卫生和正确的 *** *** 。在使用蜂蜜和冰糖等配料时,应确保其来自可靠来源,并避免使用添加剂和防腐剂等化学物质。

5、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喝陈皮茶只是养生的一部分,要保持身体的健康还需要注意饮食、运动等其他方面的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

6、配合其他中药茶饮用

陈皮茶可以与其它中药材搭配饮用,比如菊花、枸杞等。这种搭配可以发挥不同中药材之间的协同作用,增强身体的健康效应。

总之,常年喝陈皮茶对身体具有多种益处,但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通过正确选择原材料、控制饮用量、遵循正确的 *** ***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配合其他中药茶饮用等方式,可以充分发挥陈皮茶的健康效应,为身体的健康保驾护航。同时,对于孕妇、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应咨询专业医生后再决定是否饮用陈皮茶,切忌乱用一通!

「天天养生」入秋后的之一杯润肺茶,你喝了吗?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

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处暑过后广州的天气依然很闷热,丝毫感觉不到一丁点儿凉意,那么,这个季节喝什么茶好呢?

广东祈福医院治未病科郑婵女医生表示:燥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燥象常见为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中医称为“秋燥综合征”。

秋天养生,主要防止燥邪伤阴,所以秋季宜多食滋阴润燥的食物,以防秋燥伤阴,而秋季管收,对应脏腑为肺,肺为娇脏,喜润恶燥,所以秋季养生当润肺。今天,郑医生就给大家推荐入秋后的之一杯润肺茶,安排!

初秋润肺茶

材料:陈皮5g、麦冬5g、桔梗5g、甘草3g、菊花一朵。

做法1:将五种药材洗干净,一起放入500ml的清水煮,大火煮开后小火再煮20分钟,即可当茶喝。

做法2:煲汤时加入这五种药材,300g猪筒骨,也可以当润肺汤喝。

郑医生点评:茶饮方简单,既可防病又能治病,这款初秋润肺茶适合全家老小喝。此茶饮出自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桔梗汤”。桔梗可以润肺、祛痰、利咽;甘草止咳化痰;陈皮可以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麦冬口感略甜、具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的作用,再加入归肝肺经的菊花可以平安明目,清热去火,五药配伍,利咽润肺,生津润燥,是秋季更佳的润肺茶品。小伙伴们,赶紧泡起来吧!(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视觉中国

责编 | 刘欣宇

陈皮泡水喝,好处多有多,陈皮这三种搭配,把一身之气都理顺!

中医上讲,百病皆生于气,人体的脏腑气机失调了,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不舒服。而陈皮这味中药,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行气通痹,素有一两陈皮一两金的美称,用它泡水喝,好处多又多。今天武医生就教大家陈皮泡水的三种搭配,把一身之气都理顺!

首先,陈皮搭配玫瑰花泡水喝能理肝气。肝在志为怒,生气最容易伤肝,有时一生闷气或者情绪不佳,胸口就像有什么东西堵着一样,闷闷的,食欲也不好了。陈皮呢,能行滞气而泻郁满,善开胸膈,搭配疏肝理气行气解郁的玫瑰,就能把胸口的郁结之气散开。这种情况用陈皮搭配玫瑰泡水喝,效果很好。

其次呢陈皮搭配生姜煮水喝能理肺气。陈皮是个化痰高手,不少祛痰药都有它的存在,不仅如此,它还能行气通痹,搭配温阳散寒,化痰止咳的生姜,针对像肺气不降痰湿咳嗽,肺里的白痰怎么都吐不完的情况;或者肺感受外来邪气,尤其是寒邪,导致胸痹闷痛,喘不过来气的情况,都能有很好的调理效果。

最后,陈皮搭配山楂煮水喝,能理脾胃之气。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胃气机失调了胃气上逆,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就会停留在胃脘部,肚子胀,不消化,打嗝呃逆。陈皮味苦,能理气健脾,降胃气,山楂能行气散结,消食降胃,针对这种胃气不降导致的各种症状,效果很好。

并且啊,现代研究也表明,陈皮气味芳香,含有一定的挥发油物质以及维生素C和各种微量元素,用它单独泡水喝也能有很好的调理效果,甚至有人拿它装枕头,用来改善睡眠。

但是陈皮味辛温苦燥,温能生热,所以像体内有实热,伸出舌头一看,舌红少津的朋友,或者是阴虚内热的朋友就要慎用了,用的话,也需要找专业医生根据自己体质搭配些清热滋阴的药物一起来用,以免上火。好了,这次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我是武医生我们下期再见。

嗓子痰多,咳嗽,送你两味中药泡水,一个化痰,一个健脾

多痰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平常肥胖、运动少的人最容易出现多痰的情况。他们的嗓子中总是有痰,咳出来痰也比较白,质地清稀。一天到晚咳个停或者开口说话前先清一清嗓子,就好像嗓子眼里堵着一口痰。并且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观察他们的舌象,往往会发现较厚的白苔。

中医上认为痰指的是由于水液代谢障碍引起的病理产物,主要与肺、脾、肾功能失调有关,分为“无形之痰”和“有形之痰”。“有形之痰”指的是能够看得见的一些痰液,比如吐的痰、哮喘病表现出来的喉咙痰鸣等。“无形之痰”,一般都是看不见的,比如血脂,痰迷心窍以及风湿痹痛引起的手足关节变形等引起的一些痰。痰多,首先要考虑是不是体内湿痰过剩所致。因此中医治疗是以化痰燥湿为主。

如果你有以上症状想简单点化痰,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由两味中药组成的中成药——白术膏。该方出自《医学入门》,是由白术和陈皮两味药组成。

陈皮是一味常用中药,又名橘皮、柑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肺经。具有通气健脾、燥湿化痰、解腻留香、降逆止呕的功效。在《本草正》中记载:“陈皮,气实痰滞必用。”并且中医中“陈皮半夏汤”、“二陈汤”都是以陈皮为君药。

另一味就是白术,我经常介绍的,它性味苦、甘、温,入脾、胃经,善于脾气健脾、燥湿化痰、利水消肿、祛风散寒和固表止汗之效。《本草汇言》载“白术,乃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药也。”

白术和陈皮两味中药配合使用,有补气健脾、化痰燥湿之效。但该药性味偏温,故而脾胃不适导致阴虚、痰热者,不适合使用。因此如果有此类症状,一定要在专业中医指导下用药,避免药不对症。

“倒春寒”易咳嗽?推荐2款花式陈皮茶

近日阳光明媚,但俗话说“未食端午粽,寒衣不入笼”,初春需要预防倒春寒。

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学术带头人黄穗平教授表示,冷空气一到,有些人就容易出现咳嗽、咳清痰、流清鼻涕,这是寒邪入侵、肺部受凉的表现。此类咳嗽,中医归为寒咳。因此如有恶寒怕冷、鼻塞、打喷嚏、流清涕、咳嗽、痰白者,可以用陈皮搭配紫苏叶、生姜等,以祛风散寒,化痰止咳。

陈皮玫瑰花茶

图/林清清

材料:

陈皮1瓣、玫瑰3克。

做法:

将陈皮撕碎,与玫瑰花一起用沸水冲泡,待温度适宜,即可饮用。

功效:

行气解郁。

适用人群:

心情郁闷导致胃口不佳的人群。女性经期不宜。

紫苏陈皮生姜茶

材料:

鲜紫苏叶20克(或干紫苏叶5克),陈皮3克,生姜片3片。(1人份量)

做法:

把姜切成片。将姜片、陈皮放入盛有温水的锅里用大火煮10分钟,加入紫苏煮3分钟即可。

功效:

祛风散寒,止咳化痰。

适合人群:

外感后咳嗽咳痰不断尾,症仍见恶寒怕冷,咳嗽痰多而白,舌苔白厚腻者。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宋莉萍

标签: 陈皮 茯苓 功效 作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