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块的拼音和快的拼音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块的拼音以及快的拼音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kuai的拼音汉字
1、kuai拼音的汉字:筷、快、块、会、宽、髋、款、窾、筐、狂、夼、况、亏、葵、跬、愧、昆、坤、捆、困等。
2、快,汉语一级字,读作kuài,最早见于小篆(《说文解字》中的),其本义是指高兴、痛快,即《说文解字》所谓的“喜也”,引申指迅速、直爽、将要等。
3、快,形声字。“快”字未见于甲骨文和金文中,是在秦篆(《说文解字》中的小篆)里才出现的用形声法所创制的后起字,以“(心)”旁表意,以“夬”旁表音。从小篆发展为汉隶和的楷书,“快”字的字形变化不大,演变的形迹比较容易看得出来。其本义是“喜”、“高兴”、“痛快”,都是发之于心的激越之情,所以用“忄(竖心旁)”表意。
4、《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并苦夬切,音块。《说文》:喜也,从心,夬声。《广韵》:称心也,可也。《后汉·盖勋传》:王允曰:“欲得快,司隶校尉,谁可作者。”
5、又《战国策》:恭于敎而不快。注:谓纵逸也。
6、又叶窥贵切,音愧。《易·旅卦》:心未快也,叶旅于处,未得位也。扬子《太𤣥经》:不宴不雅,礼乐废也。拂系绝纗,心诚快也。
7、(块)《唐韵》苦对切《集韵》苦怪切《韵会》苦溃切《正韵》苦夬切,𠀤音蒯。《说文》墣也。《博物志》徐州人谓尘土为蓬块。《左传·僖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出亡,过衞,衞不为礼,出于五鹿。乞食於野人,野人与之块。
8、又造物之名曰大块。《庄子·大宗师》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郭璞·江赋》焕大块之流形。
9、又垒块,胷中不平也。《世说》晋阮籍胷中垒块,故须酒浇之。
10、又衔块,请罪也。《唐书·𤣥宗纪》天宝末,安禄山反,帝欲禅位太子。杨贵妃衔块请死,帝意沮,乃止。
11、又孑也。一曰楚人谓我曰块。《楚辞·九辩》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陆机·文赋》块孤立而特峙,非常音之所纬。
二、石块的拼音
石声母是sh,韵母是i,音调是二声;头声母是t,韵母是ou,音调是轻声。石头,一般指由大岩体遇外力而脱落下来的小型岩体,多依附于大岩体表面,一般成块状或椭圆形,外表有的粗糙,有的光滑,质地坚固、脆硬。
石;石块。唐寒山《诗》之一九三:“饥餐一粒伽陀药,心地调和倚石头。”宋杨万里《题望韶亭》诗:“峄山桐树半夜鸣,泗水石头清昼跃。”《儒林外史》第二五回:“却是一条平坦大路,一块石头也没有。”
郭小川《闪耀吧,青春的火光》诗:“在青春的世界里,沙粒要变成真珠,石头要化做黄金。”
1、一霎间,他全身紧张得像一块石头,他的心沉坠得像灌满了冷铅。
3、穿透石头的水滴,它的力量来源于日积月累。
4、闪光的未必都是金子,而沉默的也不一定就是石头。
5、这顺心好像被拴了块石头似地直沉下去。
6、我的脚被一块锋利的石头割破了。
7、投入水中的石头一会儿就沉没了。
8、黄山石头好像一群活灵活现的动物。
9、城堡是什么,不言而喻,就是一堆石头。
10、这些石头姿态各异,千奇百怪,真是浑然天成。
11、在小蜜蜂的眼里,这一块石头就算得上庞然大物了。
三、土块的拼音
土块,汉语词语,拼音tǔ kuài,成疙瘩或团块的泥土。
出处:《礼记·明堂位》“土鼓蒉桴”唐孔颖达疏:“蒉桴,以土块为桴。”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耕田》:“立春后,土块散,上没橛,陈根可拔。”《南史·贺_传》:“乃以土块加其心上,俄顷而苏。”
1、随着振动筛的剧烈晃动,夹杂在麦堆中的小土块、木屑、草秆很快露出原形。
2、石、瓦、混凝土块黏接成建筑砌体的材料。一般认为是古罗马人发明的。
3、地上的土块被晒得滚烫滚烫的,几只黑褐色的大肚蟋蟀,安着弹簧似的蹦来蹦去。
4、把板结的碎土块耙细,把了无生气的种子一排排整齐压进泥土里。
5、可惜时移势迁,墙上的土块渐渐斑驳脱落,长上了苍茫的荒草。
四、糖块的拼音
从甘蔗、甜菜、米、麦等提制出来的甜的物质:白糖、红糖、冰糖、糖浆、糖稀、糖膏、糖瓜儿、糖房(旧时制糖的作坊。亦称“糖寮”、“榨寮”)。
碳水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的一类,分为“单糖”、“双糖”三种,是人体内产生热能的主要物质:糖元。糖尿病(因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是一种以体内糖代谢紊乱、血糖增高为主的慢性疾病)。
部首:米;笔画数:16;结构:左右;五笔:OYVK;五行:火。
笔顺读写:点、撇、横、竖、撇、点、点、横、撇、横折、横、横、竖、竖、横折、横。
(1)形声。从米,唐声。本义:食用糖及糖制食品的统称。
(2)食糖。古代以麦作饴,即麦芽糖。后多用甘蔗、甜菜等制糖,饴也。——《广韵》。
更添糖,拼折本,供他几碗。——宋·史浩《粉蝶儿·咏圆子》
(3)又如:红糖;白糖;冰糖;糖哺(一种甜饼);糖霜(细白沙糖);糖馈(一种甜饼。也作馈)。
(4)糖果;糖块。如:水果糖;奶糖。
五、方块的拼音
释义:正方形或正方体的通称。如:方块酥、魔术方块。报纸副刊每日刊出的短文,因全文排成方块形,故称为方块。
出处:茅盾《色盲》六:“林白霜慢慢地将这信笺折迭成小方块,拈在手指上轻轻地颤着,似乎估量它的轻重;然后藐然一笑,随手撩在字纸簏中。”
1、一个大大的黑色的“3”写在楼东角一处白色方块里。
2、可是他也建议工作者们自己去创造快乐,把俄罗斯方块效应应用到他们的优势上。
3、单击控制台窗口中的红色方块符号,就可以停止应用程序。
4、首席说话的时候,有人拿着一个方块卡纸板给他扇风。
5、剪其他方块时用这个模型比着画出轮廓。
6、今天报纸上的这篇方块小文章,寄寓了深远的含义,读来发人深省。
六、有一块黑板一台电视和许多桌椅拼音。
1、有一块黑板一台电视和许多桌椅 yǒu yī kuài hēi bǎn yī tái diàn shì hé xǔ duō zhuō yǐ。
2、我国在古代是使用汉字为载体,采用直音、反切等 *** 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即使注了音也读不出来。
3、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周有光先生称反切是“心中切削焊接法”。这两种注音 *** ,用起来都不方便。
4、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颁布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是指用《汉语拼音方案》中规定的字母和拼法拼成一个现代汉语的标准语音即普通话的语音音节。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
5、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
七、kuai拼音汉字
kuai是一个拼音,对应的汉字可以是快、筷、块等。
1、快是一个形容词,表示迅速、敏捷、快捷等意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快来形容某种动作或行为的速度,如他写字真快、快点儿,时间不早了等。
2、筷是一个名词,表示一种餐具,通常用于夹取食物。在中国,筷子是一种传统的餐具,历史悠久,使用广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筷来指代筷子,如我们去餐厅吃饭,快拿筷子吧。
3、块是一个量词,表示一块、一块等意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块来形容某些物品或事物的形状和大小,如这是一块石头、一块钱等。
综上所述,kuai这个拼音对应的汉字有多种不同的含义和用法。在不同的语境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使用哪个汉字。
1、语言交流:拼音是学习中文的基础,可以帮助人们更准确地发音和拼写。对于说普通话和方言的人来说,拼音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语音的准确性,从而更好地进行语言交流。
2、阅读理解:拼音可以辅助阅读理解,特别是对于那些还不能够完全掌握汉字的孩子来说。通过拼音,孩子们可以更快地读懂文章,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3、文化传承:拼音不仅是学习中文的基础工具,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手段。通过拼音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4、教育资源:拼音是现代教育的必备工具。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拼音可以帮助孩子们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5、国际化需求: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文学习也越来越国际化。拼音作为中文学习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外国人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中文,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关于块的拼音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