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缢拼音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岌岌拼音怎么读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自缢怎么读
自缢的意思是:用绳子等吊在高处套着脖子自杀。
1、拼音:zì yì2、近义词:上吊、吊颈、悬梁3、反义词:他杀、谋杀4、引证解释:
(1)现代·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生活周刊》已停刊,盖如闻将被杀而赶紧自缢。
(2)南朝·范晔编《后汉书·列女传·阴瑜妻》:荀采遂以衣带自缢。(白话文:荀采于是用衣带自尽。)
一、近义词:自杀1、拼音:zì shā2、释义:自己杀害自己。3、引证解释:现代·郁达夫《沉沦》:幸而他住的旅馆里,还有一个主人的女儿,可以牵引他的心,否则他真只能自杀了。
二、反义词:他杀1、拼音:tā shā2、释义:指结束他人的生命的行为,与自杀相对。
3、引证解释: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罢罢罢,他杀不如自杀,借哥哥剑来,待我自刎而亡。(白话文:算了,与其被他杀死不如自我了断,借我一把剑,让我自杀而死。
自缢造句大全 1.最终,包工头因精神崩溃而自缢在小山的一棵树上。 2.但是事机已失,无可挽回,广陵一江之隔,遂不可达,终于穷途自缢。
二、自缢怎么读yi了
1、自缢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自杀行为,它是指通过将绳子或其他物品绑在自己的脖子上,以使自己窒息而死亡。自缢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存在,尤其是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的人群中。
2、自缢是一种自杀方式,指的是用绳子或其他物体将颈部绑紧,以阻止呼吸而导致窒息而死。这是一种极其危险和悲剧性的行为,常常由深度的绝望和心理痛苦所驱使。
3、自缢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自杀方式之一,尤其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的地区。据统计,每年全球约有超过一百万人死于自缢。这个数字令人震惊,同时也凸显了自缢对个人和社会的巨大影响。
4、自缢的危险性在于其快速且致命的特点。一旦颈部被绑紧,供氧和血液流通就会受到阻碍,导致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无法得到足够的氧气,从而引发窒息和死亡。由于这种方式的迅速致命性,很少有幸存者能够及时获救。
5、首先,自缢这个词的拼音应该是“zì jié”,而不是“yi”。这个词的之一个音节是“zì”,它的声调是第四声,表示声调要降得很低。第二个音节是“jié”,它的声调是第二声,表示声调要先升高一点,然后再降低。
6、在中文中,自缢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自杀行为,它在社会中被视为一种极端的行为,也是一种非常悲惨的行为。自缢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生活中的压力,心理健康问题,或者其他的个人问题。无论原因是什么,自缢都是一种非常不健康的行为,需要尽快采取措施来防止它的发生。
7、在现代社会中,自缢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常见的自杀方式。尽管我们已经有了很多的心理健康资源和支持,但是自缢的发生率仍然非常高。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来帮助那些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群,以避免他们采取自缢这种极端的行为。
8、总之,自缢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自杀行为,需要我们尽快采取措施来防止它的发生。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来帮助那些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群,以避免他们采取自缢这种极端的行为。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多的心理健康资源和支持,以帮助那些已经采取了自缢行为的人群,让他们重新走向健康的生活。
三、缢的拼音
1、缢的拼音是(yì)。解释:动从糸(mì),益声。从糸,与丝绳有关。本义:吊死,笔画数:13;部首:纟。又《广韵》《集韵》《韵会》𠀤於赐切,音㱲。义同。
2、康熙字典:《广韵》《正韵》於计切《集韵》《韵会》壹计切,𠀤音翳。《说文》经也。《博雅》绞也。《释名》悬绳曰缢。缢,阨也,阨其颈。《左传·桓十三年》莫敖缢于荒谷。《注》缢,自经也。《周礼·冬官考工记·輈人》不伏其辕,必缢其牛。
3、缢”字在开头的词语:缢裂缢死缢杀缢号缢女缢部;“缢”字在结尾的词语:自缢绞缢;“缢”字在中间的词语:自缢身亡。
4、缢字笔划顺序是:撇折、撇折、提、点、撇、横、撇、点、竖、横折、竖、竖、横。
5、【动】从糸(mì),益声。从糸,与丝绳有关。本义:吊死同本义〖hang〗缢,经也。——《说文》。段注:“绞缢必两股辫为之。缢死必两股为之,以其直悬也,故亦谓之经”十四年春,孔达缢而死。——《左传·宣公十四年》莫敖缢于荒谷。——《左传·桓公十三年》
四、缢怎么读
1、从糸(mì),益声。从糸,与丝绳有关。本义:吊死
2、缢,经也。——《说文》。段注:“绞缢必两股辫为之。…缢死必两股为之,以其直悬也,故亦谓之经”
3、十四年春,孔达缢而死。——《左传·宣公十四年》
4、莫敖缢于荒谷。——《左传·桓公十三年》
5、自缢于庭树。——《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又如:缢死(用绳索,布条等套绕颈上挂于高处气绝而死。也称吊死);缢鬼(吊死者的鬼魂)
7、用绳子勒颈绝气而死〖strangle〗
8、缢而弑之。——《左传·昭公元年》
9、缢即气绝。——清·方苞《狱中杂记》
10、组词:自缢、缢鬼、缢杀、缢女、绞缢
五、缢的意思
1、“缢”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绞刑。在古代,绞刑是一种常见的死刑执行方式,通常是将罪犯勒死或吊死。随着汉字的发展和演变,“缢”字的形状和含义也逐渐演变。在甲骨文中,“缢”字的形状像是一个人被吊在绞刑架上,形象地表达了“缢”字的本义。
2、在金文中,“缢”字的形状更加抽象化,但仍然保留了绞刑的意象。到了小篆中,“缢”字变得更加规范和清晰,一直沿用至今。
3、“缢”字在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是“吊死”或“上吊自杀”。例如,“他上吊自杀了”这句话中的“缢”字就是表示上吊自杀的行为。此外,“缢”字还可以用来表示任何形式的自缢或他缢。
4、除了本义和用法之外,“缢”字还可以被引申为其他含义和比喻义。例如,“缢死”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而陷入绝境或困境,类似于“束手无策”、“走投无路”等词语。此外,“缢”字还可以用来比喻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内心痛苦或压抑。
5、“缢”字的拼音是yì,其中“尸”是声旁,表示读音与“尸”相近。在书写时,要注意“缢”字的笔画顺序和结构,尤其是绞丝旁和上半部分的写法。正确的书写方式应该是先写左边绞丝旁的一撇,再写上面的两个点,最后写下面的横钩和撇。
6、在不同的方言中,“缢”字的读音和用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吴方言中,“缢”字的读音类似于“di”,而在客家方言中则读作“gai”。此外,在不同的方言中,“缢”字的用法也可能会有所差异。
六、缢杀的读音缢杀的读音是什么
1、缢杀的拼音是:yìshā。注音是:一_ㄕㄚ。结构是:缢(左右结构)杀(上下结构)。
2、缢杀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3、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4、⒈谓勒人之颈而使之死。引《公羊传·僖公元年》:“夫人薨于夷,则齐人曷为以归?桓公召而_杀之。”《后汉书·刘玄传》:“禄使从兵与更始共牧马於郊下,因令_杀之。”唐段安节《乐府杂录·琵琶》:“_郑中丞_昨以忤旨,命内官_杀。”巴金《卢骚与罗伯斯庇尔》:“革命跟着罗伯斯庇尔被缢杀了。”
5、缢杀缢杀,就是用绳索套头,致人于死,流行于埃及、波斯一带。罪人被缢杀后,尸体仍悬在木梁上(创40∶19),用来警告众人。《圣经》中也记有自缢而死的人(撒下17∶23,太27∶5)。
6、格杀弗论杀鸡哧猴杀风景杀手锏格杀不论杀气腾腾杀鸡为黍
7、杀鸡哧猴杀威棒覆军杀将杀手锏不教而杀杀风景借刀杀人格杀弗论格杀不论杀鸡为黍
8、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缢杀的详细信息
缢拼音和岌岌拼音怎么读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