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训练场拼音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训练场拼音的知识,包括训练的拼音怎么拼读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焕发的拼音
表达意思:光彩外现的样子;振作。
词性:通常在句中作动词,修饰主语或宾语。
引证:徐迟《哥德巴赫猜想·祁连山下》,“她穿着雪白的丝绸衬衫,围着一条彩色的丝巾,如此之年轻,焕发。”
1、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古老的小镇焕发了无穷的活力。
2、容光焕发的柳凡正兴奋的说着。
3、古老的长城经过整修,又焕发出青春。
4、这又回到了随着时间推移而我们想让一部逐渐老化的手机焕发青春的念头上。
5、尝试一个新发型。拜访一个发型设计师,他们会给你建议并给你做一个适合你的风格,使你容光焕发。
二、特种兵的拼音
1、部队中,具有特定专长或才能,担任特殊任务的技术人员。如伞兵、蛙人、海底爆破人员等。特种部队里的兵员。
2、特种兵是世界一些国家军队中担负破袭敌方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目标和执行其他特殊任务的特殊兵种。单兵作战能力极强,适合在各种恶劣条件下,完成作战任务。往往是战争中决定战局的重要因素。
3、特种兵起源于德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首次出现。经典的特种兵影视作品有《勇者行动》《黑鹰坠落》《猎杀本拉登》《红翼行动》《生死狙击》《孤独的生还者》《菲利普船长》等。
4、一般由更高军事指挥机关直接指挥和领导,少数国家由国防部或军中将领直接指挥和领导。
5、人们一般认为特种部队最早起源于德国。
6、夜色朦胧,黄皮肤的特种兵,个个目光炯炯,像猎豹一般。炮弹声震耳欲聋,海面上四处开花,他们时而隐蔽在橡皮舟内,时而用力划舟,以最快速度接近硝烟弥漫的岸边。
7、就在第10届“爱尔纳·突击”国际特种侦察兵大赛中,中国特种侦察兵以绝对优势勇夺参赛队团体总分之一名和比赛课目中的9个单项之一,取得了自参赛以来的“更佳战绩”,让世界特种部队刮目相看。
8、据 *** 某部特种侦察大队领导介绍,红军时代我军就有精锐“手枪队”;抗日战争中“敌后武工队”曾大显神威;朝鲜战争时期,奇袭韩军“白虎团”团部的行动就是我军早年特种兵的杰作。
9、我军真正意义上的特种兵组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由战区重要部门直接指挥,担负着特殊的侦察任务。中国特种兵在世界特种兵家族中,已经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10、训练场上,特种兵正在进行体能训练。尽管气温只有零上几摄氏度,但战士们个个汗流浃背。除正常训练外,士兵们每天还要进行拉力器、哑铃、臂力棒、俯卧撑和5公里武装越野等强度训练。
11、参加第11届“爱尔纳·突击”国际特种侦察兵大赛的一等功荣立者、连长吉松介绍说:“特种兵执行特殊任务,要求人人必须掌握飞车捕俘,攀登绝壁,擒拿格斗,无人区生存,伞降、泅渡、驾驶坦克和掌握各种武器等技能训练。”
12、“顽强的毅力、健壮的体力、持久的耐力,对一名合格的特种兵是必备条件。”
13、吉松结合国际特种兵大赛谈了感受,“比赛中,特种兵要负重30多公斤的武器装备和生存物资,在4天3夜内,奔袭近200公里,后有‘追兵’,前有‘堵截’,要高度警惕、不停地小跑着奔袭。
14、全程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体能消耗达到了极限,肉体已经麻木,惟有精神存在,没有顽强的毅力和百炼成钢的体魄,是根本无法完成任务的。”
15、吉松的介绍,更加感受到“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道理。
16、特种兵除学会特种作战本领外,还必须掌握生存本领,会检验水质是否有毒,能识别植物可否食用,还要学会抗击凶猛野兽袭击等生存技能。
三、伏案的拼音
伏案,汉语词语,拼音是fúàn,意思是趴在桌子上(读书,写字,写作)。俯伏在桌子上。指坐在桌旁,双手趴在桌面上。多形容勤奋读书或写作。出自宋·孔平仲《孔氏谈苑》卷一:“子由以面伏案,不忍读也。
1、考试的时候我时而低头沉思,时而伏案而书,我要克服这种时而积极乐观时而消沉悲观,时而动力十足时而意志消沉的不稳定情绪。
2、那时,家父已过不惑之年,精力已大不如前,加之整日伏案写稿,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3、虽然已经是夜深人静,但爸爸仍在伏案攻读。
伏案,汉语词语,拼音是fúàn,意思是趴在桌子上(读书,写字,写作)。解释趴在桌子上(读书,写字,写作)。俯伏在桌子上。
指坐在桌旁,双手趴在桌面上。多形容勤奋读书或写作。出处宋·孔平仲《孔氏谈苑》卷一:子由以面伏案,不忍读也。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伏案疾书是指上身靠在桌子上(读书、写字)。一般指勤奋学习或工作。词语释义词语伏案疾书读音fúànjíshū书:看,书写。疾:迅速,快,飞速。
近义词:奋笔疾书近义词奋笔疾书用法经数月伏案疾书,作者终于及时完成了《哈利波特》的第七部,保证了小说的按期出版。老师伏案疾书,终于完成了备课。
1、白天,张勇带着参谋在训练场上示范、讲评;夜深了,他还伏案疾书,把自己的心得写下来,留给部里。
2、可大脑却停不下来,苦思冥想,高速运转,灵感来时,便又一跃而起,重新伏案疾书。
3、第二天,他伏案疾书,写了一封致家乡人民的倡议书。
4、法拉奇伏案疾书,挥汗如雨,还拼命地抽着烟,屋里充满了浓烈的烟草味道,如同电影里面地下工作的场景。
5、伏案疾书了十几天,“用我的生命在写”,每天写上万字。
6、透过这扇窗口的灯光,依稀可见陈云当年伏案疾书的身影;这静谧的走廊,还印记着陈云思考踱步的足迹。
7、晚上,缓过来的他再一次从病床上爬起来,伏案疾书。
8、在辽县时,在一间窑洞似的房子里,父亲经常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伏案疾书,常常是彻夜不眠。
四、打谷场 拼音
1、打谷场的拼音是dǎ gǔ cháng。
2、它是打谷晒场的主战场。每个生产队都有二十亩左右的打谷场,生产队里人工收割下来的稻把、麦把都是农民从田里肩挑、船运到打谷场,在没有机械脱粒的年代,农民们把水稻把在打谷场上摊铺20公分高。
3、只见老农手握着牛鞭子,牵着耕牛拖着碌碡在稻麦把上反复碾压,老农嘴里哼着小曲,时不时地给牛一鞭子,耕牛便会加快行走速度。经人工多次抖翻,再把上面的稻、麦草运走,稻、麦便成功碾下了。接下来,收集归拢,扬干杂质,并进行摊晒。
4、一般二十亩的水稻把需要半天才能碾压成功,白天做不完,晚上继续进行。后来有了电动脱粒机,对收割的三麦,晚上用“南山52”等机械脱粒,一人负责喂机,其余人运麦把、运草、运麦。
5、对收割的水稻则用机稻滚龙进行脱粒,四五个人一字排开,一人负责把稻把分成小份,按次传递着,大家抓紧着稻把,使劲地在滚龙上上下滚动不停,直到脱粒干净才丢手,然后派人把稻草捆好运离现场。
6、每当稻、麦脱粒好后,在天亮前,再将稻、麦草分成若干堆,按照各家人口数给各户作燃料。场头上有场头主,管理着四到五名身体强壮的农民,常年在打谷场上负责扬、晒、翻稻麦,晒干后的稻、麦,生产队除了交足国家征购粮、分给农民的口粮,余下的都进生产队仓库。
7、打谷场是纳凉的好去处。盛夏时节,没有电风扇,在家里热得难受,打谷场成了大家纳凉的好去处。
8、晚饭后,三五成群自带板凳,手拿芭蕉扇,来到打谷场坐下来,虽是盛夏,但晚上的微风吹过,却觉得比较舒适,仰望着天上的星星、听着田里此起彼伏的蛙叫声,张家长、李家短地闲聊着,不知不觉到了夜里十点多,大家消除了一天的疲劳,也就回家休息了。
9、打谷场还是民兵的训练场。每年春天,大队都要组织一次基干民兵集中训练,基本上都是在打谷场上进行,一般进行半个月左右,民兵们通过训练,军事素质和个人素养都得到了提高。当看到民兵英姿飒爽、一丝不苟的训练时,农民们驻足观看,不时发出阵阵掌声。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