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杜甫赠卫八处士拼音版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赠八处卫全诗拼音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一、赠卫八处士拼音版
1、世间上的挚友真难得相见,好比此起彼落的参星与商星这两个星宿。今晚是什么日子如此幸运,竟然能与你挑灯共叙衷情?青春壮年实在是没有几时,不觉得你我各已鬓发苍苍。打听故友大半都已逝去了,听到你惊呼胸中热流回荡。真没想到阔别二十年之后,能有机会再次来登门拜访。当年握别时你还没有成亲,今日见到你儿女已经成行。
2、他们和顺地敬重父亲挚友,热情地问我来自哪个地方?三两句问答话还没有说完,你便叫他们张罗家常酒筵。雨夜割来的春韭嫩嫩长长,刚烧好黄梁掺米饭喷喷香。你说难得有这个机会见面,一举杯就接连地喝了十杯。十几杯酒我也难得一醉呵,谢谢你对故友的情深意长。明朝你我又要被山岳阻隔,人情世事竟然都如此渺茫!
3、这首诗写久别的老友重逢话旧,家常情境,家常话语,娓娓写来,表现了乱离时代一般人所共有的“沧海桑田”和“别易会难”之感,同时又写得非常生动自然,所以向来为人们所爱读。
4、这首诗平易真切,层次井然。诗人只是随其所感,顺手写来,便有一种浓厚的气氛。它与杜甫以沉郁顿挫为显著特征的大多数古体诗有别,而更近于浑朴的汉魏古诗和陶渊明的创作;但它的感情内涵毕竟比汉魏古诗丰富复杂,有杜诗所独具的感情波澜,如层漪迭浪,展开于作品内部,是一种内在的沉郁顿挫。
5、以上内容参考百度汉语-赠卫八处士
二、杜甫《赠卫八处士》赏析
1、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杜甫因上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冬天曾告假回东都洛阳探望旧居陆浑庄。乾元二年(759)三月,九节度之师溃于邺城,杜甫自洛阳经潼关回华州,路过奉先县,访问了居住在乡间的少年时代的友人卫八处士。一夕相会,又匆匆告别,不久,写下这动情之作赠给卫八处士,抒发了人生离多聚少和世事沧桑的感叹。
2、卫八处士,姓卫,八是他的排行;生平不详。高适有《酬卫八雪中见寄》、《同卫八题陆少府书斋》,不知是否为同一人。处士,隐居不仕的人或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3、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4、人生聚散不定,真是难得相见,好比此起彼落的参商二星。今晚是什么日子,如此幸运,竟然能与你挑灯共叙衷情?与多年未见面的故人欢聚,往往会生出许多人生的感触,更何况是经过乱离的人们呢?诗人与卫八重逢时,正值安史之乱的第三年,两京虽已收复,但叛军仍很猖獗,局势动荡不安。开篇这两句诗既抒发了强烈的人生感慨,同时也表现出那个*年代的实况。“动”,每每。参、商都是星座名,东西相对,距离约一百八十度,一星升起,另一星即西沉,一出一没,永不相见。“共此灯烛光”,一作共宿此灯光。
5、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6、青春壮年能有几时?不知不觉,你我都已经鬓发苍苍。打听故友,大半早已经入了鬼藉;听到你为此惊呼,胸中热流回荡。久别重逢,最明显的就是对方体态容颜的变化。寒暄、打量之后,再详细询问各自的情况,继而打听故人,回忆旧事。而当得知故人很多已不在世时,彼此的感慨自然又增添了很多,回过头来,怎能不为这劫后重逢倍感欣慰。这四句写战乱年代人们所共有的“别易会难”的感受,揭示出经过一场大的乱离后的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7、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8、真没想到阔别二十年之后,能有机会再次来登门拜访。当年握别时你还没有成亲,今日见到你时,儿女已经成行。故友重逢,漫话今昔,尽管世事变化很大,但是记忆还停留二十年前,那时的故人还未成婚,可如今已经儿女满堂。诗人不胜感慨,真是岁月匆匆,年华老大,世事如梦。这也是常人遇此情景都有的人生感触。“成行”,形容子女众多。
9、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
10、他们和顺地敬重父亲挚友,热情地问我来自哪个地方?三两句问答话还没有说完,儿女们已经摆出了酒浆。此段用意取自陶潜《桃花源诗序》:“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漫斋诗话》评价说,如果别的诗人说到“问我来何方”,下面一定会还有数句的铺陈;而老杜这里接着就说“问答未及已,驱儿罗酒浆”,真有以一捧之土障黄河之流的气象。“怡然”,安适自在,喜悦的样子。“父执”,父亲的朋友。“酒浆”,代指酒肴。
11、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12、雨夜割来的春韭嫩嫩长长,刚烧好的黄粱掺米饭喷喷香。主人说难得有这个机会见面,一举杯就接连喝了十觞。虽然是仓卒间所备的薄宴,却是冒雨去剪来美味的春韭,可见主人殷勤待客之意。虽然都是些家常饭菜,却有着热情温馨的家庭氛围。主人连连举杯,客人不辞一醉,为难得的聚首而痛饮,为醇厚的友情而干杯。“间”,掺合,混杂。“黄粱”,黄小米。“觞”,盛酒的杯。
13、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14、饮了十几杯我也难得一醉啊,是因为感激老朋友您的情意深长。明朝你我又要又要分手,如被山岳阻隔一样,人情世事,竟然都如此渺茫!挚友久别,重逢不易,明日又将分离,后会难期,说不出的依依和感伤。前云“人生”,此曰“世事”;前云“如参商”,此曰“隔山岳”,总之,都是为了表达人生聚散不常、别易会难的感慨。其内心沉郁,其感情苍凉,因此尽管诗句平易真切,却有很深的感人魅力。“故意”,故交的情意。
15、这首诗以白描写实的手法,记述了与少年知交难得的重逢情景,表现了乱离年代特有的世事变化、别易会难的感慨。其描写曲尽人情,宛然如在眼前。它通过具体细腻的叙述,抒发真挚深厚的感情,情感随着宾主相见、主人款待的过程起落转换,悲喜更迭,情景逼真,生动如画。这在杜诗中是别具一格的。明末王嗣奭《杜臆》评价这首诗“信手写去,意尽而止,空灵婉畅,曲尽其妙”。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则认为这首诗“古趣盎然,少陵别调。一路皆叙事,情真,景真,莫乙其处。”
16、全诗情胜乎词,平易真切。其特点是:尽管句句转折,而层次井然,清代仇兆鳌《杜诗详注》分析说:“首叙今昔聚散之情。次言别后老少之状。末感处士款情(款待之情),因而惜别也。”具体而言,篇首四句为之一层,写久别重逢,从离别说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少壮”以下十句为第二层,先从生离说到死别,透露出干戈乱离、人命危浅的现实;再写与卫八处士的重逢聚首。“问答”以下十句为第三层,写主人及其家人的热情款待,表达诗人对生活美和人情美的珍视;最后两句,写重聚又别的伤悲,是全篇感情的 *** ,笔力如钧,激荡人心,而又低徊婉转,耐人寻味。
三、杜甫的赠卫八处士注音
赠卫八处士(zèng wèi bā chù shì)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rén shēng bù xiāng jiàn,dòng rú shēn yǔ shāng)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jīn xī fù hé xī,gòng cǐ dēng zhú guāng)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shào zhuàng néng jǐ shí,bìn fà gè yǐ cāng)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fǎng jiù bàn wéi guǐ,jīng hū rè zhōng cháng)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yān zhīèr shí zǎi,chóng shàng jūn zǐ táng)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xī bié jūn wèi hūn,ér nǚ hū chéng háng)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yí rán jìng fù zhí,wèn wǒ lái hé fāng)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wèn dá rēng wèi yǐ,qūér luó jiǔ jiāng)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yè yǔ jiǎn chūn jiǔ,xīn chuī jiàn huáng liáng)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zhǔ chēng huì miàn nán,yī jǔ lěi shí shāng)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shǐ shāng yì bù zuì,gǎn zǐ gù yì cháng)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míng rì gé shān yuè,shì shì liǎng máng máng)
人生旅途常有别离不易相见,就像参星商星实在难得相遇。
今夜又是一个什么吉日良辰,让我们共同在这烛光下叙谈。
青春壮健年少岁月能有多少,转瞬间你我都已经两鬓如霜。
昔日往来的朋友一半已去世,我内心激荡不得不连声哀叹。
没想到我们已分别廿个春秋,今天还能亲临你家里的厅堂。
相分别是你还没有结婚成家,倏忽间你的子女已成帮成行。
他们彬彬有礼笑迎父亲老友,亲切地询问我来自什么地方?
还来不及讲述完所有的往事,你就催促儿女快把酒菜摆上。
冒着夜雨剪来了青鲜的韭菜,呈上新煮的黄米饭让我品尝。
主人感慨见面的机会太难得,开怀畅饮一连喝干了十几杯。
一连喝干十几杯还没有醉意,令我感动你对老友情深意长。
明日分别后又相隔千山万水,茫茫的世事真令人愁绪难断。
《赠卫八处士》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华州司功参军之后。诗写偶遇少年知交的情景,抒写了人生聚散不定,故友相见格外亲。
然而暂聚忽别,却又觉得世事渺茫,无限感慨。开头四句,写久别重逢,从离别说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
第五至八句,从生离说到死别,透露了干戈乱离、人命危浅的现实;
从“焉知”到“意长”十四句,写与卫八处士的重逢聚首以及主人及其家人的热情款待,表达诗人对生活美和人情美的珍视;最后两句写重会又别之伤悲,低徊婉转,耐人寻味。全诗平易真切,层次井然。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
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此诗大概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春天,杜甫作华州司功参军时所作。乾元元年(758年)冬天,杜甫因上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冬天杜甫曾告假回东都洛阳探望旧居陆浑庄。乾元二年三月,九节度之师溃于邺城,杜甫自洛阳经潼关回华州,卫八的家就在杜甫回转时经过的奉先县。
在奉先县,杜甫访问了居住在乡间的少年时代的友人卫八处士。一夕相会,又匆匆告别,产生了乱离时代一般人所共有的人生离多聚少和世事沧桑的感叹,于是写下这动情之作赠给卫八处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赠卫八处士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