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在上古时代,天上有10个太阳,大地烤裂,草木皆枯,河水干涸,人无法生存。一个叫后羿的勇士,擅长射箭,为了人类能够生存,他先后射落9个太阳,尚存一个,藏在一株厚叶小草下,后羿没有找到。后来,为了报答这株小草的救命之恩,太阳网开一面,在盛夏不晒死它。它迎着阳光反而开花结籽,生长旺盛,故这种小草有太阳草、报恩草、长寿菜之名。它就是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马齿苋。
作为一种野菜,中国老百姓食用马齿苋已久,确实别具风味。夏季,采拔茎叶茂盛、幼嫩多汁者,除去根部,洗后烫软,将汁轻轻挤出,拌入食盐、米醋、酱油、生姜、大蒜、麻油等佐料和调味品,做凉菜吃,味道鲜美,滑润可口。也可烙饼,做馅蒸食。甚至我国许多地方的群众,至今还有将马齿苋洗净,烫过,切碎,晒干,贮为冬菜食用的习惯。
马齿苋不仅是一种可食用的野菜,还是一味非常好的中药。《本草经集注》曰:“马齿苋,又名五行草,以其叶青,梗赤,花黄,根白,子黑也。”马齿苋在古籍上早有记载,它对人类有着非凡的贡献。话说安史之乱后,各地藩镇割据,拒不缴纳赋税。唐宪宗刚即位时,西川节度使韦皋病逝,以刘辟为首的将领乘机叛乱。考虑到西川是国家军事重地,唐宪宗决定派宰相武元衡为西川节度使,平定叛乱。不料武元衡到任后不久,时值炎夏,他的胫骨上却生了个臁疮,病情反复,以致瘙痒发热,肌肉腐烂,脓血淋漓,把他折磨得痛楚不堪,神疲恍惚,食欲减退,最后竟无法胜任镇抚西川的重任。宪宗无奈,只好把他调回京都长安,命太医石礞等名医调治,但也久治不愈。一天,武元衡正闷闷不乐地坐着,一位新来的小吏问道:“您如此苦闷,莫非染恙于身?”武元衡便把病况说了。小吏一听,即刻说道:“下官倒有一方,专治多年恶疮,即便顽恶疮疡,不过几次就可治愈。您不妨一试。”“方药为何? 快快道来。”小吏答:“方也简单,采些鲜马齿苋,捣烂敷在疮口,每日换药就成。马齿苋遍地生长,可食用,亦有清热解毒,散血消肿之药性。”武元衡非常高兴,如法用了几次,臁疮果然就渐渐痊愈了。他由此十分感激小吏,也多次提到马齿苋。后来,对岐黄素有研究、同为宰相的李绛听说了此事,便把它载入其所著的医学专著《兵部手集方》中,流传下来。再后来,到了明代,医药大家李时珍据此把马齿苋清热解毒、攻血消肿的功效写入《本草纲目》中。
马齿苋性寒,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常用于热毒血痢、痈肿疔疮、湿疹、丹毒、蛇虫咬伤、瘰疠、便血、痔出血、崩漏下血等症。《食疗本草》言,本品能“煮粥止痢及疳痢。”《本草正义》说,“马齿苋……治女人赤白带下,则此症多由湿热凝滞,寒滑以利导之,而湿热可泄,又兼能入血破瘀,故亦治赤带。”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马齿苋中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糖、粗纤维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并且富含去甲肾上腺素和钾盐,故可降低血糖浓度、保持血糖稳定;钾盐可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可保护心脏。马齿苋还含有大量维生素E、维生素C、胡萝卜素及谷胱甘肽等抗衰老有效成分,长期食用能预防血小板凝聚、冠状动脉痉挛和血栓形成,从而有效地防止冠心病。此外,马齿苋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等多种细菌都有强效抑 *** 用,所以马齿笕又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称。
(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
6首治白发的千年名方一、治白发
1、七宝美髯丹
2、菟丝子丸方
3、人参丸方
4、胡麻丸方
二、少年白头
1、马齿苋还黑效方(圣惠方)
2、神不安方
小编导读:古代就非常重视毛发疾病的治疗,有医家认为头发属心,禀火气,故生于人体上部。也有医家认为头发的颜色与肾气、气血是否充盛相关。无论是哪一种辨证思路,用药上均有相似之处。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几个治疗白发且药物易于获取的名方。
治白发
01、七宝美髯丹
【组成】何首乌(赤、白)各一斤,川牛膝半斤,补骨脂(洗净,用黑芝麻同炒无声为度,去芝麻)半斤,白茯苓(用人乳浸透,晒干蒸熟)半斤,赤茯苓(用黑牛乳浸透,晒干蒸熟)半斤,当归身(酒洗)半斤,枸杞子(去枯蒂者)半斤。
【制法】将何首乌先用米泔水浸一日,以竹刀刮去粗皮,切作大片,用黑豆铺甑中一层,却铺何首乌一层,再铺豆一层,却铺牛膝一层,又豆一层,重重相间,面上铺豆盖之,蒸以豆熟为度,取起晒干,次日如前换豆再蒸,如此七次,去豆用。
上共为末,炼蜜丸,龙眼大。
【用法】每日空心嚼二三丸,温酒、米汤、盐汤俱可送下。制药勿犯铁器。
【功效】补肾元,乌须发,延年益寿,主治须发黄白疏落。
【备注】此即《七珍至宝丹》少菟丝子一味。
【按语】七宝美髯丹是著名的美发乌须方。方中何首乌补肾养血,以涩精乌发为其主要功效。相传该药即由何姓白发老翁因食此物白发变黑而得名,故本方用之为君药。补骨脂、枸杞子、怀牛膝补益肾之阴阳,是为臣药。茯苓、当归健脾利湿,养血活血,交通心肾为佐使。本方组方严谨,选药精当,炮制考究,故数百年来一直被推举为乌发之一方。七宝美髯丹相传成方于唐代,但真正流传于世,则在明中叶以后。李时珍《本草纲目》称:“嘉靖初,邵应节真人以七宝美髯丹方上进。世宗肃皇帝服铒有效,连生皇嗣。于是何首乌之方,天下大行矣。”表明本方不止乌须发,亦有强壮和抗衰老作用。
【来源】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卷60;明·孙志宏《简明医彀》卷5。
02、菟丝子丸方
【组成】菟丝子(酒浸三日,别捣)、地骨皮各三两,枳壳(去瓤麸炒)八两,生牛膝(捣绞取汁)半升,生地黄(捣绞取汁)半升。
【制法】上五味。将前三味,捣罗为末,以牛膝地黄汁,和作饼子曝干,再捣罗,炼蜜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十五丸,早食后温酒下,如心中热米饮下。
【功效】治髭发黄白,可变令黑,及治须发秃落不生。又名牛膝丸。
【来源】宋《圣济总录》卷第101;明《普济方》卷50;陈可冀、李春生著《中国宫廷医学》。
【陈院士按语】菟丝子补肝肾,既能助阳,又能益精,不燥不腻,为平补肝肾脾三经的良药,故为方中之主药:牛膝、生地与菟丝子合用,增强其补肾滋阴养血之功;地骨皮清退虚火,枳壳行气宽中,使补而不滞,肝肾阴气血足,则髭发可令变黑。
03、人参丸方
【组成】人参五两,熟干地黄(焙)、天门冬(去心焙)、白茯苓(去黑皮)各十两,胡麻仁(汤浸,去皮,炒)五升。
【制法】上五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十丸,早食后温酒下。
【功效】治髭发白,能变令黑。
【来源】宋《圣济总录》卷第101;明《普济方》卷50。
04、胡麻丸方
【组成】胡麻仁(炒),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研)各三两,黑豆黄二两,桂(去粗皮)一两,生地黄(捣绞取汁)一升。
【制法】上五味,先将地黄汁,入银锅中,煎三两沸,次入杏仁膏,余药并捣罗为末,投入同煎令稠,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十丸,早食后温酒下,临卧再服。
【功效】治髭发白可变令黑。
【来源】宋《圣济总录》卷第101。
治少白头
01、马齿苋还黑效方(圣惠方)
【组成】马齿苋子一升,白茯苓二两,熟干地黄四两,泽泻二两,卷柏二两,人参(去芦头)二两,松脂(炼成者)四两,桂心一两。
【制法】上为散。
【用法】每日空心以温酒调下二钱,渐加至三钱。晚食前再服,一月效。
【注意】忌生葱、萝卜、大蒜等。
【功效】治脑血虚,发白早。
【来源】宋《太平圣惠方》卷第41;明《普济方》卷50。
02、神不安方
【组成】地骨皮一两,桂心三分,熟干地黄二两,白芷三分,旋覆花三分,诃黎勒皮三分,秦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三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如膏)一两。
【制法】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日空心以温酒下40丸。
【注意】忌生葱、大蒜、萝卜等。
【功效】治年少发白,及心气虚,神不安。
【来源】宋《太平圣惠方》卷第41。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 *** 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