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隐时现的拼音(忽闪忽闪的拼音)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13 0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时隐时现的拼音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时隐时现的拼音的知识,包括忽闪忽闪的拼音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国学经典小石潭记原文及拼音
  2. 时隐时现是什么意思
  3.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拼音
  4. 若隐若现的拼音怎么写
  5. 成语时隐时现是什么意思
  6. 若隐若现的拼音

一、国学经典小石潭记原文及拼音

小石潭记抒发了柳宗元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小石潭记的原文及拼音,一起来看看吧: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pèi)环,心乐(lè)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liè)。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wàn),蒙络(luò)摇缀(zhuì),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chè),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zhé)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古,余弟宗玄。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yuē)恕己,曰奉壹(yī)。

从小土丘往西走约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于是)砍伐竹子,开出一条道路,下面显现出一个小小的水潭,潭水特别清凉。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像各种各样的石头和小岛。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潭中大约有一百来条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往下一直照到潭底,鱼儿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儿)呆呆地静止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人逗乐似的。

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的曲折,(又)像蛇爬行一样的蜿蜒,(有时)看得见,(有时)看不见。两岸的形状像犬牙似的参差不齐,看不出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坐在石潭旁边,四面被竹林树木包围着,静悄悄的,空无一人,(这气氛)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待下去,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

一同去游览的有吴武陵、龚古和我的弟弟宗玄。跟着一同去的还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5.篁(huáng)竹:成林的竹子。篁,竹林,泛指竹子。

6.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佩环相碰发出的声音。佩、环:都是玉质装饰物。鸣:发出声响。

7.乐: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8.伐竹取道,伐:砍伐。取:这里指开辟。

9下:(名词作状语)向下,往下。

11.水尤清冽(liè):潭水格外清凉,清澈。尤:格外,特别。清冽:清凉。清,清澈。冽:寒冷。

12.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以为:把……当作(此句为倒装句“以全石为底”)。以:用来。为:作为

13.近岸:靠近潭岸的地方。近,靠近。岸,岸边.

14.卷石底以出:石底有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卷(quán):弯曲。以:相当于连词“而”,表承接。

15.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形成了小石礁,小岛屿,小石垒,小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岩:高出水面较大而高耸的石头。

16.青树翠蔓,蒙络(luò)摇缀,参差(cēncī)披拂:意思是(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翠蔓,翠绿的藤蔓。

17.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来”。

18.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空:在空中。皆:全,都。

19.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下,形容词作状语,向下照射。布:照映,分布。澈:透过。

20.佁然不动:(鱼影)静止呆呆地一动不动。佁(yǐ)然,呆呆的样子。

21.俶尔远逝:忽然向远处游去了。俶(chù)尔,忽然。远,形容词作状语,向远处。

22.往来翕(xī)忽:游来游去动作轻快敏捷。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翕:迅疾。

24.潭西南而望:向潭水的西南方向望去而,连词,连接状语和名词,不译,表修饰。西南,向西南(名词作状语)。

2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明灭,都是形容词作名词,或隐或现之处。斗折:像北斗星一样曲折。蛇行:像蛇一样蜿蜒前行。

26.其岸势犬牙差互:势:形状。(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牙一样参差不齐。犬牙:像狗牙一样。差:交错。其:那。

28.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qiǎochuàng)幽邃:四周被竹子树木环绕合抱,寂静寥落,空无一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寂寥:寂静寥落。悄怆,忧伤的样子。邃,深远。凄:(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寒:(使动用法)使……感到寒冷。

29.以其境过清:认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以,因为。清,凄清。

30.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不可以长时间停留,于是记下小石潭的情况便离开了。居:停留。之:代游小石潭这件事。而:表顺承。去:离开。

31.吴武陵:信州(今重庆奉节一带)人,唐宪宗元和初进士,因罪贬官永州,与作者交善。

32.同游者:共同游玩的人。游:游玩。者:……的人。

35.隶而从者:跟着同去的。隶:附属,随从。而:表修饰。从:跟随,动词。

二、时隐时现是什么意思

1、一、解释:隐:隐没。现:出现。一会儿隐没,一会儿出现。形容忽明忽暗,时有时无的景象。

2、二、拼音:shí yǐn shí xiàn。

3、三、成语出处:明·袁宏道《广庄·人间世》:“子房当烹狗藏弓之世,时隐时现,托赤松以自保。”

4、[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远处的事物

5、近义词:若隐若现、若有若无、隐约可见.

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拼音

1、míng yuè bié zhī jīng què,qīng fēng bàn yè míng chán。

2、dào huā xiāng lǐ shuō fēng nián,dào huā xiāng lǐ shuō fēng nián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qī bā gè xīngtiān wài,liǎng sān diǎn yǔ shān qián。

5、jiù shí máodiàn shè lín biān,lù zhuǎn xī qiáo hū xiàn。

6、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7、天上明亮的月亮升上了树梢,吓走了停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时候的景象,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8、天空中云朵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

9、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创作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0、这是辛弃疾经过一个地方叫江西上饶黄沙岭道的时候,写下这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词。宋孝宗淳熙八年(即1181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去了官职,回到上饶带湖家居,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过着不被重视的退隐生活。

11、这首词故事性很强。它不是常见的上片写景叙事,下片抒情或发表感慨的写法,而是通篇叙事。始于天上明月,结于人间溪桥,写的是乡村夜景,丰收的喜悦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

12、词人通过写黄沙岭夜间,明月清风,疏星稀雨,却经阐明豆花飘香和蛙声一片的情景,书写了夜行时的愉悦之情,这首词笔调灵活不假雕饰,用多种感官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立体的丰收图景,由稻花的香气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收景象,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

13、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四、若隐若现的拼音怎么写

若隐若现的拼音是ruò yǐn ruò xiàn。

若隐若现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ruò yǐn ruò xiàn,意思是隐隐约约,看不清楚,很难分清。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珠儿》:“李惊,方将诘问,则见其若隐若现,恍惚如烟雾,宛转间已登榻。”

分词解释:若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人举手顺理头发的样子,其本义应为顺。若字后世多假借为像、如义,由。如义又可以引申为及、达到。若字又可借为第二人称代词用,相当于你、你的。

隐(拼音:yǐn、yìn)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最古形体为战国文字。隐的原义是筑墙掩蔽,延伸泛指藏匿、掩蔽。也引申指隐瞒,瞒着不让人知道。进而延伸指深藏的、潜伏的。还延伸指秘藏的事情。如难言之隐。隐也引伸指怜悯、同情。

现,汉语汉字,拼音是xiàn,其字的本义是玉光,从玉,从见(见亦声),《正韵》:玉光也。又《集韵》:胡典切,音蚬,石之次玉者。在《康熙字典》里现字被归为玉字部,但是在后《现代字典》中被归为“见”字部,故引申为显露。

1、若有若无ruò yǒu ruò wú形容事物不清晰或关系不亲密。出处:明·洪应明《菜根谭·闲适》:“若有若无,半真半幻,最足以悦人心目而豁人性灵。真天地间一妙境也。”

2、若隐若显ruò yǐn ruò xiǎn形容隐约不明,模糊不清。出处:宋·赵佶《宣和画谱·山水三》:作《风烟欲雨图》,非阴非霁,如梅天雾晓,霏微暗霭之状,殊有深思,使他人想象于微茫之间,若隐若显,不能穷也。

时隐时现的拼音(忽闪忽闪的拼音)-第1张图片-

3、时隐时现shí yǐn shí xiàn隐:隐没。现:出现。一会儿隐没,一会儿出现。形容忽明忽暗,时有时无的景象。

五、成语时隐时现是什么意思

1、有时隐藏起来,有时显露出来。形容事物变化不定。

2、①郭沫若《我的童年》:“就是这样的好象有联系,好象又没有联系的不规则的幻想,时隐时现,一直缠绕了我好几天。”

3、②丁玲《曼哈顿街头夜景》:“五颜六色的街灯闪闪烁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时隐时现,走在路上,就象浮游在布满繁星的天空。”

4、明·袁宏道《广庄·人间世》:“子房当烹狗藏弓之世,时隐时现,托赤松以自保。”

六、若隐若现的拼音

1、若隐若现的拼音:ruò yǐn ruò xiàn

2、【解释】好像消失,又好像出现。形容似有似无,不真切、不明朗。

3、【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珠儿》:“李惊,方将诘问,则见其若隐若现,恍惚如烟雾,宛转间已登榻。”

4、【释义】李化吃了一惊,正要盘问他,只见小孩若隐若现的,恍恍惚惚像烟雾一般,转转磨磨已经上床坐下了。

5、【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记忆模糊。

6、近义词:文文莫莫、若隐若显、若有若无、隐约可见

7、【拼音】[ yī mù liǎo rán ]

8、【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37卷:“见得道理透后,从高视下,一目了然。”

9、【释义】看透了事物的本质以后,就像从高处看地处,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10、【近义词】洞若观火、一望而知、了若指掌、一览了然、不言而喻、一览无遗、众所周知、炳如观火、有目共睹、映入眼帘、了如指掌、一清二楚、一览无余

11、【反义词】窥见一斑、摸不着头脑、目不暇接、一孔之见、草蛇灰线、目不暇给、迷离恍惚、盘根错节、不甚了了、错综复杂、不可思议、时隐时现、高深莫测、深不可测、眼花缭乱、千头万绪、不得要领、雾里看花、若明若暗、管中窥豹、不可捉摸、管窥蠡测、若隐若现、不知所以

OK,关于时隐时现的拼音和忽闪忽闪的拼音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拼音 忽闪忽闪 时隐时现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