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怔怔的拼音,怔忪怎么读拼音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怔拼音和组词
“怔”字共有2个读音:zhēng、lèng。可以组词呓怔、怔忡、怔忪、发怔、一怔、懵怔、愣怔、怔营、怔怔、魔怔等。
1、呓怔:亦作“呓症”。熟睡时因下意识作用而引起的言语或动作。
2、怔忡:中医病名。患者心脏跳动剧烈的一种症状。
3、怔忪:惊恐不安。汉王符《潜夫论·救边》:“旬时之间,虏复为害,军书交驰,羽檄狎至,乃复怔忪如前。”
4、发怔:“发怔”是一种常见的口语用语,通常用于形容人突然出现短暂的失神、发呆、发楞的状态。
5、一怔:犹一愣。鲁迅《野草·颓败线的颤动》:“那垂老的女人口角正在痉挛,登时一怔,接着便都平静。”刘白羽《枪》:“恰巧在这时,从空中落下一阵撒铁豆子似的枪声,两个都一怔!”
6、懵怔:因意外而发愣。冯德英《苦菜花》第十五章:“‘哦,是她。你也认得她吗?’年青媳妇有些懵怔地反问。”柳杞《好年胜景》:“‘盟叔’,这可真是新鲜希罕的称呼呵,这称呼不能不使人懵怔了一下。”
7、愣怔:眼睛发直,发愣。亦指发呆。向春《煤城怒火》第三章:“朱大顺刚转入一条小巷,猛地传来凄厉的叫声,他猛一愣怔,好像被人拽住,立即停下。”任斌武《海岛的路》:“几个战士被问得直打愣怔。”
8、怔营:惶恐不安。汉蔡邕《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臣邕怔营慙怖,屏气累息,不知所自投处。”
9、怔怔:呆愣的样子。《红楼梦》第七三回:“他怔怔的只当是晴雯打了他一下子。”
10、形容无法用科学解释的奇怪的事物,或民间说的邪怔,指“被魔鬼附身”。
二、怔的四字词语
怔的四字词语:目怔口呆、迷迷怔怔。
解释: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出处:茅盾《惊蛰》:“当下那霹雳似的一声,真把所有在场的贵客都吓得目怔口呆。”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吃惊的神态。
近义词:目瞪口呆、目瞪口结、目睁口呆。
出处:梁斌《红旗谱》二四:“忠大伯迷迷怔怔地蹲在炕头上,不吃饭也不说话,抱着脑袋趴在膝头上,昏昏迷迷地睡了一觉。”
注音:ㄇㄨˋㄉㄥˋㄎㄡˇㄉㄞ。
解释:瞪:睁大眼睛直视;呆:发愣。眼睛大睁,眼珠发直,张嘴说不出话来。形容因恐惧而失神发愣的样子。
出处:元无名氏《赚蒯通》之一折:“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
例子:弟弟看着被打碎的花瓶,吓得目瞪口呆。
正音:“呆”,不能读作“ái”。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吃惊的神态。
三、怔怔的意思
【基本释义】呆愣;发呆的样子。
【出处】《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他怔怔的只当是晴雯打了他一下子。”
【示例】鲁迅《彷徨·祝福》:“她张口怔怔的站着,直着眼睛看他们,接着也就走了,似乎自己也觉得没趣。”
【语法】构词方式是连动式;在句子中通常作谓语、定语、状语。
【近义词】呆呆:痴呆。构词方式是联合式;在句子中通常作主语、谓语、定语、状语。
【反义词】机灵:(形)形容聪明伶俐,能随机应变。
1、她张着口怔怔的站着,直着眼睛看他们。
2、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突然一沉,怔怔地望着电脑,半晌没出声。
3、望着李玉亭的背影,吴荪甫怔怔地沉入了瞑想。
4、独眼老抽怔怔地望着它,神情急遽变化,头顶那片竖直的冠毛耷拉下来,身上恣张的猴毛也像含羞草一样闭谢合拢,眼睛里的绿光渐渐黯淡,咬牙切齿的脸蒙上一片苦涩,整个身体迅速萎缩干瘪下去,像只脱水柠檬一样越缩越小。
5、时而,我不思不唱,只是怔怔地看着天空浮云,我不知道这些云要往哪里迁徏。
四、怔的拼音组词
1、怔,zhēng:中医指心悸,患者感到心脏跳动得很厉害。
2、“怔”组词:发怔、怔忡、怔营、魔怔、愣怔、怔忪、怔怔、直怔怔、迷迷怔怔、眼怔怔、惊怔、怔神儿、楞怔怔、撒迷怔、冷怔、楞怔、呆怔、一怔。
3、(2)他那坦率、温暖的笑容和自信的模样让我不由地发怔。
4、(3)他的肩旁就贴着曾家驹此时睁大了眼睛发怔。
5、(4)林先生望着楼梯发怔,心里感到有什么要紧的事,却又乱麻麻地总是想不起。
6、(5)他那坦率、暖和的笑脸和自信的模样让我不由地发怔。
7、(6)面对这一大堆不会做的数学题小明直发怔。
8、(7)冯云卿睁大了眼睛望着何慎庵发怔。
9、(8)张素素和林佩珊一齐转过脸来看着范博文发怔。
10、(9)睁大了眼睛发怔何秀妹不回答可是也不再背过脸去了。
11、(10)沿街店铺里的伙计们靠在柜台上仰起了脸发怔。
12、(11)就在我发怔的当儿一个人站到了我面前说着一口模仿本地话的外乡口音并不凶狠。
13、(12)那老女人徘徊观望了一回,忽然手脚有些发抖,跄跄踉踉退下几步,瞪着眼只是发怔。
五、怔怎么读音
怔怎么读音:zhēng;zhèng,声母:zh、韵母:èng。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他怔怔的只当是晴雯打了他一下子。"鲁迅《彷徨·祝福》:"她张口怔怔的站着,直着眼睛看他们,接着也就走了,似乎自己也觉得没趣。"韦君宜《一个普通人的启示》:"我怔怔地看他走出那条农村的小巷。"
1、用于给汉字注音:从1958年秋季开始,全国小学的语文课本采用汉语拼音给汉字注音,接着,中学教科书、字典、词典以及通俗读物、扫盲课本也采用汉语拼音注音。
2、用于教学普通话:《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后,陆续出版了利用汉语拼音编写的普通话教材、读物、字表、字典、词典,促进了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
3、用于字典、词典的注音、排序,书刊的索引。75卷的《中国大百科全书》采用汉语拼音排序,正文的每一个条目都注上了汉语拼音。
4、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我国已经有壮族、苗族、侗族、哈尼族、傈僳族、佤族、黎族、纳西族、土族等少数民族采用汉语拼音字母相一致的字母形式。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六、怔的拼音
1、“怔”是一个多义词,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用法。根据不同的上下文和语境,它可以表示“惊愕、惊讶、发呆、痴呆”等不同的意思。在拼音中,怔的拼音为“zhēng”,它是一个声母为“zh”、韵母为“ēng”的音节。
2、怔这个字在汉语中被广泛使用,例如“怔怔地看着窗外”,“他被吓怔了”,“他突然间怔住了”等等。这些例句中,怔的意思分别是迷茫、惊讶和发呆。怔这个词在表达情感和状态时非常常见,所以它的拼音“zhēng”也是相对常用的一个汉语拼音。
3、除了怔的基本拼音“zhēng”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拼音扩展,例如“zhèng”、“zhēnggǔ”、“zhēngzhuàng”等。这些扩展的拼音是根据具体的语境和词义来决定的。
4、例如,“zhèng”在汉语中有“整”、“正”等意思,因此在与这些字组合使用时,怔的拼音就会变成“zhèng”,例如“整整齐齐”、“正正经经”。另外,“zhēnggǔ”在古汉语中有“痴愚”、“痴呆”的意思,因此在古代诗词和文言文中,怔的拼音常常被扩展为“zhēnggǔ”。最后,“zhēngzhuàng”在现代汉语中表示“症状”的意思,例如“头痛、发烧是感冒的常见症状”,因此怔的拼音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变成“zhēngzhuàng”。
5、总之,怔是一个常用的汉语词汇,在不同的语境和情境中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怔的拼音“zhēng”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汉语拼音,同时还有一些根据具体语境和意义而扩展的其他拼音,例如“zhèng”、“zhēnggǔ”和“zhēngzhuàng”。
关于怔怔的拼音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