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战字的拼音怎么写的一些知识点,和战字的拼音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战士的战字的拼音
释义:1.打仗。 2.泛指争斗,比高下。 3.发抖。 4.姓。
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陈子昂《送别崔著作东征》
普法之战。——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战史(记载战争情况的史书或文章);战多(战功);战征(征战;战争);战讯(战事的消息);战道(战争的规律或法则)
(形声。从戈,单(占)声。本义:作战,打仗)
皆陈曰战。——《左传·庄公十一年》
春秋敌者言战。——《公羊传·庄公三十年》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左传·庄公十年》
将军百战死。——《乐府诗集·木兰诗》
挟矢以助战。——明·魏禧《大铁椎传》
技击利巷战。——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普法交战图。——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又如:征战(出征作战);战阀(战功);战垒(战争中用以防守的堡垒)
下骑搏战。——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股战而栗。——《汉书·高五王传》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小雅·小旻》
闻鸣镝而股战。——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又如:战欣欣(战兢兢);战钦钦(战兢兢);战笃索(战抖);战笃速(战抖);战都速(战抖);战恐(恐惧发抖);战动(颤动;抖动);战悸(惶恐发抖)
战士,本义为士兵或参加正义斗争及从事正义事业的人。也指一些 *** 游戏中的一种近战职业,另外也是一些歌曲、动画、电影、刊物的名称。
二、“战”的繁体字怎么写
战(拼音:zhàn)是汉语常用字,字形始见于战国金文,本义为战斗。“战”由本义引申泛指斗争;又指比强弱,讲胜负。如:观战、舌战;又假借指发抖,打哆嗦,如:战栗。
繁体字:战,部首:戈,拼音:zhàn
笔画:9,结构:左右结构,五行:金
首尾分解:占戈,部件分解:卜口戈,异体字:战戦
陆路交通运输线上设置的停车地点,是上下乘客或装卸货物的场所。
站在岗位上,执行守卫、警戒任务。
古代供传递 *** 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乘务员向乘客报告车、船等所到站和即将到达的前方一站的站名:及时报站,方便乘客。
三、战怎么写
1、笔顺:1竖 2横 3竖 4横折 5横 6横 7斜钩 8撇 9点(丨、一、丨、𠃍、一、一、㇂、ノ、丶)
2、动词:(1)作战,打仗(2)泛指搏斗,争斗,争胜负
3、名词:(1)战争,故事(2)战史(记载战争情况的史书或文章),战讯(故事的消息)
4、百战百胜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
5、百战不殆经历许多次战役,都没有遭到危险。形容善于用兵。
6、背城一战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7、背水一战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四、鱼字拼音怎么写
1、鱼(拼音:yú),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一条鱼的形状。“鱼”指在水中生活的一类脊椎动物,用腮呼吸,用鳍游水。
2、鱼是汉字部首之一,序号177。汉字中以“鱼”为意符的字大多与鱼有关,如:鲜、鲁、鲫、鲤等。
3、象形字。早期甲骨文中的“鱼”字是鱼的形象的刻画,从形体上可看出有鱼吻、鱼眼、鱼身、鱼鳍、鱼鳞和尾巴,线条虽简,但样样俱全。金文中的“鱼”字,形体往往比甲骨文复杂些,加上了鱼眼,连鱼尾也似乎有动感。到了周代晚期,“鱼”字的头部及鳍就开始简化。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鱼”字上的鳞片逐渐消失,尾鳍变成了火字。
4、到了小篆,“鱼”字上的背鳍及腹鳍完全消失了。这个演化是隶书的基础。隶书将这些繁复的笔画进一步规整合并,鱼体鱼鳞变为“田”,尾鳍化作四点底(灬)。到了现代简化汉字,鱼的尾巴形成了一条横线。
5、鱼是一种水生的冷血脊椎动物,用鳃呼吸。作为本义,“水生脊椎动物”也始终是“鱼”字最常用的意义,而“鱼”字之义却并不仅限于本义:一些似鱼而实际非鱼的动物,因其与鱼形似,也被称为“鱼”,如“鲸鱼”“鳄鱼”等。
6、在古文中还可以看到鱼用作动词,表示捕鱼、打鱼,例如《左传·隐公五年》记有:“五年春,公将如棠观鱼者。”句中的“鱼”即打鱼,今作“渔”。
五、战士的拼音怎么拼写
战士拼音:zhàn shì,战字的声母是zh,韵母是an,声调是第四声:士字的声母是sh,韵母是i,声调是第四声。
1、军队最基层的成员: *** ~。新入伍的~。
2、泛指从事某种正义事业或参加某种正义斗争的人:白衣~。无产阶级~。
【示例】张天翼《畸人手记》:“他说他们的教员从前是所谓打倒孔家老店的战士。”巴金《探索集·作家》:“作家是战士,是教员,是工程师,也是探路的人。”
【解释】军队中被授予士官(军士)和兵军衔的军人。直接操作装备,执行战斗或保障等任务。
【示例】同时哈马斯也并没有把以军士兵吉拉德沙利特完璧归赵。
六、战的拼音怎么写
战(拼音:zhàn)是汉语常用字,字形始见于战国金文,本义为战斗。“战”由本义引申泛指斗争;又指比强弱,讲胜负。如:观战、舌战;又假借指发抖,打哆嗦,如:战栗。
2019年11月20日,“汉语盘点2019”活动启动,清博大数据推荐的国际字为“战”。2022年12月12日,日本公布2022年度热门汉字:“战”字当选。
2022年12月20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光明网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22”揭晓仪式在京举行。“战”当选年度国际字。
背水一战:背:背向。水:指江河。背水:背后是水,表示后面没有退路。比喻和对方决一死战。
《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乃使万人行;出;背水陈(阵)。……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不少次战斗。
宋·李焘《太祖开宝元年》:“(赵)普曰:“陛下小天子耶?南征北战;今其时也;愿闻成算所向。”
宋·苏轼《留侯论》:“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
战无不胜:每次打仗没有不获胜的。形容军队每战必胜,战斗力极强。也比喻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战国策·齐策二》:“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
舌战群儒: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七、战字拼音
释义:1.战斗;打仗。2.武装斗争。3.泛指争胜负,比高低。4.颤抖。
“战”始见于战国晚期,当时主要有两种形体。一种是图1的金文,左旁是“单”,甲骨文的“单”本来是一种长柄的狩猎工具,后演变成杀敌的武器;右旁是“戈”,本义是一种用于勾割的兵器,二者结合起来,便成了的金文,意指拿着“单”“戈”等武器或狩猎武器去搏斗。此外“单”与“战”音相近,“单”也可视为声旁。
另一种金文,左边部分是“嘼”,“嘼”就是兽;右边部分是“戈”,表示持戈和野兽(或野兽般的人)拼斗,从这个意思看,“战”的本义也是战斗,也是会意字。
小篆,字的左旁已统一为“单”,作为表音的声符;字的右旁以“戈”表意。以后便以小篆为基文,相继发展为隶书和楷书。繁体的“战”字共十六画,书写速度慢,于是新造了一个以“占”为声,以“戈”为形的“战”,这个字见于明末的官府文书档案《兵科抄出》和清初的《目连记弹词》中,后作为简化汉字。
笔顺:①丨(竖)②一(横)③丨(竖)④㇕(横折)⑤一(横)⑥一(横)⑦㇂(斜钩)⑧ノ(撇)⑨丶(点)。
“占”窄“戈”略宽;顶部“占”低,底部“戈”低。
“占”,居左半格;“⺊”从左上格写至左下格;“口”上宽下窄。
“戈”,首笔横从田字格中心左侧起笔,略向右上斜行;㇂(斜钩)从竖中线上端右侧起笔,斜行至右下格钩出;撇从横中线起笔,撇至“占”下侧。
OK,关于战字的拼音怎么写和战字的拼音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