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芎的拼音怎么读,药材川芎的正确读音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芎字怎么读
【芎】字的拼音:xiōng,该拼音是三拼音节,由声母x介母i和韵母ong组成,是后鼻音。
【芎】字的笔画:横、竖、竖、横折、横、竖折折钩,共6画笔画很少;部首为艹,字形结构为上下结构。
【芎】字的基本释义:〔芎䓖〕即“川芎”,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状复叶,白色,果实椭圆形。
【芎】字的组词:川芎、神芎汤、山芎、芎藭、川芎茶等等
【川芎】的功效:1、镇静安神——中药川芎对人体的中枢神经有很积极的作用,能够营养神经元,提高中枢神经系统,起到镇静安神的效果。
2、抗菌抗辐射——中药川芎最重要的功效之一就是抗菌抗辐射,含有多种药用成分,能够消灭人体内敏感菌和致病菌。
二、芎怎么读 拼音
芎,汉语二级字,读作芎(xiōng),亦称“川芎”,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状复叶,白色,果实椭圆形。
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状复叶,白色,果实椭圆形。产于中国四川和云南省。全草有香气,地下茎可入药。亦称“川芎”。
根据《唐韵》去宫切《集韵》丘弓切《正韵》丘中切,𠀤音穹。芎藭,香草。《扬雄·甘泉赋》发兰蕙与芎藭。《注》芎藭,叶似藳本。
根据《本草注》芎,本作𦵡,或云:人头穹窿高,天之象也。此药上行专治头痛诸疾,故名芎藭。古人因其根节状如马衔,谓之马衔芎。
后世因其状如雀脑,谓之雀脑芎。其出关中者呼为京芎,出蜀中者为川芎,出天台者为台芎,出江南者为抚芎。《博物志》苗曰江蘺,根曰芎藭。
又《韵会》居雄切,音弓。义同。
广韵:去宫切,上平1东,qīong,通开三平东溪
the rhizome of chuanxiong植物名。多年生草本,叶似芹,秋开白花,有香气。根茎皆可入药。
学名:Lagerstroemia subcostata Koehne
俗名:拘那花、苞饭花、小果紫薇
介绍:树皮为茶褐色,光滑。叶为互生或近对生,膜质,呈椭圆形或卵形、叶柄较短,表面为淡绿色且很光滑;圆锥花序顶生,花为白色,花瓣有长柄呈波浪状卷皱;蒴果呈椭圆形,成熟时五办开裂,种子很小有翅。
木材材质坚韧密致,是枕木和农具不可或缺的用材,早期也普遍用作薪炭柴料;其树性萌蘗力强,又能耐干旱与适应贫瘠地质,是良好的水土保持植物。
三、芎读什么拼音
树皮为茶褐色,光滑。叶为互生或近对生,膜质,呈椭圆形或卵形、叶柄较短,表面为淡绿色且很光滑;圆锥花序顶生,花为白色,花瓣有长柄呈波浪状卷皱;蒴果呈椭圆形,成熟时五办开裂,种子很小有翅。木材材质坚韧密致,是枕木和农具不可或缺的用材,早期也普遍用作薪炭柴料。
其树性萌蘗力强,又能耐干旱与适应贫瘠地质,是良好的水土保持植物。九芎黄褐色的木材,材质密致而坚韧,可供枕木之用。九芎的树皮和枝叶是极好的天然的植物染料,可以做天然纤维的染色所用。
九芎树最明显的特征就在于它光滑的树皮,日本人称九芎「猿滑」,意思是连猿猴也会从树上滑跌下来,九芎又名九荆,、拘那花、苞饭花,清代《植物名实图考》记有“拘那花,山中小儿取其花苞食之,味淡微苦,有清香,故名苞饭花。”
清康熙三十五年刻本的《台湾府志》记有“九芎,烧柴之最者,村落草屋用为竖柱。”在《台湾府葛玛兰厅志.物产》则记“炭:内山掘窑,砍木烧之,以石楠、九荆木为佳,他木次之。”这说明了台湾早期使用九芎主要是为烧柴、烧炭及构屋立柱之用。
多年生草本,高0.5-1米。根棕褐色,多分叉。茎直立,上部分枝,圆柱形,具细条纹。基生叶未见。茎生叶具柄,柄长约5厘米,基部扩大成叶鞘;叶片轮廓卵形至三角状卵形,长15-20厘米,宽10-15厘米,二回羽状全裂;一回裂片卵形,长1-3厘米,宽0.5-2厘米,羽状深裂。
末回裂片线形,长3-5毫米,宽1-3毫米。复伞形花序顶生和侧生;总苞片1-2,线形,长1-1.5厘米,边缘狭膜质。伞辐10-13,略不等长,长2-3厘米,略粗糙;小总苞片5-8,线形,长0.5-1厘米;萼齿不明显;花柱基圆垫状,花柱2,后期向下反曲。
四、芎怎么读
1、笔顺读写:横、竖、竖、横折、横、竖折折钩
2、【唐韵】去宫切【集韵】丘弓切【正韵】丘中切,音穹。芎藭,香草。【扬雄·甘泉赋】发兰蕙与芎藭。【注】芎藭,叶似藳本。【本草注】芎,本作,或云:人头穹窿高,天之象也。此药上行专治头痛诸疾,故名芎藭。古人因其根节状如马衔,谓之马衔芎。后世因其状如雀脑,谓之雀脑芎。其出关中者呼为京芎,出蜀中者为川芎,出天台者为台芎,出江南者为抚芎。【博物志】苗曰江蓠,根曰芎藭。
3、又【韵会】居雄切,音弓。义同。
五、芎,拼音怎么读
你好,这个字读[xiong]『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70cm,全株有香气。根茎呈不整齐结节状拳形团块,下端具多数须根。茎丛生,直立,表面有纵沟,茎节膨大成盘状。二至三回羽状复叶,互生,小叶3-4对,边缘成不整齐羽状全裂或深裂,裂片细小。复伞形花序,顶生。花白色。双悬果卵形。『收集地』四川都江堰。『药材性状』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直径2-7cm。表面黄褐色,粗糙,具平行隆起的环节,顶端有凹陷的圆形茎痕,下端及轮节上有小瘤状根痕。质坚实难折断,断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散有黄棕色油窒,形成层呈波状环纹。气香,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微回甜。『功能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胸胁刺痛,头痛,跌扑肿痛,风湿痹痛。
六、芎,怎么读
1、你好,芎,这个字读[xiong],念平声,
2、『来源』川芎,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
3、『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70cm,全株有香气。根茎呈不整齐结节状拳形团块,下端具多数须根。茎丛生,直立,表面有纵沟,茎节膨大成盘状。二至三回羽状复叶,互生,小叶3-4对,边缘成不整齐羽状全裂或深裂,裂片细小。复伞形花序,顶生。花白色。双悬果卵形。
4、『药材性状』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直径2-7cm。表面黄褐色,粗糙,具平行隆起的环节,顶端有凹陷的圆形茎痕,下端及轮节上有小瘤状根痕。质坚实难折断,断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散有黄棕色油窒,形成层呈波状环纹。气香,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微回甜。
5、『功能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胸胁刺痛,头痛,跌扑肿痛,风湿痹痛
七、芎怎么读qiong
1、芎:xiōng,芎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xiōng qióng,是植物名。
2、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状复叶,白色,果实椭圆形。产于中国四川和云南省。全草有香气,地下茎可入药。亦称“川芎”。
3、汉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号:ㄏㄢˋㄗˋ),又称中文、中国字,别称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
4、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极个别汉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
5、汉字是迄今为止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者,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的官方文字。
6、在古代,汉字还充当东亚地区唯一的国际交流文字,20世纪前仍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等的官方书面规范文字,东亚诸国都在一定程度上自行创制汉字。
7、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出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关于汉字起源的说法,历来各家有不同主张,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说法有:结绳说、八卦说、刻契说、仓颉造字说、刻划说和图画说。
8、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文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贾湖刻符经碳14物理测定,距今约7762年(±128年)历史;七千年前的双墩刻符、六千年前的半坡陶符、五千多年前青墩遗址刻符、连字成句的庄桥坟遗址文字、大汶口陶尊符号、尧舜时代的陶寺遗址朱文。
好了,关于芎的拼音怎么读和药材川芎的正确读音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