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隰怎么读拼音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隰怎么读拼音以及隰县的隰怎么读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隰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
1、隰是一个汉字,拼音是xí,意思是低湿的地方。这个字源于古代的名称,用于表示湿地或沼泽地带。在汉字中,“隰”字属于上下结构,由“艹”和“弟”两部分组成。
2、在自然环境中,“隰”字常常被用来形容那些低洼、湿润、多水的地带,例如隰草绵延、山隰芳草等等。这些词语都在强调这种地带的湿地特征和自然美景。在古代文献中,“隰”字也被用来形容某些地区的地貌特征,例如隰州、平隰等。
3、除了自然环境之外,“隰”字还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性格,例如隰下谦卑、隰伯进退无难等。这些词语都在强调人的谦虚、低调、不张扬的性格特点。
4、总之,“隰”字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的汉字,既可以用来形容自然环境,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性格特点。在语言和文化中,“隰”字不仅代表着一个低湿的地方,更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表达方式。
5、戌集中【阜字部】隰康熙笔画:22部外笔画:14〔古文〕𨻿《唐韵》似入切《集韵》《韵会》《正韵》席入切,𠀤音习。《尔雅·释地》下湿曰隰。《说文》阪下湿也。《释名》隰,蛰也。蛰,湿意也。《书·禹贡》原隰底绩。《诗·邶风》山有榛,隰有苓。《公羊传·昭元年》下平曰隰。
6、又《诗·周颂》徂隰徂畛。《笺》隰谓新发田也。《疏》隰,指地形而言,则是未尝垦发,故知谓新发田也。又《左传·桓三年》逐翼侯于汾隰。《注》汾隰,汾水边也。《後汉·西羌传》昔晋侯败北戎于汾、隰。《注》二水名。按汾隰,当从左传注。
二、_隰的拼音狐_隰的拼音是什么
1、_隰的拼音是:yuánxí。结构是:_(左下包围结构)隰(左右结构)。注音是:ㄩㄢ_ㄒ一_。
2、_隰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3、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4、意思是高平干燥地和低下潮湿地。
5、⒈高平干燥地和低下潮湿地。引《周礼·夏官·_师》:“_师,掌四方之地名,辨其丘陵坟衍_隰之名,物之可以封邑者。”贾公彦疏:“按郑注《大司徒》云:‘高平曰原,下湿曰隰。’”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高下_隰,燥湿寒燠之气宜候也,_制生化,土木金石之物宜悉也。”石声汉校注:“_即原野的原(塬)字的本字。原是高乾地。隰是低湿地。”
6、_隰yuánxíㄧㄨㄢ_ㄒㄧ__隰高平干燥地和低下潮湿地。《周礼·夏官·_师》:“_师,掌四方之地名,辨其丘陵坟衍_隰之名,物之可以封邑者。”贾公彦疏:“按郑注《大司徒》云:‘高平曰原,下湿曰隰。’”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高下_隰,燥湿寒燠之气宜候也,_制生化,土木金石之物宜悉也。”石声汉校注:“_即原野的原(塬)字的本字。原是高乾地。隰是低湿地。”
7、独辟蹊径点金乏术惮赫千里电光朝露东拉西扯斗粟尺布词不达意促膝谈心独步当时岛瘦郊寒
8、斗粟尺布促膝谈心担惊受怕堤溃蚁孔独辟蹊径大公无私大含细入词不达意原隰衍沃岛瘦郊寒
三、隰的拼音怎么读
1、(形声。阜:土山,与土地有关。本义:低湿之地)
2、下湿曰隰。――《尔雅·释地》。李注:“谓土地窊下常阻洳,名为隰也。又,可食者曰原,陂者曰阪,下者曰隰。”
3、上平曰原,下平曰隰。――《公羊传·昭公元年》
4、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周礼·大司徒》
5、牧隰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注:“隰皋,水厓下湿。”
6、平原之隰。――《管子·形势》。注:“下泽也。”
7、丘隰水潦。――《淮南子·时则》
8、山有榛,隰有苓。――《诗·邶风·简兮》
9、南望原隰。――清·袁枚《祭妹文》
10、又如:隰草(低湿地方所生长的草);隰皋(水边低洼,生长牧草的地方)
11、千耦其耘,徂隰徂畛。――《诗·周颂·载芟》
12、低湿的地方:“山有榛,~有苓”。
13、郑码:YKZU,U:96B0,GBK:DAF4
14、笔画数:16,部首:阝,笔顺编号:5225115545544444
四、隰县怎么念
1、隰县读:xíxiàn。隰指低湿的地方,出自《国风·邶风·简兮》:“山有榛,隰有苓”,意思是:山上有榛子,低湿的地方有茯苓。
2、隰县,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位于临汾市西北边缘,晋西吕梁山南麓,属典型的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县 *** 驻龙泉镇。东临汾西,西连永和,南与蒲县、大宁接壤,北与石楼、交口毗邻。
3、县文物古迹三十余处。以城西明代建筑“小西天”最为著名。隰县土特产金梨,以个大、汁多、营养丰富而闻名全省。隰县属于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山西省35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
4、隰县属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境内垣面高阔残缺,沟壑纵横交错,山峦连绵,丘陵起伏。隰县主要有三川、七垣、八大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海拔大部分在950米至1300米之间,更高处黄土镇紫荆山1955米,更低处午城镇上胡城村770米。
5、截止2013年,隰县辖3个镇:龙泉镇、黄土镇、午城镇,5个乡:城南乡、阳头升乡、寨子乡、下李乡、陡坡乡,98个村委、4个居委会、384个自然村。
五、隰怎么读,有几个读音,有什么出处
隰县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位于临汾市西北边缘,晋西吕梁山南麓,属典型的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县 *** 驻龙泉镇。东临汾西,西连永和,南与蒲县、大宁接壤,北与石楼、交口毗邻。
玉泉寺,建筑面积不大,布局合理,分上下两院,大小房屋二十余间,大雄宝殿
居其之上,雄伟壮观。玉泉水从上寺之后的石崖根经寺中径直而流下,石崖根有石刻佛像清晰可见,玉泉水的神秘就在于此。
小西天原名千佛庵,位于山西省隰县城西一里许的凤凰山巅。创建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距今已有三百六十多年。三面环山,庵前临河,古木参天,清流涓涓,凤凰山土崖如削,小西天耸立山顶。
紫荆山位于吕梁山脉南麓,海拔1530米,北起石口黄崖山,山峰挺峙,中贯玉林山建有玉泉寺,紫荆山物产丰富,草茂林密。
(3)春秋齐邑名,即犁丘。在今山东省临邑县西。
(4)古州名。在今山西省隰县。春秋晋称蒲邑,汉为蒲子县,隋为隰州。
(5)姓。春秋时齐有大夫隰朋。见《左传·僖公九年》。
出自《国风·邶风·简兮》:"山有榛,隰有苓"。意思是榛树长在山上,苓耳伏在低地。
出自《诗·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意思是山上有枝叶繁茂的大树,低洼的湿地有荷花。
六、隰的拼音
拼音:xí,声母是x,韵母是í,读作第2声。
亦作“皐隰”。亦作“皋隰”。水边低湿地。
6、邱隰(qiū xí):高起与低下之地。
7、郊隰(jiāo xí):指郊野低湿之地:
8、隰垧(xí shǎng):低湿的原野。
9、平隰( píng xí):低平的湿地。
10、皇隰(huáng xí):广漠的田野。
11、畛隰(zhěn xí):①小路。②泛指道路。③捷径;近路。
“隰”的基本含义为低湿的地方,如“山有榛,隰有苓”;引申含义为新开垦的田。“隰”,初见于楚系简帛中,形声字,从阜,表示土山,与土地有关。
本义为低湿之地。后来又在《说文》中发现,“隰”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的,隰组词有隰皋、隰垧、阪隰、皋隰、管隰、皇隰、郊隰、陵隰、平隰、邱隰、原隰、原隰衍沃、邍隰、畛隰、隰皋。
七、“隰”字怎么念
"隰"字的拼音读作 [xí]。这个字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含义,主要与地形和土地状况有关。首先,它可以指代低湿的地方,例如在古文中的“山有榛有苓”中,隰用来描述地势较低且湿润的区域。其次,隰也用于描述新开垦的田地,可能指的是尚未充分排水的农田。此外,"邱隰"特指高处与低洼地相间的地形,"郊隰"则指郊野中的低湿地带。"隰垧"一词则描绘的是低湿的原野,而"平隰"则指地势平坦且湿润的地方。"皇隰"则可能指的是广袤的田野,而"畛隰"这个词有多种含义,既可以指小路,也可泛指道路,甚至可能指快捷或近便的路径。所以,"隰"字不仅代表了具体的地理环境,还蕴含着道路和路径的概念。
好了,关于隰怎么读拼音和隰县的隰怎么读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