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虚拼音怎么读,以及虚的拼音怎么写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虚怎么读
1、虚(拼音:xū)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最古形体为战国文字,但也见于《诗经》《易经》等战国前的著作。“虚”是形声字,古字形从丘,虍声;本义一般认为是大土山,引申指区域、地方,又指有人住过后荒废的地方。这些意思后来写作“墟”。
2、“虚”由废墟之义引申指空、空虚,用于抽象义,再引申指心虚、谦虚、虚假不真实的,也引申指体质弱。又用作副词,指没有效果、没有用处。
3、虚怀若谷: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4、虚惊一场:指事后才知道是不必要的惊慌
5、虚与委蛇: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6、虚度年华:虚没有收获成就。白白地度过年岁。
7、虚左以待: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为尊待等待。空着尊位恭候别人。
8、虚晃一枪形容佯作进攻,以便退却。
9、虚舟飘瓦比喻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
10、虚张声势张铺张,夸大。假装出强大的气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
11、虚无缥缈、虚无空虚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形容空虚渺茫。
12、虚度光阴、时光白白地度过。指没有好好地利用时间。
13、虚情假意、虚假。装着对人热情,不是真心实意
14、虚室生白、虚使空虚室指心白指道。心无任何杂念,就会悟出道来,生出智慧。也常用以形容清澈明朗的境界。
15、虚有其表、虚空表表面,外貌。空有好看的外表,实际上不行。指有名无实。
16、虚己受人、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
17、虚而不淈、淈穷竭。原比喻天地为风箱,愈空虚愈不穷竭,愈推拉愈多排风。多比喻愈虚心求知,知识就越丰富。
18、虚应故事、故事成例。照例应付,敷衍了事。指用敷衍的态度对待工作。
19、虚无飘渺、形容若有若无,空虚渺茫。
20、虚骄恃气、虚骄虚浮而骄矜恃气凭着意气。虚浮骄矜,意气用事。
21、虚己以听、形容接受意见的态度诚恳。
22、虚掷光阴、虚掷白白地扔掉。把时光白白地扔掉。形容虚度岁月
23、虚一而静、指虚心专一而冷静地观察事物,就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24、虚堂悬镜、旧时比喻地方官廉明公正。
25、虚为委蛇、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26、虚心平意、犹言心平气和。管子九守安徐而静,柔节先定,虚心平意以待须。尹知章注虚其心,平其意,以待臣之谏说。鬼谷子符言善与而不静,虚
27、虚往实归、无所知而往,有所得而归。
28、虚名薄利、虚浮的名声,微薄的利益。指不看重世俗名利。
29、虚无缥渺、虚无虚幻不实。若有若无的样子。形容空虚渺茫,不可捉摸
二、虚的拼音怎么读
1、虚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最古形体为战国文字,但也见于《诗经》《易经》等战国前的著作。“虚”是形声字,古字形从丘,虍声;本义一般认为是大土山,引申指区域、地方,又指有人住过后荒废的地方。
2、这些意思后来写作“墟”。“虚”由废墟之义引申指空、空虚,用于抽象义,再引申指心虚、谦虚、虚假不真实的,也引申指体质弱。又用作副词,指没有效果、没有用处。
3、“虚”的古文字形是形声字,上部为“虍(hū)”字,“虍”在甲骨文中像一只张开大口的老虎形象,在这里是声旁,表音;下部为“丘”,“丘”的古字形像两个并列的土山,“虚”由“丘”得义,本义为“大土山”。
4、《周易》第四十六卦“升”卦中,就有“《象》曰:‘升虚邑’,无所疑也。”(登上大丘上的城邑,可以站高望远,没有什么可疑的。)这里“虚”用的正是本义。
5、“虚”本义为“大土丘”。原始氏族社会居民的房屋多建在大土山的坡地或平台上,占有一定的范围,因而虚字可以表示区域。《左传·昭公十七年》:“宋,大辰之虚也;陈,大皞之虚也;郑,祝融之虚也。”
6、一个人口聚居的区域,必有交易场所,即市集。唐柳宗元《童区寄传》写区寄被两个豪贼绑架,到相距四十里的“虚所”卖掉,都被区寄杀死。
7、城邑或村落遭受毁坏,房屋倒塌,成了一堆瓦砾,时间一长,长满了草木,与土山类像,只有大小之分,义为废墟。《庄子·人间世》记载尧攻打丛、枝、胥敖,禹攻打有扈,“国为虚厉”,使这些国家变为废墟,人都成了厉鬼。后加土旁作墟。
三、谦怎么读拼音
1、基本字义:虚心,不自满,不自高自大:谦下。谦让。谦冲(谦虚)。谦和。谦卑。谦厚。谦逊。谦恭。谦虚。谦受益。
2、谦恭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一个人内在品德和修养的高度表现。它不因学问博雅而骄傲自大,也不因地位显赫而处优独尊,相反,谦恭者学问愈深愈能虚心谨慎,地位愈高愈能以礼待人。
3、谦让:(动)谦虚地推让:大家不必。[近]辞让、推让。[反]争夺。
4、谦虚:(形)不自满,肯接受意见、批评。(动)说谦虚的话:不要了,你是更佳人选。[近]谦逊。[反]骄傲。
5、谦逊:(形)谦虚;恭让。[近]谦虚。
6、谦卑:形容虚心,不骄傲自满(常用于晚辈对长辈)。
7、谦和:(形)谦虚和蔼:为人态度诚恳。
8、相关典故:有个皇帝决定要奖赏臣子们每人一只羊。但那些羊有大有小,有肥有瘦,要怎样分配才不至于导致争议呢。皇帝把这个“难题”抛给了手下的臣子。
9、天早朝时,百官们各抒己见,向皇帝提出了很多的分羊办法。正当百官争论得脸红耳赤时,宰相默默地来到圈羊的地方,把其中一只最瘦、最小的羊牵走了。于是大家在互相谦让中很快地就把羊分了下去。
四、虚与委蛇的拼音怎么读
虚与委蛇的读音是:xū yǔ wēi yí。委,不能读作“wěi”;蛇,不能读作“shé”。
虚与委蛇的意思: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虚与委蛇近义词:敷衍了事、虚情假意
虚与委蛇反义词:心口如一、真心实意
虚与委蛇出处:《庄子·应帝王》:“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
1、耿直的老王实在看不惯这些人,不愿再跟他们虚与委蛇下去,毅然拂袖离席。
2、即使在外界的宣传和推动下做了一些工作,但还是虚与委蛇,流于形式,仍坚持认为档案工作并不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的效益,不应包含在企业的管理流程之内,属于可有可无的附属行为。
3、在重新审视日本病时,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对待市场经济只可能有实事求是一种态度,而不能虚与委蛇,所有的特色是在市场冲刷后仍不改的特色,而不是事前用油毡布密密裹来生怕市场冲击的古董。
4、家族成长起来的孩子多半如此,对熟悉的环境会带来本能的排斥,厌恶虚与委蛇的交际,反感豪华空洞的排场,相反更喜欢普普通通的小日子。确实,所以有那么多公主或者王子喜欢跟落魄的英俊小伙或者灰姑娘玩私奔。
5、他们不得不自污其行,对那些奸臣们虚与委蛇,为的是获得为国尽忠的机会,免得打草惊蛇,四面树敌,以致遭受奸臣们的嫉恨与陷害。
6、作家们的交往大多虚与委蛇,互相提防,敷衍。
7、有些应酬场合,参加的人都在那里虚与委蛇地相互应付着,真是令人生厌。
8、假,就是夸大其词,言不由衷,虚与委蛇,文过饰非。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虚与委蛇
五、虚妄的拼音怎么读
虚妄意思:没有事实根据的。指一些不着边际的,不可捉摸的事物。
虚妄,是汉语词汇,拼音是xūwàng,意思是没有事实根据的,没有任何理由,根据,无中生有的妄想,或者狂妄自大。一切表象和名相皆是主观意识的产物,并不反映真实性。指一些不着边际的,不可捉摸的事物。出自汉王充《论衡·书虚》:世信虚妄之书,以为载於竹帛上者,皆贤圣所传,无不然之事,故信而是之,讽而读之。
1、汉王充《论衡·书虚》:“世信虚妄之书,以为载於竹帛上者,皆贤圣所传,无不然之事,故信而是之,讽而读之。睹真是之传与虚妄之书相违,则并谓短书,不可信用。”
2、三国魏.曹植〈辨道论〉:纳虚妄之辞,信眩惑之说,隆礼以招弗臣,倾产以供虚求。
3、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善恶之行,祸福所归。九流百氏,皆同此论,岂独释典为虚妄乎。”
4、明刘基《松风阁记》之二:“我佛以清浄六尘为明心之本。凡耳目之入,皆虚妄耳。”[2]
5、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回《曹丕废帝篡炎刘汉王正位续大统》:祥瑞图谶,皆虚妄之事,奈何以虚妄之事,而遽欲朕舍祖宗之基业乎。
6、叶圣陶《倪焕之》二十:“一切根本的根本若不究诘一下,重新估定的评价能保没有虚妄么,万一有虚妄,立足点就此消失。”
叶圣陶《倪焕之》二十:“一切根本的根本若不究诘一下,重新估定的评价能保没有虚妄么?万一有虚妄,立足点就此消失。”
1、虚妄的欲望会将切实的理想打得粉碎。
2、写作必须言之有物,不可流于虚妄空谈。
【释义】:指虚假而不真实的;虚无缥缈的。
虚拼音怎么读和虚的拼音怎么写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