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字拼音(拎的拼音)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16 0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帝字拼音的问题,以及和拎的拼音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帝的拼音和词语
  2. 帝的组词和拼音
  3. 帝下面加口的字只有啻,拼音是什么
  4. 三皇五帝分别是谁字上带拼音
  5. 帝的拼音
  6. 帝的拼音怎么拼写

一、帝的拼音和词语

帝王(dì wáng)天帝(tiān dì)帝都(dì dū)帝子(dì zǐ)帝制(dì zhì)上帝(shàng dì)黄帝(huáng dì)后帝(hòu dì)帝储(dì chǔ)白帝(bái dì)帝廷(dì tíng)帝党(dì dǎng)苍帝(cāng dì)西帝(xī dì)让帝(ràng dì)农帝(nóng dì)汉帝(hàn dì)帝服(dì fú)帝文(dì wén)帝容(dì róng)帝垣(dì yuán)帝图(dì tú)帝丘(dì qiū)帝谟(dì mó)帝辇(dì niǎn)帝事(dì shì)北帝(běi dì)帝郊(dì jiāo)类帝(lèi dì)帝师(dì shī)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花蒂的全形。上面象花的子房,中间象花萼(花瓣外面的绿片)。下面下垂的象雌雄花蕊。本义:花蒂)

(2)天帝,上帝。宗教或神话中称主宰万物的神。更高的天神。古人想像中宇宙万物的主宰 [the supreme Being]

帝,上帝,天之神也。——《字汇》

帝命不时。——《诗·大雅·文王》

兆五帝于四郊。——《周礼·大宗伯》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4)又如:帝乡(传说中天帝居住的仙乡);帝君(古人对神的尊称);帝江(传说中的神名。居于“天山”)

(5)君主,皇帝 [monarch;emperor]

安帝雅闻衡善求学。——《后汉书·张衡传》

帝字拼音(拎的拼音)-第1张图片-

争强为帝。——《战国策·赵策》

揣帝无杀瑞意。——《明史·海瑞传》

于是益知西后与帝之不相容矣。——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6)又如:帝王州(帝王居住的地方);帝世(帝王的世系);帝储(皇太子);帝祚(帝位);帝典(帝王的法制)

(7)天 [sky]。如:帝宫(天宫);帝青(青天)

(8)帝国主义的简称 [imperiali *** ]。如:反帝反封建斗争

二、帝的组词和拼音

组词:皇帝、黄帝、玉帝、帝国、帝国主义、帝王将相、帝子、累帝、先帝、称帝、帝号、帝业、帝命、上帝、义帝、帝庭、望帝、帝乡、帝阙。

帝,是一个汉语常用字,最早见于三皇五帝时代,本义是专指天帝,后指人间君主,引申含义为对人的道德修养达到一个境界之后的称谓。含有帝的常用成语为三皇五帝、鲁鱼帝虎、简在帝心、胡天胡帝、二帝三王。

1、正被黄牛旋,难期白帝下。——出自元稹《表夏十首》。

2、皇帝尚巡狩,东郊路多堙。——出自袁高《茶山诗》。

3、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出自曹操《薤露》。

4、一鸟海上飞,云是帝女灵。——出自岑参《精卫》。

5、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出自杜甫《北征》。

6、大角缠兵气,钩陈出帝畿。——出自杜甫《伤春五首》。

7、明月谁同我,悠悠上帝都。——出自江为《岳阳楼》。

8、今宵帝城月,一望雪相似。——出自刘禹锡《月夜忆乐天兼寄微之》。

9、六代江山在,繁华古帝都。——出自王贞白《金陵》。

10、调苦荆人怨,时遥帝子灵。——出自陈季《湘灵鼓瑟》。

三、帝下面加口的字只有啻,拼音是什么

一、帝下面加口的字只有啻,拼音chì。

1、〔不~〕不止,不只,如“~~如此”;不异于,如“~~兄弟”。

不啻匪啻不啻霄壤不啻再造不啻天渊

一、汉字笔顺:丶一丶ノ丶フ丨フ丨丨フ一

二、笔顺读写:点、横、点、撇、点、横撇/横钩、竖、横折钩、竖、竖、横折、横、

3、不啻霄壤[bù chì xiāo rǎng]

(差距)不比天和地的差距小。比喻差距非常大。啻:只,仅仅。不啻:不仅仅,不比……小,一般用作比较。霄:云霄,指天空。壤:土壤,指大地。

4、不啻再造[bù chì zài zào]

再造:再生。用作感激别人救助。

5、不啻天渊[bù chì tiān yuān]

不啻:无异于。渊:深潭。无异于从云天之上到深潭之底。比喻差别极大。

出自清·李渔《闲情偶寄·宾白第四》:“吴有吴音,越有越语,相去不啻天渊。”

白话文翻译:吴国有吴国的乡音,越国有越国的语言,两者差别极大。

四、三皇五帝分别是谁字上带拼音

三皇:伏羲(fú xī)、女娲(nǚ wā)、神农(shén nóng)

五帝:黄帝(huáng dì)、颛顼(zhuān xū)、帝喾(dì kù)、尧(yáo)、舜(shùn)

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与女娲同为福佑社稷之正神。楚帛书记载其为创世神,是中国最早的有文献记载的创世神。风姓,又名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史记中称伏牺,在后世与太昊、青帝等诸神合并,在后世被朝廷官方称为“太昊伏羲氏”,亦有青帝太昊伏羲(即东方上帝)一说。

燧人氏之子,生于成纪,定都在陈地。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伏羲是古代传说中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

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

又称娲皇、女阴,史记女娲氏,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之正神。

相传女娲造人,一日中七十化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因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尚有争议,也有说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领尊号炎帝)。

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传位五百三十年。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颛顼(zhuān xū)(公元前2342-公元前2245年):是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姬姓;是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中华人文始祖之一。颛顼因佐少昊有功,被封于高阳(今河南开封市杞县高阳镇)。少昊死后,共工氏与颛顼争夺帝位,颛顼打败共工,继少昊主政,号“高阳氏”。

颛顼去世后,由黄帝曾孙、玄嚣(少昊)之孙、蟜极之子帝喾继位。在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中,颛顼是主管北方的天帝

五、帝的拼音

1、帝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模拟架木或束木焚烧以祭天,本义是天帝、上帝,后专指道德修养和功德很大很高的人。

2、帝首笔点画居中,角度稍立,收笔可略向左下带,呼应下画;横画以斜切起笔,稍抗肩,过点笔后行笔勿长,略平;下面两个点笔紧凑呼应,不要写散,笔断意连,呈合抱之态;“冖”左点起笔距离勿远,露锋,由轻及重,向下略左斜;横钩与左点虚接起笔,向右行笔略轻,抗肩角度与上横一致,过撇点后行笔略长,行笔到位后再向上稍抬笔锋然后顿笔出钩,钩身勿长,遒劲有力。

3、下面“巾”字上靠,左竖起笔位于左点下方偏左位置处,竖身稍左斜;横折竖钩与左竖实接起笔,横画勿重,抗肩,到位后顿笔向下内擫写右竖,竖身稍重,肩角处不明显,出钩内圆外方,并且钩角略高于左竖的收笔;最后竖笔与上部首点直对,竖身稍细,劲挺有力,收笔介于悬针与垂露之间。

4、1,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5、2,龙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

6、3,巍巍宫阙接天长,九阍帝子欲开疆。东城健儿备鞍马,西城健儿市刀枪,家家裁征衣,户户舂军粮。稚儿犹在抱,漫语阿爷早还乡。君不见白骨蔽野纷如雪,高树悲风声飒飒。一朝英雄拔剑起,又是苍生十年劫。

7、4,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8、5,中国人好称“黄帝子孙”,此种概念在中国自称“天下”的大一统时代是不可能形成的。

9、6,辛亥革命后,革命派放弃了对“黄帝子孙”称谓的错误认识,使其重新成为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的代称。

10、7,善鼓云和瑟,尝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11、9,章邯不卑不亢道:“先帝子嗣,凋零甚多。

12、10,五帝子孙劲弩末,魔尊后裔锋芒极。

13、11,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

14、12,那个跟黄帝子孙颛顼高阳对着干的存在。

六、帝的拼音怎么拼写

帝(拼音:dì)是汉语一级通用汉字(常用字) [1]。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模拟架木或束木焚烧以祭天,是“禘”的初文;一说其古字形像花蒂,是“蒂”的初文。帝的基本义是天帝、上帝,亦可指先王,周代以后战国以前亦可专指道德修养和功德很大很高的人,秦以后成为“皇帝”简称。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拼音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