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存在时间 西南联大为什么不延续-广角镜-

西南联大存在时间 西南联大为什么不延续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1 0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西南联大存在时间,以及西南联大为什么不延续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更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西南联大时间线
  2. 西南联大存在多少年啊,由哪几个学校组成的,校长是谁
  3. 西南联大西北联大是哪个时期我国著名的两所高等学校
  4. 西南联大
  5. 西南联大时间

一、西南联大时间线

1、1937年7月,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 教育部决定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南迁,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2、1938年,学校迁往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3、1945年抗战胜利后,三校复员,迁回原址,其中西南联大的师范学院留在昆明续办,改为国立昆明师范学院。

4、1950年,改名为昆明师范学院。

5、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

二、西南联大存在多少年啊,由哪几个学校组成的,校长是谁

1、一、从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于1937年8月建立,到国立西南联大1946年7月31日停止办学,西南联大共存在了8年零11个月。

2、二、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高校内迁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1937年11月1日,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这一天也成为西南联大校庆日)。由于长沙连遭日机轰炸,1938年2月中旬,经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1938年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3、三、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有三位校长担任校务委员会主席:张伯苓、蒋梦麟、梅贻琦。

4、西南联大虽然物质条件极为困窘,但各系学人始终关注国际前沿的学术进展和教育改革,办学水准和成绩亦举世瞩目。1939年,陈寅恪获选为首位牛津大学华籍讲座教授(未就任)。不久后,牛津大学的知名学者休斯,亦不远万里到西南联大访学,并长时间地求教于陈寅恪的学生、当时年仅30来岁的少壮派教授邵循正。

5、从剑桥大学来访的李约瑟,到中国后为西南联大极高的办学水准而惊异。西南联大不仅在中国学研究方面遥遥领先,数理、地学等学科也是全球瞩目。物理主要得益于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基础,它曾是当时中国“最接近国际水平、最有望启渥未来大师的摇篮”,系中的吴有训、赵忠尧都曾作出诺贝尔奖级别的成果。果不其然,最早的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即出自西南联大物理系。

6、截止1965年,美国科学院院士的华裔人士有6位,其中4人曾在西南联大求学或任教,分别是陈省身、林家翘、李政道和杨振宁;还有一位是清华校友赵忠尧的爱徒吴健雄。

7、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8、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西南联大,乱世中的奇迹

三、西南联大西北联大是哪个时期我国著名的两所高等学校

1、西北联大与西南联大是抗战时期组建的两个大学共同体,两所联大南北呼应,成为当时中国高等教育的象征和希望。由于西北联大存在时间较短,人们对它的有关情况大都不甚了解。鉴于西北联大对于西北高等教育产生的巨大深远影响,回顾这段历史极为必要。

2、1937年9月10日,当时的国民 *** 教育部发布16696号令:以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础合组西安临时大学,迁设西安。同年10月11日,《西安临时大学筹备委员会组织规程》颁布,明确西安临时大学不设校长,以常委会代行校长职务,徐诵明(北平大学校长)、李蒸(北平师范大学校长)、李书田(北洋工学院院长)、陈剑翛(教育部特派员)4人为常务委员。10月18日,西安临时大学正式开学,11月15日,开始上课。

3、当时,西北联大有文理、法商、教育、工、农、医等6大学院23个系,共有教授106名,学生1472人(含借读生151人),以文理学院、工学院、法商学院学生居多。西安临时大学校本部为之一院,在西安城隍庙后街4号(含国文系、历史系、外语系、家政系);第二院在今天的西北大学太白校区(有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体育系及工学院6系);第三院在西安北大街通济坊,有法商学院三系(法律学系、政治经济学系、商学系)、农学院三系(农学系、林学系、农业化学系)、医学院(不分系)和教育系、生物系、地理系等。

西南联大存在时间 西南联大为什么不延续-第1张图片-

4、太原失守后,国民 *** 命令西安临大再迁汉中。1938年4月3日,教育部根据国民 *** 关于战区专科以上学校整理方案,令西安临时大学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5月2日上午,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在校本部城固县举行开学典礼,当时仍设6个学院23个系。

四、西南联大

1、影片《无问西东》,让我们的目光投向了80多年前的西南联大。

2、“七七事变”后,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南开大学的校园被炸去了三分之二,偌大的北京城也已经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国民 *** 决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内迁长沙,成立“长沙临时大学”。

3、之后,在1938年分三路南迁昆明,其中一路290名男同学在闻一多教授等12位老师的带领下历时68天,行程3200多里,穿越湘滇桂三省,风餐露宿,长途跋涉来到昆明,1938年4月2日,教育部下令学校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这就是西南联大的由来。

4、 1938年5月4日开学,至1946年5月4日结束,7月31日解散,三校北迁,西南联大存在共8年。这是世界上存在时间最短的大学之一。

5、泥墙草毡,铁皮屋顶,这就是西南联大的校舍,这是世界上最简陋的大学。

6、战火纷飞,炮声连连,物质匮乏。西南联大的师生们缺衣少食,度日艰难。上课常常被突如其来的警报打断。就是在这种条件下,西南联大8年间共有学生8000人,毕业生3343人。

7、八年间西南联大前后任教的教授有300余人,泰斗众多,大师云集。

8、八年间,闻一多完成了《神话与诗》、《楚辞校补》等五部专著;朱自清写了《经典常谈》、《新诗杂谈》、《诗言志辨》,每一篇都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获1941年教育部之一届国家学术奖;周培源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速度脉动在湍流理论中的研究问题……

9、教授们的风骨垂范、潜心治学,为联大的学生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从联大的毕业生中走出了两弹元勋邓稼先、朱光亚;走出了80名中国科学院院士;走出了1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走出了两位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

10、你如果以为联大的师生们两耳不闻窗外事,只知埋首学问,那你就太不了解他们了。抗战八年,西南联大投笔从戎的学生有1100多人,他们担任军中翻译,他们参加远征军,他们参加飞虎队,就像《无问西东》的沈光耀那样,鹰击长空,血沃中华。

11、这一切,有个人功不可没。他就是梅贻琦。清华大学校长,西南联大的三大校务委员之一,西南联大的主政校长。他“内树学术自由,外筑民主堡垒”,在他看来,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者,有大师之谓也。他认为身教大于言教。八年联大期间,他与师生同甘共苦,他的夫人亲自做“定胜糕”,拿到集市上去卖,以补贴家用。他将在联大读书的独子梅祖彦送去参军,将小女儿梅祖彤送去做战地护士。

12、西南联大因此大师云集,成绩斐然,人才辈出,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

13、何谓青春?何谓人生?何谓教育?何谓大学?只问初心,只问真诚,只问勇敢,无问西东,西南联大给了我们更好的答案。

五、西南联大时间

1、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高校内迁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1937年11月1日,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

2、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院系设置,在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原有院系的基础上稍有发展和调整。

3、1938年7月底,遵中华民国教育部命令在工学院机械工程学系航空工程组的基础上设立航空工程学系。1938年8月初,又遵部令增设师范学院,将文学院哲学心理教育学系的“教育”部分与云南大学教育系合并,成立教育学系,归师范学院。

4、由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1996年编辑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记载,全校师生员工总数约3750人,教师约370人,职员(含校医及技术人员)和工警400人左右,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任教过的教授、副教授共计300余人。

5、1939年5月,北大研究院在昆明恢复并开始招收研究生。研究院院长由校长兼任,研究所所长由北大各学院院长兼任,各学部主任也由北大各相关学系系主任担任。8月以后,各学部逐步恢复与建立,共设3个研究所,12个学部。清华研究院也于1939年恢复。

6、1940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原三校研究所的基础上分别成立清华、北大、南开研究院,三研究院则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之名义下公布研究生招生简章,联合招收研究生。

7、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多个院系开设了航空、无线电、通讯、军事工程等与军事有关的许多课程,并编译军事教材、参考书等,以供教学、训练部队,以及普及军事知识之用。

8、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教授们产生了一批高水平的重要研究成果。以哲学为例,这一时期的哲学研究成果如贺麟《近代唯心论简释》、冯友兰《贞元六书》、金岳霖《论道》,及沈有鼎关于“意指分析”的两篇论文。

9、以上数据整理自百度、百度百科、知乎。

关于西南联大存在时间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西南联大 延续 存在 为什么 时间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