汋的拼音?汉语拼音-问答-

汋的拼音?汉语拼音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11 0

大家好,关于汋的拼音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汉语拼音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斟的拼音
  2. 五行中属水读YUE的音的字
  3. 汋字去掉三点水读啥字
  4. 卓的拼音怎么写
  5. zhuo拼音汉字
  6. 约字拼音

一、斟的拼音

斟的部首是斗,共13画,是左右结构。

释义:1.本指用勺子舀取。又指往杯子或碗里倒(酒、茶)。例:斟茶。2.仔细思考,考虑好坏,比较长短。例:斟酌。3.古代指精羹汁。例:厨人进斟。

出自《左传·襄公四年》:“与斟灌共助相。后羿臣寒浞杀后羿,浞使子浇帅师灭之。”

组词:斟裁、斟忱、斟愖、斟灌、斟诲、斟剂、斟量、斟勺、斟酌损益、斟泻、斟寻、斟鄩、斟酌、斟雉、斟汋、自斟。

最常用词组:斟酌,意为“反复考虑之后决定取舍。”

造句:我对这个问题有些话要说,虽是一孔之见,但请大家多加斟酌。

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

二、五行中属水读YUE的音的字

拼音为 yue的汉字有:

1、月:拼音:yuè。

汋的拼音?汉语拼音-第1张图片-

释义:本义是月亮;历名,农历依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为一月,月份;月光,月色;指妇女的月经,月事;指妇女怀胎的月份,又指分娩后的一个月以内的时间;每月;古人以月为群阴之本,故用以形容女子及女子有关的事物。

释义:本义是说,说道;叫做;句首、句中助词,无实义。

释义:本义是高大的山;特指名山“五岳”或“四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高大的山;用以尊称妻方的父母一辈长者。

释义:本义是高兴,愉快;“说”、“悦”古今字。

释义:本义是跳跃;上竖,上举;迅疾。

释义:本义是在门内考察、计算事物;引申为计算;察看,视察,考查;检阅;看,阅读;经历;观赏;总聚,汇集。

释义:助词,古与“聿”、“越”、“曰”通用,用于句首或句中;指广东、广西;广东的别称。

释义:古代兵器,青铜或铁制成,形状像板斧而较大。

三、汋字去掉三点水读啥字

汋字去掉三点水读啥字?——答案:勺 sháo。

勺,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读作sháo,象形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为舀酒的用具,后来泛指一种有柄可以舀取东西的器具;引申可形容少量、细微;用作量词表示一般物量名。

1.一种有柄的可以舀取东西的器具:~子。饭~儿。掌~儿的(厨师)。

2.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百分之一。

[ sháo shuǐ ]一勺水。指少量的水。

[ hòu nǎo sháo zi ]后头部;脑袋后部;枕部。

[ sháo shuǐ yī luán ]一勺水,一块肉。比喻量少。

[ wǔ sháo ]谓古代儿童学文舞。唐刘允济《经庐岳回望江州想洛川有作》诗:“礼乐富垂髫,诗书成舞勺。”

[ lóng sháo ]古礼器。用以舀酒浆。柄刻龙形,故称。

[ sháo rén ]一个人言行等很不合实际。

[ mǎ sháo ]木制的大勺,用来盛饭、盛粥。

[ piáo sháo ]亦作“瓢杓”。把老熟的葫芦剖为两半所做成的勺子。

[ dà sháo ]烹饪用凹形薄壁锅。

[ sháo bā ]说明一个人脑子有问题、痴呆的状况。

[ cén sháo ]勺中之水。喻微小。

[ zhēn sháo ]1.考虑、吸取。 2.犹处置。

[ guī sháo ]圭、勺都是古代很小的容量单位、因用以比喻微小。宋王禹偁《酬种放徵君》诗:“行年过半世,功业欠圭勺。”

[ sháo yào ]1.即芍药。古人离别常用以相赠。 2.五味调料的合剂。 3.调味;调和。

[ shū sháo ]古代柄上刻有饰纹的舀酒浆的器具。

[ chǎo sháo ]炒菜用的带柄的铁锅,形如勺子。

[ sháo yǐn ]一勺汤水。言汤水量少。

[ sháo rè ]勺热一般是由于摩擦产生的,略带有刺痛的感觉。

[ cháng sháo ]复姓。春秋时有长勺氏。

[ qiè sháo ]北京土话,不懂行,闹笑话的意思,类似“土包子”,“土鳖”。

四、卓的拼音怎么写

1、zhuo的读音:zhuō(声母zh,韵母uo,一声)、zhuó(声母zh,韵母uo,一声)。

2、zhuó:彴、犳、汋、圴、灼、妰、卓。

3、单韵母,很重要,发音口形要摆好。

4、张大嘴巴a、a、a,拢圆嘴巴o、o、o。

5、嘴巴扁扁e、e、e,牙齿对齐 i、i、i。

6、嘴巴小圆u、u、u,撅嘴吹哨ü、ü、ü。

7、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8、板车平走ā、ā、ā,板车上坡á、á、á。

9、下坡上坡ǎ、ǎ、ǎ,板车下坡à、à、à。

10、读声母要留心,堵住气儿再发音。

11、像个6字b、b、b,脸盆泼水p、p、p,两个门洞m、m、m,一根拐棍f、f、f;

12、马蹄走路d、d、d,一把雨伞t、t、t,一个门洞n、n、n,一根木棍l、l、l;

13、9字加钩g、g、g,一挺机枪k、k、k,一把椅子h、h、h,i下加钩j、j、j;

14、像个9字q、q、q,一个叉字x、x、x,z加椅子zh、zh、zh,c加椅子ch、ch、ch;

15、s加椅子sh、sh、sh,禾苗向日r、r、r,像个2字z、z、z,半个圆圈c、c、c;

16、半个8字s、s、s,像个树杈y、y、y,屋顶相连w、w、w。

五、zhuo拼音汉字

圴、犳、汋、彴、灼、拙、妰、茁、叕、卓、浊、炪、斫、浞、酌、丵、桌、烵、捔、捉、诼、倬、剢、涿、聉、着、梲、棁、淖、娺、啅、啄、琸、琢、晫、棳、棹、椓、焯、斱、斮、蓔、硺、罬、窡、窧。

1、汉字的发展史是一部源远流长的历史,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早的甲骨文、金文,到篆书、隶书、楷书等阶段,汉字不断演变和发展。

2、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是汉字最早的形态,出现在商代。甲骨文主要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用于记录和传达当时的重要信息。甲骨文的特点是笔画较简单,多为直线、折线和点,但已经开始有了初步的音义结合。

3、金文则主要刻在青铜器上,用于记录当时的重要事件和文献。金文与甲骨文类似,但笔画更加繁复,有了更多的曲线和变化。

4、篆书是汉字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出现在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篆书笔画均匀,字形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篆书的字形较为固定,书写起来也比较规范。

5、隶书是汉字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出现在战国晚期和秦代。隶书的出现标志着汉字由繁到简的转变,隶书的笔画简化了许多,字形也变得更加扁平。隶书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汉字的普及和发展。

6、楷书是汉字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出现在汉代末年和魏晋时期。楷书字形端正规范,书写起来也比较方便。随着印刷术的普及,楷书逐渐成为汉字的标准字体,一直沿用至今。

7、除了以上四个阶段,汉字的发展还经历了草书、行书等阶段。草书和行书都更加简便、流畅,适合于快速书写和记录。

六、约字拼音

大约、不约而同、隐隐约约、约定、隐约、约法三章、隐约其辞、约束、约会、预约、绰约多姿、约莫、践约、月约星期、和约、汋约、立约、负约、约言、凡尔赛和约、成约、约法、诫约、界约、宛约、处约、词约、从约、款约、元约、约集、约敕、家约、立约人、从约长、幽约、隐约、约交、约要。

1、我们郑重其事地约好,大家一起航海。

2、我们约好在公园门口的塑像前会合。

3、约几个好友浅斟低唱,也别有一番风味。

4、每次我想约她出去,都打退堂鼓。

5、明天,同学们约好要到河边野炊。

6、我跟小红很久不聊天了,今天我们约好了聊个痛快。

7、共有约一万名市民扶老携幼到天文台参观。

8、老人们都喜欢约上三五知己,聚在茶馆谈天品茶。

9、他们约好六点见面,但阴错阳差的,双方都迟到了。

10、他于是取酒歃血为盟:“我等誓不负约。”

11、老板今天约好客户开会,你如果又姗姗来迟,准被开除。

12、和别人约好的事情,宁可冒着大风大雨,也不能迟到。

13、听说金字塔的石块更大的重约十六吨,大家都吃惊地叫出声来。

14、小林约我一起去春游,我因阮囊羞涩,只能借故谢绝。

15、老板今天约好客户开会,你如果又来迟,就被开除。

16、老人站起来连句感谢的话也没有说,只与他约好五日后榆次相见,便扬长而去。

17、每当我无聊时,就会看看书;每当我消遣时间时,就会去约朋友谈谈心。

18、唐朝郭子仪单骑见回纥,大有蜀汉关羽应鲁肃之约单刀赴会的遗风。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汉语拼音 拼音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