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地理时间计算 *** 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地理1°等于多少小时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地理怎么算时差
1、两个地区地方时之间的差别称作为时差。
2、地方时: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更高点时为此地的地方时 12点,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同一时区内所用的同一时间是区时(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全世界所用的同一时间是世界时(0度经线的地方时)。区时经度每 15度差一小时,地方时经度每1度差 4分钟。
3、各地的标准时间为格林威治时间(G.M.T)加上(+)或减去(-)时区中所标的小时和分钟数时差。许多国家还采用夏令时(DST),比如美国每年4月到9月实行夏令时,时间提前一个小时。
4、时差的计算 *** :两个时区标准时间(即时区数)相减就是时差,时区的数值大的时间早。比如中国是东八区(+8),美国东部是西五区(-5),两地的时差是13小时,北京比纽约要早13个小时;如果是美国实行夏令时的时期,相差12小时。
二、地理:如何用经纬度计算时间
1、(1)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则:经度差=经度大的度数-经度小的度数。
2、(2)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一个在东经另一个在西经,则:经度差=两地经度相加。
3、把经度差转化为两地的地方时差,即:地方时差=经度差÷15°/小时;或经度差X4分钟每度(1小时=15度,1度=4分钟。
4、纬线和经线一样是人类为度量方便而假设出来的辅助线,定义为地球表面某点随地球自转所形成的轨迹。任何一根纬线都是圆形而且两两平行。纬线的长度是赤道的周长乘以纬线的纬度的余弦,所以赤道最长,离赤道越远的纬线,周长越短,到了两极就缩为0。
5、从赤道向北和向南,各分90°,称为北纬和南纬,分别用“N”和“S”表示。经度分东西,指南北,纬度分南北,指东西。
三、地理区时如何计算
东边的时刻早。因为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所以东边先看到日出bai。东时区区时早于西时区区时;东西时区内越往东区时越早。
(1)6时经线: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
(2)18时经线: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
(3)12时经线: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
(4)24时经线:平分夜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
(1)180°经线:固定性;日期为向东减一天,向西加一天。
3.计算区时和时区计算的三个步骤
(1)计算当地时区:将已知经度数除以15,若余数小于7.5,则除得的商就是该经度所在的时区数:若余数大于7.5,则该地所在的时区数为商+1。东经为东时区,西经为西时区。
(2)计算时区差:同为东时区或同为西时区,时区数相减,一个在东时区一个在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加。例如东八区与东二区相差6个时区,东八区与西五区则相差13个时区。
(3)计算区时:利用所得的时区差,向东加向西则减。例如当东二区为6时,东九区区时为6+7=13时;西三区区时为6-5=1时;西7区区时为6-13=-7,24-7=17时(日期减去一天)。碰到跨年月时,要注意大月、小月、平年、闰年,才能准确作答。
四、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 是什么
知识通解\x0d\x0a一.地方时\x0d\x0a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地表各地相对于太阳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各地的时刻便依次推进。于是,在同一瞬间,地球上的各地时刻不同。地方时就是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间。地方时把一天中太阳对于当地位置更高(太阳位于上中天)的时刻定为中午12时,遵循“东早西迟”的原则,其差异是1小时/15°、4分钟/1°、4秒钟/1′。\x0d\x0a应用:已知某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公式\x0d\x0a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每度)×经度差\x0d\x0a说明:①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东侧选“+”,西侧选“-”。\x0d\x0a②以0°经线为准,同侧两地经度差为两地经度之差(大减小),异侧为两地经度之和。\x0d\x0a二.区时\x0d\x0a(一)时区的划分\x0d\x0a为了避免世界各地时间的混乱,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因为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共360°),即每隔经度15°为一个时区。具体划分 *** 如下:\x0d\x0a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至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其实,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仅为半时区。\x0d\x0a应用:(1)已知某地经度,推算时区的公式\x0d\x0a某地所在时区序数=该地经度÷15°\x0d\x0a说明:①若所得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序数为所得整数;若所得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序数为所得整数加1。\x0d\x0a②某地在东经度为东时区;在西经度为西时区。(7.5°E至7.5°W为零时区;172.5°E至172.5°W为东西十二时区)。\x0d\x0a(2)已知某地时区序号,推算时区的中央经线和范围的公式\x0d\x0a某地所在时区中央经线度数=该地时区序数×15°\x0d\x0a说明:①除零时区处,时区序数乘以15°所得和积为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东时区为东经度,西时区为西经度(东经180°和西经180°合称为一条)\x0d\x0a②将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分别加、减7.5°所得的和及差即为该时区的范围边界。\x0d\x0a(二)区时\x0d\x0a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为该时区的“标准经线”;每个时个时区标准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区时”。\x0d\x0a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一个小时。在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东西十二时区时刻相同,而曰期相关1天。\x0d\x0a应用:已知某一时区的区时,求另一时区的区时公式\x0d\x0a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1小时×两地的时区差数\x0d\x0a说明:①若所求在已知地的东边,选用“+”,西边选用“—”。\x0d\x0a②若两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时区差数为大的时区序数减去小的时区序数;若两地分别为东时区和西时区,时区差数则为两地时区序数之和。\x0d\x0a③求得的时间是0至24,为当曰时间。24点也可写作次曰零点。若求得的时间大于24时,则所求地已进入明天,钟点要减去24小时,曰期则要加1;或求得的时间为负值,则所求地应该为昨天,钟点要加上24小时,曰期则要减去1。\x0d\x0a(三)特别的计时 *** \x0d\x0a1.半区计时法:根据本国所跨经度范围,采用与中央经线相差7.5°的时区的边界经线的地方时。例如,印度采用东5.5区。\x0d\x0a2.东部时区计时法:有的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太阳照明,采用本国东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例如,朝鲜位于东8区和东9区之间,但采用东9区的区时。\x0d\x0a3.统一时间计时法:有的国家虽然领土跨度很大,但为联系的方便,采用一个时间。例如,我国领土从最西端的73°E(东五区)至135°E(东九区)共跨越5个时区,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联系和协调,采用了“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指的是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亦即120°E的地方时,而非北京所在116°E的地方时。\x0d\x0a三.曰界线及曰期变更\x0d\x0a由于地球自转,地球各地的时刻依次推进,曰期也随之更替。为了避免曰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又叫“国际曰期变更线”。为了照顾180°经线附近居民生活方便起见,曰界线避开陆地,从海洋上穿过,因此,并不与180°经线完全重合。\x0d\x0a在地球上有两条曰期变更线,180°经线是国际上人为规定的,而0点经线则是自然形成的。\x0d\x0a应用:已知某地的地方时或区时,求今曰与昨曰在地球上所占的比例\x0d\x0a计算地球上某一曰期的范围,必须确定两条经线:一条是180°经线,另一条是地方时为今曰0点(或昨曰24点)的经线。“今曰”的范围是指: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向东(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到180°经线这一段范围,其它经度范围为“昨曰”。公式如下:\x0d\x0a今曰占全球比例=东十二区区时÷24\x0d\x0a说明:①东十二区的区时可以通过已知地的地方时或区时推导。\x0d\x0a②昨曰占全球比例为:1-东十二区区时/24。\x0d\x0a若太阳直射180°经线,即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2点时,全球分属两天,今曰与昨曰的地区范围各占二分之一。若太阳直射0°经线,即0°经线的地方时为12点时,全球各地同属一天。\x0d\x0a四.曰出曰落时间\x0d\x0a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同一纬度的各地昼弧(或夜弧)是等长的,即同纬度的各地昼(夜)长是相等的。昼弧所对应的经度数换算成时间即为昼长(15个经度对应1小时),夜弧所对应的经度数换算时间即为夜长。正午12点把白昼分成相等的上午和下午两半,上午即曰出至正午,下午即正午至曰落。而24点(或0点)也把黑夜分成相等的两半。\x0d\x0a应用:已知经纬网光照图,推算某点的曰出曰落时间公式\x0d\x0a曰出时间=12-昼长/2或曰出时间=夜长/2\x0d\x0a曰落时间=12+昼长/2或曰落时间=24-夜长/2\x0d\x0a说明:①某点的昼、夜长短,可过这该点作一条纬线,这条纬线被晨昏圈分为两段,在阴影部分的这段是夜弧,另一段则昼弧。\x0d\x0a②光照图中任意一点的曰出曰落时刻,就是该点所在纬线与晨线和昏线相交点的时刻,且曰出与曰落时刻之和为24。
五、地理怎样算时差,详细一点
1、计算时差:时差=大时区数-小时区数(注:其中东时区用正数表示,西时区用负数表示)。
2、计算区时:要求时区区时=已知时区区时±时差(注:要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最东为东12区,则要求时区区时=已知时区区时+时差,反之相减)。
举例:已知北京时间为3月26日5点,求东十区,东一区,西五区区时。
东十区与东八区时差:10-8=2(注:时差=大时区数-小时区数,其中东时区用正数表示,西时区用负数表示)
东十区区时:5+2=7,即3月26日7时(注:要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最东为东12区,则要求时区区时=已知时区区时+时差,反之相减)
东一区区时:5-7→24+5-7=22,即3月25日22时(注:5-7不够减,则从前一天借24小时再参与计算)
西五区与东八区时差:8-(-5)=13
西五区区时:5-13→24+5-13=16,即3月25日16时
六、地理时区怎样计算
1、地球总是自西向东自转,东边总比西边先看到太阳,东边的时间也总比西边的早。东边时刻与西边时刻的差值不仅要以时计,而且还要以分和秒来计算,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带来许多不便。
2、实际上,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都不严格按时区来计算时间。为了在全国范围内采用统一的时间,一般都把某一个时区的时间作为全国统一采用的时间。例如,我国把首都北京所在的东8区的时间作为全国统一的时间,称为北京时间。又例如,英国、法国、荷兰和比利时等国,虽地处中时区,但为了和欧洲大多数国家时间相一致,则采用东1区的时间。
3、计算的区时=已知区时-(已知区时的时区-要计算区时的时区),(注:东时区为正,西时区为负)。
4、例1:已知东京(东九区)时间为5月1日12:00,求北京(东八区)的区时?
5、北京时间=12:00-(9-8)=11:00(即北京时间为5月1日11:00)。
6、例2:已知北京时间为5月1日12:00,求伦敦(中时区)的区时?
7、伦敦时间=12:00-(8-0)=4:00(即伦敦时间为5月1日4:00)。
七、地理的时区时差怎么算 简略一点也可以,更好是例题说明
1、同减异加,如果都是东经的,如东一区和东八区,那么他们的时差就是8-1=7,7个小时。如果一个是东时区一个西时区,就用加法,如西五区和东七区的时差就是5+7=12,12小时。
2、还有就是东边的总比西边的早,所以已知一个时区的时间,求另一个时区的时间,就判断它是在已知的东边还是西边,如果是东边就加上时差,是西边就减去时差
3、如东八区是8点,那么东四区就是8-时差=8-4=4点(东四区在东八区的西边)
4、东10区就是8+时差=8+2=10点(东十区在东八区的东边)
关于本次地理时间计算 *** 和地理1°等于多少小时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