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读者创刊时间和《读者》历史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读者创刊于哪一年
1、《读者》杂志创刊于1981年,是甘肃人民出版社创办的一份蜚声全国的文摘性综合期刊。该杂志原名《读者文摘》,由于与美国《读者文摘》重名,于1993年改名为《读者》。
2、这本根植于西北黄土地的杂志,始终坚持博采众长、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办刊宗旨,她博大厚重的文化底蕴、诙谐幽默的美文小品、高雅清丽的插页插图,深受各个年龄阶层读者的喜爱,已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道美味佳肴。
3、创刊之初《读者》的月发行量仅为3万册,到1984年上升至184万册,首度进入中国期刊排行榜前十位。
4、2000年《读者》改为半月刊,仅3年时间月发行量就“飙”过800万册,稳居中国9000多种期刊发行量的首位,成为继美国《读者文摘》、《国家地理》、《时代周刊》之后发行量位居世界第四、亚洲之一的综合类期刊。
5、《读者》创造着中国期刊界的奇迹,它不仅从中国西部的兰州走向了全国,而且迈出了进军海外市场的脚步,继2003年成功开拓北美市场之后,去年第十二届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又签署了在德国和澳大利亚市场发行的协议。
6、《读者》杂志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开拓欧洲和澳洲市场,将使《读者》在海外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从而提升中国期刊的国际知名度。
二、《读者》的创始人是
1、《读者》的创始人是胡亚权和郑元绪。
2、38年前,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毕业的胡亚权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的郑元绪两个理工男,在种种机缘下一起创办了《读者文摘》杂志(1993年更名为《读者》)。
3、两个人当初就想办一本属于甘肃人自己的杂志,挤在一间不到8平米的简陋办公室里抄抄写写,不会排版就依葫芦画瓢,没有美编就自己上,不懂封面设计就去请教印刷师傅。谁能想到,就这样造就了“读者现象”,让《读者》成为中国杂志的奇迹。
4、1981年《读者文摘》面世,刊名由赵朴初先生题写,封面照是电影演员娜仁花。
5、1982年初,美国《读者文摘》来函指出:甘肃人民出版社使用《读者文摘》中文名是不正当的,不符合国际版权协定。中美两家《读者文摘》长达数年的版权之争从此开始。
6、从1990年开始,中美两家《读者文摘》的版权之争再次升级。
7、1992年美国《读者文摘》委托律师致函中国《读者文摘》,要求停止使用中文商标《读者文摘》。
8、后为化解与美国《读者文摘》发生的版权纠纷,1993年3月号《读者文摘》刊登征名启事,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共收到应征信十万多封。信中提到新名有:读者、读友、读者之家、谈天说地、共享等等。最后使用了《读者》一名。
9、1993年第七期,《读者文摘》正式改名为《读者》。
10、此后《读者》杂志发行量从创刊时月发行量3万册到2005年4月份月发行量已达910万册,2006年月平均发行量898万册,稳居中国期刊排名之一,亚洲期刊排名之一,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四。
11、同时,《读者》杂志行销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拥有众多读者,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读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中国期刊之一品牌”。
12、从创刊开始,《读者》在国内累计已发行11亿册,品牌影响力大大增强。
13、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读者》创始人胡亚权:是读者成就了《读者》
三、<<读者>>是哪一年创刊的
《读者》杂志创刊于1981年3月,是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文摘杂志,在广大读者和各级 *** 、管理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帮助下,迄今已走过了二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从创刊时月发行量3万册,到2005年4月份月发行量已达910万册,居中国之一,世界综合类期刊第四位,在海内外亿万读者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很高知名度和美誉度,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中国期刊之一品牌”。这种高速增长、经久不衰的“《读者》现象”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
《读者》在海外华文期刊市场中也占有很大份额,行销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拥有众多读者,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读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2003年起在美国、加拿大同步印制。《读者》杂志多年以来,始终以弘扬人类优秀文化为己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办刊宗旨,遵循“选择《读者》,就是选择了优秀的文化”这一办刊理念,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
《读者》杂志社与中国邮政及发行商紧密合作,通过遍布全国的发行 *** 发行。 1995年《读者》月发行量突破400万册。2001年以来,读者杂志社积极调整办刊思路,适时整合刊物内容,在市场营销和品牌经营方面加大力度,不断创新,策划推出了一系列大的改革举措。在国内期刊种数快速增长,但期刊总印数并未同步增长,许多大众刊物发行量下滑,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读者》杂志一枝独秀,发行量持续攀升。2002年10月月发行量突破600万册大关,创历史新高。2003年10月突破800万册大关,11月达到创纪录的806万册,同比增长近200万册,创造了中国期刊发展史上的奇迹。《读者》杂志近年的广告经营额也稳步上升,2002年广告经营额达2800余万元。与此同时,《读者》杂志年利税也达到3000余万元,增长40.9%,创造了突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读者》已经成为甘肃乃至全国的一个著名品牌。据目前数据统计,《读者》杂志2000——2003年已连续六年稳居全国期刊月发行量首位。
《读者》杂志的成功得到了 *** 、社会各界及广大读者的认可和赞誉。1998年至2001年连续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之一、第二届百种全国重点社科期刊奖,2000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中国期刊业更高奖),2001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认定为“双高”(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期刊。2002年底,再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
20多年来,读者走向了成熟,《读者》走向了成熟,读者、作者和编者正齐心协力打造中国期刊之一品牌,编写着一本中国人自己的心灵读本。
《读者》的高速成长同样也得到了众多跨国及国内知名企业的认同,十多年来,《读者》已经富有成效的为杜邦、摩托罗拉、索尼、宝洁、中国联通、平安保险、步步高、红河等诸多国内外客户提供了广告服务,其成绩得到了一致首肯。《读者》的发展离不开他们的支持与信赖。
新世纪里,《读者》正在向打造期刊产业集团的目标坚实迈进,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信心无限、商机无限。《读者》愿与各界携手合作,共同分享成长的喜悦!
四、读者的半月刊与月刊有什么区别
1、1999年,《读者》把月刊改成半月刊,每月推出A、B版,A版保持原有特色,以传统的白色风格图案为封面。B版封面以黑色为基调,以反映现代观念为主要内容。两者演绎发展成为今天的“白、蓝版”。
2、《读者原创版》是月刊,一月一期,里面文章都是原创的,定价为5元。《读者》为半月刊,分为上半月刊和下半月刊,每月两期,里面的文章都是从各个杂志中摘编的,定价为每册4元。
3、《读者》杂志创刊于1981年1月,是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文摘杂志。原名《读者文摘》,1981年创刊时的《读者文摘》只有48页,而且是双月刊,新闻纸黑白印刷,售价三角。杂志创刊一年,发行量达到16万。
4、1993年3月号《读者文摘》刊登征名启事,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共收到应征信十万多封。信中提到新名有:读者、读友、读者之家、谈天说地、共享等等。最后使用了《读者》一名。1993年第七期,《读者文摘》正式改名为《读者》并把月刊改成半月刊。
5、《读者》杂志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读者》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拥护。
五、读者是每天都出版的吗
一个月两本,半月刊,1号和15号各一本
《读者》杂志创刊于1981年1月,是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文摘杂志。原名《读者文摘》,1981年创刊时的《读者文摘》只有48页,而且是双月刊,新闻纸黑白印刷,售价三角。杂志创刊一年,发行量达到16万。
1993年3月号《读者文摘》刊登征名启事,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共收到应征信十万多封。信中提到新名有:读者、读友、读者之家、谈天说地、共享等等。最后使用了《读者》一名。1993年第七期,《读者文摘》正式改名为《读者》。
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读者创刊时间和《读者》历史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