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喝中药的更佳时间,中药什么时间段喝效果更好-学知识-

一天喝中药的更佳时间,中药什么时间段喝效果更好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1 0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一天喝中药的更佳时间,中药什么时间段喝效果更好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一天之中什么时间喝中药是更好的
  2. 一天中什么时间服用中药更好呢
  3. 一天中吃中药的更佳时间
  4. 喝中药调理身体,你觉得什么时候喝中药效果好

一、一天之中什么时间喝中药是更好的

服用中药的时间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有以下6个方面: 1.饭前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病位在下,应在饭前服药,以使药性容易下达,如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的疾病。治疗肠道疾病,也宜在饭前服药,因为在胃空状态下,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较快地通过胃入肠,从而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 2.饭后服: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服药。病位在上,应在饭后服药。如治疗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在饭后服用,可使药性上行。对胃肠有 *** 作用的药,在饭后服用可减少对胃肠黏膜的损害。毒性较大的药,也宜在饭后服用,避免因吸收太快而发生副作用。 3.餐间服:即在两餐之间服药,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影响,治疗脾胃病的药宜餐间服。 4.空腹服:具有滋补作用的汤药,宜早晨空腹服用,以利于充分吸收。用于驱虫或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宜空腹服,这样可使药物迅速入肠,并保持较高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具有泻下作用的汤药也亦如此,以增强药效。 5.睡前服:一般在睡前15~30分钟服用。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药物,以及有积滞、胸膈病等,服药后宜仰卧;有头、口、耳病等,服药后宜去枕而卧;有左右两肋病症时,服药后应按药性的升降作用选择睡姿,如药性升发,应择健侧卧,如药性沉降,应择患侧卧。 6.隔夜服:主要是指驱虫药,睡前服1次,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用1次,以便将虫杀死排出体外。值得注意的是,急性重病应不拘时间尽快服药或频服(每隔1-2小时服一次),慢性病则要按时服药。总之,服中药的时间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定。以尽量发挥药物的预防、治疗作用,减少不良反应为原则。

二、一天中什么时间服用中药更好呢

服用中药应根据不同的病情、病位、病性和药物的特点来决定不同的服用 *** ,一天服用三次一般在早中晚服用为佳.服用时间和 *** 你可以根据下面的情况选择:

1.饭前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病位在下,应在饭前服药,以使药性容易下达,如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的疾病。治疗肠道疾病,也宜在饭前服药,因为在胃空状态下,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较快地通过胃入肠,从而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

2.饭后服: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服药。病位在上,应在饭后服药。如治疗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在饭后服用,可使药性上行。对胃肠有 *** 作用的药,在饭后服用可减少对胃肠黏膜的损害。毒性较大的药,也宜在饭后服用,避免因吸收太快而发生副作用。

3.餐间服:即在两餐之间服药,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影响,治疗脾胃病的药宜餐间服。 4.空腹服:具有滋补作用的汤药,宜早晨空腹服用,以利于充分吸收。用于驱虫或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宜空腹服,这样可使药物迅速入肠,并保持较高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具有泻下作用的汤药也亦如此,以增强药效。

一天喝中药的最佳时间,中药什么时间段喝效果最好-第1张图片-

5.睡前服:一般在睡前15~30分钟服用。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药物,以及有积滞、胸膈病等,服药后宜仰卧;有头、口、耳病等,服药后宜去枕而卧;有左右两肋病症时,服药后应按药性的升降作用选择睡姿,如药性升发,应择健侧卧,如药性沉降,应择患侧卧。 6.隔夜服:主要是指驱虫药,睡前服1次,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用1次,以便将虫杀死排出体外。值得注意的是,急性重病应不拘时间尽快服药或频服(每隔1-2小时服一次),慢性病则要按时服药。总之,服中药的时间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定。以尽量发挥药物的预防、治疗作用,减少不良反应为原则。服用 *** 中药一般服法是一付汤药每天分两次温服,早、晚各服1次,或一天3次,分早、中、晚各服1次,但根据病情,有的一天只服一次,有的一天需服几次,有的又可以煎汤来代替茶饮。具体服用 *** 介绍如下:

1.温服:一般药物均宜温服,药煎好后放一会儿,待其不冷不热时服。如平和补益药物。

2.热服:凡伤风感冒的药,宜趁热服下,以达到发汗目的;祛寒通血脉的药也如此,以利于祛寒活血。

3.冷服:在药液冷却后服。一般是指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均应冷服。

4.顿服:是指药性峻烈的小剂量汤药,要一次服完。目的在于使药物在不伤正气的情况下,集中药力,发挥其更大效应,如通便、化瘀血药等。

5.频服:凡咽喉病者、呕吐病者,宜采用频服的 *** ,缓缓服下,能使汤药充分接触患部,较快见效。此外,使用峻烈药与毒性药时,宜从小量开始,逐渐加量,见效了就要立即停药,千万不要过量,以免发生中毒和损伤人体正气。总之,应根据病情、病位、病性和药物的特点来决定不同的服用 *** 。药后调护很多病人都容易忽略服药后的调养和护理,其实服药后的调养和护理也很重要,它不仅直接影响着药效,而且关系到病体的康复。

1.饮食宜忌:一是疾病对饮食的宜忌,如水肿病宜少食盐,消渴病宜忌糖等。另一方面,是药物对饮食的宜忌,如含地黄的方药,应忌食萝卜;有土茯苓的忌茶叶;服荆芥时宜忌河豚与无鳞鱼等。总之,服药期间忌食肉蛋鱼虾等发物和葱、椒、姜、蒜等辛辣 *** 性调味食品,以免加重病情。

2.情志调护:避免情绪大幅波动,因情绪 *** 有碍于机体的运化及调整,加重脏腑的负担。比如忧思伤脾,大怒伤肝,大喜伤心,惊恐伤肾等。

3.特别调护:一般服用治疗伤风感冒等解表药时,服药后应服用热粥一碗,以达到服药后微微出汗为更佳效果。服用泻下药后,应注意饮食,不宜进食生冷油腻以及难消化的食物,以免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另外,服药出汗后要注意避风,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不然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

三、一天中吃中药的更佳时间

1、汤剂,古称汤液,是中药最为古老的剂型之一,在中医临床应用中也最为广泛,历经几千年不衰。

2、除与中国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外,更在不断吸纳现代科学技术,使汤剂本身的特点更好的为人利用。汤剂能够充分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并具有疗效快,易吸收,作用强等几大特点。

3、特别适用于各种慢性疾病。清代著名医学家徐灵胎就曾讲:"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反而有害……"就指出了正确的服用汤剂可以加速病情的好转,而错误的服用 *** 会使病情恶化。

4、由此可见汤剂服用 *** 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着药物在人体中的吸收和治疗效果,如何才能正确服用汤剂呢?我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5、一、正确的服药时间服药时间应根据病情来决定。病在上焦的(心、肺部),欲使药力停留较久,宜饭后服;病在下焦的(膀胱、肠),欲使药力迅速下达,宜饭前服;清热解毒药、润肠泻下药、滋补药宜空腹服,此时胃中空虚容易吸收。所谓空腹服即指早饭前一小时或晚饭后一小时服药。特殊药物应特殊服用,如助消化药在服药前应少量进食以助药效;驱虫药应在早晨空腹服,服药前应喝点儿糖水,这样可以提高杀虫的效果;攻下药在得大便后应立即停服;安神药、滋补药、延缓衰老的药物都宜睡前服用;安眠药应在睡前2小时服用;治疟药应在发作前2小时服用。急诊用药则不拘时间,慢性病多服丸、散、膏、酒者,应定时服用。如遇汗难出者,可缩短服药的时间,以利于发汗。

6、二、正确的服药温度汤剂在治疗一般疾病时均宜采用温服法,对有特殊治疗需要的情况应按特殊的服法服用。凡属理气类药,热则易舒,凉则增滞;活血、补血、凉血、止血类药,寒则瘀淤,热则沸溢。凡服解毒剂,俱宜冷服,可使毒物之淤滞易于排出,热服则增毒物之宜散。凡热性病宜冷服(如四虎汤),而寒性病则宜热服,发散攻下,以助药力。行血脉通络达筋骨者宜热服,收涩固精止血之剂则宜冷服。除烦止渴祛暑之剂宜热服,解表药多属辛散之品,功能疏散肌表,宜热服;清热药和消暑药宜冷服。大热病用寒药应温服;大寒病用热药应冷服。对于不应冷服的汤剂在服用后会引起胃肠 *** ,出现腹痛或呕吐,可用生姜擦舌即止。

7、三、正确的服药剂量中药汤剂均是煎煮2~3次后的合并液,再按临床需要分次服药,一般来讲,每次以服用 150毫升为宜,但有的病症也有例外。发热病人服清热解毒剂时,药液可稍多些以助药力;生津止渴药,药液量也应多,并可代茶频服。身强者服药多些,身弱者如儿童和重病人,服药量应少些。一般儿童1岁以内用成人药量的五分之一,1~3岁用成人药量的四分之一;4~7岁用成人药量的三分之一;8~10岁用成人药量的一半;10岁以上就可以用成人药量了。

8、四、正确的服药次数一般汤剂一日分早晚两次服用,清热解毒药可每日服3~4次。补液药应早晚各服1次,发汗药可加服2~3次,含咽药汁可少量多服几次。掌握了这些 *** 之后,就能够更好地利用药性,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

四、喝中药调理身体,你觉得什么时候喝中药效果好

1、生活中有很多疾病可以用中药治疗。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还可以调理身体,减少病情复发,还可以用中药食疗调理身体,达到健康保健的目的。但是喝中药也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掌握喝中药的时间等其他注意事项。一般来说,西药一天服用三次,但中药一般一天服用两次就可以了。也就是说,早上喝一次,下午喝一次就可以了。早上喝中药的更好时间是早饭后一个小时,上午9点,午饭后两个小时,即下午2点到3点喝中药。因为在此期间喝中药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如果下午没有时间喝中药,可以选择晚上8点喝中药。

2、但是要注意,根据中药的不同,服药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治疗胃肠方面的中药可以在饭前30分钟左右服用中药,但对胃肠有 *** 性的中药更好在饭后30分钟到1小时服用中药。这样可以减少对胃肠的 *** 和伤害。如果是有补益性的药、泻药、驱虫药,更好在饭前空腹的状态下服药。如果安神是可以睡觉的中药,可以选择晚上睡觉前服用。喝中药的时候,更好不要吃螃蟹、鱼、虾、海鲜等食物。因为这种食物含有异性蛋白质,吃的话会影响药效的发挥,还会发生皮肤过敏等副作用。

3、服用中药期间不能喝茶。不要喝特别浓的茶。因为茶叶中含有较多的单宁酸。这种遗产会引起中药的部分药效和化学反应,降低药效,因此平时有喝茶习惯的人在服用中药的同时更好不要喝茶。如果一定要喝茶的话,服用中药后要喝茶2个小时左右。服药期间绝对不要吃冷的食物。因为冷的食物会对胃肠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胃肠会影响药物的吸收,伤害胃。

4、吃中药的时候不能喝任何酒。因为任何酒都含有酒精,酒精会 *** 皮肤和大脑, *** 肠胃,酒精有麻痹作用,因此会影响重要的治疗效果,酒精和中药的药效会发生反应,不利于药效的发挥和吸收。事实上,中药也有一定的毒性副作用。药有三分之毒。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服用中药,掌握正确的服用 *** ,服药期间要忌口。

关于一天喝中药的更佳时间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标签: 中药 时间段 效果 更佳 时间

上一篇北京中医医院上班时间 北京中医医院下午几点开诊

下一篇当前分类已是最新一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