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祭拼音的问题,以及和祭怎么读拼音怎么写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祭的拼音是什么
拼音:jì、zhài,祭读作jì,声母是j,韵母是i,声调是四声;祭读作zhài,声母是zh,韵母是ai,声调是四声。
祭组词:祭祀、祭奠、祭文、祭祖、打牙祭、祭司、血祭、祭坛、祭灶、献祭、祭日、祭酒、祭品、祭星、祭拜。
1、对死者表示追悼的仪式:祭奠、公祭。
2、古代杀牲供奉鬼神:祭祀、祭天。
部首:示,四角码:27901,仓颉:bommf
86五笔:wfiu,98五笔:wfiu,郑码:RSBK
统一码:796D,总笔画数:11,笔顺:35445411234
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示追念:祭奠英灵。
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二、祭是多音字吗
[释义] [jì]:1.对死者表示追悼的仪式。 2.古代杀牲供奉鬼神。 [zhài]:姓。
详细释义: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手持酒肉供奉神主。本义即向神灵、祖上献上供品,并举行仪式,表示崇敬、祈求保佑。后来演变为一种对已故之人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以上义读jì。祭又读zhài,原是古国名,现主要用作姓氏。
【卷一上】【示部】子例切(jì)
注:此合三字会意也。子例切。十五部。
三、公祭拼音
1、读音为gong ji,汉语词语,是指 *** 或公共团体为向英灵、逝者表示致敬、缅怀、哀悼所举行的祭奠。退役军人事务部公布新修订的《烈士公祭办法》,自2023年5月1日起施行。
2、公祭(正确用语是公奠仪,公奠),公奠原本是指死者在未出殡前,曰“奠”不曰“祭”,但随著时代变迁而改变的文字语言进而形成的公祭或告别式。所谓的公祭指的是亡者在世时有特殊贡献或家属的亲朋好友,机关、团体、企业组织等单位;
3、凡有参与公奠者,依排定的先后顺序,届时依序出场祭拜的仪式,称为公祭。其主旨为亡者的肉体,最后一次在家致礼的道别式,其赞扬亡者在世时所付出的伟大功迹及贡献与后代子孙对亡者的永怀追思。
4、在出殡当日举行奠礼时,首先灵柩则会迁至屋外,然后先进行“家祭”之奠吊,随之亲戚朋友们会行奠酒礼之后才接著公祭仪式。
5、其公祭之会场,会布置大灵堂供各方亲朋好友告别致礼,会场四周则会放置亲友、长官、同事们等…所致赠的鲜花、挽联、罐头塔等…此时也会供上家属所准备的牲醴与祭,称为起柴头或启灵。
6、指的是在革命斗争、保卫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以及为争取大多数人的合法正当利益而壮烈牺牲的人员。
7、自古以来,不少忠肝义胆的人为了正义、为了民族、为了国家,舍生取义。他们的义举也永远在人民的心中,流芳百世。2018年4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
四、祭奠拼音
基本解释:【动】在死者灵前或墓前举行仪式,表示追念。
晋-葛洪《抱朴子·省烦》:“朝飨宾主之仪,祭奠殡葬之变,郊祀禘祫之法,社稷山川之礼,皆可减省,务令俭约。”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祝盟》:“祭奠之楷,宜恭且哀。”《红楼梦》之一零九回:“我也时常祭奠。”老舍《茶馆》第三幕:“四爷,让咱们祭奠祭奠自己,把纸钱撒起来,算咱们三个老头子的吧!”
1、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2、烟花散,情缘尽。于是,我只能蹒跚着走过我们一起走过的小径,用冰凉的双手,捧起残落的花瓣,默默地,告慰潮涨的思念,祭奠我们的曾经。
3、我想把这样的生活,这些保留的记忆祭奠下来,作为美好的回忆,却不会进入我的生活。
4、祭奠走过的年华逝去的美好将死的青春。
5、那一刻,唯有盈眶的热泪,祭奠着早已一去不再复返的青春。
6、革命先辈你们好,你们是英雄,大家不会忘记你们,在清明一个中国传统节日期间,我们来祭奠你,你们的功绩千秋万代,我们会永远想念你们。
五、祭祀拼音
1、"祭祀"是一个常用的汉语词汇,主要用于表示对祖先或者神灵的敬仰和祭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仪式,被视为尊重祖先、感恩神灵的重要方式。
2、祭祀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祭祖、祭天、祭地、祭神等。在这些祭祀活动中,人们通常会准备一些祭品,如食物、酒水、香烛等,以示敬意。同时,人们还会通过各种仪式活动,如献祭、祷告、舞蹈等,来表达对祖先或者神灵的敬仰和祈求。
3、在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中,祭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比如在清明节,人们会扫墓祭祖,以此来纪念逝去的亲人;在中秋节,人们会向月神献祭,以此来祈求丰收和平安。
4、在现代社会,虽然人们的信仰观念有所改变,但是祭祀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仍然被许多人所重视和保留。许多人在特定的节日或者重要的时刻,仍然会选择进行祭祀活动,以此来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对生活的感恩。
5、总的来说,"祭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词汇,它不仅代表了中国人对祖先和神灵的敬仰,也体现了中国人对生活的敬畏和感恩。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祭祀"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祭献拼音是什么
结构:祭(上下结构)献(左右结构)
《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又过了两日,是正月初五,苏州风俗,是日家家户户祭献五路大神,谓之烧利市。”
祭献sacrifice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普遍的宗教仪式,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甚大,但其形式和意义却因时代及地区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中华民族是实行祭祀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一直到现代,民间仍存在各种祭典。希伯来人也极为重视祭祀。旧约圣经对祭祀的史实、仪典、礼规都有详细的记载。
1、这些是在月朔的燔祭和同献的素祭,并常献的燔祭与同献的素祭,以及照例同献的奠祭以外,都作为馨香的火祭献给耶和华。
2、小子,你的确是可怜到家了,受此奇耻大辱,就连我都有些看不下去了!这样吧,只要你愿意祭献你的灵魂于我,等我接收了你的身体,我一定帮你雪耻报仇!
3、耶稣把自己在天面前,为了神的旨意的缘故而当成活祭献上,完全没有追求自己的幸福,相反地一切都以地上人的福祉为依归。
4、我原想追回那美丽的皎容,祭献在你碧草如茵的墓旁,谁知道青春的残蕾已和你一同殉葬。
七、祭的笔顺笔画
祭的笔顺笔画为:撇、横撇/横钩、点、点、横撇/横钩、捺、横、横、竖钩、撇、点。
本义即向神灵、祖上献上供品,并举行仪式,表示崇敬、祈求保佑。后来演变为一种对已故之人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
《谷梁传·成公十七年》——祭者,荐其时也,荐其敬也,荐其美也,非享味也。
成语拼音:jì tiān jīn rén。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霍去病传》——收休屠祭天金人。
解释:一种信仰活动,源于天地和谐共生的信仰理念。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
出处:《史记·卷七三·白起王翦传》——死而非其罪,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祀焉。
1、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2、隆重祭祀祖先,聚族而居钟鸣鼎食,是封建家族制度下重要的日常活动。
3我们微笑的脸在寂寞的夜祭祀着自己破碎的灵魂,那些弥漫在周围的黑色梦想,早已随莫名的心碎和疼痛一起弥散在漫无边际的黑夜,我们都是被梦想抛弃被忧伤照顾掩护的孩子。
4、祭祀是中国古代君王的重要活动之一。
5、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6、沿河而居,珠水两岸的原居民把划龙舟当作一种探亲访友、祭祀先人、纪念屈原的民俗。
7、蒙古族的敖包祭祀仪式源远流长,从氏族社会延传至今。学术界关于敖包的起源众说纷纭。
8、求雨受到了历代朝廷的重视,从皇帝到知县,每遇天旱,都要设坛祭祀。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祭拼音和祭怎么读拼音怎么写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