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个鸡腿美美的!有谁能抵挡得住诱人的鸡腿呢?特别是从烧鸡身上直接拽下来的鸡腿,简直太香了!有些小伙伴都巴不得每天啃一个鸡腿......
如此受欢迎的鸡腿,营养到底怎么样?吃鸡腿除了能让我们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之外,还有哪些收获呢?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解剖”一个鸡腿!
鸡腿的营养
鸡腿和鸡胸都是鸡身上更受欢迎部位,虽然含水量差不多,但鸡腿的脂肪含量更高,所以口感更好,不发柴。鸡腿除了好吃,营养也不错。蛋白质:虽然鸡腿的蛋白质不如鸡胸,可含量也不低,为 20.2 克/100 克,<1>属于优质蛋白质,容易被身体吸收利用。维生素 B2:鸡腿的维生素 B2 还不错,含量为 0.1 毫克/100 克,是鸡胸肉的 1.7 倍呢。钾:香香的鸡腿很补钾,含量为 221 毫克/100 克,对控血压还是很有帮助的。铁:鸡胸肉颜色偏白,而鸡腿肉颜色略微偏红,含有更多的血红素。所以,啃鸡腿要比吃鸡胸肉更补铁,铁含量为 1.8 毫克/100 克,是鸡胸肉的 1.8 倍。
吃鸡腿对健康有啥影响?
维持肌肉含量:吃1个可食部约100g的小鸡腿就能轻松补充至少 20 克蛋白质,这不仅能够维持皮肤健康有益,还能预防老年人肌少症。对心血管健康有益:我国大多数居民在饮食上动物性食物中畜肉占比较高,猪牛羊等畜肉均为红肉,摄入过多会增加患2型糖尿病、结直肠癌、肥胖等疾病的风险。<2>相比之下,作为白肉的禽肉就更值得推荐。因为有研究表明,禽肉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无关。在控制能量摄入的情况下,与每天 1 份红肉者相比,每天摄入 1 份禽肉者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降低了 19%。<2>对于平时喜欢吃肉的人,如果能用禽肉替代部分红肉,将会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改善,可降低患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等疾病的风险。帮助补充一定量的铁:虽然禽肉的补铁效果不如猪牛羊等畜肉,但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来说,少吃红肉,适当增加禽肉的摄入也是补铁的有效 *** 。
可能会更长寿:今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自然》期刊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提到了缺乏牛磺酸是衰老的驱动因素,包括人类在内的不同动物中,血液牛磺酸水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动物实验显示,补充牛磺酸能够使小鼠寿命延长 10%~12%,且改善了多种健康指标!结论认为,补充牛磺酸能让动物更长寿。<3>颜色偏深的鸡肉,比如鸡腿正是富含牛磺酸的食物。<4>不过,鸡腿的胆固醇含量比鸡胸肉高,为 99 毫克/100 克,<1>是鸡胸肉的 1.5 倍,也比猪瘦肉的稍微高一点。但别因为这就不敢吃了,胆固醇并非“洪水猛兽”,适当补充对身体也是有益的,它是人体细胞的组成成分,是很多重要激素和维生素合成的前提。只是对于患有高胆固醇血脂的人群,平时要注意控制胆固醇的摄入,摄入总量应控制在 200 毫克以内。
冷冻鸡腿肉营养咋样?
冷冻鸡腿在超市里较为常见,很多小伙伴会对其心存疑虑,这种冷冻鸡腿品质到底如何,营养是否会流失?其实,冷冻肉不仅是国家调节肉类食品市场的重要产品,也是肉制品在国内运输及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形态。只要是在正规商超购买的冷冻鸡腿,就不用太担心品质问题。都是在肉质新鲜的时候经过急速冷冻而成的,冷冻后的鸡腿比新鲜鸡腿更容易保存,也能锁住滋味和营养。
在一定冻藏期内,冷冻鸡肉的脂肪氧化和蛋白质变性程度不大,鸡肉还是挺新鲜的。<5>需要注意的是解冻方式,如果解冻方式不对,倒是会导致营养流失增加,口感变差。有研究对比了室温解冻、流水解冻、冷藏解冻、微波解冻 4 种解冻方式对冷冻鸡腿肉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室温下解冻不仅会导致鸡腿水分流失严重,蛋白质氧化也最为严重,还容易被微生物污染;微波解冻会导致鸡腿肉组织被破坏得较为严重,蛋白质易发生降解和变性,局部熟化;冷藏解冻由于解冻温度低,能够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抑制蛋白的变性程度;流水解冻方式的保水性较好,氧化程度更低,品质更好。<6>所以,解冻鸡腿最适合的 *** 为流水解冻和冷藏解冻。如果计划第二天吃鸡腿,可以提前一晚将冷冻鸡腿置于冰箱冷藏室缓慢解冻;如果临时决定吃鸡腿,可以直接放在流水下解冻。一般情况下,冷冻鸡腿可保存9 个月,新鲜鸡腿可冷藏保存 1~2 天。<7>
这种鸡腿更好别吃
虽说鸡腿是比较推荐大家吃的健康肉类,但有一种鸡腿一定要少吃或不吃,那就是炸鸡腿。
油炸属于高温烹调,会使营养成分遭到破坏,连续高温油炸更是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和致癌物,对健康不利。很多时候,油炸的同时还会在鸡腿外侧裹上面粉,这会吸收更多的油脂,热量可能会翻倍,常吃也容易长胖。如果对炸鸡腿欲罢不能,那就偶尔吃吧。如果要兼顾体重,更推荐去皮鸡腿哦!倘若不喜欢吃鸡腿,也可以吃同为禽类白肉的鸭腿、鹅腿、火鸡腿,食物多样化更好。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每天畜禽肉控制在 300~500 克,相当于约 1 个小鸡腿或半个大鸡腿。
参考文献
<1>杨月欣.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2册
<2>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3>Singh, Parminder et al. “Taurine deficiency as a driver of aging.” Science (New York, N.Y.) vol. 380,6649 (2023): eabn9257. doi:10.1126/science.abn9257
<4>Wójcik, Oktawia P et al. “The potential protective effects of taurine 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therosclerosis vol. 208,1 (2010): 19-25. doi:10.1016/j.atherosclerosis.2009.06.002
<5>王艳芳,林捷,郑华.冷冻鸡肉品质的研究进展
<6>梁诗惠,冯钰敏,邓华荣等.解冻方式对鸡腿肉蛋白氧化特性的影响
来源:中国临海新闻网
图为刚刚获救的野生豹猫幼崽。
图为近4个月的人工饲养后,豹猫茁壮成长。
本报在5月19日刊登的《我市括苍山区发现三只野生豹猫幼崽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一文,报道了括苍镇井东村一村民捡到3只野生豹猫幼崽并上交我市有关部门,经工作人员救护,安全栖居在台州湾野生动物园。一转眼已近4个月,这3只雌性小豹猫在新环境里生活得还习惯吗?长什么样啦?这些都牵动着不少热心读者的心。
带着憧憬与好奇,9月1日,记者与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关负责人一同来到台州湾野生动物园,探望了这3只临海籍小豹猫。当时,它们正在自己的生活区里玩水、嬉闹,一副天真无邪、无所畏惧的样子,实在惹人怜爱。据园方介绍,在饲养员们近4个月的悉心照料下,这3个小家伙已经健康长大。同时,这也是浙江省内首例野生豹猫幼崽成功饲养的案例,而且是三胞胎,实为罕见。
记者了解到,此前省内其他地区也有饲养野生豹猫幼崽的事件,但是都没有成功养活,大体上归结于免疫力和生活习性、方式问题。
刚出生的野生豹猫各项免疫功能基本没有,一旦以普通牛奶喂养,就可能引发急性肠胃炎等疾病,导致幼崽死亡。面对这个难题,台州湾野生动物园饲养员王丽荣介绍道:“在幼崽阶段,我们通过喂食美国进口奶粉、牛初乳等方式,为其补充各种益生菌,同时喂服免疫增强膏;在幼崽长大之后,逐渐以生牛肉和蛋黄、鸡胸肉等肉食取代,同时定期喂服各种维生素,确保豹猫健康成长。”
面对生活习性、方式这一问题,园方根据小豹猫开眼的时间推算,当时送来的小豹猫出生不足3天,扣除报案及运输等时间,基本全程脱离母兽。未获得母兽照料,也就没有了生活习性上的不适应。野生的豹猫属于夜行动物,人工喂养的小豹猫已经形成了日出而嬉、日落而息的生物钟。
王丽荣说,野生豹猫有15年左右寿命,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下,应该会有所延长。幼崽6至8个月就会进入 *** 期,会跟家猫一样在地上打滚、吼叫;1年之后,身体各项发育全部成熟,可以开始培育幼崽。
为何不放生?记者带着这个问题咨询了台州湾野生动物园园长王刚。他解释道: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下,小豹猫完全不认识天敌,这3只小豹猫胆子很大,不怕生,但在野外的环境下,这就是致命的危机。括苍山上的猫头鹰、野猪等动物都会袭击它们,还有细菌感染等各种问题;也因为是人工饲养,工作人员没有能力教会它们觅食的基本技能,回到野外,小豹猫更大的可能就是饿肚子;而且,过度依靠人类,就算放归山林,它们也有很大的可能回到附近的村落,向人类求食,而村里人、村子里养的狗都可能是它们的危险源。
目前,台州湾野生动物园已经在帮这3只“小姑娘”寻觅“金龟婿”了。王刚说,已经打听到云南省野生动物园有公豹猫,下一步准备嫁出一个“姑娘”,迎回一个“女婿”。
人类吃得最多的肉是什么肉?盘点10种世界上消耗量更大的肉类你喜欢吃肉吗?
你最喜欢吃什么肉?
人类吃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而驯化动物来获取肉类的历史大约从公元前10000年前开始。
人类学家认为,在史前时期,大量食用富含脂肪和蛋白质的肉类有助于延长人类的寿命和增长智力。
除了纯粹的瘦肉和肥肉,人类也会食用动物的脏器,这些同样包含很多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人类吃肉的历史这么久,那你知道人类吃得最多的肉是什么肉吗?
今天就盘点一下世界上消耗量更大的10种肉类!
鸡肉
鸡肉的消耗量一直在增长,还超过了其他肉类。
根据最近的一份报告,鸡是世界上更受欢迎的养殖家禽之一,它也是人类屠宰次数最多的动物之一。
鸡肉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它价格便宜且味道鲜美,而且很容易获取。
鸡肉也是一种非常容易烹饪的食物,不同的做法满足不同人群的喜爱。
鸡肉在世界各地都很受欢迎,常被用来满足日常的蛋白质需求。
每年,加拿大、美国、南美、非洲和其他国家以及地区都会生产几十亿只食用鸡。
仅以去年来看,鸡肉是人类消耗最多的动物蛋白。单单在美国,每年都会消费80亿只鸡。
猪肉
猪肉在中国、美国、欧洲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都很受欢迎。
据统计,中国产出的猪肉最多,其次是美国。
猪肉是一种生产成本效益高、蛋白质含量高且比较稳定的肉类。
猪肉之所以受欢迎也是因为它的“多功能性”,它可以制成各种各样的食物。
猪肉受欢迎程度和销量上升的另一个原因是它的多功能性。
猪肉可以在很多地区的食谱中找到,甚至是很多国家的首选肉类。
猪肉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并且含有大量维生素B1。这些物质都有助于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并且有助于神经系统的运行。
2021年,猪肉总产量约为1.18亿吨。据统计,猪肉是2021年人类消耗量第二大的动物肉类。
牛肉
牛肉的肉通常来自奶牛、公牛、小母牛和阉牛等。
在世界各地,牛肉的接受程度各不相同。
牛 *** 有独特的味道和口感。它全身上下、从里到外都是可以被利用的。
全世界每年会消耗掉几百万公斤牛肉。
据统计,2021年牛肉总产量达到9200万吨。去年全世界消耗掉了590亿公斤的牛肉。
绵羊肉
绵羊肉是世界上消费最广泛的肉类之一,每年消耗掉几百万公斤。
欧盟是世界上更大的绵羊肉消费和进口地区,其中99%的绵羊肉产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世界上消耗最多绵羊和山羊的国家有蒙古、土库曼斯坦、新西兰、冰岛和希腊等。
根据一份报告,蒙古人平均每年消耗大约50公斤羊肉。
不过,很多地区养绵羊肉并不是为了吃肉,而是为了生产羊毛。
山羊肉
山羊肉是地球上消耗量第五大的肉类。
山羊肉的卡路里和胆固醇低于鸡肉和火鸡肉等其他瘦肉。
一项研究表明,山羊肉的热量为122卡路里,明显低于牛肉的179卡路里和鸡肉的162卡路里。山羊肉的脂肪和饱和脂肪含量同样较低,但它比牛肉和鸡肉含有更多的铁。
世界上大约 63% 的人口食用山羊肉,在南亚、中东和拉丁美洲尤其受欢迎。据统计,2021年山羊肉总产量达到1200万吨。
火鸡肉
火鸡肉和鸡属于同一类别,火鸡肉比鸡肉更深一些,但热量比较少。
火鸡肉比鸡肉还要干,尤其是鸡胸肉,但是两者的瘦肉蛋白含量都很高。
火鸡肉在北美、欧洲和拉丁美洲需求量很,火鸡肉的消费主要受收入和季节性的影响。
美国的火鸡肉消耗量更大,约为240万吨,占总消耗量的41%。巴西以56万吨排在第二位,其次是德国。
鸭肉
鸭肉受到很多人的喜爱,而全球更大的鸭肉消费国就是中国,消耗量是550万吨,占全球的76%。
要知道的是,中国的鸭肉消耗量超过排在第二位法国的10倍。
每100克鸭肉和鸭皮中含有铜、铁、磷、钾、硒和锌等矿物质成分,此外还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B5、维生素B6、维生素C、维生素K等维生素。
据统计,2021年鸭肉的总产量达到了500万吨。
水牛肉
虽然水牛也是一种牛,但是它的肉和很多牛肉不同。
在不同的国家,水牛肉有不同的名称,有些地方称它为“红牛肉”。
水牛肉的脂肪含量比较低,脂肪呈乳白色,而牛肉的脂肪是黄白色的。水牛肉的颜色较深,由于体型巨大,所以水牛的骨头比奶牛要更坚硬。
印度是世界上更大的水牛肉出口国之一。
据统计,2020-2021年水牛肉总产量高达490万吨。
鹅肉
中国是全球更大的鹅肉消费国,占总消费量的76%。
从 2009 年到 2020 年,中国的鹅肉消费量以年均 2.2% 的速度增长。
法国是世界第二大鹅肉消费国,它每年消耗203000吨鹅肉。
鹅肉去皮后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这也是它如此受欢迎的原因。
煮熟的鹅肉中含有维生素 B6、烟酸、核黄素和维生素 B12。鹅的铁、钾、锌、铜和硒含量也很高。
全球鹅肉生产以亚洲为主,尤其是中国。
兔肉
兔子是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很受欢迎,包括中国、欧洲和南美洲。
与其他肉类相比,兔肉的蛋白质含量更高,而且是易消化的蛋白质。兔肉除了蛋白质外,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高,对人体十分有益。
世界上消耗兔肉最多的三个国家是西班牙、法国和中国。
2021年人均兔肉消耗量更大的国家是捷克,其次是西班牙、斯洛伐克和意大利。
以上是全球目前消耗量更大的10种肉类~
这些肉类里你最喜欢哪种呢?
相信养猫的铲屎官平时都会注重猫咪饮食方面的营养健康,除了猫粮,还会给它喂一些辅食作为营养补充剂。今天我们就来分享对猫咪有益的人类食物。
猫咪吃完能“长命百岁”的几种人类食物,不仅少生病还好吃。
鸡蛋黄和蛋壳
鸡蛋黄对猫咪来说简直就是补品,蛋黄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蛋白质,还有钙、磷、铁等矿物质。卵磷脂能促进猫咪的毛发生长;蛋白质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矿物质能给猫咪补充必要的元素。猫咪吃蛋黄有益于身体健康,不仅少生病还好吃。
另外,蛋壳好处也不少,里面含有丰富的钙和各种微量元素,可以偶尔给猫咪吃一点,补充钙和微量元素,但不宜过量,而且还要消毒后才能给猫咪喂。
花生酱
宠主平时还可以给猫咪喂些花生酱,花生酱含有丰富的钙元素、优质脂肪、维生素B、维生素E和烟酸,可以猫咪补充各种营养。而且花生酱还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猫咪吃了,能延缓衰老,“长命百岁”。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给猫咪喂纯花生酱,没有添加剂的,而且要适量喂食。
酸奶和无盐奶酪
大多数猫咪都爱吃酸奶和奶酪,对它们来说,这简直就是人间美味。酸奶和奶酪富含蛋白质、钙质和各种维生素,能够促进猫咪的发育,酸奶还可以帮助猫咪调理肠胃,健康又好吃。
给猫咪吃的酸奶和奶酪一定要无糖、无添加的,没有盐分的。
木瓜
木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帮助机体修复组织,增强免疫力,帮助机体抵抗病毒的侵袭。另外木瓜还含有丰富的多酵素,对猫咪的新陈代谢有神奇的功效。
偶尔给猫咪喂些木瓜,对它的身体、皮肤等都有好处。当然喂食要适量,不然可能会导致猫咪腹泻、拉稀等。
鸡胸肉
鸡胸肉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价值很高,丰富的蛋白质,对形成肌肉,生成激素和酶有重要的作用,猫咪长期吃鸡胸肉,可以让它长得更加壮实。而且鸡胸肉不含多余脂肪,不会造成猫咪肥胖、营养过剩。
宠主可以每天用清水煮熟鸡胸肉,然后拌进猫粮里,营养又美味,猫咪吃了抵抗力都会提高,生病也会变少,自然就“长命百岁”了。
三文鱼
三文鱼对猫咪来说营养价值也非常高,丰富的蛋白质能满足猫咪的营养需求,而且鱼油中含有的Omega 3,可以起到调节心律、降低心率的作用,对猫咪的心脏系统也有一定的益处。
还有就是三文鱼所含的补Omega-6和Omega-3脂肪酸,有益于猫咪毛发顺滑,还能美毛固色。
宠主平时可以适当地给猫咪喂些三文鱼,不仅让猫咪少生病,而且口感也好。
另外,主食猫粮也可以选一款含有深海鱼油成分,这里就不展开这个话题了,有兴趣的宠主,可以点击下面,了解一下。
猫粮挑选:如何挑选一款美毛猫粮?
结语:你还知道哪些猫咪可以吃的人类食物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往期干货文章:《猫零食推荐:营养健康的猫零食》
刚过花甲之年的老张,非常注重养生。早前听说吃素对身体更好,于是老张开始对着素食食谱来准备一日三餐。
吃素多月,老张一开始感觉浑身轻松,直到前段时间,他突然觉得自己身体很疲惫,头重脚轻,有时候眼前还会发黑。
担心之下,老张去医院做了个检查,结果提示为:缺铁性贫血。老张很不解,自己身体一直强壮,怎么就无故贫血了?
很多老年人都带着疑惑,明明平时以蔬菜粗粮为主,都不怎么吃肉,怎么身体反而变差了?老年人不吃肉真的有助于延年益寿?清华大学的一项研究,或许会颠覆不少人的想法……
一、清华研究:多吃肉或可延长寿命
衰老领域顶级专业期刊《Aging Cell》发表了一篇由清华大学药学院王钊课题最新的研究成果,研究以小鼠为实验体,以高脂饮食方式喂养。
研究结果发现:高脂的饮食可以预防胰岛素信号通路,改善了SIRT6缺陷小鼠的代谢异常,有效缓解多组织器官萎缩、功能紊乱,并明确可挽救由此带来的寿命损失。
人类从出生到死亡,身体仿佛经历了一次循环。从婴儿时期的虚弱到成年时期的强壮,又再到高龄时期的体能的衰弱。即使身体无重大疾病,在高龄状态下,各组织器官也会出现结构异常及功能下降。组织器官衰退,无疑会带来如肌少症、骨密度下降、心肾衰竭等疾病。
该研究发现,尤其是衰老末期老年人,适当补充脂肪类食物,可通过提高机体脂代谢、降低糖代谢,进而系统性干预机体代谢模式,改善疾病或衰老终末期的恶病质状态。
二、老年人不吃肉,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清华大学的这一研究,打破了人们对于老年饮食的固有看法。不少老年人认为吃肉会致癌、长胖、升血压等等,从而选择多吃素,但是长期不吃肉,反而会给身体带来不少伤害……
1、降低免疫力
虽说蛋白质可以通过植物蛋白获取,但肉类中含有的优质蛋白更容易被人体所吸收。若是长期吃素,当蛋白质摄入不足时,会直接降低免疫系统的抵御能力。
2、缺铁性贫血
肉中含有的铁是血红素铁,是人体铁元素的重要来源。即使蔬菜中也含有铁元素,但含量不过是肉的十分之一。经常不吃肉,就可能像老张一样,引发缺铁性贫血。
3、容易长结石
植物性食物含有较多的草酸,而大量的草酸集聚在人体,易在体内发生钙化,从而形成结石。
三、老年人吃肉,吃对量很重要
老年人要吃肉,但不是大快朵颐,毫无节制。浙江省营养学会表示,老年人的膳食原则要以食物多样,搭配合理,符合平衡膳食要求为主。
推荐老年人常吃水产品、禽畜肉及蛋类,平均每日摄入鱼虾及禽肉类食物50g~100g,蛋类25g~50g,畜肉(瘦)40g~50g,同时每日应摄入250g~300g鲜牛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平均每日应摄入15g~25g的大豆或相当量豆制品。
为满足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同时保证食物多样性,做到营养均衡,可以这样安排:
图源:浙江省卫生健康委
四、年过50,不妨适量摄入这2种肉
随着年龄增长,胃动力变差。很多人年纪越大,吃肉的频率就越小。但吃得过于寡淡,人体的老化程度就越严重,反而将身体陷入了死循环。其实有两种肉,老年人不妨多吃,不仅可以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还对身体有益。
1、鱼肉
比如草鱼、鳜鱼、鲤鱼等。鱼肉中含有的脂肪极少,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能有效降低人体的血液黏稠度,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鱼肉中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
2、鸡肉
鸡肉也算脂肪含量较少的肉类,尤其是鸡胸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低,极易被人体吸收;不仅是鸡肉,鸡蛋中含有对人体非常重要的卵磷脂,能有效地促进人体大脑以及多个器官的发育。
不要再被老年人不宜吃肉所误导了。只要掌握好正确的吃肉 *** ,适量的脂肪摄入,更有利于提高身体机能,延缓衰老。
参考资料:
<1> 《多吃肉肉延年益寿?|清华大学药学院王钊课题组发文报道 “高脂饮食通过干预胰岛素信号通路改善SIRT6缺陷小鼠代谢损伤与早衰表型”》. 清华大学药学院. 2020-01-25
<2> 《重阳节 | 老年人要少吃肉?》.健康浙江. 2021-10-14
<3> 《年龄越大,越要多吃肉?医生建议:3种肉,50岁后不妨多吃点》.中国健康在线. 2021-01-2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这指标一高,与50多种疾病有关!这样做,不吃药也能降低患病风险近些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死亡率也高居首位,又有低龄化、低收入人群快速增长的趋势,情况不容乐观。
其实,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科普早已深入人心,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几个“危险指标”,如:坏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却鲜少有人知道另一个“危险分子”——同型半胱氨酸(Hcy)。
研究发现,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不仅是血管出现问题的独立危险因子,还与冠心病、中风、糖尿病、抑郁症、老年性痴呆、癌症、骨质疏松等50多种疾病有关!
1,什么是“同型半胱氨酸”?
我们每天都能从饮食中获取蛋氨酸,它是人体必需的一种氨基酸,但当它在体内转化时,会生成一种中间代谢产物——同型半胱氨酸。
正常情况下,机体能快速的将同型半胱氨酸代谢转化为谷胱甘肽等其它物质,也就是说,健康人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含量非常少。
在理想状态下,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平均只有10μmol/L左右,正常不超过15个单位,更佳不超过6个单位。但当机体发生功能障碍,同型半胱氨酸无法顺利代谢时,就会在体内越积越多,一旦超过15个单位就要进行干预了。
2,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低
身体相对越健康
一般而言,同型半胱氨酸指标越高,疾病发病风险越高,以心血管疾病为例。
它能导致内皮舒张因子的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增强,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引起炎症反应,从而造成血小板粘性增加,动脉弹力层破坏,形成动脉硬化甚至血栓等病变。
有数据统计: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每增加5个单位,全因死亡风险增加49%,死于心血管病的风险增加50%,死于癌症的风险增加26%;
但若从16个单位以上降到6个单位以下,癌症风险可降低33%,心脏病风险降低75%,老年痴呆风险降低50%,基本上等于延长了10年的寿命。
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同型半胱氨酸含量越低,人体就更为健康长寿。
但日常饮食也会产生同型半胱氨酸,每个人体内都有,哪些因素会引起同型半胱氨酸的异常升高呢?
3,4大危险因素
可致同型半胱氨酸异常升高
1,缺乏营养
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在维生素B12和叶酸的调控下转化为甲硫氨酸,二是在胱硫醚β--合成酶和维生素B6的作用下被分解。
也就是说,这些营养素不足,可造成同型半胱氨酸升高。
2,疾病与药物
甲状腺功能减退、肾功能衰竭、严重贫血、恶性肿瘤等疾病,以及一氧化氮、抗癫痫药、利尿药、烟酸等药物可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
3,性别与年龄
一般而言,以性别为说,男性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女性,且男性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但女性在绝经期后其水平会有所升高。
相对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也会升高。因为年龄越大,新陈代谢功能降低,对营养素的吸收会减弱,相关酶的活性降低,脏器功能减退。
4,遗传因素
如果存在基因缺陷,造成酶活性降低,或是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障碍,包括直系亲属得过老年痴呆、高血压等疾病,都可能导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
此外,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也会引起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比如:吸烟、酗酒,大量饮用饮料、浓茶等。那么,哪些人群容易升高同型半胱氨酸呢?
同型半胱氨酸易升高人群
1、年龄大于55岁;
2、吸烟,过量饮酒、咖啡、茶叶;
3、缺乏运动,久坐不动;
4、长期压抑;
5、完全熟食,或爱吃红肉;
6、长期食盐摄入量过多;
7、有三高、癌症、老年痴呆等家族史;
8、缺乏B族营养素等。
同型半胱氨酸升高虽是多种疾病的高危因素,但缺乏特异性表现症状,鲜少被人关注。如有需要,可在空腹10-12h后到医院进行抽血检查。
4,记住3句话
帮你降低同型半胱氨酸
相比于性别、遗传等因素,我们更能从营养素的缺乏方面着手,控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大量研究证实:补充维生素B6、维生素B12和叶酸可以降低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但怎么补更有效?
1,主食少精多粗
一般而言,未加工的谷物、豆类等主食中含有较多的B族维生素。但现如今,人们为追求口感,常 *** 细化主食,多次加工后,会造成大量营养素的流失。
因此,日常要坚持粗细搭配,粗粮占到1/3-2/3,特别是伴有三高、肥胖等群体,可帮助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
而豆类中富含叶酸和维生素,可降低同型半胱氨酸,辅助保护血管。每天将50g豆类代替部分主食,能显著控制餐后血糖、血压,调节三高,辅助降低坏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
提示:
粗粮虽好,但也不宜吃太多,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引起消化不良等症。
2,多吃蔬果,用点酵母、大蒜
新鲜蔬果中富含B族维生素,日常应保证每天摄入300-500g。有需要时,可适当补充复合维生素或B族维生素,如一些体质衰弱的老年人。
其中大蒜不仅能与维生素B1结合,转化成对大脑健康特别好的蒜硫铵素,又有“抗癌物质”锗、硒元素,可以每天吃一瓣大蒜或当配料用。
而酵母含有的维生素B族最为全面,且富含叶酸,可以提供维生素B1日常所需量的10%,维生素B2的2%,维生素B6的1%。日常可有意识的适当多吃。
提示:
绿叶蔬菜的叶酸含量较高,但叶酸易受阳光、加热等因素而发生氧化。因此,买回来的绿叶菜要尽量避免光照,减少爆炒等高温烹调。
3,肉类少吃红肉,多吃鱼
猪、牛、羊等红肉虽好,但蛋氨酸含量较高,饱和脂肪酸也较高,且吃多了会增加癌症风险,甚至已被归入了“2A级致癌物”。因此要控制好红肉摄入量,每天摄入量不超过50g,高脂肪含量肉类更要少吃。
日常可多用鱼肉、鸡胸肉、豆类等补充优质蛋白,比如:每周至少吃3次鱼、5次豆类或豆制品。
此外,坚持均衡饮食,科学运动,并戒烟限酒,少喝茶和咖啡,女性要特别注意改善雌激素缺乏的症状。
现在随着经济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是越来越好,对于“养生”话题也是越来越关注。大家普遍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如今高寿老人是逐年增多,甚至几天前新闻还报道过一个新闻,90多岁的老爷爷还在工作,。
这是多么励志的一个存在,这两位老爷爷不仅长寿,身体还很健康,有自己的工作,这也是给社会的一种激励吧,只要你关注健康,健康自然也会庇佑你。不过,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从大健康数据调查来看,全国老年人慢性病居多,其中以高血压最为多,在全国约有2.7亿群体存在,高血糖,高血脂等也不少,以亿为计量单位。
为照顾上了年纪的老人,似乎“粗茶淡饭”更适合他们,而这个真的好吗?其实准确来说,真的不好!
因为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因身体原因,营养流失加快,吸收能力差,营养利用率差,造成身体所需的营养素并未能补足。很多人说他们活动量少,自然消耗少,所以这也算是称得上。其实这个并不对等,这种思想是错误的,营养素是人体所需,维持身体正常健康运作基本标准,若是长期摄入量不足,自然生病容易出毛病。
老年人跟年轻人有一个很大区别,那就是胃肠功能差,吃不下很多东西,所以需要在饮食上格外用心。若是经常“粗茶淡饭”这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导致营养失衡,进而会诱发慢性疾病。而且老年人是可以多吃肉的,这个只要选择好。大家也知道,素食营养素是单一的,根据营养学协会还是一直推荐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如果中老年人担心荤菜容易威胁健康,可以细心选择,比如对于大量脂肪和胆固醇的肉类选择放弃,精心细选让身体营养更全!
当然,烹饪的方式也很重要!所以中老年人是可以吃肉的,用健康烹饪方式吃肉,补全营养让身体更健康!以下这三种肉类,对于50岁老人,不妨多吃,因为这些肉类含有人体所需优质蛋白,氨基酸,微量元素,矿物质等,补充营养,增强体质!
3种肉不妨多吃,营养健康
鱼肉
鱼肉是公认的低脂、高蛋白肉类,对于中老年人最为适合,甚至许多减肥的人士也可以选择吃肉补充身体所需的优质蛋白。中老年人多吃肉,不仅不会增加肠胃负担,对于降血糖、降胆固醇,甚至预防骨质疏松都有很不错的效果。鱼肉味道很鲜美,选择清蒸或煮汤的方式,对于中老年人很合适,其实无论海水鱼或淡水鱼,含有营养成分大致相同,爱吃鱼肉的人,身体健壮,寿命更长。
鸡肉
鸡肉在现实中对于中老年人也是适合吃的,鸡汤很美味很滋补身体,在月子中的女性通常爱吃鸡汤滋补身体。鸡肉的营养成分在不同部位是不一样,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最适合吃的是鸡胸肉,这里低脂肪,高蛋白。鸡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等营养素,可以补足身体所需营养素,益气养血,补肾益精!
牛肉
大家可以发现牛肉在众多肉类中,价格是最为昂贵的。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比猪肉更接近人体,能极大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帮助补气血、健脾胃,这对于肠胃不好的,气血亏虚的老年人来说,可以说是肉类中的“极品”。正因为营养丰富,能强健筋骨,增强体质,牛肉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香饽饽”,建议中老年人可以多吃!
吃肉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还是有很大好处的,尤其是在补足营养方面,但需要注意的是摄入量,烹饪方式,肉类的选择。遵从均衡饮食,健康吃肉,搭配水溶性膳食纤维,对健康更有益!
孩子“鸡胸、漏斗胸”怎么办?新型3D打印技术定制“矫形”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薛仁政 通讯员 张迅恺
新生命的诞生会为一个家庭带来喜悦,然而并不是所有宝宝的成长过程都是一帆风顺的。有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胸廓凹陷或局部突出等发育畸形的情况,即所谓的“鸡胸”“漏斗胸”。面对这一疑难问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刘震的团队采用新技术,基于3D打印技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为孩子们定制个体化的漏斗胸吸盘和鸡胸矫形器,许多孩子的漏斗胸、鸡胸畸形明显改善,轻松化解难题,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孩子胸廓畸形恐将影响心肺功能
漏斗胸和鸡胸是两种最常见的胸部发育畸形。漏斗胸指胸骨、肋软骨及部分肋骨向背侧凹陷畸形,形成漏斗状,鸡胸则是向胸侧凸出畸形。
据了解,漏斗胸、鸡胸发病率大致在0.1%-0.4%,男女比例约为4:1,二者的发病原因都与遗传有关,有的是家族性的疾病,还有其他因素如肋软骨、肋骨发育过快或过度生长,膈肌异常生长,异常呼吸,也可继发于心肺手术或胸腔内疾病。
“轻度漏斗胸、鸡胸一般无明显症状,但是病变严重时会压迫心脏和肺组织,影响心肺功能,甚至严重影响寿命。” 刘震介绍道。
一些患者在幼儿时期体弱消瘦,容易出现反复感冒,和呼吸道感染,体育活动能力不如同学;随着病情加重,还可能出现体力下降,活动后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这其实是心肺组织受压、心排血量减少所致。有些患者在年龄增大后出现心肺压迫症状,只能被迫调换工作岗位或放弃工作,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传统手术风险大,3D打印为孩子精准矫形
由于漏斗胸和鸡胸可导致心肺功能异常,病情严重的话需要手术治疗。据介绍,传统的治疗主要通过微创手术在胸部置入钢板,以矫正畸形的胸壁。然而手术有着治疗风险大、费用高、有一定复发几率等问题。且手术对复合胸廓畸形、合并脊柱侧弯等复杂情况手术疗效难以评估,还存在复发的风险。
为解决胸廓畸形的难题,广医三院康复医学科刘震主任联合儿科、胸外科等多学科专家,成立了数字化智能制造康复辅具研发团队,研发了基于3D打印技术的漏斗胸真空负压吸盘和鸡胸矫形器。通过使用这一矫形器进行保守治疗,达到减少心肺压迫的治疗目的。
刘震介绍,患儿在治疗前要先进行详细的科学评估,检查胸廓情况之后,还要评估脊柱、骨盆、下肢等是否存在合并问题。随后采用三维扫描仪扫描胸部、肩部和肋部,得到初始的胸部三维模型图像,利用软件设计合理的计算机模型外形,最后通过3D打印机打印 *** 负压吸盘和鸡胸矫形器。
患儿除了每天按照要求使用和穿戴矫形器,还会根据个体情况设计一套有针对性的运动锻炼 *** ,辅助治疗。
错误姿势会引起或加重骨发育畸形
孩子们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肌肉、骨骼发育的不平衡,长时间不纠正即会引起或加重骨发育畸形。
例如有些小朋友走路时“内八”或“外八”可能是膝内外旋、足内外翻引起的;长期伏案学习,以及不正确的握笔、写字姿势,会导致孩子的脊柱和胸廓长时间扭曲,更容易出现或加重漏斗胸、鸡胸。
刘震建议道:“父母和老师们严格管理孩子们的握笔姿势和坐姿,尤其是握笔姿势;在生活中,父母要多多观察孩子们的胸廓有无凹陷或者凸出,步行时有无不良的姿势,发现问题及早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他还提到,如果发现孩子疑似患有漏斗胸、鸡胸,家长无需紧张,建议尽早就医。一般漏斗胸患儿半岁以上就可以考虑矫正,鸡胸患儿若评估后发现已影响到骨盆、腰椎和脊柱,亦需积极处理。对于病情严重有手术指征的患者仍需要外科手术治疗。(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医院提供
责编 | 陈亮
年龄越大,越得吃肉?提醒老年人,想吃肉也得会选上了年纪的人如何饮食才恰当?相关知识要去了解,因为人体每天都要获取足够量的食物,能否饮食注意细节跟健康离不开关系,如果长时间饮食随心所欲,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有可能成为疾病入侵导火线。有的人说年龄大要吃肉,不能一点肉都不吃,是真的吗?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饮食注意事项不一样,而上了年纪的人要适量吃肉。随着年龄增长,许多器官功能降低,衰老速度也加快,如果单纯吃素,肉类食物获取量过少,会导致营养缺乏,而重要营养长时间供应不足,会阻碍器官运转,降低免疫能力,后续有出现疾病的风险,因此才说上了年纪的人要适当吃肉。
有的人存在误区,觉得衰老阶段消化系统功能降低,不要吃肉可以避免消化负担加重,却不知道把量控制好没有这种隐患,反而容易在不吃肉后带来某些健康问题。
老年人多吃肉就能长寿?
有的人说多吃肉可以让老年人长寿,究竟这种说法有没有依据需要去了解。从一个人寿命长短来看,生活方式跟寿命息息相关,保持好的习惯可以远离疾病,延长寿命,而老年人多吃肉能否长寿,取决于吃肉的量是否合适。
如果一味大量吃肉,容易提供太多能量,加速肥胖到来外增加消化压力,这样很难长寿。吃肉要有节制,把控好量,老年人消化能力降低,不要摄入过量。另外,寿命长短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单纯从吃肉这一点来得出答案比较片面。
老年人吃什么肉好?
多种多样的肉都可以为老年人提供营养,不同肉热量高低,营养成分都有差异,尽量选择深海鱼肉。鱼肉营养价值高,原因是其含有的脂肪,胆固醇较少,在吃鱼肉过程中除了提供蛋白质,还能获取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
当然还可补充不饱和脂肪酸,这种物质有辅助调节血脂的作用,可以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从而避免血液太过粘稠影响循环,对血管养护有帮助。
另外,猪瘦肉、鸡胸肉、牛肉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些肉类食物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营养,适量吃可以强身健体,提高免疫能力。
综上所述,年龄大的人可以吃肉,只要身体适应,适量吃,不会威胁健康,反而可以提供营养获得好处。但有误区不要陷入,并非年龄越大就越要吃肉,有的人认为多吃肉能长寿,因此,吃的量多,频率高,可能提供太多能量,反而成为某些疾病入侵的导火线,应该建立在正确饮食的前提上。
本文图片来源于版权方,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版权方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吃得少一点,就能活得久一点,还比同龄人年轻一点间歇性断食计划:可能是延长寿命、保持健康的秘密武器!
间歇性断食一直是一个大热的话题,2015年BBC的纪录片《进食、禁食和健康》<1>就曾经因为提出禁食能够降血压、降血脂、降低血糖、减重和减脂而大火,不过当时,禁食所带来获益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动物研究层面……
2018年,一项发表在权威期刊《Cell Metaboli *** 》<2>的临床研究将断食和禁食和人类寿命、衰老联系在一起,证实了无论能量消耗如何,减少能量摄入的受试者的代谢率都会降低,从而减少代谢过程中氧化损伤、减缓衰老……
图1 上述研究截图
换句话说,吃的少点,就能比吃得多的同龄人年轻点!这简直是打开了永葆青春的黑箱!这几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研究断食、热量限制摄入的益处和 *** 。
今天又有一篇关于禁食的评论文章发布,这篇评论来自大名鼎鼎的医学院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医学神经科学家马克·马特森博士,这项评论一经发表,立刻荣登国外各大新闻网站的首页,因为这一次,马克·马特森博士说:“间歇性禁食可以让寿命更长!”
图2 搜了一下间歇性断食和活得长……
少吃真的能抗衰
更瘦、减少氧化应激
评论作者马克·马特森博士
评论作者马克·马特森博士表示:“一系列动物研究和一些人体研究<3>都证实了禁食和进食之间的交替可能支持细胞健康,当进食和运动方式导致肝脏糖原存储的周期性消耗以及脂肪酸相关酮的产生时,就会发生间歇性代谢转换(IMS)。”所谓IMS,就是指当正常进食转变为禁食时,人体的主要能量供给物质不再是血液中游离的葡萄糖,而转变为了脂肪和肝糖原,正所谓:把脂肪代谢掉,减肥的目的就达到!
图3 细胞对能量限制的反应
更进一步,禁食期间细胞会激活增强抵抗氧化和代谢应激的内在防御,能够帮助细胞修复和去除氧化应激(图3),而氧化应激是人体细胞衰老的重要机制,不用四舍五入,这就是实打实的减缓衰老!衰老减缓了,人自然就能够活得更加健康、活得更长久……
追本溯源,间歇性禁食也不是之一次被说能够延年益寿,Goodrick等学者早在1990年
<3>发表的文章中就提到:每隔一天进行一次喂养,可以使大鼠的平均寿命延长80%。但马克·马特森博士认为:“热量限制对健康寿命和寿命的影响大小各不相同,并且会受到性别,饮食,年龄和遗传因素的影响。”
马克·马特森博士针对大量的文献进行了分析,他认为2012年和2017年两项针对恒河猴的研究很有启发。其中,2017年斯康星州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的研究结果<4>支持了间歇性禁食不仅能够改善恒河猴的健康状况,还能够延长寿命,而2012年NIA的研究<5>则只支持改善健康状况这一个观点,但后者的研究设计本来就是为人类研究进行的铺垫,或许在不久之后也将传来好消息……
饿一饿,真的没什么!
找回老祖宗的饮食策略
间歇性禁食其实不是个新鲜词儿,因为我们人类能够过上顿顿吃饱、还吃完就能躺的生活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和漫长的进化史相比,简直是沧海一粟。其实我们的身体演化至今就是为了适应强体力活动和食物短缺的,谁成想工业化脚步太快,大家都变成了吃得饱饱的肥宅,达尔文的棺材板估计快要按不住了……
而间歇性禁食只不过是让人们不要沉溺于高热量饮食的“陷阱”,回头过一下老祖宗们的日子,然后长长久久、健健康康地活下去……前文提到的2018年发表在《Cell Metaboli *** 》上面的研究就很好的佐证了这一观点,并且还被Nature称为“迄今为止(截至发文前)针对这一理论的最强证据”。
但糖尿病患者可能就要急了:禁食??低血糖咋办?这个担心确实道理,不过已经有糖尿病患者在医生的监护下尝试过了(图4)……
图4 Dr Dykers Jr在Medscape上的留言
Dr Dykers Jr曾经在Medscape表示自己收治过一位280磅,每天需要80个单位胰岛素的患者,经过禁食疗法后,患者体重保持在220磅,且终身不需要胰岛素。也有相关的动物研究证明拟断食疗法可以让糖尿病小鼠体内生长出了新的能正常分泌胰岛素的健康胰岛细胞(图5),所以说,间歇性禁食或许还能成为未来新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手段也不一定。
图5 拟断食疗法可以让糖尿病小鼠体内生长出了新的能正常分泌胰岛素的健康胰岛细胞
怎样进行间歇性断食?
不要怪我现在才来讲“怎么做”这个话题,因为咱们总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更好地知其然嘛!而且还有一个好消息是,虽然我们谈到的这些研究大部分都来自于西方国家,但实际上已经中国人亲测有效了!
来源可见图片底部
按照马克·马特森博士的说法,常规的间歇性禁食主要有日间限时进食和5+2隔日禁食两种。
1)5:2轻断食策略指的是一周之内有5天正常吃东西,其余2天采取热量限制饮食,2015年BBC拍摄的间歇性禁食科教片中,主角采用的禁食策略就是这一个:非禁食日正常吃喝、运动,禁食日则仅摄入600大卡(大约两个鸡蛋+一块水煮鸡胸+一份无糖酸奶)……
这个禁食策略放到中国来效果也是杠杠的……B站有个中国的年轻小伙子专门复刻了BBC视频里的5:2轻断食策略(5天正常饮食+2天热量限制600大卡),一个月时间过后,这个小伙的体重降低了4.3kg,其中有3.6千克都是因间歇性禁食而消耗的脂肪!体质量指数(BMI)也从14.6%降到了10.3%……
令人惊喜的减脂效果
(来自B站UP主:稳健的孙浩南)
虽然这个效果真的很让人眼馋,但希望大家能够意识到,断食的反应是非常个体化的,对于别人非常有效的 *** 不一定放之四海皆准,还是那句话,适合的自己,才是更好的!
2)日间限时进食策略其实就是在每天的规定时间内吃完一整天的食物,其他时间不进食。这种进食策略我们在之前的推送中已经详细介绍过了,大家可以复习下:
推送复习
CELL子刊:10个小时里吃完饭,不用运动和节食也能瘦!
战胜糖尿病,靠吃也能行!ADA公布更佳吃饭时间和次序!
在这里郑重提醒大家,无论你是否罹患某些原发疾病、无论你之前是否有间歇性禁食的操作经验,请在咨询正规营养师、医师之后再尝试间歇性禁食!
Reference
<1>BBC《进食、禁食和健康》
<2>https://doi.org/10.1016/j.cmet.2018.02.019
<3>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ra1905136#
<4>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11432
<5>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comms14063
首发: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作者:妮娜
审核:主治医师 徐乃佳
责编:董小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