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滞空时间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滞空时间是什么意思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滞空是什么意思
,其一就是从身体离开地面到落回地面这段时间称为滞空时间,另一种说法就是从身体处于更高点到落到地面称为滞空。既然如此,根据物理知识,当人离开地面时,只受到竖直方向的地心引力,那么人能在空中的时间就只取决于,人离地时竖直方向的初速度,也就是,人在空中的时间只和人所能上升的更高高度有关,那么,一个人的起跳高度越高的话,他的在空中的时间就应该越长。可又有人说,滞空时间还和人的身体素质有关,比如身体柔韧性,协调能力,以及腰腹力量等,我考虑的是,不管一个人的身体柔韧性,协调能力,以及腰腹力量有多强,只要他已经离地了,那么,他只受地心引力的作用,将他整个人看作一个整体作受力分析,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不管他在空中怎么运用腰腹力量,对他整个身体的自由下落是不能起到任何延缓作用的。所以,由此可见滞空时间只和人的弹跳高度有关,而与其它的因素无关。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有人说帮主身体处于巅峰状态时的滞空时间可达2秒。我想了一想,就算这2秒是指帮主离地到落回地面的时间,那么,帮主从离地到更高点的时间大约是1秒,根据H=0.5*g*t*t的算式,其中g取9.8,那么帮主的身体重心可上升4.9m,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二、滞空的滞空时间
①.运动员起跳后,从双脚都离开地面到任意一只脚接触地面的时间间隔。
②.运动员起跳后,从肩膀上升至更高点到肩膀明显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
(其中定义②选择的参考标准为“肩膀”而不是“上肢”的原因是:由于篮球运动员在空中通常会做出“拉杆”、“闪躲”之类的动作,其上肢势必不能保持在同一高度。滞空的目的②是“为投篮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力支点”,而手臂的直接支撑点是“肩膀”,所以参照点选择“肩膀”更加科学。)根据定义①的解析
根据定义①,运动员的“滞空时间”取决于其跳跃高度,跳得越高滞空时间越长,不存在违背物理定律的现象。
跳跃高度主要取决于“腿部力量”、“腰腹力量”和“跑动速度”。
垂直弹跳之初,人体形成三个弯曲:腰部弯曲、膝关节处弯曲和踝关节处弯曲。
1.起跳时首先是腰部发力,此时腿部仍处于弯曲状态,腰腹力量大的人可以使躯干产生较大的向上加速度。
2.腰部发力还未完成,紧跟着腿部开始发力,大腿力量大的人可以使膝盖以上部位产生较大加速度。
3.腰部完全舒展,腿部继续发力,人体向上速度达到极限。
4.膝关节处完全舒展,踝关节开始舒展,小腿力量大的人可以继续提供向上支撑力,直至双脚离开地面。
以上过程主要有三处肌肉做功:腰腹肌肉,大腿肌肉,小腿肌肉。
设“起跳”到“离地”之间重心移动距离为h,离地时初速度为v,肌肉做功分别为 W腰 W膝 W踝,人体质量为m。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W腰+ W膝+ W踝- mgh= 1/2mv^2
所以,跳跃高度不仅与“大腿力量”有关,而且与“腰腹力量”和“小腿力量”有关。
助跑弹跳通常比垂直弹跳要高一些,是因为跑动中的人起跳那一刹那,人体呈后倾斜状。①导致运动速度方向由水平变成斜向上,从而在竖直方向产生速度分量,有了竖直向上的初速度;②同时人的起跳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由双脚起跳变成了单脚起跳;③并且,发力之初,人体重心高度要高于垂直弹跳。①+③有利于跳高,②不利于跳高,所以有些人双脚起跳比助跑起跳要高,但是大多数人助跑弹跳要高于垂直弹跳。
如何使人的滞空时间(定义①)达到最长?
答案是:起跳后,人在空中蜷缩成一团,使双脚尽可能靠近人体重心,从而使双脚都尽可能晚一些接触地面。
目前,人类弹跳的极限是160cm左右。假设某人身高2m,直立时重心在1m处;蜷缩时身高0.6m,此时重心在0.3m处)。
人起跳阶段的时间是t1=√[(2×1.3)÷9.8]
人下落阶段的时间是t2=√[2×(1.3+0.7)÷9.8]
所以整个悬空时间T=t1+t2≈1.15(秒)
通常情况下,人不会以蜷缩姿态落地,并且这样也是很危险的。
如果人以舒展状态落地,则滞空时间计算方式如下:
T= 2×t=2√[(2×1.3)÷9.8]≈ 1.030(秒)
另外给出几则乔丹的弹跳与滞空的数据:
1.乔丹垂直弹跳98cm,极限弹跳122cm,综合弹跳106cm。
2.以上对应的滞空时间①分别为:0.894秒;0.998秒;0.930秒
3.乔丹当年扣篮大赛有一记“罚球线扣篮”,其滞空时间为0.92秒。折算出来的弹跳高度为104cm。
4.由于乔丹手上拿着篮球,影响跳跃高度;并且为了飞跃这么长距离,势必要减小竖直方向的速度分量。所以乔丹极限弹跳能大大超越104cm,而达到122cm是很有可能的。
5.乔丹的综合弹跳是1.06M,网上1.60M的数据是笔误,由于流传甚广所以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根据定义,在弹跳达到一定程度并足以完成以下动作时,滞空时间完全取决于身体柔韧性和平衡能力。
人体在空中受到的力主要是重力,相对于重力其它力可忽略不计。
运动员在空中为了保持肩膀高度相对稳定,通常会利用改变“上、下肢位置”来代替躯干部分的位移。
在观众看来,其躯体部分好像停滞在了空中,但实际上这是不违反物理定律的。
他的四肢在动,重心就在动,并且重心的运动轨迹符合自由落体规律,不存在意识形态的“滞空”。
滞空时间长度取决于“四肢重量占身体的比重”、“身高”和“变形程度”。
比重越大,身高越高,变形程度越夸张,其重心变化范围就越大,肩膀停滞的时间就越长。
如何使人的滞空时间(定义②)达到最长?
起跳后按照重心上升规律,逐渐蜷缩身体,双腿上缩,双手上扬;重心达到更高点后,按照重心下降规律,逐渐舒展身体,双腿下踢,双手下摆。此时间内,肩膀高度可保持不变。
假设某人身高2m,伸手向下站立,重心在1m处;蜷缩高度0.6m,蜷缩伸手向上,重心在0.3m处。
所以其重心可调范围为:S= 1m- 0.3m=0.7m
滞空时间(定义②) T= 2×√[(2×0.7)÷9.8]≈0.75秒
可见“滞空时间②”与弹跳高度没有直接关系。
世界上“滞空时间②”最长的人很可能并不是篮球运动员,而是杂技运动员或者体操运动员。
三、乔丹滞空最长多少秒
乔丹垂直弹跳98cm,极限弹跳122cm,综合弹跳106cm,分别滞空为0.894秒、0.998秒、0.930秒,所以他的最长滞空时间为0.998秒,要明白的是,运动员的“滞空时间”取决于其跳跃高度,跳得越高滞空时间越长,不存在违背物理定律的现象。
但是跳跃高度主要取决于“腿部力量”、“腰腹力量”和“跑动速度”。跳跃高度不仅与“大腿力量”有关,而且与“腰腹力量”和“小腿力量”也有关。
篮球滞空的操作 *** ,就算是不打篮球的人也都可以做到,这个 *** 就是在持球投篮的时候,跟随身体节奏在空中出手,当然时机的选择也很重要,要在带球突破的时候有效选择滞空投篮。
这样的投篮是利用身体全部的力量,这也是比原地起跳滞空的时间稍长一些的原因,但是要像乔丹那样滞空很长时间,不经历对肌肉的训练是没有办法做到的,也提醒各位运动前请适当热身,防止运动拉伤。
四、滞空时间和航程区别
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分别描述了飞行器在空中所处的状态和持续的时间。
1、滞空时间(RendezvousRange):滞空时间是指飞行器在空中始终保持飞行状态,并持续处于同一高度的时间。这通常表示飞行器具有较高的飞行稳定性、较好的燃油经济性以及较低的维护成本,然而,飞行器的滞空时间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飞行速度、高度、环境条件和燃油消耗等。
2、飞行时间(FlightTime):飞行时间是指飞行器从开始飞行到结束飞行之间的时间。这通常包括了准备飞行、巡航以及降落等阶段,往往比滞空时间要长。
关于本次滞空时间和滞空时间是什么意思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