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题诗后拼音,以及题诗后 古诗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一、乡愁的诗句余光中拼音版
关于余光中的乡愁的诗句古诗 1.关于乡愁的诗句古诗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5、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6、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秋思》7、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9、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二首》11、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1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13、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1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1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1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17、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18、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望月有感》19、夜来幽梦忽还乡。——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20、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于谦《观书》21、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2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4、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张籍《秋思》25、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6、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三首》27、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28、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29、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30、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1、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32、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西江夜行》33、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夏完淳《别云间》34、墙里秋千墙外道。
——苏轼《蝶恋花·春景》35、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36、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马戴《灞上秋居》37、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韦应物《闻雁》38、壮年听雨客舟中。
——蒋捷《虞美人·听雨》39、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崔颢《长干行·君家何处住》40、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武元衡《春兴》41、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宋之问《渡汉江》42、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李白《关山月》43、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44、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45、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贾岛《题诗后》46、无情对面是山河。
——辛弃疾《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47、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48、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卢纶《长安春望》49、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50、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51、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二首》52、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高适《除夜作》53、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54、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苏轼《蝶恋花·春景》55、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曹丕《燕歌行》56、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57、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杜甫《江汉》58、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水仙子·夜雨》59、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贺铸《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60、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61、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崔颢《长干行·君家何处住》62、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63、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刘邦《大风歌》64、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65、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诗歌评析】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
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
(《白玉苦瓜》序)这样,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
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美点追踪】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
《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蔓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
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在意象的组合方面,《乡愁》以时间的发展来综合意象,可称为意象递进。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前面三节诗如同汹涌而进的波涛,到最后轰然而汇成了全诗的九级浪。《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
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一表现为音乐美。《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传统的美。
统一,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而追逐那种活泼、流动而生机蓬勃之美。
《乡愁》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其中的“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叠词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乡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写作背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10岁的余光中随父母辗转于上海、重庆等地。
22岁那年,余光中随家人来到台湾,并考取了台湾大学外文系。虽然专业是外文,余光中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
他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都有大量著述,而其中成就最杰出的,当属诗歌。人们评论,他的诗题材广泛,风格屡变,技巧多姿,融汇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笔法。
因此,他被誉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 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赋诗一首。
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沉吟良久。这,就是后来被海外游子不断传唱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相信很多人知道这首诗歌及作者。这首诗传诵了几十年,余光中老人也年近八旬了。余光中及其诗歌散文等在当代中文领域的影响力是震撼人心的。
本人认为《乡愁》这首诗,虽然简洁易懂,但蕴涵了游子极大的人生真情,虽然直观通俗,却让人热血沸腾。
这首诗歌在几十年的反复传诵过程中,吸引了很多著名作曲家,“大陆老民歌王”王洛宾,“台湾民歌只父”杨弦等等都曾为《乡愁》谱曲。可惜至今各种歌曲版本的《乡愁》都没传唱开来。人们依然接受着诗歌朗诵版的《乡愁》,可见其独特魅力。
“欲记其事可用散文,欲传其情可以写诗”。被誉为“诗文双绝”的余光中最近参加了第三届珠江(国际)诗歌艺术节。他把诗歌和散文比喻成两只眼睛,只用一只眼睛的话就看不完整。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创作背景】:余光中的一生是在频繁的奔波和迁徙之中,多次与亲人的聚散离合。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乡愁》这首诗。
【赏析】:全诗共四节。一方面,诗人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人生阶段。另一方面,诗人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共同的特征: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诗人为这人生的四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由此,看到这首诗以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构思极为巧妙。
【作者简介】: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 21种;散文集 11种;评论集 5种;翻译集 13种;共 40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乡愁/是—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想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题诗后古诗带拼音 题诗后古诗全文拼音版
1、两句三年得liǎng jù sān nián dé,一吟双泪流yī yín shuāng lèi liú。知音如不赏zhī yīn rú bù shǎng,归卧故山秋guī wò gù shān qiū。
2、翻译:这两句诗我琢磨三年才写出,一读起来禁不住两行热泪流出来。了解我思想情感的好朋友如果不欣赏这首诗,我只好回到以前住过的故乡山中,在瑟瑟秋风中安稳地睡了。
3、《题诗后》是贾岛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就是他视艺术为生命,全身心投入,执着追求完美境界的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每字每句都精益求精,反复推敲。表现了诗人艺术劳动的艰辛、刻苦,也说明好诗佳句得来不易。贾岛这种苦吟精神,对后世颇有影响。
三、题诗后 贾岛带拼音 题诗后 贾岛带拼音
1、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iǎng jù sān nián dé, yī yín shuāng lèi liú。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zhī yīn rú bù shǎng, guī wò gù shān qiū。
2、《题诗后》是唐代贾岛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是他视艺术为生命,贾岛作诗锤字炼句精益求精,布局谋篇也煞费苦心。这首诗就是他视艺术为生命,全身心投入,执着追求完美境界的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作者作诗每字每句都精益求精,反复推敲,这首诗就是他视艺术为生命、追求完美的精神境界的真实写照。
四、题诗后古诗带拼音
1、两句三年得liǎng jù sān nián dé,
2、一吟双泪流yī yín shuāng lèi liú。
3、知音如不赏zhī yīn rú bù shǎng,
4、归卧故山秋guī wò gù shān qiū。
5、翻译:这两句诗我琢磨三年才写出,一读起来禁不住两行热泪流出来。了解我思想情感的好朋友如果不欣赏这首诗,我只好回到以前住过的故乡山中,在瑟瑟秋风中安稳地睡了。
6、贾岛(779~843年),唐代诗人,字阆(读láng)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
7、贾岛30岁前累举不中第,后为生计所迫出家为僧。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作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
8、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遂州长江县(今遂宁市大英县)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9、他著有《长江集》10卷,录诗390多首。其以五言律诗见长,诗精于雕琢,曾因诗句“僧敲(推)月下门”中推敲二字受教于韩愈。因僧侣经历,造成他喜写荒凉、枯寂之境的特点,被视为唐代苦吟诗人的典型。
10、武宗会昌三年(843年)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卒于普州。享年64岁。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题诗后拼音和题诗后 古诗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