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拼音怎么读?曾的拼音和基本字义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29 0

很多朋友对于曾拼音怎么读和曾的拼音和基本字义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曾”字做姓氏时怎么读
  2. 曾怎么读 拼音
  3. 曾的拼音怎么写
  4. 曾的拼音怎么读
  5. 曾谙怎么读 曾谙的读音
  6. 剽窃的拼音怎么读
  7. 曾字做姓氏怎么读

一、“曾”字做姓氏时怎么读

“曾”字做姓氏时的读音为:[zēng]

曾拼音怎么读?曾的拼音和基本字义-第1张图片-

曾有2种读音分别是: zēngcéng

1.指中间隔两代的亲属:~祖(祖父的父亲)。~孙(孙子的儿子)。

1.副词。表示从前经历过:未~。~来过。

相关组词:曾经未曾曾孙几曾何曾不曾曾臣曾掖多曾无曾曾乔曾阿孔曾曾潭

1.有虞之王,烧曾薮,斩群害,以为民利。——《管子·轻重戊》

2.大厦曾架,拟于昆仑。——《淮南子·本经》

3.荡胸生曾云。——杜甫《望岳》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唐·白居易《忆江南》

5.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曾怎么读 拼音

1、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一般认为像蒸熟食物的器皿,是“甑”的初文。“曾”常用作副词,表示经历过、发生过某种情况或行为,读作céng。“曾”又可读作zēng,在古籍中,其义与“乃”相似,又与“岂(能)”“怎(能)”相似。

2、或作副词用,表示出乎意料、竟然。“曾”又有重(chóng)的意思,特指中间隔两代的亲属。“曾”也用作姓氏。

3、甑有箅,且因“甑”不能单用,须架在釜或鬲上,故曾字引申出“增加”义。如《孟子·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增加后形成层次,又引申为“层”,表示重迭。

4、如屈原《离骚》:“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曾”由重叠引申指中间隔两代亲属关系,如“曾祖”“曾孙”,这个含义古今用法一致。

5、先秦古籍中,曾字借为虚词,用得很多。一为表示出乎意料之副词,相当于“竟”。二为表示反问或疑问之副词,相当于后世的“怎”。

6、现代汉语“曾”词义缩小,常作副词“曾经”讲。副词“竟”“难道”一义几乎消失。当“曾”字被借作虚词后,在炊器的意义上就增加表示瓦器“瓦”写作“甑”了。

三、曾的拼音怎么写

曾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一般认为像蒸熟食物的器皿,是“甑”的初文。当“曾”字被借作虚词后,在炊器的意义上就增加表示瓦器“瓦”写作“甑”了。“曾”常用作副词,表示经历过、发生过某种情况或行为,读作céng。

“曾”又可读作zēng,在古籍中,其义与“乃”相似,又与“岂(能)”“怎(能)”相似。或作副词用,表示出乎意料、竟然。“曾”又有重(chóng)的意思,特指中间隔两代的亲属,“曾”也用作姓氏。

1、曾光鲜的,如今暗淡。曾悦耳的,如今喑哑。曾清澈的,如今浑浊。曾洋溢的,如今老去。曾许下的,如今忘却。

2、可曾想过,父母在家翘首以盼,可曾想过已有多少年没有回家看看,回家吧!看看村前的小树有没有长高,看看门前的小河是否依然流淌。

3、我们曾说好要一起走下去直到永远,呐你看,才过了多久一个曾字就宣告了永远的尽头。

4、曾祖天子,父相王,临淄郡王某也,诸少年闻之,惊走四散,不敢复视于车服,上因联饮三银船,尽一巨馅,徐乘马而东去。

四、曾的拼音怎么读

1、曾几有两个读音,分别是céng jǐ和zēng jǐ

2、一、读céng jǐ时,意思是曾经多少

3、【解释】:曾:曾经;几何:多少;时:时间.才过了多少时间.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4、【出处】:曾几何时,他自己去做了一个小小的官儿回来,而他又劝我去学法政了。(郭沫若《少年时代·反正前后》)

5、曾几,即曾畿(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

6、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另外,其诗风格清淡,词意明白,语言流爽轻快,形象也较为生动,内容多写个人日常生活,亦有抒写爱国抗金之作。著有《茶山集》。

7、曾几历经北宋后期至南宋孝宗时期、享年83岁的高寿诗人曾几在宋代诗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不仅因其创作的丰厚,更因其对江西诗派的继承与创造性发展为后世所称道。后人将其归入江西诗派亦可谓名至实归。曾几的贡献就在于他学江西诗派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8、他将“活法”和“悟入”引入创作,为江西诗派摆脱生新瘦硬、沉于典故之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开一代诗风之先。本文拟从曾几的主要创作来阐述曾几对江西诗派的继承、创新及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五、曾谙怎么读 曾谙的读音

2、“谙”的读音是“ān”,韵母是“an”,声调是阴平。“谙”的意思是:熟悉。

4、原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5、译文: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特别说明:通过以上关于曾谙怎么读曾谙的读音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曾谙怎么读曾谙的读音有个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六、剽窃的拼音怎么读

详细释义是掠夺。剽窃,指抄袭(别人的思想或言词);采用洞颤春(创作出的产品)而不说出其来源。如:他的一本学术著作曾被厚颜 *** 地剽窃,并以缩写形式发行。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一:“缘道纵兵士剽窃民家。”《二刻拍案惊奇》卷五:“乃是积年累岁,遇着节令盛时,即便四出剽窃。”清沉涛《瑟榭纳耐丛谈》卷下:“中有小李善剽窃,如鬼如蜮满路隅。”

抄袭窃取。唐柳宗元《辩文子》:“其浑而类者少,窃取他书以合之者多,凡孟管辈数家,皆见剽窃。”清昭连《啸亭续录国史馆》:“而如蔡绥远毓荣、苏侍郎拜几至万言,皆剽窃碑版中语也。”

1、优秀的艺术家模仿,伟大的艺术家则是剽窃。

2、偷一个人的主意是剽窃,偷很多人的主意是研究。

3、自从剽窃他人作品的事件被揭发后,他的地位、声名便一落千丈。

4、将他人文章拿来改头换面,重新发表,也是一种剽窃行为。

5、经过法官大量调查取证,王华被诬陷为剽窃他人科研成果的不白之冤终于得到昭雪 *** 。

6、这个人竟然剽窃别人尚未发表的作品,还大言不惭地反诬别人抄袭,真是恬不知耻!

7、他两年前的一篇论文,因涉及剽窃他人作品,在学术界引起轩然 *** ,至今仍争议未休。

二、洞尺我国司法实践中认定抄袭和剽窃一般来说遵循三个标准:

1、被剽窃(抄袭)的作品是否依法受《著作权法》保护。

2、剽窃(抄袭)者使用他人作品是否超出了适当引用的范围。这里的范围不仅从量上来把握,主要还要从质上来确定。

3、引用是否标明出处。这里所说的引用量,国外有些国家做了明确的规定,如有的国家法律规定不得超过1/4,有的则规定不超过1/3,有的规定引用部分不超过评价作品的1/10。

七、曾字做姓氏怎么读

一、曾字做姓氏的拼音是[zēng],曾字有两个读音。

1、指中间隔两代的亲属:曾祖(祖父的父亲)。曾孙(孙子的儿子)。

1、副词。表示从前经历过:未曾。曾来过。

三、组词有曾经、几曾、未曾、不曾、曾孙、何曾、曾今、曾折、曾飔、曾巢、多曾、曾泉、曾挠、青曾等。

文言版《说文解字》:曾,词之舒也。

白话版《说文解字》:曾,虚词中表示舒缓语气的助词。字形采用“八、曰”作边旁。

矿产名。色青,可供绘画及化金属用。道士常用为炼丹的药品。

曾参与闵损(闵子骞)的并称。皆孔子弟子,以有孝行著称。

手掌或脚掌上磨起的多层硬皮。俗称“老茧”。曾,通“层”。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几时曾经:在他重病期间,我几曾安睡过一夜?

(“曾经”的否定):我还不曾去过广州。除此之外,不曾发现其他疑点。

关于曾拼音怎么读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拼音 字义 基本 怎么 曾的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