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马可波罗来华时间,以及马可波罗与中国的关系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更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马可波罗来华是什么朝代
马可波罗,生于1254年,是意大利威尼斯城市国的商人、旅行家和探险家。他的父亲和叔叔曾在东方开拓贸易,马可波罗在他们的启发下于1271年与父亲和叔叔前往亚洲。他们到达了波斯,随后前往蒙古,见到了当时的大汗忽必烈,他成为了忽必烈的贵宾,并在蒙古生活了17年之久。
马可波罗是之一位将中国详细情况传递给欧洲人的旅行家,他的《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引起了轰动。这部书是欧洲更好的中世纪探险书籍之一,它描述了马可波罗在亚洲的冒险经历以及他对亚洲国家的见闻,包括中国在内。这些见闻对那个时代的欧洲人来说是新奇而有趣的。
马可波罗把中国称之为“大汗国”,他住在中国大部分时间里都在元大都(今天的北京)。他在《马可波罗游记》中给出了当时繁荣的中国城市的详细记录,包括杭州、南京、苏州等,还描述了他的观察与经验,比如他看到的人们如何为衣着和交通而采用不同的技术。
马可波罗的游记中描述了中国的许多事物,例如中国的棉花和茶叶,这些对他的祖国意大利和欧洲的经济和文化有了深远的影响。此外,他在中国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如他发明的可以快速穿过南方河流的桥梁和他所见到的独角兽。这些传奇故事在欧洲的文化中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影响。
马可波罗赞美了中国的社会组织和城市建设,他注意到了人民的文化、自然界的美丽和技能与技术方面的发展。同时他还发现了中国的一些问题,例如在手工业、经济和 *** 方面存在的薄弱点。因此,他的许多意见和建议被忽略一段时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见解被更多人所接受,对于中国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马可波罗在中世纪文化中的地位
作为一个旅行家,马可波罗对于欧洲的探险家和发现家的精神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他的描述和对比为他的时代人民带来了新的想象力,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灵感。他展示了一个新的、未知的世界,这一点深深地影响了中世纪人民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此外,他的游历使他对于尊重别国文化和艺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知,这对于当时的国际关系和文化发展有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马可波罗成为了欧洲的探险家、旅行家和文化发现家的代表,他的经历对于历史学、人文学和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他的旅行经历也引起了争议,因为一些人质疑他的游记的可信度以及他是否真的到达了描述中的每个国家和地区。尽管有争议,但马可波罗依然在欧洲和亚洲的历史中留下了重要的足迹。
8.马可波罗来华的历史意义与启示
马可波罗成功地将欧洲与亚洲的文化和经济联系起来,他的游记成为了中世纪探险精神的标志。他的故事和见闻促进了欧洲文艺复兴和科技革命,为后来的欧洲人描绘了一个充满机遇和可能的印象。作为历史上旅行者的代表,马可波罗为后人树立了一个标志,鼓励人们不断探索、尝试和创新,向着未知和未来不断前进,这对于促进人类的文明进步有着激励和启示的作用。
二、马可波罗来华时,中国处于什么时
1、马可波罗来华时,中国处于元至元三年(1266年)。
2、马可波罗兄弟在1264年碰到元朝派往西方的使者,决定到中国。1266年,兄弟两人到达元大都,见到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写了一封信给教皇,托波罗兄弟带回罗马,请教皇派人到元朝,告诉元朝人关于欧洲人的生活方式。
3、兄弟两人回到意大利,此时第八次十字军东征刚刚结束,第九次东征正在筹划中。他们拿到教皇格里高利十世给忽必烈的回信,于1271年动身返回中国。这一次Niccolò带了他的儿子马可。
4、1292年,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受忽必烈委托,从泉州出发经海路护送蒙古公主阔阔真到伊儿汗国成婚。忽必烈答应他们,在完成使命后,可以转路回国。1295年波罗一家人回到欧洲。
5、由于教皇特使柏郎嘉宾曾在1246年到达蒙古帝国首都哈拉和林,马可·波罗家人并非之一个到中国的欧洲人,但是因为其游记而著名,其游记也是当时欧洲人最详细的亚洲旅行记录。
6、他的经历激发了哥伦布和其他不少旅行家,有很多的文学作品都是基于马可·波罗的游记,还影响了欧洲的地图 *** ,导致了弗拉·毛罗地图的出现。
7、传说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到欧洲很多东西,如冰淇淋、披萨、意大利面、奶酪火锅、口琴、风筝、恶魔棍。
8、威尼斯的机场现命名马可·波罗国际机场。
9、英国卫星广播公司(British Satellite Broadcasting)在1989年发射两个卫星,马可波罗一号和二号,用来传送五个电视台的信号。虽然卫星功率完全正常,但电视台后来生意垮台,卫星被卖了之后改名。
10、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可波罗
三、马可波罗是在哪个朝代来到中国的
1、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年9月15日出生于克罗地亚考尔楚拉岛,威尼斯旅行家、商人,著有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于1324年1月8日逝世。
2、1271年,17岁时,随父亲和叔父前来中国。他们跋山涉水,历尽艰辛,途经耶路撒冷、波斯(今伊朗),穿过中亚大沙漠,翻越帕米尔高原,经甘肃进入蒙古,于1275年到达中国元朝的京都(今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西北)。历时近4年。
3、马可·波罗的中国之行及其游记,在中世纪时期的欧洲被认为是神话,被当作“天方夜谭”。但《马可·波罗游记》却大大丰富了欧洲人的地理知识,打破了传统思想的束缚,以及“天圆地方”说;同时《马可·波罗游记》对15世纪欧洲的航海事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意大利的哥伦布、葡萄牙的达·伽马、鄂本笃,英国的卡勃特、安东尼·詹金森和约翰逊、马丁·罗比歇等众多的航海家、旅行家、探险家读了《马可·波罗游记》以后,纷纷东来,寻访中国,打破了中世纪西方神权统治的禁锢,大大促进了中西交通和文化交流。因此可以说,马可·波罗和他的《马可·波罗游记》给欧洲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5、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马可·波罗
四、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
1、马可波罗确实曾经来到中国,并在我国度过了长达17年的时间(1275—1291年)。在此期间,他虽然游历了中国的各个角落,但在北方停留的时间相对较长。这一点从他对北方,尤其是对大都(今北京市)以及元世祖和蒙古人生活情况的详细描述中可以得知。接下来,我将简要概述他对于元代节日习俗和刑罚制度的介绍。
2、马可波罗在他的著作中提到了两个重要的节日。首先是忽必烈的生日,他说大汗的生日是在9月28日。根据英文和法文的翻译版本,他提到的9月是“the month of September”,指的是西方的阳历;而28日则是“the 28th day of the moon”,指的是中国的阴历。冯承钧翻译的《马可波罗行纪》中提到大汗出生于阳历9月即阴历8月28日,这是一个意译,并且是可信的。然而,马可波罗当时并不清楚这两种历法的差异,否则他会直接说8月28日。根据《元史·世祖纪(一)》的记载,忽必烈出生于乙亥年(1215年)八月乙卯日,即8月28日(西历9月23日),这与马可波罗的说法完全一致。这表明他所说的是亲自在大都听说的,因为皇帝的诞辰是一个重要的节日,需要举行盛大的庆典,马可波罗在大都停留时间较长,自然了解此事,并且亲自参加过庆典。
3、此外,马可波罗还描述了在大汗诞辰那天,除了文武百官穿着统一的服装(即只孙服)朝贺外,其他宗教教士如佛教徒、基督教徒、犹太教徒和 *** 教徒等也要向他们的神祇燃灯焚香、歌唱祈祷,祈求神主保佑皇帝健康长寿、平安幸福。这一仪式在《元史·礼乐志(一)·天寿节受朝仪》中没有记载,在《元典章·礼部一·庆贺圣节拈香》中虽然有详细的说明,但只提到了儒生和僧道参与。在元代的寺庙“圣旨碑”中,才有诸如“和尚(僧)、也里可温(基督教士)、先生(道人)、答失蛮(伊期兰教士)不拺甚么差发休当者,告天祝寿者”的记载。犹太教教士也必然参与了祝寿活动,因为元代也有许多犹太人来华(称主吾、主鹘或术忽),但在汉文资料中尚未发现他们参与祝寿的记载。《游记》的版本中,只有穆尔和伯希和的《马可波罗寰宇记》英译本(第222页)引用了P本(Pipino,皮皮诺本)的记载,这一点显得尤为珍贵。
五、历史记载马可波罗到底有没有来到中国
1、有,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沿陆上丝绸之路前来东方,经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帕米尔高原,历时四年,在1275年到达元朝大都(今北京)。
2、他在中国游历了17年,并称担任了元朝官员,访问当时中国的许多地方,到过云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回意大利后,马可·波罗在一次海战中被俘,在狱中他口述了大量有关中国的故事,其狱友鲁斯蒂谦写下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
3、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是研究元朝历史和地理的重要史籍。
4、聪明的马可·波罗很快就学会了蒙古语和汉语。他借奉大汗之命巡视各地的机会,走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中国的辽阔与富有让他惊呆了。
5、他先后到过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四川、云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以及北京等地,还出使过越南、缅甸、苏门答腊。他每到一处,总要详细地考察当地的风俗、地理、人情。在回到大都后,又详细地向忽必烈大汗进行了汇报。
6、在《马可·波罗游记》中,他盛赞了中国的繁盛昌明;发达的工商业、繁华热闹的市集、华美廉价的丝绸锦缎、宏伟壮观的都城、完善方便的驿道交通、普遍流通的纸币等等。书中的内容,使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无限神往。
7、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可·波罗
关于马可波罗来华时间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