矣拼音,哉的拼音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11 0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矣拼音,以及哉的拼音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赋得自君之出矣拼音版
  2. 矣读什么拼音
  3. 矣组词和拼音是什么
  4. 矣的拼音和组词和部首
  5.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汝为死矣拼音
  6. 矣的拼音
  7. 朝闻道夕死可矣拼音

一、赋得自君之出矣拼音版

1、赋fù得dé自zì君jūn之zhī出chū矣yǐ:

2、唐táng张zhāng九jiǔ龄líng。

3、自zì君jūn之zhī出chū矣yǐ,

4、思sī君jūn如rú满mǎn月yuè,

5、夜yè夜yè减jiǎn清qīng辉huī。

6、白话译文:自从你离开家乡远行,我再不去动破旧织机。想念你犹如天边圆月,一夜一夜减弱了光辉。

7、张九龄(678—740),唐朝大臣。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景龙(唐中宗年号,707—710)初年进士。

8、唐玄宗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是唐朝有名的贤相。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为李林甫所谮,罢相。其《感遇诗》以格调刚健著称。有《曲江集》。

9、此诗是赋得体,无论是赋诗得题,还是赋诗得句,总之是拟作。自六朝至唐代,拟此者代不乏人。诗人拟之,自是一次学诗演练。首句“自君之出矣”,即拈用成句。良人离家远行而未归,表明了一个时间概念。

10、良人离家有多久,诗中没有说,只写了“不复理残机”一句,发人深思:首先,织机残破,久不修理,表明良人离家已很久,女主人长时间没有上机织布了;其次,如果说,人去楼空给人以空虚寂寥的感受。

11、那么,君出机残也同样使人感到景象残旧衰飒,气氛落寞冷清;再次,机上布织来织去,始终未完成,它仿佛在诉说,女主人心神不定,无心织布,内心极其不平静。

二、矣读什么拼音

"矣"是一个汉字,通常用作句末助词,起到强调或肯定的作用。尽管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它在古代文学和经典文本中仍然有一定的存在。

以下是关于"矣"这个字的详细解释和一些例句:

1.用法:"矣"通常放在句子的结尾,用来强调或肯定前面的陈述或命令。它有时可以表示结束或完成。

2.强调或肯定:"矣"可以用来强调或肯定一个陈述,使其更加明确和坚定。

3.古代文学和经典:"矣"在古代文学和经典文本中被广泛使用。例如,在《庄子》、《论语》和《红楼梦》等古典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矣"的使用。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篇》)

此地一为彼地彼地一为此地,应之矣。(《庄子·秋水》)

4.语气的变化:"矣"的使用可以改变句子的语气,使其显得更加古老、庄重或正式。

尽管"矣"的使用在现代汉语中已经相对较少,但它仍然具有一定的文学和历史价值。了解这种古老的汉字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和传统文化。虽然在日常口语中不常用,但在文学、历史研究和古典文化领域仍然有其特殊的地位。

三、矣组词和拼音是什么

矣的拼音是yǐ,声母是y,韵母是i。矣组词有:鲜矣、某矣、惫矣、矣哉、已矣等。

矣是中国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在矣作通假时,通“也”。此外,矣也是一个姓氏,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一带。

自称之词。犹某也,我。矣,语气词,无义。

语气词连用。矣表示已然或将然,哉表示感叹或反问,可译为啦或了吗。

1、语气词连用,加强语,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可译成啦。

2、已为动词,止,完结。矣为语气词了。已矣可译成完了,算了。

四、矣的拼音和组词和部首

1、矣哉 [ yǐ zāi ]基本释义:语气词连用。矣表示已然或将然,哉表示感叹或反问,可译为啦或了吗。出处:明·张溥《五人墓碑记》:灵怪矣哉。白话译文:像是灵异的怪事啊。

2、足矣 [ zú yǐ ]基本释义:充分,够量。足:满足,足够;矣:语气词,如同现在的“啊”“啦”之类的词。

3、鲜矣 [ xiān yǐ ]基本释义:少也。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三年》“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白话译文:受宠而不骄横,骄横而能安于下位,地位在下而不怨恨,怨恨而能克制的人,是很少的。

“矣”为中国古代文言助词,在矣作通假时,通“也”。

此外,矣也是一个姓氏,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一带。

1、朕闻良臣如猛兽,高步通衢而豺狼避路,信矣哉。

2、噫嘻!汝二人误吾甚矣哉!今夜一旦事功告毕,墨家师生皆遭拘押,身陷囹圄之中,沦为阶下之囚。

3、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4、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5、在危机四伏里,要他这老猎物温文而雅,像一个中产政客,难矣哉。

五、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汝为死矣拼音

1、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汝为死矣拼音是:【zǐ,wèi,yú,kuāng,yán,yuān,hòu,zǐ,yuē,wú,yǐ,rǔ,wéi,sǐ,yǐ】。

2、原文: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译文:孔子在匡地受到当地人围困,颜渊最后才逃出来。孔子说:“我以为你已经死了呢。”颜渊说:“夫子还活着,我怎么敢死呢?”出自《论语》。《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体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

3、后在2006年12月由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该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论语》是儒家的一部典范之作,并且该书自宋代以后,被列为“四书”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至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孔丘,字仲尼。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5、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文宣王,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6、孔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和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被后世称为“孔孟”。孔孟两者思想的结合,形成了儒家思想中的“孔孟之道”。

六、矣的拼音

部首矢部、部外笔画2画、总笔画7画。

五笔CTDU、仓颉IOK、郑码Z *** A、四角23804。

结构上下、电码4248、区位5051、统一码77E3。

释义: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如“由来久矣”,“悔之晚矣”;表示感叹,如“大矣哉”)。

意思是他们的意思(或者意义)就很远了。

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逝去,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

自称之词。某也,我。矣,语气词,无义。

垂垂老矣[chuí chuí lǎo yǐ]

七、朝闻道夕死可矣拼音

1、拼音 zhāo wén dào,xī sǐ kě yǐ。

2、“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中“道”指的是宇宙间的一切法则、道理。即“道可道非常道”。而并非是一般人通过字面意思所理解的“早上听到(或明白了)一个道理(或真理),晚上死了也可以(或行)。”

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句话。《论语·里仁》的这一章在一些大学古代汉语教材(如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沈祥源主编的《古代汉语》等)中未作任何注释。不作解释,可能是编者认为这句话字面意思都不难理解。我们在给大学生讲授这一章时,先让学生讲一讲自己对这一章的理解以作调查,发现学生基本上都这样解释这句话:“早上听到(或明白了)一个道理(或真理),晚上死了也可以(或行)。”

矣拼音,哉的拼音-第1张图片-

4、如果进一步问“明白了(或懂得了)一个道理(或真理)就可以去死,这值得吗?我们愿意这样做吗?”学生这才意识到这样的理解是不合情理的。一个人一生要明白的道理实在是太多了,如果明白一个就去死,那不知要死多少回。同时明白了道理不是为了去死,而是为了更好地去做事。这句话杨伯峻《论语译注》也未作词语注释,只是译为:“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都可以。”这跟一般人的理解基本上一致。人们对这句话的理解都有些想当然,细究起来又发现这样理解不合事理逻辑,本来是一句内涵丰富深刻的名言,这么一理解反而索然无味了。因此我们觉得有必要对这句话的内涵作进一步的探索。

关于矣拼音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标签: 拼音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