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溜拼音,溜溜的正确解释-问答-

溜溜拼音,溜溜的正确解释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6 0

很多朋友对于溜溜拼音和溜溜的正确解释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滴溜溜怎么读
  2. 溜的拼音
  3. 溜的拼音几声
  4. 溜溜的拼音
  5. 光光溜溜的拼音和意思
  6. 溜的拼音是什么样的

一、滴溜溜怎么读

1、语文的语源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字”缩略为“语文”一词出现19世纪80年代。1905年,清朝在废除科举制度以后,开始开办新学堂。国文一科,教授的仍是历代古文,故当时称为国文课。

2、五四运动爆发以后,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国文课受到了冲击,小学于是改设“国语”。教材具有鲜明的口语特点,选用的都是白话短文或儿歌、故事等。中学仍设国文课。

3、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魏冰心、程其保、叶圣陶、朱自清、夏丏尊等人大量使用“语文”一词,当时已经出现“语文课程”的说法在母语课程的源流中重新审视课程的目标取向,叶圣陶、夏丏尊二人亦开始尝试编写新的语文教材。

4、可惜因日本侵略中国而被迫终止。全国解放后,叶圣陶先生等人再次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语文。这一建议被华北 *** 教育机关采纳,随后推向全国,从此,“语文成了中小学母语课程通用名称。

5、语文是一个多义词,通常用作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缩写。语文课一般认为是语言文化综合科目。而语言文章,语言知识,文化知识都离不开它。也可以说语文是运用语言规则和特定的语言词汇而形成的书面或口头的言语作品及其形成过程的总和。

6、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点教学科目。它的教学内容是语言和文化,它的运行形式也是语言和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

7、它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也是国内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开设的主要科目。中国语文教材一般教授中国的通用语言(即汉语语文)。

二、溜的拼音

溜字的拼音是liū,形声,从水,留声。溜字的解释:滑行、往下滑、光滑、平滑、偷偷地走开。

溜组词:溜滑、吱溜、溵溜、石溜、瓦溜、溜掉、溜烟、溜湫、溜水、泻溜、唧溜、溜熟、神溜、溜尖、春溜、溜刷、溜跶、重溜、土溜、嗤溜、东溜、溜淌、溜腰、西溜、秀溜、鲗溜、溜撒、走溜、鲫溜、山溜、新溜、丢溜、即溜、溜奥、溜瞅、长溜、溜开、溜搭。

1、溜滑,汉语词语,拼音liū huá,意思是很光滑,另外还有一个意思是很狡猾。

2、吱溜,汉语词语,拼音zī liū,形容滑动或移动的声音。

3、石溜,汉语词语,拼音shí liū,作“石留”,指贫瘠多石之地;亦作“石霤”,指岩石间的水流。

4、瓦溜,汉语词汇,拼音wǎ liū,意思是制砂糖用的一种陶器。

5、溜湫,汉语词汇,拼音liū qiū,释义是斑驳、脏乱,目光闪烁,不敢正视的样子,胆怯畏缩、不大方的样子。

6、西溜汉语词汇,拼音xī liū,四注屋西侧的屋檐承溜处。

三、溜的拼音几声

“溜”字看组词来读的。如:【溜】【liū】:溜冰。【溜】【liù】:檐溜

笔顺:点、点、提、撇、竖提、点、横折钩、撇、竖、横折、横、竖、横

2.光滑,平滑,无阻碍:~圆。~光。

2.顺房檐滴下来的水,房顶上流下的水:檐~。承~。

3.房檐上安的接雨水用的长水槽:水~。

4.量词,指行(háng)列,排:一~三间房。

5.某一地点附近的地方:这~儿的果木树很多。

(1)滑动。如:溜缰(悄悄脱开缰绳而跑散);溜眼(溜眼睛。以眼传情);溜嘴(把不该说的话说出了嘴);溜槽;溜下;溜冰

(2)偷偷地走。如:溜抽(脱身溜走);溜跑(偷偷地跑开);溜溜湫湫(躲躲闪闪,轻手轻脚的样子)

说着,却把眼溜着金桂一笑。——《红楼梦》

差人各溜过几件细软东西。——《醒世恒言》

(6)略微煮一下,或加淀粉汁急火快炒。如:醋溜鱼

(7)逢迎,拍马;奉承。如:溜钩子,亦作“溜沟子”、“溜勾子”(方言。钻营;奉承)

闭凝盼,声声燕语明如剪,呖呖莺声溜的圆。——清·孔尚任《桃花扇》

(2)灵活;麻利。如:溜撒(灵活;伶俐)

〈方〉∶很,非常。如:溜尖(很尖);溜光水滑(形容非常整洁,干净);溜明(非常明亮);溜净(非常干净)

(1)在形容词后,多叠用。如:灰溜溜;酸溜溜;直溜;匀溜

(1)(形声。从水,留声。本义:水名)

(3)即今纵贯广西中北部的融江、柳江及黔江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左传·宣公二年》

(5)房顶上安的接雨水用的长水槽。如:水溜

这不是咱们这溜儿都装上自来水了吗?——老舍《龙须沟》

生犹悬水溜,死若波澜停。——南朝宋·孔欣《置酒高堂上》

那贾芸一面走,一面拿眼把小红一溜。——《红楼梦》

(3)又如:溜瞅(斜着眼睛窥视);溜溜(瞟,斜视)

(4)操练。如:两三个星期的工夫,他把腿溜出来了

在那海棠树边,悄悄溜了三回。——田间《赶车传》

到十六日,叫小厮拿了一个“都督府”的溜子,溜了一班戏子来谢神。——《儒林外史》

(7)又如:溜子(溜单。注明官衔的帖子)

(8)〈方〉∶涂抹、糊缝隙。如:溜缝

黄河水溜,不是当耍的。——清·孔尚任《桃花扇》

(3)行动迅速。如:溜烟(形容跑得迅速);溜撒(行动迅速、敏捷)

溜溜拼音,溜溜的正确解释-第1张图片-

(1)连串,条。用以表示成排、成条、成串的事物。如:一溜鬃毛;一长溜红飘带;一溜房屋

1.溜达liūda:也作“蹓跶”。闲逛;漫步

4.哧溜chīliū:象声词,疾速流动、滑移发出的声响

8.溜须拍马liūxū-pāimǎ∶比喻谄媚奉承

9.黑不溜秋hēibuliūqiū∶形容黑得很难看

四、溜溜的拼音

1、他知道,溜溜的画这儿的行市是一平方尺四五千块。

2、特别是在一清早,被大车轧起的土棱上镶着几条霜边,小风尖溜溜的把早霞吹散,露出极高极蓝极爽快的天。

3、石板路中间有黑色的水洼,街道一侧是一间女修道院光溜溜的高墙。

4、当猫看见缸里的老鼠竖着两只小耳朵,黑溜溜的眸子向外凸起,嘴边上长着赤红的硬胡子,并吱吱地叫个一直时,心想真是碰见了怪物。

5、吉姆和伊丽莎白吹了,自己给弄得灰溜溜的。

6、然后,他把发刷浸在水里打湿,把头发从中分开,垂在面颊两边,用刷子刷得平塌塌、光溜溜的。

7、这一番质问刚停,一双穿拖鞋的脚慌慌张张地擦着光溜溜的房间地板走了过去。

8、滑溜溜的细菌被热疗法弄死后,他们也就不能再伤害动物了。

9、丽兹扎着两只细溜溜的长辫,很可爱。

10、我们这样大概持续了多过30秒的样子,直到敏走过来,那只小狗才站起来,溜溜达达的走了。

五、光光溜溜的拼音和意思

光光溜溜的拼音:guāng guāng liū liū。意思是:形容物体表面或人身体上没有遮盖。

1、形容物体表面或人身体上没有遮盖。

3、形容草木、物体没有被遮盖,或人体不著衣物,完全 *** 的样子。

1、一个人光光溜溜的到这个世界来,最后光光溜溜的离开这个世界,想起来名利都是身外,只有尽一人的心力使社会上的人多得他工作的裨益是人生最愉快的事情。

2、夏天的小河可热闹了,乡村里的孩子们全身光光溜溜的,跳进小河里。他们像一条条小泥鳅在水里钻上钻下,一会儿冒出头来,一会儿沉下水底。有的在河里比赛游泳,有的在岸边捉迷藏。啊,小河真是孩子们玩耍的乐园。

4、冷月高挂枝梢,北风把光光溜溜的树枝,吹得呼呼直叫。

5、他那光光溜溜的脑袋在太阳下晃动着,一片青皮越发闪亮、耀眼。

6、我们光光溜溜的来到这个世界,我们也不会从这个世界带走什么,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会生活,体念生活,感谢生活。

7、石板路中间有黑色的水洼,街道一侧是一间女修道院光溜溜的高墙。

六、溜的拼音是什么样的

1、溜的拼音有两种读法,分别是liū、liù。

2、溜(拼音:liū、liù)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通用字。此字形最早见于《说文》中的小篆。本义是水名,又名“潭水”,源出三江侗族自治县北。引申为水或其他液体下流之义,还引申为水滴或细小水流等义。

3、“溜”是形声字。字形最早见于《说文》中的小篆,“澑”为小篆之楷化形体,现代汉语简化作“溜”。

4、“溜”采用“氵”(水)作形旁;“留”是声旁,本义是指水名,又名“潭水”。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北部的融江、柳江及黔江,源出三江侗族自治县北。引申为水或其他液体下流之义,《一切经音义》卷十八引《仓颉解诂》:“溜,谓水垂下也。”

5、“溜”还引申为水滴或细小水流等义。现代汉语中,“溜”读作“liū”时,也指光滑的,如“溜圆”等。后又引申为偷偷地走,如“溜走”等。另外,“溜”还是一种烹饪 *** ,表示略微煮一下,或者加入淀粉快炒。

6、“溜”读作“liù”时,可作量词,表示串;条,用以表示成排、成串的事物。迅急的水流:大溜、急溜;顺房檐滴下来的水,房顶上流下的水:檐溜、承溜;房檐上安的接雨水用的长水槽:水溜;量词,指行(háng)列,排:一溜三间房;某一地点附近的地方:这溜儿的果木树很多。

7、“溜”古时还有漫步、游逛之义,现代汉语中此义已并入“遛”。

8、溜冰、顺口溜、溜溜、溜达、溜冰场、顺溜、溜须拍马、溜索、溜槽、乌溜溜、一溜烟、溜号、黄溜溜、没溜儿、灰溜溜、溜肩膀、提溜、光溜溜、圆溜溜、冰溜、溜须、溜之大吉、麻溜、溜子、随大溜、醋溜鱼、哧溜、出溜、滑溜、竹溜、直溜、跐溜、水溜、滴溜溜、开溜、溜坡、溜走、一溜歪斜、刺溜、溜边。

关于溜溜拼音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标签: 溜溜 拼音 正确 解释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