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正是蟹肥菊黄的好时节,金灿灿的蟹黄、饱满的蟹肉,让人一看就很有食欲。螃蟹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也十分丰富——蛋白质的含量比猪肉、鱼肉都要高出几倍,钙、磷、铁和维生素A的含量也较高。
但每到吃蟹时节,关于它的各种传言、顾虑也不少——怀孕不能吃、有痛风的不能吃、不能和柿子一起吃……那到底哪些是真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吃螃蟹那些禁忌
孰真孰假?
1
螃蟹不适合孕妇吃?
这个说法源于螃蟹是寒凉性的,有人觉得吃了容易在怀孕早期发生流产的情况。
事实上,现代研究从未发现流产与任何正常食物的正常吃法有关。
孕妇的自然流产率本来就高达10~15%,其中有80%是发生在孕期前三个月。而在孕早期的自然流产中,有70%左右都是因为胚胎本身有基因缺陷,不能发育成正常的健康宝宝,从而出现流产,这其实是一个自然淘汰的过程,和你吃了哪些食物一点关系都没有。
但如果孕妇本人对河/海鲜过敏,或者吃的螃蟹本身不新鲜,或原本存在消化功能异常,就容易在食用螃蟹后出现过敏反应或发生感染,导致急性肠胃炎或全身疾病,就可能引起流产。
2
痛风患者不宜吃螃蟹?
的确!
螃蟹属于中嘌呤食物(25mg-150mg/100g),嘌呤含量在82mg/100g左右,与我们常吃的猪肉、牛肉等食物在一个档次。
而很多人爱吃的蟹黄,是母蟹的肝脏和卵巢的组合体,嘌呤含量远高于螃蟹肉,属于高嘌呤食物(≥150mg/100g)。
螃蟹虽然不是引发痛风的“元凶”,但也是导致突发疾病的“帮凶”。因而,不论病情如何,痛风患者和高尿酸血症者都忌(少)食用螃蟹。
痛风患者要养成低嘌呤饮食的习惯,多吃蔬菜、水果。
3
螃蟹不能和柿子一起吃?
传言说二者一起吃会拉肚子或长结石。
但食物相克本就是个伪命题。很多所谓“相克”的食物,在食用后出现身体不适,大多是食物不洁、食物过敏亦或是食用方式不正确引起的。
比如你吃死蟹、半生不熟的螃蟹、空腹吃螃蟹等都有可能拉肚子;而大量吃柿子,空腹吃柿子也有可能患上胃柿石症。
反过来说,只要不过量吃柿子、不吃没有熟透的柿子、把螃蟹彻底煮透,你自己对海鲜又不过敏的话,正常的柿子和螃蟹一起吃一般不会有事情的。
4
死蟹不能吃?
基本正确。
螃蟹死后的僵硬期和自溶期大大缩短。其体内的细菌会迅速繁殖并扩散到蟹肉中,使得蟹肉里的蛋白质分解产生组胺。
蟹体内积累的组胺越多,毒性越大,而且即使煮熟煮透,毒素仍不易被破坏。因此,食用死蟹可能诱发呕吐、腹痛、腹泻情况。
除此之外,垂死的蟹也更好别买。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螃蟹都一定要吃活的。许多海水蟹被捕捞后,离开海水很容易就死了,特别是一些远洋捕捞的。像梭子蟹等海水蟹不一定要吃活的,但捕捞船上的速冻和保鲜是很重要的。
除了死蟹,还有两种情况的螃蟹也不能吃:
吃螃蟹有讲究
“两不吃”、“四少吃”、“一适量”
1
不吃生的
螃蟹生长在江河湖泊里,又喜食小生物、水草及腐烂动物,蟹的体表、鳃部和胃肠道难免会沾染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如果是生吃、腌吃或醉吃螃蟹,都有可能感染一种名为肺吸虫病的慢性寄生虫病。
而感染后,肺吸虫寄生在肺里,会 *** 或破坏肺组织,能引起咳嗽,甚至咯血;若再侵入脑部,则可能引起瘫痪!
据专家考察,生吃蟹,肺吸虫感染率高达71%;吃腌蟹和醉蟹,肺吸虫感染率高达55%;而把螃蟹稍加热后就吃,肺吸虫感染率降为20%。
所以,吃完全蒸煮熟的螃蟹是最卫生安全的。蒸煮螃蟹时要注意,在水开后再煮20分钟左右,煮熟煮透才可能把蟹肉的病菌杀死。
2
不吃四个部位
吃螃蟹时,必须除尽蟹鳃、蟹心、蟹胃、蟹肠四样物质。
打开蟹壳时,两侧的灰白色条状、柔软的部位就是蟹的鳃条,它是螃蟹的呼吸器官,直接和外界接触,容易积攒污物和重金属等。
位于蟹壳前半部、眼睛下方的三角形部位是蟹胃,一条黑色条状物是蟹肠,这两个部位是螃蟹的消化器官,里面装着食物和代谢物,也有积攒污物的可能。
蟹心位于蟹黄或蟹膏中间,呈六角形,被人们认为是螃蟹“最寒”的部位。此处是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留有较多血液,其血液成分与人体有较大差异,容易引起免疫反应。
3
四类人少吃
①螃蟹性凉且属于高蛋白食物,较难消化,因此患有慢性胃炎、慢性腹泻、胆囊炎、胰腺炎等消化系统不好的人不适宜。
②螃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胆固醇,因而对于三高人群、心血管疾病患者其实都不适合,会加重病情。
③肝炎患者:此类人群胆汁容易分泌异常,消化系统功能可能失常,如果还进食难以消化吸收的高蛋白螃蟹,可能会引起腹胀、腹痛或腹泻等消化不良的症状。
④感冒发烧的病人:感冒发烧的时候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螃蟹是高蛋白食物,食用后不易消化吸收,易使病症加重。
4
适量吃
按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宝塔”中的推荐,水产品的适宜摄入数量是一次吃40~75克(可食部分),相当于带壳的螃蟹100~188克,且一周内更好食用不超过3次。188克的带壳螃蟹,大概相当于一个4两重的大号螃蟹。
螃蟹也能“伤肝夺命”
我们平时在清洗螃蟹的时候,更好带上手套,以免被夹伤、刺伤,使得致命细菌进入体内,可能会导致肝衰竭!
这种致命细菌也叫海洋创伤弧菌。它可以通过进食和皮肤创伤进入人体内,并释放很多毒素(如溶血素、外毒素、内毒素等),导致局部皮肤破溃、腐烂;还会进入血液循环,感染全身各个脏器。如果不及时处理,就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致死!
海洋弧菌感染人体后,潜伏期可能在十几个小时到二十几个小时,48小时内因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导致死亡的概率高达75%。
数据显示,38.6%的海产品都带有海洋弧菌。因而不仅是螃蟹,我们在处理任何海鲜时,都应该戴上手套,以防意外。
作者:饭小二
来源: CCTV回家吃饭
熟醉蟹详细比例做法熟醉蟹详细比例做法
主料:大闸蟹8只。
香料:八角5克、干辣椒节2克、花椒10粒、香叶5片、丁香5粒、白蔻4个、去籽草果2个。
生抽750克、白糖315克、花雕酒200克、美极鲜味汁125克、白酒50克、凉白开50克、味精25克、香葱一根。
详细做法:
一、醉蟹汁熬制 *** :
把生抽750克、白糖315克、美极鲜味汁125克、凉白开50克、味精25克、香葱一根放入锅中,再放入八角5克、干辣椒节2克、花椒10粒、香叶5片、丁香5粒、白蔻4个、去籽草果2个,开大火,边搅动,边熬煮,待锅开,白糖溶解后倒入花雕酒200克、50克白酒再次烧开后即可关火。
关火后盛入容器中,放凉,备用。
二、大闸蟹处理 *** :
1、把大闸蟹洗刷干净,备用。
2、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把大闸蟹放入篦子中,大火蒸8分钟后即可取出。
三、醉蟹 *** :
把蒸好的大闸蟹放入醉蟹汁中,浸泡12小时后即可食用。
秋风起蟹脚痒,别误了吃螃蟹的好时机,一篇软文告诉你如何挑蟹秋风起蟹脚痒,别误了吃螃蟹的好时机,一篇软文告诉你如何挑蟹
秋风起,蟹脚痒。又到了螃蟹最肥美的季节了!
螃蟹的品种众多,每一种螃蟹都有其特别的滋味。每一种螃蟹都有其喜欢的“老饕”,以沿海来说最喜欢的当然是“海蟹”而往里走自然而然就是“大闸蟹”了。海蟹与大闸蟹的味道完全不同,要说大闸蟹是香的话那海蟹一定是鲜了。
相较于大闸蟹,个人偏爱海蟹尤其是“青蟹”它肉质饱满特别鲜甜好吃。记得小时候最喜欢与发小去“内渠”(算是引水的海沟)去浑水摸鱼抓蟹,晚上时拿个手电筒到沿岸寻找照抓青蟹(晚上会爬在岸边,手电筒一照就不动了)两三小时的寻找有时收获颇丰。运气好点可以照到大大大的青蟹,就是那种笑到下巴要脱臼的那种。
回来后,大的一般舍不得吃转手就卖给土豪换点零花钱。当然也会留几只解解馋,一般来说我们最喜欢“母蟹”因为母蟹肉肥膏满吃起来特别香。
要分辨“公蟹”“母蟹”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从螃蟹的腹脐一眼就能看出来。公蟹为“三角脐”母蟹为“圆脐”非常好辨认,大家在购买时记得注意看避免买错。
那要怎么挑选出一只上好的青蟹呢?这是有技巧的,可别凭运气和老板的安排。首先根据需要决定螃蟹的公母,以现在来说我建议选择母蟹。
现阶段的母蟹肉肥膏满值得品尝,而九月起再买公蟹才是更好的安排。根据需要挑选出大小,然后看看蟹脐与蟹盖的连接处。有点顶盖的青蟹,证明肉质饱满肥美。
接着注意看看青蟹的色泽,一只上好的膏蟹它的蟹盖会泛黄。色泽不那么青绿腹部相较于公蟹的“白”膏蟹呈现出“金黄”的色泽,在腹脐中可以看到隐约的蟹膏。如此尚不能证明这只蟹的品质上乘,还要捏一捏中间的两根蟹脚。如果蟹脚硬实饱满证明不会是“水蟹”,还可以通过蟹脚的连接处观察一下。如果呈现色泽泛黄油亮,那恭喜你这只必须买。它就是传说中的“黄油蟹”,油膏已经饱满到浸润至蟹脚。
此种蟹是品质更好的青蟹,打开蟹盖可以明显的看到饱满的蟹膏。这一种青蟹在闽南最适合做“红蟳饭”了,在蟹的周边有两撮“蟹腮”那是不能食用的记得用剪刀剪除。此外中间还有一个“肺胃”记得一起挖除,然后就能入菜了。
看着满满的蟹膏、蟹黄是不是很馋?想吃的话,一定要把握时机。现在就是吃蟹的更佳时间,根据所述去挑选一定不会错。
秋天的之一只螃蟹,你吃了吗?
重阳节说·谁是之一个吃螃蟹的人?不定时分享各种美食烹饪教程和烘焙 *** ,帮助您厨艺更上一层楼 。点进主页看看,总有一道是您喜欢的美食。如果您觉得还不错,记得分享朋友一起关注 赞赏 转发 支持一下,今天的美食分享就到这里 关注地主大叔 学做更多美食。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10月4日是重阳节。重阳节前后,正是螃蟹膏满黄肥之时,因此重阳节还有吃螃蟹的习俗。唐代诗人殷尧藩即使在病中还念念不忘蟹的美味:“重阳开满菊花金,病起支床惜赏心。紫蟹霜肥秋纵好,绿醅蚁滑晚慵斟。”明朝江南才子唐伯虎说“左持蟹螯右持酒,不觉今朝又重九。”都是重阳节吃螃蟹的更好例证。
鲁迅曾说:“之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那么谁是之一个吃螃蟹的人呢?
佚名《荷蟹图》,清代
民间流传有一种传说,之一个吃螃蟹的人叫做巴解。
相传大禹治水时代,阳澄湖有一种夹人虫,长相凶恶,每到夜晚就爬上岸边偷吃稻子,并且用那双强有力的钳子夹伤人。当地人非常惧怕但又无可奈何,只能用火把驱赶,但火把一熄灭,夹人虫又卷土重来。大禹来到江南治水,派壮士巴解督工,但夹人虫经常妨碍工程进展。巴解想出一个办法:在湖边挖沟。傍晚,夹人虫爬上来进入沟里,巴解用事先准备好的开水浇进去,夹人虫就被烫死了。一会儿,一阵微风吹来,巴解闻到一股从未体验过的香味,于是好奇地把夹人虫外壳剥开,香味扑鼻而来,于是壮着胆子咬了一口,发现味道鲜美,是难得的美味佳肴。这个故事很快在阳澄湖区域传开了,于是人们再也不怕夹人虫,而是将其作为餐桌上的美食。
后来大家为了感激巴解,便在“解”字的下面加了个“虫”字,然后将夹人虫称为“蟹”。
文史作家侯印国告诉记者,这个民间传说并无依据,古籍中也没有记载这件事,大概是近现代有人根据“蟹”字创作出来的。事实上,中国人很早就见过螃蟹,《庄子·秋水篇》中说“还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意思是:回过头来看看水中的那些赤虫、小蟹和蝌蚪,没有谁能像我这样的快乐。);《国语》里也有“吴稻,蟹不遗种”(吴稻被蟹糟践得一点不剩)的文字,我们更熟悉的可能是《荀子·劝学》中的“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可见春秋战国时期,螃蟹已经是个常见的物种了。
我们见到的螃蟹都是八条腿,《荀子》里却说“六跪”(六只脚),为什么呢?侯印国说,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当时的版本抄错了,后世版本一般为“八足”。《世说新语》里还记载了一件趣事:东晋名臣蔡谟到了江南看到一只蟛蜞,大为惊喜,吟诵着《劝说篇》里的“蟹有八足,加以二螯”,说这不就是传说中的螃蟹吗?马上让人煮好了端上来,吃完上吐下泻。名士谢尚听了这事就嘲讽他,“卿读《尔雅》不熟,几为《劝学》死”。用今天的大白话来说,就是“你不好好读读词典《尔雅》,弄明白螃蟹长啥样,读了《劝学》就到处乱吃,可不得吃死你吗!”
谢尚意思是,如果蔡谟熟读《尔雅》,就能在《释鱼》篇读到彭蜞的有关记载,彭蜞虽然也是“八足二螯”,但“似蟹而小”,跟螃蟹还是有差别的。
侯印国说,从文献来看,最早吃螃蟹的有可能是周天子。在《周礼·天官冢宰之一》中说“庖人”这个官职需要负责“祭祀之好羞(馐)”,那这个用来祭祀的好馐有什么呢,东汉郑玄的注里说有“青州之蟹胥”,这种产自山东的蟹酱用于祭祀,有没有人吃就不知道了。《汲冢周书》里说周成王时,海阳献蟹。但成王吃了没有,史无明文。整个先秦两汉,看见螃蟹的多,亲自动口吃螃蟹的就很少了。
徐渭《蟹鱼图》,明代
目前可以找到的,关于“天下之一个吃螃蟹”的最早明确记载的,只有东汉郭宪撰的《汉武洞冥记》(简称《洞冥记》)。其卷三有“善苑国尝贡一蟹,长九尺,有百足四螯,因名百足蟹。煮其壳胜于黄胶,亦谓之螯胶,胜凤喙之胶也。”善苑国是西域诸国之一,向汉武帝进贡了一只大螃蟹,身长九尺,有一百个爪子。《洞冥记》记怪异之事,但有些材料,也有一定学术价值,后代文人乐于采摭征引,但大都荒诞不经,这来自西域的螃蟹也算不得数。
虽然史料上之一个吃螃蟹的人难以查考,但更爱吃螃蟹的名士,却有两人不得不提。其一是晋朝名士毕卓。《晋书·毕卓传》中说毕卓一生的愿望,就是:“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一只手端起酒杯,一只手拿着蟹螯,人生之乐,莫过于此,这是多么潇洒的人生。后来宋代苏轼的诗句“万斛船中着美酒,与君一生长拍浮”,用的正是这个典故。另一个则是被后人推为“蟹仙”的李渔。他对螃蟹堪称痴迷,自称“终生一日皆不能忘之”,家人称他是“以蟹为命”。螃蟹价格贵,他吃的又多,囊中往往因之羞涩,于是乎每年不到螃蟹上市的时节,他就开始早早存钱,准备用来买螃蟹,这笔钱他叫做“买命钱”,他对螃蟹的痴迷可见一斑。
从史料来看,之一个吃螃蟹的人,或许是周成王,也可能是汉武帝,但在民间,肯定早有人品尝过螃蟹的美味。梁实秋在《雅舍谈吃》里说“蟹是美味,人人喜爱,无间南北,不分雅俗”,重阳节食蟹,正当其时。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编辑: 陈洁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英国 *** 调查:龙虾、螃蟹也会痛,禁止活煮烹饪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综合报道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近日,英国 *** 委托进行的一项调查报告称,章鱼、螃蟹和龙虾等动物能够感知疼痛或者痛苦,并呼吁不要采取活煮的烹饪方式。
这项报告是由伦敦经济学院的专家制定的,专家们在研究了300项科学研究之后得出结论认为,头足类动物(如章鱼、鱿鱼、墨鱼)以及十足目动物(如螃蟹、龙虾和小龙虾),应被视为“有知觉的动物”(sentient beings )。
英国 *** 委托进行的一项调查报告称,章鱼、螃蟹和龙虾等动物能够感知疼痛或者痛苦,并呼吁不要采取活煮的烹饪方式。 资料图
伦敦经济学院的这项报告使用了8种不同的方式来衡量动物的知觉,包括学习能力、是否拥有痛觉感受器、痛觉感受器与大脑特定区域的联系、对麻醉或镇痛药物的反应,以及包括平衡威胁以获取奖励机会、保护自身免受伤害或威胁等行为。
报告称,已发现“非常有力”及“有力”的证据,表明头足类动物以及多数螃蟹拥有知觉。但对于这两类物种中的其他动物,例如鱿鱼、墨鱼和龙虾,报告称现在的证据有实质性但并不有力。
但报告指出,证据的不同程度反映了科学家对不同动物的关注度的差异。“某些(动物)的科学关注度高于其他动物出于诸多操作便利性原因(例如,一些动物能够很好地在实验室中保存),以及地理原因(如某些物种更能够被当地实验室获取)。基于这些情况,我们认为限定对头足类动物或者十足目动物某些亚目的具体保护顺序是不恰当的。”
已发现“非常有力”及“有力”的证据,表明头足类动物以及多数螃蟹拥有知觉。 资料图
伦敦经济学院的报告认为,龙虾、螃蟹不应被活煮杀死,对于运输、击晕、屠宰头足类和十足目动物的过程,也提出了最合适的操作方式。
据CNN报道,根据英国最新的动物福利法,这些动物被纳入了“有知觉动物”名单加以保护。在此之前,脊椎动物也已被列为“有知觉动物”。
英国动物福利大臣扎克·戈德史密斯(Zac Gold *** ith)在一项声明中表示:“动物福利知觉法案提供了一项关键的保证,即在新的立法中要恰如其分地考虑动物福利。科学已经表明,头足类动物和十足目动物能够感觉到痛苦,因此将它们纳入这项重要法律的保护之下是正确之举。”
目前该法案还未成为正式法律。但基于此法案,英国将成立一个动物知觉委员会,负责发布报告,评估 *** 在决策中是否将动物福利充分纳入考虑。据悉,这将是一个更广泛的 *** 性动物福利行动计划的一部分。
今年7月,英国刚刚提出禁止活煮龙虾计划时,曾引起广泛的讨论。关于如何杀死龙虾才更加“人道”,各方莫衷一是。其中一种被认为“人道”的方式是先将龙虾电晕,使其瞬间失去意识。不过专用于电晕龙虾的设备价格高达数千英镑,一般家庭难以负担。
将龙虾电晕再杀被认为更加“人道”,但电晕设备价格高达数千英镑。 资料图
还有建议先将龙虾放进冰箱低温冷藏,因为“冷血”生物会随着温度下降渐渐失去意识。最夸张的是一种“催眠法”,据说把龙虾倒立起来,用手指轻轻地沿着它的背壳往上滑,重复大概20次,龙虾将会失去肌肉张力,然后被扔进沸水里也不会有反应。
英国一家烹饪网站介绍的龙虾“催眠法”。 资料图
英国并非之一个禁止活煮龙虾的国家,新西兰、瑞士、意大利等国在几年前也曾做出类似的规定。例如2018年1月,瑞士 *** 决定,禁止活煮龙虾的烹饪做法,其理由同样是龙虾会疼,不过当时并没有任何科学证据。
按照瑞士 *** 的规定,包括龙虾在内的生猛有壳海鲜“务必在蒸煮前进行麻醉处理”。而瑞士媒体称,作为麻醉的手段,厨师只能采用电击或“用机械方式破坏”龙虾大脑的 *** 将其击昏。此外,瑞士 *** 还规定,不得用冰块或冰水运输活龙虾等活体海洋甲壳动物,要求它们必须“总是被保存在自然环境中”。
2017年,意大利佛罗伦萨一家餐馆将鲜活的龙虾放在冰块上保鲜遭到野生动物保护组织投诉,当地法院做出裁定,认为放在冰块上冷冻是对龙虾的一种折磨,责令餐馆禁止这么做,并对其处以2000欧元的罚款。
瑞士 *** 规定,不得用冰块或冰水运输活龙虾等活体海洋甲壳动物。 资料图
动物福利理念最早源自19世纪的英国,其内涵主要为保障动物免遭不必要的折磨和虐待,尽量减少动物的痛苦。不过近年来随着动物福利理念的不断发展和传播,其主张在各国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责任编辑:徐颖
校对:张艳
今年的之一波螃蟹用最简单的原汁原味来做清蒸螃蟹,肉质非常鲜香今年的之一波螃蟹用最简单的原汁原味来做清蒸螃蟹,肉质非常鲜香
每年的秋天,正是螃蟹肥美的季节,人们纷纷涌向市场,品尝这一美味。今年的之一波螃蟹来临,我决定用最简单的 *** ,将这些鲜美的螃蟹清蒸,保留原汁原味,让肉质的鲜香得以充分展现。
螃蟹是中国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各种各样的做法层出不穷,但有时候,最简单的烹饪 *** 反而能更好地呈现食材的本味。清蒸是一种不失传统的烹饪方式,它不需要太多的调味料,只需让食材本身的鲜美得以凸显。
首先,要选择新鲜的螃蟹。新鲜的螃蟹壳色鲜明,没有破损,蟹脚充满弹性。为了确保食材的质量,我特意前往当地的渔市,选择了一些肉质饱满的大闸蟹。螃蟹宜多不宜少,因为清蒸螃蟹的过程中,螃蟹体积会略微缩小。
清洗螃蟹是之一步,要将螃蟹冲洗干净,去除泥沙和海藻。接下来,我准备了一些姜片和葱段,这将用来调味螃蟹。清蒸螃蟹的关键是要用最简单的调味料,以不掩盖螃蟹本身的鲜味。
将螃蟹排列在蒸锅里,然后将姜片和葱段撒在螃蟹上。我选择了一个宽口的蒸锅,这样螃蟹能够均匀受热,烹饪更加均匀。接下来,我将蒸锅放在大火上,用高温蒸10-15分钟,时间要根据螃蟹的大小来调整,以确保螃蟹完全熟透。
蒸螃蟹的过程中,我可以闻到一股浓郁的螃蟹香气,这是蟹肉释放出来的美味。当螃蟹壳变红,肉质变得鲜嫩时,就表示螃蟹已经蒸熟了。这时,我立刻关闭火源,让螃蟹在蒸锅里焖一会儿,以确保肉质更加入味。
螃蟹蒸熟后,我将蒸锅打开,小心地取出螃蟹。这时,蟹肉已经变得嫩滑多汁,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姜片和葱段的香味也渗透到了螃蟹肉里,让整道菜更加美味。
清蒸螃蟹的最后一步是用一些清汤将螃蟹浇上,这将提升螃蟹的口感。清汤的 *** 也很简单,只需用清水煮开,加入少许盐和鸡精,然后淋在螃蟹上即可。
我将清蒸螃蟹摆盘,用葱丝和香菜点缀,增添了一些色彩和口感的层次。整道菜的 *** 非常简单,但味道却非常美味。螃蟹的肉质鲜香多汁,姜和葱的清香使整道菜更加诱人。
清蒸螃蟹的更大优点是保留了螃蟹本身的原汁原味,不需要过多的调味料,让食材的鲜美得以充分展现。这是一道简单又美味的家常菜,不仅适合在家享用,也可以在宴会上担任主角,受到宾客的一致喜爱。
今年的之一波螃蟹用最简单的原汁原味来做清蒸螃蟹,肉质非常鲜香。这道菜让我感受到秋天的美味和丰收,也让我更加珍惜每一份食材的美好。无需繁琐的调味,只需简单的烹饪,就能品尝到大自然的馈赠,这才是最美味的享受。让我们一起珍惜每一道菜,每一餐的美味,感受生活的幸福。
秋风起,蟹黄肥,食蟹更好的季节莫过于秋天。此时螃蟹味道鲜美,肉厚肥嫩,具有清热滋阴、补益肝肾、生精益髓等功效,但同时它也是一种“高危”海鲜,一不留神,就可能掉入了它的“美味陷阱”。秋季吃螃蟹到底有哪些禁忌,接下来就带大家一起揭开健康吃蟹的秘密……
四个部位不能吃
蟹腮:蟹的呼吸器官,打开壳后应首选去除。
蟹心:打开蟹壳后,会看见蟹身中间六角形片状物,这便是蟹心,它与蟹膏连在一起,大部分人会认为这是蟹膏的一部分。
蟹胃:藏在蟹黄之中,一个三角形小包,蟹胃中的排泄物有许多的细菌和有害物质。
蟹肠:一部分隐藏在蟹黄之中,在蟹黄之中有一条很明显的黑线,那便是蟹肠,它一直延伸到螃蟹的腹部蟹脐位置,蟹肠和蟹胃一样,里面都是螃蟹的排泄物,不可食用。
两种状态不能吃
之一,不吃死蟹。
螃蟹死后体内的寄生细菌会繁殖并扩散到蟹肉中,使得蛋白质分解产生组织胺。蟹死的时间越长,体内积累的组织胺越多,毒性越大。即使把死蟹煮熟煮透,毒素仍然不易被破坏,会导致食用者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第二,不吃生蟹。
螃蟹体内含有各种病源微生物,单用黄酒、白酒浸泡并不能杀死,吃生蟹极易诱发寄生虫病。
“相克”食物不宜同食
柿子:蟹肉中富含蛋白质,而柿子中含有大量的鞣酸,这两样物质会互相发生反应,形成蛋白质凝固成块状物,胃部难以消化。所以有人吃了螃蟹又吃柿子,就可以造成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浓茶:吃蟹时和吃蟹后一小时内不要饮用茶水,茶水和柿子一样,都是含有鞣酸,易造成胃肠不适。
寒凉食物:吃螃蟹时不要同时食用寒凉食物,螃蟹性寒,再吃寒凉食物,会导致腹泻、肠胃紊乱。
最后,还要温馨提示大家:因螃蟹性寒,故不宜多吃,脾胃虚寒的人尤其要注意节制,避免腹痛、腹泻。蟹性寒, *** 秋蟹膳食可以适当加入紫苏、生姜佐食,二者皆是辛而温的药材,可以达到缓解蟹性寒的功效。
文/王硕(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药剂科)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今日寒露,无论多忙别忘记吃螃蟹,香辣美味,暖心暖胃寒露至,深秋到,南方秋意正浓,天干气爽,北方逐渐步入冬天,抓秋膘的时节到了。
寒露时节吃什么好呢?当然是螃蟹,俗语说:秋风起,蟹脚肥,九月圆脐十月尖。
九月要食雌蟹,这时雌蟹黄满肉厚;十月要吃雄蟹,这时雄蟹蟹脐呈尖形,膏足肉坚。
大闸蟹
螃蟹,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螃蟹大约4600种,国内大约有接近800种,能吃的大概有50种左右,您爱吃什么螃蟹,或者家乡盛产什么螃蟹,不妨和三丰说一说。
据说这种锯缘青蟹比较贵
海鲜市场中各类的螃蟹怎么选呢?不要慌,饭店工作了30年的师傅告诉我:螃蟹如果按品类分:一等是湖蟹,二等是江蟹,三等是河蟹。
鄱阳湖大闸蟹
因为乞丐皇帝,鄱阳湖大闸蟹最为出名,我们先来尝尝鄱阳湖大闸蟹吧!
鄱阳湖大闸蟹,产自江西上饶鄱阳湖水系,以青背、白肚、金爪、黄毛为显著特点,以其大、肥、鲜、甜而闻名于世,它们长这么凶猛,不知道是否参与了当年朱元璋VS陈友谅的战争。
鄱阳湖大闸蟹,以清蒸口感更佳,做法简单容易上手,即使没做过螃蟹的小白也不会翻车。
一、清蒸大闸蟹
1.螃蟹洗净,绑腿不然容易跑掉,或者在海鲜市场让摊帮助处理一下,将葱、姜、蒜,切片垫到螃蟹底部,凉水上锅蒸30分钟(要放足水,大火蒸,防止烧干锅);
清蒸螃蟹
2.调制蘸料汁,调凉菜的酱油、醋、蒜泥,爱吃辣的加一点点辣酱,口感Ben一下就上来了;
蒸好的螃蟹+小料
3.开吃,先解绑,剥开蟹壳(从下面最软弱的地方入手,往上一翻,就开了),有一部分软组织不能吃,给老公留下。
开吃,从底部撕开
4.清蒸螃蟹,在众多螃蟹做法中是最常见的吃法,大众也比较容易接受,如果小孩子吃,只蘸一点点酱油就好,高热不要多吃,爱护小孩子人人有责。
二、青蟹炒年糕
1.锯缘青蟹杀掉,清洗干净,掰开后盖,去除不能吃的杂物,取出蟹黄,清洗干净;
锯缘青蟹杀掉
2.起过热油,加入准备好的姜蒜煸香,姜和蒜要多一些,去腥味;
3.葱蒜煸出香味后倒入蟹黄翻炒,注意轻用力;
4.倒入蟹块,少许料酒,适量热水,继续翻炒至蟹壳变色;
5.倒入年糕,不停翻炒,防止粘锅底,翻炒均匀后加入少量热水,小火炖2分钟,让年糕入味;
6.起锅加少许葱花,翻炒均匀关火出锅;
7.装盆开吃,别忘了叫上老王媳妇,她爱吃螃蟹。
青蟹炒年糕
8.青蟹炒年糕,也是符合大众口味的做法,好吃、不难、有牌面,招待客人及家人都是上上之选,综合评价5颗小星星。
三、辣炒江蟹
江蟹的特点,肉质嫩滑,气味腥香浓郁,辣炒比较合适
江蟹
1.新鲜的江蟹洗干净,用刀从中间切开;
2.往炒锅中倒油,放入葱、姜、干辣椒爆香;
3.倒入江蟹翻炒,炒至变色后倒入热水闷煮5分钟左右;
4.加入盐和少许酱油,翻炒均匀后出锅,鲜香美味,妙不可言。
四、辣炒石蟹
石蟹个头相对较小,肉壳同食,尤其适合辣炒,酥脆可口,营养丰富。
石蟹长这样,体积较小
1.石蟹400克,洗净后,去盖子、脐和腮,扔到清水盆中;
2.起油锅,炒石蟹;
3.加入葱、姜、蒜,辣椒,多加一点(黄酒/料酒),煸香;
4.加点盐、少许糖,继续炒;
5.最后加点水,炒至变色,出锅,装盘,开吃;
辣炒石蟹
7.石蟹偏寒性,在烹饪石蟹时,要加入一些生姜和蒜,以解蟹毒,减少其寒性。
五、椒盐面包蟹
面包蟹更大的优点就是蟹肉饱满,蟹黄蟹膏量惊人,是普通螃蟹蟹膏的6-10倍,适合各种做法。
面包蟹
椒盐面包蟹,不是面包屑。
1.面包蟹2只,清洗干净,把蟹身分解,去除蟹腮和杂物;
2.用刀把蟹腿拍一下容易入味,保留蟹黄;
3.蟹黄部分沾上薄淀粉,防止等下炸的时候散了;
4.起锅烧油,油温七成热下锅炸;
5.炸至颜色金黄,不需要太火了,出锅;
6.锅中留少许油,下入姜片、蒜片炒香;
7.依次放入油炸好的蟹,洋葱片,和青椒片;
8.翻炒均匀,放椒盐,撒葱花,出锅,开吃。
椒盐面包蟹
螃蟹好不好吃,问问李白就知道了,这个爱喝酒的老头,酒喝多了总会吟诗一首:
李白与螃蟹的日常
一只螃蟹四条腿,每年十月最肥美。
持杯把酒与山对,吃完江西上云贵。
老铁提示:螃蟹好吃不要吃太多,还要注意以下几种千万不能这么吃????
?死螃蟹 ?生螃蟹 ?醉螃蟹 ?隔夜螃蟹 ?生冷同食
各位老铁,您是怎么吃螃蟹的?评论中分享给我。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今日头条搜索 三丰美食 我随时都在。
李时珍谈吃蟹作者:钱仓水
李时珍(1518—1593)《本草纲目》第四十五卷介部的“蟹”,先以释名、集解、修治说明了蟹的一般知识,后以气味、主治、发明、附方说明了蟹的医疗功用,涉面之广,引录之多,见解之深,成了全书中最见功力、最为精湛的部分之一,即以谈吃蟹的两段简要文字而言,亦可窥见其非凡的博学与卓识。
菊蟹图王雪涛/绘
蟹酒图齐白石/绘
在“修治”里,李时珍说:
凡蟹,生烹、盐藏、糟收、酒浸、酱汁浸,皆为佳品。但久留易沙,见灯亦沙,得椒易?。得皂荚或蒜及韶粉可免沙?。得白芷则黄不散。得葱及五味子同煮则色不变。藏蟹名蝑蟹。
这段文字开头讲了整蟹的五种吃法。生烹或称煮蟹,就是把鲜活的蟹放在水里煮,此法久远,便捷,常见,保留了不折不扣的原味。盐藏,又称盐蟹或腌蟹,就是把蟹放进盐水里浸渍,使盐分渗入其中,脱去部分水分,以抑制微生物的繁殖,达到防腐和保藏的目的,可以久贮,可以远运。糟收,俗称糟蟹,加糟(酒糟或酒酿)及盐、酒、醋封藏,甘美,风味独特,可以“吃到明年也不淹”,可以“借糟行万里”。酒浸,又称酒蟹或醉蟹,以酒浸,配以盐、醋等,三五日或半月可供,肉质嫩,淡而鲜,酒香扑鼻。酱汁浸,俗称酱蟹,简便的 *** ,先将蟹以麻丝缚定,然后捞酱涂上如团泥,装入罐内封固,二月后可食,酱香而鲜美。这五种整只螃蟹的吃法,语虽简短,在李时珍而言,也许只是把当时流行的吃法随手作了开列,可是对历史而言,却是之一次综合性的归纳,齐备而完整(其时糖蟹已经消失,蒸蟹尚未兴起),应以集成的总结视之,并且说“皆为佳品”,对历来群众的多样化吃法给了包容的肯定。现今,蟹的生烹仍多见,酒浸已少见,盐藏、糟收、酱汁浸则几乎不见,可是凭着李时珍的记录,可知先民曾经摸索出各种吃法,反映了在饮食上的智慧。
接着讲了整蟹 *** 的诸多经验。蟹宜趁着鲜活的时候,即食或即制,否则久留易沙(轻空乏味),像 *** 糟蟹等还要避开灯照,否则见灯亦沙,而且“得椒易?”,怎么办呢?李时珍虽未标注实际上是引用了元贾铭《饮食须知》卷六“得皂荚或蒜及韶粉可免沙?”,作了回答。继而,顺此,续用《饮食须知》“得白芷则黄不散”和“得葱及五味子同煮则色不变”。种种操作经验,都是先民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李时珍的引录,既是对五种整蟹吃法的补充说明,提示注意,亦显示了思虑的周密。现今看来,此类经验已经远去,可是因为实用而有效,历史上曾经广为遵循。
最后又补充一种“蝑蟹”的吃法。蝑蟹,或称蟹胥,俗称蟹酱,即把蟹捣碎后以盐及酒等腌渍,装进容器,百日可成,粉粉的,稠稠的,糊糊的,一种“胥胥然”的状态。这是一种最久远的吃蟹 *** ,汉郑玄《周礼》注说,周天子就认为是一款“好羞”而食用。李时珍为什么要补充?在“发明”部分云“为蝑最良”,可见是他最赞赏的一种吃蟹法。好吃不好吃?宋黄庭坚说“蟹胥与竹萌,乃不美羊腔”,直至现代,梁实秋在散文《蟹》里还说,有一位芜湖同学“从家乡带了一小坛蟹酱给我,打开坛子,黄澄澄的蟹油一层,香气扑鼻。一碗阳春面,加进一两匙蟹酱,岂止是‘清水变鸡汤’”?
在“发明”里,李时珍继续谈吃蟹:
诸蟹性皆冷,亦无甚毒,为蝑最良。鲜蟹和以姜醋,侑以醇酒,咀黄持螯,略赏风味,何毒之有?饕嗜者乃顿食十许枚,兼以荤膻杂进,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腹痛吐利,亦所必致,而归咎于蟹,蟹亦何咎哉?
先作点注释。“诸蟹性皆冷”,“冷”或作“寒”,此说源自《神农本草经》,之后沿袭至今。“亦无甚毒”,与“气味”中所言“有小毒”一致,为什么?说法不一,其中李时珍在“集解”里说“蟹腹中有虫,如小木鳖子而白者,不可食”,(今俗称“六角虫”,六角六边,薄薄一片,灰白色,在胸腔正中偏后的地方,实际是蟹的心脏,含毒素),当相关。“鲜蟹和以姜醋”,亦即吃生烹的蟹要蘸姜和醋,姜健胃发汗,醋营养杀菌,可去寒添熟,戒腥戒毒。顺便说一下,历史上蘸过盐、橙、梅、椒等,后来趋向姜醋,并延续至今,李时珍的推荐是转折性的环节。“侑以醇酒”,喝点好酒,可温胃舒腥。“腹痛吐利(痢)”,例如东晋初蔡谟,渡江后见蟛蜞,大喜,令烹,既食,“吐下委顿”(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例如南宋初孝宗赵昚因“食湖蟹多”而尝“患痢”(见宋赵溍《养疴漫笔》),以往多认为是食蟹中毒所致。咎,过失,罪过。
这段话,李时珍从一个医家的角度,一方面指示了正确的食蟹途径,“和以姜醋,侑以醇酒”,以此避寒、增味、添兴,“咀黄持螯,略赏风味”,进而去品赏黄膏和螯肉的鲜美,获得一种快乐的享受,如此,“何毒之有?”一个反问句,澄清了向来鲜蟹有毒不可食的传言。一方面指出了错误的食蟹行为,那些嗜蟹又贪吃无厌的人,一顿要吃十几只,而且还接着去吃荤腥的其他食物,“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腹痛吐利,亦所必致”,落得如此的结果,却去冤枉蟹,其实,“蟹亦何咎哉?”又一个反问句,洗清了向来横加于吃蟹身上的罪过。李时珍腾出手来,在“发明”里说的这段话,推测起来,定当经过了观察、体验、思考,久存于胸,趁此机会,厚积薄发,凝练表达。因此,说得深刻极了,精辟极了。而且,感情充沛,态度鲜明,说得铿锵极了,有力极了。宣扬了蟹,捍卫了蟹,可以成为所有吃蟹人的座右铭。
《光明日报》( 2021年10月03日08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智春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近日,有英国专家研究得出,龙虾、螃蟹等甲壳类动物有痛觉神经,呼吁 *** 将这些动物列入“有知觉生物”名单。对此,英国 *** 回复称,会考虑将动物福利感知法的保护范围扩大到螃蟹、龙虾、章鱼等动物里面,禁止活煮。
英国这一新闻一颁发,引发了各国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有爱心人士称早该如此,也有人称是多此一举,一时间相持不下。那么,英国称龙虾等甲壳类动物有痛感,呼吁禁止活煮,这一说法是否合理?我们该如何人道的吃龙虾?类似牛羊猪等家畜是否也要享受和龙虾同样待遇呢?
那么,英国称龙虾等甲壳类动物有痛感,呼吁禁止活煮,这一做法是否合理?
2021年11月23日,英国一封调查报告轰动一时,引发网友们的热烈讨论。起因是英国伦敦某科学院的专家考察了300项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龙虾、螃蟹、章鱼等动物能够感知到痛苦,呼吁禁止活煮,活煮螃蟹龙虾就像活煮人一样痛苦。就连英国也颁发相关法案,规定不能活煮这些动物,要用特殊 *** 击杀它们,减少它们的痛苦。
在欧美等国家,英国不是之一个颁发禁止活煮龙虾法律的 *** 。早在上个世纪,瑞士、奥地利就已经有明文规定称,活煮龙虾等有痛觉生物属于非法行为,严重者有牢狱之灾。估计许多人都想不到,吃个龙虾都能被抓去坐牢。为此,这些国家还发明了一种电晕龙虾的机器,以减少动物的痛苦。
那么,欧美等国家保护龙虾这一做法是否合理呢?这就不得不说到动物福利保护法,这一保护法最初的颁布是出于道德和环境的考虑。里面规定给予动物基本的人道权利,禁止残忍对待动物。这一保护法的实施确实起到一定的作用,减少了许多动物的惨剧,这是其合理之处。
关于禁止活煮龙虾的不合理之处也有,之一,活煮龙虾属于个人选择,法律干涉是否有侵犯人权。第二,在北美洲等地区,小龙虾泛滥成灾,对当地的环境和生物造成了严重危害。这种时候,对它们再谈什么人道做法实在是无稽之谈。除此之外,外国人的思维实在让人难以理解,如果他们是真的在乎龙虾等生物的痛觉,干脆就别吃它们了。
我们该如何人道的吃龙虾?
龙虾在我国可以说是声名远扬,特别是小龙虾,作为我国人尽皆知的小吃美食,深受吃货们的喜爱。当年的小龙虾凭借着繁殖快、适应能力强等特点,迅速在我国的水域中安营扎寨,泛滥成灾。我国厨师们也是毫不客气,各种龙虾做法接连而来,比如红烧啊、清蒸啊、油炸呀,把小龙虾安排的是明明白白的。
那么,英国颁发新动物福利法后,他们该如何人道的吃龙虾呢?英国动物协会为此说出了几种人道处理 *** ,这年头吃龙虾都需要讲究 *** 啦。之一种 *** ,电击法,这种 *** 击杀动物在欧美等国是相当流行的。例如使用特制的电击设备电晕动物,再进行烹煮。但缺点很明显,这种设备价格昂贵,不适合普通家庭用。
第二种 *** 是速冻法,龙虾类甲壳动物在低温环境会陷入一种麻木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它们,它们不会有知觉。第三种 *** 是速杀法,甲壳类动物有多个神经中枢,熟练的厨师可以一刀切断,让它们的痛觉神经来不及反应。
类似牛羊猪等家畜是否也要享受和龙虾同样待遇呢?
近日,英国 *** 宣称龙虾等甲壳类动物具有痛觉神经,呼吁人们禁止活煮。对此,英国人民议论纷纷,要知道龙虾、螃蟹这类甲壳类动物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市场需求极高。为了减少龙虾的痛苦,英国动物协会还说出了好几种人道处理 *** 。估计此时的龙虾想说,能别吃我?
要说龙虾有痛觉神经,要人道处理,不能活煮。那类似猪牛羊这些家畜难道是痛觉神经,不能感知痛苦吗?它们是否都要享受和龙虾一样的待遇?要知道,欧美等国对牛肉的需求量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每年都有无数头牛出现在他们的餐桌上。这种时候,谈人道做法,是否太晚了。
当然了,新动物福利保护法的实施对许多动物都有不可忽视的保护作用,但该法的在细节方面还是有待完善和健全的。大家还知道哪些对龙虾的人道做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