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鱼,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主要的渔业资源之一,位列东海渔业“四大海产”之首,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其通体色泽亮黄如金,被赋予了富贵吉祥的东方美学意味。
福建省宁德市三都澳自古就是大黄鱼的生长繁殖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过度捕捞,野生大黄鱼资源濒临枯竭。面对这一情况,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以“大黄鱼之父”刘家富为代表的闽东水产科技工作者投身科研攻关,成功突破大黄鱼人工育苗技术。随之形成的大黄鱼养殖产业成为闽东沿海群众脱贫致富的一大支撑。
近年来,宁德以开展海上养殖综合整治为契机,推动大黄鱼养殖设施由传统渔排向新型塑胶渔排转型,改善养殖环境、提升养殖效益。同时,实施“国鱼”计划,向上深化“养殖链”,向下拓展“加工链”,并发力电商、渔旅融合,推动产业从种苗、养殖到加工、品牌、市场等全链条提升。
一尾鱼“游”出一个富民兴村强企的大产业。如今,宁德已成为我国规模更大的大黄鱼人工养殖、加工、贸易、出口基地,大黄鱼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被誉为“中国大黄鱼之都”。2022年,全市大黄鱼产量19.47万吨,产值88.75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超百亿元。
养殖户在宁德三都澳东冲口海域投放大黄鱼鱼苗(5月9日摄)。 新华社发(王志凌摄)
厨师在宁德首届全国大黄鱼美食烹饪大赛上烹饪大黄鱼(4月9日摄)。 新华社发(王志凌摄)
在宁德霞浦下浒海域渔排上拍摄的养殖户夜捕的大黄鱼(2021年11月25日摄)。 新华社发(王志凌摄)
宁德霞浦溪南海域渔排上,养殖户夜捕大黄鱼(4月17日摄)。 新华社发(王志凌摄)
宁德三都澳白基湾海域的新型大黄鱼养殖渔排(无人机照片,7月17日摄)。 新华社发(王志凌摄)
宁德三都澳白基湾海域,新型渔排绵延海上(无人机全景照片,7月17日摄)。 新华社发(王志凌摄)
被称为“大黄鱼之父”的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宁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原站长刘家富在修改《恢复野生大黄鱼资源》的报告(5月11日摄)。刘家富年过八旬,仍然奔忙在大黄鱼产业发展一线,痴心不改。 新华社发(王志凌摄)
在宁德金盛水产生产车间,工人们加工大黄鱼产品。这里每天大黄鱼加工量达1.5至2万尾(5月12日摄)。 新华社发(王志凌摄)
宁德制造的大黄鱼深海养殖平台“宁德1号”拖航出海,驶向霞浦北礵岛海域养殖区(无人机照片,6月27日摄)。该平台装配自动投喂、气温海水监测、信息化自动控制等先进系统,将引领宁德大黄鱼养殖由内澳走向深海。 新华社发(王志凌摄)
电动游艇载着游客领略宁德海上风光(无人机照片,7月14日摄)。 新华社发(王志凌摄)
这是人工繁育的宁德大黄鱼鱼苗(5月6日摄)。 新华社发(王志凌摄)
人工繁育的宁德大黄鱼鱼苗。 新华社发 周义 编制
核污水240天到我国海域,这5种野生鱼要抓紧吃,遇到了别手软日本将核废水排入海中,引发了全球热议,有专家表示预计240天后核污水就会到达中国沿海,引发了网友们的担忧。
作为一个爱吃海鲜的人,核废水入海,那就意味着以后吃海鲜就没有那么方便了,尤其是以下这5种野生海鱼要抓紧吃,无法人工养殖,现在遇到别手软,以后可能就吃不到了。
中国人很爱吃鱼,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平日间,鱼都是最常见的家常菜之一,深受大家的喜爱。
到底是哪5种野生海鱼呢?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海鱼营养丰富,富含多种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而且口感鲜嫩细腻,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成年人大家都很适合吃。
一、带鱼
带鱼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深海鱼,带鱼常年生活在海底60-100米的地方,无法人工养殖,渔民将其捕捞上岸时,带鱼体内会产生剧烈的气压从而死亡,渔民们只能将带鱼放入冷库中冰冻保存。
所以我们在菜市场,超市等地方看见的带鱼往往都是冰冻的,带鱼营养价值丰富,口感细腻,买回来煎着吃很是美味,深受大家的喜爱。
二、秋刀鱼
“秋刀鱼的滋味,猫跟你都想了解”,周杰伦的那首《七里香》道出了秋刀鱼的美味。
秋刀鱼很多人都非常的熟悉,尤其是在夏季的烧烤摊上,秋刀鱼更是很多人爱点的烧烤菜品。
秋刀鱼也算一种深海鱼,离开了海面就无法存活,所以经常看到的秋刀鱼都是冰冻的,而且秋刀鱼也无法进行人工养殖。
别看秋刀鱼个头小,但其实价格很丰富,肉质鲜美,买回家不管是烤着吃,还是油炸,红烧都是很美味的。
三、安康鱼
安康鱼名字听起来很吉祥,但其实长相很丑,又被人们称为:“丑鱼,鬼鱼”等各种名称,别看它看丑,但其实营养丰富,口味鲜美。
安康鱼肉多没有硬刺,鲜活的安康鱼很适合买回家炖豆腐汤,或者是和豆腐一起红烧,鲜嫩入味,不懂吃就可惜了。
除了炖汤红烧,安康鱼还可以烤着吃,小时候奶奶会将安康鱼切片晒干,然后放入少许食用盐去烤干,给我们当零食吃。
四、针鱼
针鱼又被称为马步鱼,它的嘴很长,而且像一根针,故此而得名,针鱼性格比较凶猛,但口感很不错。
尤其是将其拿来烧烤,跟秋刀鱼不相上下,针鱼除了烧烤之外,也可以像秋刀鱼一样煎着吃,或者是将其裹上面粉油炸也是很美味的。
五、鲅鱼
鲅鱼个头其实并不是很大,呈现长条状,在山东一些地方,有女婿送给丈母娘鲅鱼的风俗。
鲅鱼的吃法很多,比如可以做成特色的鲅鱼饺子,将鲅鱼的肉打成剁碎,加入少许香葱,韭菜之类的配菜,放入食用盐,少许生抽,做成鲅鱼馅料,然后包入饺子中。
鲅鱼做出来的饺子肉质鲜嫩多汁,深受大家的喜爱,很多人可能会说鲅鱼腥味太重,但其实是没有挑选到新鲜的鲅鱼。
挑选鲅鱼时也有技巧,如果肚子破了不要买,如果按压一下鱼肉,发现凹下去不反弹这种也不买,吃鱼就得新鲜,不然的话就划不来了。
日本核废水入海,对海洋生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很多野生海鱼都会被核辐射感染,核污水240天到我国海域,这5种野生鱼要抓紧吃,遇到了别手软,以后可能就难以吃到了。
这5种海鱼目前都无法人工养殖,与其吃人工养殖的鱼,不如吃野生鱼,营养更丰富,遇到后可别错过。
最后麻烦大家点个赞支持一下,非常感谢!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点赞转发走好运,愿你有始料不及的运气和突如其来的欢喜。
本文由餐饮新纪元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欢迎留言评论,收藏与转发,你的每一条点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餐饮新纪元全网文章阅读量突破5亿,如果你对餐饮业感兴趣,热爱美食,喜欢创业,有想法有梦想,那不妨关注我们,每天带给你不一样的视角解读餐饮创业、分享美食。
有更精彩的观点讨论,欢迎大家私信我,图片来源于 *** 配图,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25张罕见动物照:天牛头上趴满了螨虫,水滴鱼满脸忧伤一只圆滚滚的菠萝蜜上,突然伸出一个尖尖的脑袋——这就是犰狳,古老的生物。
看这只小雏鸟,猜一猜,这家伙长大以后是什么种类的鸟?没错,是鹈鹕!小时候就能看出大嘴巴了。
这不是猫,也不是浣熊,这是又凶又可爱的麝香猫。
一只特立独行的鸽子,就是想在路面上留下自己的足迹。
两只海鸥颤抖着叠罗汉,不知道在玩什么把戏。
水滴鱼被捞出了水,样子看着令人忧伤。
漂亮的鸟儿我们已经看了很多了,看看鸟类中的丑八怪吧,有请加州秃鹫!
网蝽真的是非常漂亮的昆虫,透明的翅膀上,阳光反射出了梦幻般的光泽。
户外闯关项目你看起来好玩,但是其实危机四伏……
一条巨型鱼掀翻了一辆大卡车?这只是玩具车,所以鱼看起来特别大。
白肢野牛的头上,一只小鸟就在休憩,似乎非常有安全感。那是当然的,白肢野牛是世界上最强壮的野牛之一,和它待在一起,绝对是安全的。
好一只绿色的鸽子,绿得那么彻底,那么纯粹,这就是绿色果鸠,是不是很漂亮?
一只颜色斑斓的海蛞蝓身上,趴着一只精致的小虾……海底世界,美丽,神秘,有多少秘密等待着我们探索啊!
铺路的工人气炸!这狗子可真的是狗啊!
这只猫咪睡得很死,就像真的死了一样……
哇哦,那么大的叶片!真的是令人惊讶,这是巨型海葡萄的叶片,当然,海葡萄不是葡萄。
很多种类的蛙或者蟾蜍都会把自己的宝宝——蝌蚪背在背上,真的是模范好爸爸!
小鱼们围在爸爸的身边,爸爸到哪儿,小鱼就到哪儿。
糟糕,鲨鱼被它的食物卡住了喉咙!
这是一只天牛的头部,仔细看,上面居然有小虫子!天牛的头上趴满了螨虫。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房车旅行。来见识一下蒸汽机时代的房车:
“不许拍摄我的孩子!”
猫咪居然趴在滑翔机上飞到了空中!太危险了。
长臂猿突然伸手抓住了游人的头发,危险!
随着今年4个月禁渔期结束,7月1日,西江渔民纷纷启航,开始新一轮捕捞作业。在广东云浮,渔民莫姨和丈夫早上6点就开船出来捕鱼,前两网收获不错,捕到50多条西江鱼。目前,西江渔业资源丰富,有鲩鱼、鳊鱼、鲮鱼、鲤鱼、刀鱼、西江虾等。
1r日上午,广东肇庆高要区禄步镇举办了第二届开渔节,据了解,凌晨四时,渔民已经纷纷摸黑出动。收获了肥美巨硕的和顺、坑鲩、西江骨鱼,还有鲜活生猛的河虾……渔民刚刚卸货就引来食客争相问价,更有肇庆周边城市的游客闻风而来,只为一尝西江河鲜滋味。 文/记者:于敢勇 通讯员:刘烁 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肇庆西江网
来源: 广州日报
中科院团队发现约4.38亿年前古鱼新物种“眼镜蛇大庸鱼”中新网北京7月11日电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盖志琨研究员1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他指导该所2022年度大学生“科创计划”入选者、江西师范大学本科生张雨萌、李旭彤完成的古鱼新物种——约4.38亿年前“眼镜蛇大庸鱼”化石最新研究成果论文,近日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历史生物学》(Historical Biology)在线发表。
该项研究在湖南张家界地区志留纪兰多维列世特里奇期早中期(距今约4.38亿-4.35亿年)秀山组地层中首次发现的大庸鱼类新物种“眼镜蛇大庸鱼”,系统分类上属于盔甲鱼亚纲大庸鱼科大庸鱼属,是目前发现的大庸鱼科的第三个新物种,其属名“大庸”取自旅游胜地张家界市的旧称‘大庸县’,种名“眼镜蛇”取自其头甲形状与眼镜蛇的头部非常相似。
“眼镜蛇大庸鱼”(左)与“湖南大庸鱼”的对比(张雨萌 绘)。研究团队 供图
盖志琨指出,这也是盔甲鱼类化石在志留纪秀山组地层中的首次发现,并揭示出大庸鱼科更多的原始特征,特别是研究团队在“眼镜蛇大庸鱼”的头甲背面发现一对保存完好的小孔,这对小孔正好位于内耳附近第二中横联络管的正前方,可能代表了大庸鱼内耳内淋巴管的外开孔。
该发现表明,奥陶纪(距今约4.85亿-4.44亿年)阿兰达鱼类中所谓的“松果孔”实际可能是成对的内淋巴孔,这意味着脊椎动物开放的内淋巴管系统早在奥陶纪就已经出现,并且代表了脊椎动物的原始状态。此外,在一些志留纪早期的盔甲鱼类包括长兴鱼、曙鱼、安吉鱼等,头甲背面也存在这样一对内淋巴管的外开孔,因此可能代表盔甲鱼类的原始特征。
“眼镜蛇大庸鱼”化石复原图(桂芳 绘) 研究团队 供图
志留纪秀山组地层是一套以黄绿色、灰绿色页岩及泥岩为主的沉积岩,在中国华南地区的湖南、重庆、贵州、四川等地分布非常广泛,以盛产无脊椎动物化石“秀山动物群”而闻名于世,其沉积环境指示水体进一步加深,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无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天堂,可能并不适合盔甲鱼类的生存。“眼镜蛇大庸鱼”在秀山组地层的首次发现,则打破了这一传统认识。
研究团队介绍说,新种“眼镜蛇大庸鱼”在头甲大小、内角形态和纹饰等方面明显区别于之前发现的“湖南大庸鱼”:前者的头甲长宽均为后者的1.5倍;前者的内角呈三角形,而后者的内角呈长的叶状;前者头甲纹饰由细小而密集的瘤状突起组成,而后者则由雪花状突起组成。
华南地区的大庸鱼属与发现于新疆塔里木地区的小瘤鱼共同构成大庸鱼科。在系统位置上,大庸鱼科虽然和汉阳鱼科、修水鱼科同属于盔甲鱼亚纲的原始类群,但并不能与汉阳鱼科、修水鱼科共同组成一个单系类群,而是与除汉阳鱼科、修水鱼科之外的盔甲鱼类(真盔甲鱼目+多鳃鱼超目)构成姐妹群,这次研究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同样支持这一观点。因此,大庸鱼科一直被作为盔甲鱼类演化的“原型”,这一类群在志留纪兰多维列世早期就已经向真盔甲鱼目和多鳃鱼超目两个不同的方向演化。
“眼镜蛇大庸鱼”化石照片及其头顶一对“小孔”特写(盖志琨 摄)。研究团队 供图
据了解,盔甲鱼类是一种只在中国和越南北部志留纪-泥盆纪地层中出现的土著性“甲胄鱼类”。其作为现生有颌脊椎动物亲缘关系最近的无颌类祖先之一,在解剖学上促进人们对有颌类及其关键特征起源的理解,如颌的发育起源、中耳的鱼鳃起源和人类四肢的鳍褶起源等,同时也促进对早期鱼类游泳速度演化的理解。目前的研究表明,早在4.38亿年前,盔甲鱼类就已出现多样性分化,辐射演化出大庸鱼科、汉阳鱼科和修水鱼科3个原始类群,以及最原始的真盔甲鱼曙鱼科和最原始的多鳃鱼古木鱼科。其中,大庸鱼科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代表中国最古老的盔甲鱼类化石记录。
(记者 孙自法)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突发!广西北海一浴场不明鱼类咬伤多人,有种“特殊”鲨鱼被嫌疑多名游客下海游玩,竟被不明生物咬伤,鲜血淋漓!它会是什么?
图源:看度新闻
近日,在广西北海侨港浴场(以前叫电建村海滩),多名游客下海游玩,突遭不明鱼类咬伤,大多被咬到腿部、脚部等部位。有科普作者猜测:罪魁祸首可能是公牛真鲨。那咱们就来了解一下这种危险的海洋动物。
海洋科普博主海王弗兰克
公牛真鲨,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南北纬40°之间,在我国主要集中在台岛周边海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低危物种。有报道称:公牛真鲨是世界上3种最危险的鲨鱼之一。
公牛真鲨主要栖息在海湾、河口及泻湖,从上层至水深152米处。这种鲨鱼还有极其特殊的地方,它是鲨类中唯一能深入淡水生活至热地湖、河中,尤其是幼年仔鲨常在盐度低的河口处栖息。所以,公牛真鲨是一种温暖及沿岸浅水带常见的鲨鱼,可以在淡水中活动,甚至以游入淡水河流而闻名,这一点不像其他的海鲨。这种鲨鱼在6龄时性成熟,体长2.5米,最长可达3.5米,重316.5千克。大家想一下,这要是在浅海里遭遇它,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接下来,咱们进入正题:公牛真鲨为什么对人类有危害呢?由于它们可以在河流出没,因此是造成近岸攻击人类的元凶,包括很多被认为是其他物种造成的个案。根据许多专家的说法,公牛真鲨是世界上最危险的鲨鱼之一。因为它们是一种攻击性的鲨鱼,它们倾向于沿着热带海岸线,在人们经常游泳的水域捕猎。最让人吃惊的是,公牛真鲨几乎会吃任何东西,但它们的食物主要由鱼组成,有时也吃海豚和海龟,甚至吃其他鲨鱼。猎食行动白天、晚上都会进行。它们用锋利的针状牙齿捕捉鱼类、海龟、鸟类、海豹和其他海洋动物等猎物。与其他咀嚼和研磨猎物的动物不同,公牛真鲨只用数颗锋利的牙齿抓住猎物,然后将它们整个吞下。
回过头来,我们看看此次出事的海域,位于广西北海市最南端的侨港浴场,地处北部湾海域。
事发海域全貌
事发海域细节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环境资源基本现状》一书显示:广西近海在B22-B28断面上,夏季的近海海水盐度较低,远海海水盐度较高,表层海水盐度低,底层海水盐度高,表现出冲淡水的性质。例如,近岸的B28站(靠近北海市北部湾海域)表层海水盐度降低到30.0。这为公牛真鲨提供了特别适应的海水条件。
再说说让人望而生畏的公牛真鲨的牙齿。这些牙齿,基部宽,尖部窄,往往是下排牙尖呈针状,而上排牙齿呈三角形锯齿状,非常适合狩猎。这些极具攻击性的鲨鱼,它们的牙齿旨在撕裂猎物的肉。
图源:国家地理
这些看着就让人毛骨悚然的牙齿有多大威力呢?咱们拿数字说话。它的平均咬合力高达1350磅/平方英寸(折合94.9公斤力/平方厘米,相当于在成年人小拇指肚上站着将近2个成年女性),这一咬合力直接让它跻身动物中咬合力最强的前10名,其它比它厉害的有:尼罗河鳄鱼350公斤力/平方厘米,大白鲨280公斤力/平方厘米,河马126公斤力/平方厘米,美洲虎105公斤力/平方厘米,与它势均力敌的有大猩猩和北极熊。相比于人类,则是小巫见大巫了,人类平均咬合力只有区区的4公斤力/平方厘米,大约是公牛真鲨的20分之一。
公牛真鲨的上颌齿与下颌齿
据现场被咬伤的游客反应,他们被不明鱼类在水中咬伤之后,这种不明生物就逃之夭夭了,人们甚至没有反应过来,它到底是什么。咱们再来看看公牛真鲨在水中的移动速度。它在水中非常敏捷,速度高达40 公里/小时,而人类游泳冠军菲尔普斯的世界纪录才14.6公里/小时。试想,普通游客假如在浅水中遭遇攻击性极强的公牛真鲨,又怎么能够逃脱它的攻击呢。
公牛真鲨
咱们再来对比一下受伤游客被袭击的齿痕形状及尺寸,每处大体呈两排各3颗齿痕,上排创面极小,下排创面较大。参照人体腿部尺寸比例,可以推测上下齿痕间距约2.7厘米,每排相邻两齿间距约2厘米。
再看看上图公牛真鲨牙齿(实景)的间距尺寸,以人手指做参照物,上颌齿之间、下颌齿之间的间距均约为2厘米。所以海洋科普博主推测是公牛真鲨,也不是没可能。
至于此次北海侨港浴场伤人的不明鱼类到底是不是公牛真鲨,还有待专业人员的进一步调查确认。当地为了保障游客的安全,也及时负责任地发布了暂停浴场涉水活动的通告。
在此,小编也建议大家涉海游玩时,多多听从当地安全警示和提示,不要贸然进入有危险的海域,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造成安全隐患。
看看知更鸟蛾幼虫的特写,浑身长满了五颜六色的肿瘤,每个肿瘤。全身都是刺,不知道是可怕还是美丽。
这种看起来像恐龙的奇怪鸟被称为大蓝色巨蜥。据说它是恐龙的后裔,我还真信了。他们生活在非洲中南部。
德克萨斯长角牛走出困境,角有多长?看起来宽度比整个身体的长度还多。
求婚跳舞就是跳舞,只要跳得好,就能结婚。
很多鸟的羽毛都是绿色的,但我从来没有见过绿色的光。这种绿色的鸟被称为发光绿鸟。
这东西看上去不像人,也不像鬼。没错,它就是来自非洲的一座山,非洲鬼狒狒。
这是一种青蛙鱼,看上去很特别,像两片海藻叶子,随水流漂浮。
老虎一脸惊恐地跳入水中。
这只美丽的小鸟名叫玫瑰鹭。它有一个好名字,而且看起来非常好。
别跑,我来接你。
报警,水族馆里的展品已经被吃掉了,其他展品也在吃!
龙虾的基因非常不稳定。龙虾变异爪子不同是正常现象,不会影响食用。看起来有点吓人。
澳大利亚有奇怪的蜘蛛。他的名字是阿奇的三角蜘蛛。看起来后面有一个人脸面具,一个可怕的面具!
蛇吞蛇,黑吃黑。
老虎也会爬树。它已经把猴子引到了墙角,猴子却灵巧地跳到了另一棵树上,老虎却摔倒了。
鸡的力气有多大?战斗的力量毁灭乌鸦!
猫想哭,但猫窝里居然被负鼠占据了。
豹子和它的战利品——可怜的疣猪,它已成为豹子的午餐。
两只蝴蝶凭着爱情结婚,一只蜘蛛来咬了其中一只,但这似乎并没有影响蝴蝶的交配过程,它们死后也会在家族中传递。
在一个罕见的场景中,青蛇和棕蛇被抓住,棕蛇被蓝蛇吃掉。
别怕,我吞下去你就什么感觉都没有了。
这个东西叫做青蛙壳。看看那像青蛙一样粗壮、粗壮的后腿,你就明白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了。
为了救小狗,主人毫不犹豫地叫来了挖掘机。
白孔雀有很多,不过这只孔雀看起来并不是纯白色的,而是蓝白相间的,高贵典雅,就像一个青花瓷瓶一样。
鲨鱼跑进水里,张开血淋淋的大嘴。拍这张照片的摄影师还好吗?
这是什么鱼?答案:最主要的是——这是一条试图游泳的鱼。
这只狗的胡须和眼睛看起来很凶猛。
这只蚱蜢怎么会是粉红色的呢?红球有点超出常人的理解范围。
透明的玻璃罩在深海里游动,看起来非常漂亮。这是一种长相奇怪的水母。
鸽子的羽毛全部卷曲起来,看起来像一种观赏物种。
主人拿着绳子,什么动物在走?原来是一只狗在草丛中爬行。
乌鸦是狡猾而无所畏惧的动物。
猫很擅长制造麻烦。
以上内容及信息均来源于互联网。本文作者无意针对或提及任何特定国家、政治制度、组织、种族或个人。基于互联网信息的相关数据和理论研究。以上内容并不意味着本文作者同意文章中的法律、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信息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对因上述或相关问题而产生的任何问题不承担任何责任,也不承担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法律责任。
三间鱼种类大全,重新认识你鱼缸中的三间鱼。前几天我想入手两条帝王三间,因为工作时间关系,就让热心的水族店老板给我捎带两条回来,结果当天水族市场没找到帝王三间,就买了这种霹雳马三间,这种鱼跟帝王三间外形很接近,回想起我先前一个文章提到皇冠三间和巴西亚的区分,这次打算更全面的了解一下这个国内的三间鱼品种,结合图片更能详细的明白,明白你鱼缸中的三间鱼是哪一种,避免在养鱼的道路上被坑。
因为这个三间鱼种类繁多,外形,颜色基本差不多,很容易让刚入坑的新手上当,接下来我结合网上和实际搜集的材料和图片跟大家聊一聊国内主要的三间鱼的区别。
三间类也属于慈鲷科,是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鱼类。分布于南美的亚马逊河、托坎廷斯河流域、奥利诺科河流域以及圭亚那至大西洋入海口支流中。
体型硕大,更大可达1米左右;而且体色艳丽,花纹各异,外形基本一样,跟国内食用鱼鲈鱼相似,虽然在国内被当做观赏鱼饲养,但是在原产地著名的野钓鱼类及高级食用鱼。
三间属肉食性鱼类,特别能吃,不能和它体型小的鱼类混养。
帝王三间
学名:Cichla temensis,帝王鱼
产地:南美洲
体长:30-90cm
特征:眼后有斑纹,未成年帝王三间身上斑点密且线型。
巴西亚三间
学名:Cichla kelberi,巴西亚三间、巴西亚鱼
产地:巴西境内河流
体长:40cm
特征:这种鱼与皇冠三间更大的不同就是巴西亚的后三鳍上都有金色斑点,身上也可能会有金色斑点,而皇冠三间是不会有任何斑点的。
皇冠三间
学名:Cichla ocellaris,孔雀鲈、金老虎
产地:亚马逊河流域大部分地区
体长:40-60cm
特征:皇冠三间的颜色很鲜艳,侧板底色为明黄色,背部稍有青灰; 腹鳍、臀鳍和尾鳍的下半叶也是橘红的。最显著的标识是鱼体侧有三道黑纹。
申古三间
学名:Cichla Melaniae,辛古三间
产地:巴西申古河流域
体长:35-55cm
特征:其身体中部是由一条密密麻麻的黑色斑点组成的横带,发色的好的个体的黑斑周围海带金边,从鳃盖后一直贯穿到鱼尾,美丽不美丽,因人而异,反正散发着金钱的味道。
蓝帆眼斑
学名:Cichla orinocensis,阿根廷丽鱼
产地:奥里诺科河、亚马孙河、尼格罗河流域都有发现
体长:40-60cm
特征:成鱼各鳍(除胸鳍外)都呈蓝色,体侧和尾柄依次分布着四个圆形的黑点,因此得名蓝帆眼斑,蓝帆眼斑与巴西亚鱼、皇冠三间、帝王三间等的体型并无太大差别,但各鳍发蓝,体侧与上述三种鱼不同的是有三个圆形的黑斑而不是黑色粗线。
蓝帆五间
学名:Cichlapiquiti,为南美丽鱼
产地:在野外主要分布在南美的投肯河流域和阿拉瓜河流域。
体长:40-50cm
特征:同它同属的其他鱼的体型(巴西亚鱼、皇冠三间等)没有太大差别,但它的各鳍(除胸鳍外)呈蓝色,背鳍下有五条黑线,底色没有巴西亚和皇冠那么金黄,而是普普通通的黄白色。成鱼身体各鳍除胸鳍外都能表现出优雅的淡蓝色,背鳍下面有五条黑色的粗线,因此得名蓝帆五间。
当然还有一些更为稀有的三间鱼品种,如苏州里满天星,横带五间,委内瑞拉眼斑,横带七间,巴西fogo等等。咱们常见的还是皇冠三间和巴西亚,眼斑三间和帝王三间,霹雳马三间,其他的不是种类稀有,就是价格昂贵。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三间鱼的几个品相的区分,如果有遗漏和错误,欢迎大家提出来,共同学习。我是乡村养鱼小哥,一名热爱养鱼的狂人,希望以上介绍能给大家在选三间鱼的时候有所帮助,谢谢!
30组活久见的照片,正在沉没的日本军舰,澳大利亚的双簧机器人1.小孩子蹲坑不会玩手机,但是闯的祸不比玩手机小。
2.在隧道里拍摄到坠崖,要不是悬崖绝壁上画着自行车道的标志,我差点就信了。
3.国际象棋比赛上的美女参赛者德拉赫,这位原籍伊朗的选手曾经因为没有戴头巾参加比赛而被开除,她移民美国后代表美国参加了国际象棋比赛。
人人都想逃离的地方,不是地狱,也是监狱。
4.说他清醒吧,他造了一个没用的楼梯。
说他不清醒吧,他还知道给楼梯加上栏杆。
5.国外一位行为艺术家用废弃电子产品自制的装甲,
你猜的没错,他是在呼吁人们减少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家电垃圾。
6.花豹与豪猪,这次真的是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7.三阶魔方比赛上的惊人速度与三阶魔方的环状同步可视化分解原理。
这个原理看似很难,认真思考之后,会发现真的是不简单……
8.游泳池的上方千万不要放黄色的遮阳棚,否则阳光会在水面“辉映”出尿液的颜色。
9.2019年法国夏朗德省出土的蜥脚类恐龙股骨,距今1.4亿年,重达半吨。
10.1910年的健美运动员,在那个没有蛋白粉和类固醇的年代,健美运动员身上的每一处肌肉都完全是汗水的结晶,每一处肌肉看上去都像是浑然天成。
11.苍鹭用死虫子当诱饵,给了河里的小鱼一击必杀。没点绝活还真不好意思在大自然里混。
12.英国女演员泽塔·琼斯1987年因主演了歌舞剧《第42街》而崭露头角,如花朵绽放的美貌迷倒了英伦大地的万千影迷。
可惜花无百日红,现年53岁的泽塔·琼斯整张脸已经垮到认不出。
13.猫头鹰的纹身,每一个v形条纹都像是一个香吻。
14.1950 年,苏联士兵在楚科奇半岛喂食饥饿的北极熊,小熊紧紧地抱着投食的苏联士兵,恨不得管他叫一声亲爹。
15.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撒给美军的传单!
提醒美国兵是在参与一场受政客和富人操纵的非正义战争。
16.瓢虫骑着蒲公英种子,御剑飞行。
17.爱沙尼亚标枪投掷者马格努斯·柯特,标枪的阴影恰好投在了他的脸上。
从这个角度看,他像是在尽力地把标枪从脑袋里抽出来。
18.一名英国渔民在湖中捕到的金鱼,重达67磅(60.6斤),他还给这条鱼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胡萝卜”。
19.穷人哪儿都有,纽约的地铁上也有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20.不知道这种钉子户,会不会后悔当初的选择。噪音太大住不了,自己开店又过不了消防验收。
21.澳大利亚“比奥格拉菲亚”公司生产的“电视头机器人”(TV HEAD ROBOT)。
里面的人可以控制机器人的行为,将提前录制的表情和声音通过平板电脑和音响展现出来。
新颖是挺新颖的,可是这不就是机器“双簧”吗?
22.1942年6月,通过美军“刺鲅”号SS-238潜水艇的潜望镜观察到的正在沉没的日本军舰。船上的膏药也没能堵住漏水的洞。
23.1906 年意大利骑兵学校的一次训练演习中,一名军容齐整的意大利军官骑着马从陡峭的高坡跳下。
意大利骑兵学校成立于1823年,每位军官在离开学校之前都必须跳下这条高坡。
24.英国格拉斯哥的河滨博物馆在国外社交网站里的热度不亚于我国的奇葩建筑“秋裤大楼”
因为这座博物馆的大门外立面像是在竖中指。
苏州的东方之门
25.慈禧太后的凤袍与霞帔,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26.国外的奇葩雕塑,墙上还特意涂上了尿渍。它就这么站了五六年,可是一滴也没酝酿出来。
27.1981年的清华大学图书阅览室,连一个走神的学生的都没有,每个人都在专心致志地研究学问。
28.地里挖出来的连体土豆,想必它们曾经非常相爱。
29.美国一本名为《法官》的讽刺杂志在1890年刊登的插图,清朝被描绘成了一个邪恶的剧痛。
30.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稀有物种研究所的两个动物死党。
这两只小老虎因为洪水被赶出了原本的家园。
好在物种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对它们悉心照料,才让它们捡回了一条命。
“黄色的箱子”在水里翻腾,世界上最“方”的鱼是怎么游泳的?【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属于商业类别宣传。
(图片来源:wiki)
撰文 | 阿娴
审校 | Ziv
你会画鱼吗?
随便找一个小朋友,画出来的估计都是左图这种有着尖尖的嘴和细长身体的鱼,很少见到有人把鱼身画成一个四四方方的盒子。然而,大自然中真的存在这种“异形”鱼!
编辑:好看吗?我画的!(骄傲
右图这个外形浮夸、类似一个黄箱子的鱼,名字叫粒突箱鲀(),俗名木瓜或者黄箱鱼。它们喜欢栖息在太平洋、印度洋以及南大西洋东部的珊瑚礁中,撅起嘟嘟嘴,主要以小型猎物(小蠕虫、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和小鱼等)和礁石上的有机碎屑为食。
幼鱼体色是鲜艳的金黄色,身上遍布黑色的圆形黑斑,整只鱼就像一颗黄底黑斑的小圆球。随着鱼的长大,黑色斑点会越来越小,鱼身则呈现出蓝灰色的外观。由于黄箱鱼喜欢独居,胆子又很小,所以这种明亮的黄色和黑色斑点反而变成了它抵抗外界潜在捕食者的警告色。
当黄箱鱼受到攻击或者威胁时,皮肤还会释放一种箱鲀科鱼类特有的神经毒素(Ostracitoxin)。很多人尝试养它但都失败了,其原因就在于如果它们身处相对封闭的水域,例如水族箱内,释放的毒素可能造成缸中其他鱼的“团灭”。
牛角箱鲀的骨骼示意图|wiki
大多数的鱼,从鲈鱼到鲨鱼,都有适应水栖的柔软的流线型身体,可以让它们在水中畅游。但是黄箱鱼的鱼身却有着盒子形状的坚硬骨架,这和我们平时认识的鱼模样有着千差万别,甚至让人不禁怀疑是不是进化哪里出了问题?毕竟凭借这种鱼身在水里游泳可太慢,太难了啊!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虽然看起来呆呆傻傻,但黄箱鱼的身手却极其敏捷,几乎可以算是珊瑚礁区域最敏捷的鱼类之一。它们是怎么游泳的呢?
图源参考资料<3>
2002年,一组研究人员使用3D打印的箱鲀模型来研究水是如何在它们的身体周围流动。他们发现,当水流侧向冲击黄箱鱼的时候,它们的骨质外壳附近会形成一些小的漩涡,从而稳定箱鱼的运动。这个巧妙的生存技巧对于减少黄箱鱼游泳时水流的扰动以及在湍流水域中保持稳定非常重要,人们也似乎终于找了一个可以解释黄箱鱼为什么长成如此异类还不会被进化淘汰的原因。
仔细观察你就能看到它紧紧贴住身体的尾巴|YouTube
但是,研究人员似乎忽略了一个细节:如果黄箱鱼甲壳周围的漩涡可以给它提供方向上的稳定作用,航向上的任何变化都被漩涡抵消,那么它们将会变得太过稳定而无法快速转向来躲避捕食者。并且,根据人们对黄箱鱼的观察,它是一个非常灵活的“黄箱子”,遇到危险时会快速调转方向、窜入礁石中躲避。
黄箱鱼:我真的是个很灵活的月半子!不信你看!|YouTube
S. Van Wassenbergh等人在2015年的研究反对了之前的漩涡理论,认为这些涡流产生的影响其实被黄箱鱼四四方方的骨架前所产生的力矩抵消了,黄箱鱼并不能以一个稳定的姿态游动,相反,它们非常容易“翻车”。黄箱鱼之所以非常灵活,其实是用背鳍、胸鳍、臀鳍快速翻腾(类似直升机的螺旋桨)帮助身体在流动的水中保持直立。当它们需要快速转弯时,只需将尾鳍向侧面弯折过去,它们的身体就会“翻倒”,帮助黄箱鱼在极小的空间转向。
也就是说,黄箱鱼的敏捷性是由空气动力学上不稳定的身体和鱼鳍运动方式的结合而形成的,再加上它们并不需要长距离游动,又身怀毒液和“盔甲”,所以放弃速度而选择敏捷性正是长期进化的选择。
2006年,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推出了其仿生概念车,其灵感就来源于黄箱鱼。|Wiki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正常的鱼是怎么游的?如果你观察过鱼的运动方式,就会发现它们的运动方式都差不多,都是通过尾巴和鱼身的有规律的左右摆动以及鳍的协调。
鱼的胸鳍和腹鳍可以维持鱼在水中的平衡,和其他鳍不一样的是,胸鳍不是垂直而是水平的,所以在运动的时候胸鳍会上下摆动,帮助鱼控制自己的浮沉。背鳍和臀鳍可以让鱼在水中保持直立,就像帆船底部的龙骨(在船体的基底中央连接船首柱和船尾柱的一个纵向构件)一样。
图源参考资料<4>
尾鳍既可以为鱼的游动提供额外的助力,又能帮助鱼改变游动方向。尾鳍向左摆动,鱼向左移动,尾鳍向右摆动,鱼向右移动。
不过,由于生活环境和习性的差异,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鳍的功能和形状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比如金枪鱼、旗鱼等鱼有着叉形或新月形(图一和图二)的尾巴,适合长距离、耐力的游泳;圆形尾巴则适合慢速游动。
图源参考资料<4>
看到黄箱鱼就想起一句歌词:“你说嘴巴嘟嘟,嘟嘟嘟嘟嘟......”
(图源YouTube)
参考资料:
<1>https://australian.museum/learn/animals/fishes/yellow-boxfish-ostracion-cubicus/
<2>https://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doi/full/10.1098/rsif.2014.1146
<3>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517274a
<4>https://www.fishandboat.com/LearningCenter/PennsylvaniaLeagueofAnglingYouthPLAY/PLAY2002/Documents/fishswim.pdf
<5>https://en. *** .org/wiki/Yellow_boxfish
转载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中科院物理所立场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
来源:把科学带回家
编辑: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