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铁岭大戏院二人转时间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铁岭大剧院票价一览表2024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一、大观灯的演出情况
1、上个世纪80年代是艺术女神对于铁岭特别垂青的年代。就在赵本山拄着盲人探路的马竿,沿着辽北的山间小路走向他的艺术殿堂的同时,关东丑王潘长江也一瘸一拐地向他的艺术之路行进。李春明:潘长江父母是铁岭县剧团评剧演员,他从小就学评剧。由于他身材的原因,当初到院团去考都考不上,也就是说演出时穿的道袍都穿不起来,所谓道袍,咱们说的大褂吧,个矮穿不起来。当时他父亲和我关系很好的,找我说小江怎么整,帮帮忙吧。小江来了我一看,我说让他上艺术团来,因艺术团二人转、拉场戏它是丑角艺术,你人太漂亮还不行,它一旦一丑啊,咱们铁岭艺术团正好缺丑角,然后就过去了。农村青年赵本山和梨园子弟潘长江相会在《大观灯》,两个人一瞎一瘸,成了整台戏的两个台柱子。李海:实际上铁岭演的《大观灯》把历史上的《大观灯》发展了。发展就是说一个瞎子、一个瘸子点戏,点现代戏。观众需要啥,甚至点小品,里边可以掺杂小品,中间用一种小品语言串连起来,每个小品中间串连词都非常响,包袱响,老百姓非常乐。赵本山:那是1986年,刚刚出现流行歌曲,什么舞星、歌星都挺好,后来我们没办法了,成立一个小队,就这么把《大观灯》演活了,从乡村走向城里,一直打到沈阳。那一段时间,沈阳的观众好象中了邪,《大观灯》使他们如醉如痴。辽北风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刮起来了。李海:8点开演一直演到晚上10点多钟、十一二点。不知道外边黑白,吃饭都在剧场。在一个剧场演出这么多场,我感觉在全国不能说创吉尼斯记录吧也很少见。铁岭市民间艺术团国家一级演员李静:“没有空调,设备简陋,哗哗地吹呀,吹个阳干,还没等吹太干,下场戏又开始了,又得穿上去。郭洗风:经过修改搬到舞台特别火,赵本山潘长江合作得非常成功。成功在观众看得捧腹大笑,观众受不了实实在在地乐。就是个高兴,笑破肚皮,笑岔气了。李静:本山一上台就不是他了,本山演戏特别有技巧,他随着情绪来,有时就不照台词说了,那种演出真是,本山一上台真的就来神了。李春明:演得昏天黑地,在大戏院都演到第五场了,演员还问,李导下场几点开演,歇半个小时行不行,那时都后半夜了。原沈阳大戏院经理武树森:对赵本山有特殊待遇,赵本山演出累呀,每天每一场补助100块钱,每天给他买一只鸡,那时夏天炎热呀,每天买个西瓜。李春明:辽艺的李默然去看戏,抗敌话剧团的全体人员去看戏,专业团体都去看,说铁岭现象嘛。赵本山、潘长江铁岭团都怎么了,老百姓没完了买不着票啊,他们都不理解。武树森:他们连续在沈阳演出200多场,一天三场,观众从来场场满员,很受观众欢迎,全城争看赵本山,买票拉人。李春明:这台节目也是本山现象啊,东北风啊,不管怎么说这台戏我们演了二千多场,这在辽宁戏剧史上可能也是没有的。《大观灯》火爆沈阳城,赵本山和潘长江以天下之一瞎和天下之一瘸扬名东北。
2、潘长江:我和本山演完《大观灯》之后,在辽宁都知道有个天下之一瘸。中央电视台影视部主任编辑黄海涛:他很有自己的特点,他有童子功,练过戏曲,所以他在创作过程中要比别人使出更多的努力,更多的代价。潘长江:可以说演出生涯中也是最劳累的时候,也是最长知识的时候,也是实践机会最多的时候。最起码同观众面对面交流在舞台上,知道观众哪地方愿意笑,哪地方不笑,演完以后下来找找原因,台上即兴发挥,挺得心应手的。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天下之一瞎和天下之一瘸成为赵本山和潘长江的雅号,他们带给观众的是机智、喜悦和幽默。今天我们才意识到,也就是在那个时期,以赵本山为为代表的铁岭艺术家们为以后小品这一戏剧样式走进艺术殿堂和千家万户做着各种资源性的准备。
二、到铁岭大戏院看二人转多少钱几点开始
1、每晚七点半准时开始,票价20元至100多元不等,前几排有手拍,是老百姓娱乐的好去处,外地朋友也有过来看的。
2、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它植根于东北民间文化,属于中国走唱类曲艺曲种,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
3、东北特色二人转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莲花落。用东北人的俏皮话说:二人转是“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莲花落亦称“落子”,是中国北方地区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边说边唱,载歌载舞。
4、唱腔受东北大鼓、单弦、河北梆子影响很大。唱词诙谐幽默,富有生活气息。二人转的唱腔,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共三百多个。唢呐、板胡是二人转的主奏乐器。
5、二人转的表演,有“四功一绝”。四功是指“唱、说、做(或扮)、舞”,手绢、扇子、大板、玉子板等“绝技”。唱词以七言、十言句为主,兼有民歌长短句。
6、说口包括说白和数板,多用韵白,单出头语言风趣幽默,滑稽可笑,做功讲究表演手段和动作,舞功以东北大秧歌为主,同时吸取民间舞蹈和武打动作。
三、在东北,什么地方能看见正宗的东北二人转、拉场戏
1、正宗的东北二人转和拉场戏,笔者认为其实是能上台面的正剧,就是去掉那些荤口荤段子的正剧,但是这些正剧已经不是正宗的东北二人转和拉场戏了。这种地方艺术源于田间地头,是在劳动人民休息之余欣赏的曲艺,避免不了的荤口荤段子,这才是原汁原味的二人转和拉场戏。
2、现在都在弘扬绿色二人转,能拿上台面的,在电视里能播放的都是正剧。想看正剧,还是有一些地方的。拿我家附近的吉林省,就有长春桃李梅剧院,长春东北风剧场、长春和平大戏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地方戏院,还有东北各地的刘老根大舞台。等等很多。
3、正宗的东北二人转现在几乎很难看到。
4、东北二人转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是植根于黑土地的乡土艺术。它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一个人演的单出头,一类是两个人演的二人转,另一类是多人演的拉场戏。单出头和二人转是一人扮多角,两人的角色还可以互换,因此应该属于曲艺类;而拉场戏,则是一人一角,因此应该属于戏曲类。二人转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低迷,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像小品,像相声,像脱口秀,像杂耍,不再是过去那种正宗的二人转了。在一场演出当中,你很少能看到整部的二人转正戏。因此,你指望上各个小剧场去看正宗的二人转,一般是不可能的。
5、但是正宗的二人转并没有消失。二人转在八、九十年代经过吉林省民间艺术团的改良,出现了许多的经典剧目,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演员,像韩子平、秦志平、郑淑云、李晓霞、董玮、佟长江、闫淑萍等等,都深受二人转爱好者喜爱。《马前泼水》《回杯记》《猪八戒拱地》《大西厢》等都是非常经典的二人转曲目。虽然剧场当中很少能见到正宗的二人转,但这些曲目并没有消失,只要有这些资深的经典二人转演员出场,你就会看到或听到这些曲目的经典片段。
6、吉林省民间艺术团的老一辈编剧、作曲家、演员们为二人转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想听经典曲目,恐怕只能去找他们吧。
7、我在辽宁铁岭的县级市工作定居十多年。当地的大戏院借助本山大叔家乡的优势坚持传承二人转。但实际上,真正的二人转正戏已经很难有观众能看懂了。不过好在正戏依然是青年演员的必修课。一般大段的正戏都是在演出正式开始前做热场的。而且还都是经过改良唱腔和内容的。小沈阳的妈妈曾经在《星光大道》舞台上表演过最原始版本的二人转,从伴奏乐器到她的表演形式都很局限。我一个外地人真的是一句听不下去。后来还是坐在评委席的师胜杰给大家介绍了,我才知道这才是二人转。说回铁岭的二人转,当地在去年和今年举办过东三省的二人转嘉年华活动,邀请黑龙江吉林的艺术团一起演出。按照主持人的说法,现在的二人转,东三省各有特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要是没记错的话,黑龙江是扮相漂亮,吉林是注重唱,辽宁是绝活展示。铁岭这边做了两年全国巡演,为了方便观众听懂,会在舞台上搭建大屏幕,演员的唱词都打在上面,配着剧情图片一起看,演出效果还不错
8、正宗的谁看啊?二人转,如果没有插科打诨,根本没人看。地方戏都是这个下场。
9、在东北二人转,吉林省梨树县是最正宗的,是二人转的发源地,唱腔表演都是纯正的二人转,拉场戏二人转属四平市的二人转很出名,有300年左右历史,编出了很多名戏。
10、在辽宁省或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相对来说还是辽宁比较有特色,也就是正宗的二人转。
11、东北人杰地灵,民间各类才艺人才摩肩接踵,文化局的群众艺术馆就有擅长传统二人转的老师。
12、舞台上正宗的二人转拉场戏不多见,电视里偶尔有播放,想看正宗的二人转拉场戏还是去 *** 里搜一搜吧!
13、现在的二人转都是改良版的,正宗的基本都沾点黄,所以很难听到。
OK,关于铁岭大戏院二人转时间和铁岭大剧院票价一览表2024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