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药物多长时间能吸收,以及两个小时药吸收的完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吃药后药物多长时间能被吸收
服药后药物在消化道吸收,然后进入血液,再与相应细胞受体结合,产生器官功能和组织结构的改变,病人才能感受到症状的减轻或功能的恢复。经过血液中药物浓度的逐渐积累,药物作用才能逐渐发挥,症状减轻和功能恢复才能表现出来。这个过程有长有短,短者数分钟,长者需数周或更长时间。
二、药物在体内多久发挥作用
根据您现在所描述的这种情况,您所说的这几种药物的代谢时间是明显不同的,要根据您的肾脏功能才能做出一个明确的判断,一般完全代谢完毕要在5天左右的时间。建议您现在这种情况要到专业的医院,在药师和医师的指导下才能选择用药,不要自行用药,以免影响到您的身体健康。
像这种情况的话,是不好估计的,因为每种药物不同,所以在体内吸收,或者达到药物更佳有效浓度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另外不良反应的出现,也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不良反应在服用后15分钟内就出现,而有的可能需要数天之后才表现出来。不同药物的起效时间不同,其药物半衰期也不一样,多数不良反应都在24小时内发生,但也有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在用药24小时之后
止疼药多长时间起作用,一般与止痛药物的效果以及给药的方式有关系。如果是口服轻到中度止疼的药物,例如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等,通常要0.5-1个小时左右可以起效。而如果是 *** 直肠给药或者使用透皮贴剂、静脉输注止痛药,起效的时间就会更快,例如 *** 直肠给药可能会在15-30分钟起效,而静脉给药可能几分钟之内就能起到明显缓解疼痛的效果。所以如果想要尽快的达到止痛效果,可以使用静脉输注的止痛药以及麻醉剂等药物,使用止痛泵来进行止痛,起效又快持续时间也会比较长。
三、胶囊药品服用后多长时间吸收
1、按《中国药典》规定,胶囊剂的崩解时限(溶解):应在30分钟内崩解并通过筛网。实际实验时胶囊剂的崩解时限一般在10分钟左右
2、所谓崩解时限就是用模拟胃蠕动的仪器,实验药物溶化并通过的时间。
3、但是药物崩解(溶化)和药物被吸收是两个概念,溶化了不代表被吸收了。因为吸收不是胃的功能而是小肠的功能,所以只有胃里的东西到了小肠才能被吸收。
4、估计从药物从吃进胃里到被小肠吸收这段时间在30分钟左右。完全吸收要2小时。
5、所以不论是片剂、胶囊剂、丸剂(控释、缓释除外)只要崩解时限合格,被吸收的时间都是差不多的。
四、药物的吸收过程是指
在我们得病的情况下,大夫为我们提前准备了这类那类的药品,让我们一天吃几回,一次是多少片等,这种常有详尽的要求。那麼,我们喝下的(都不一定,与可能是其他 *** )药品在人体内经历了如何的全过程呢?药品的消化吸收全过程是指什么呢?
1、我们最常见的,也是大夫常常开的就是说说白了的口服药物。说白了,立即用我们的嘴唇喝下。
2、这类 *** 最是便捷,也是最安全性。由于立即放进口中喝口水吞下去就可以了,因此便捷;由于口服药在目前市面上商品流通最普遍,药品有不计其数种,而别的的医治只是适用某类 *** ,因此最安全性。
3、即然谈起了口服药,那么就接下去再次吧!终究我们大部分在用的全是口服药。
4、当我们在口腔吞咽了药品,药品就开始了它的消化吸收全过程,从咽喉到胃,再到肠,还有十二指肠。到这算作终点站了。
5、每一个位置都是有消化吸收,由于药品会历经独立的外扩散进到血液循环系统中。
6、自然最关键的消化吸收位置是结肠,为何并不是胃呢?由于结肠的消化吸收总面积太大,我们了解结肠有皱壁,有微绒毛,这种都巨大的拓展了它的总面积,使它的消化吸收总面积是别的位置的上千倍乃至上万倍。
7、大部分的药品在身体最开始刚开始的就是说消化吸收,此外存有的也有新陈代谢全过程。
8、是否出现了疑虑?是否认为药品在身体全过程就是说先吸收益血,随后遍布到各位置,然后再新陈代谢,最终代谢就完后?是否感觉其全过程应是消化吸收遍布新陈代谢代谢一个然后一个来呢?
9、实际上每一流程全是另外存有的,不会有哪些顺序,千万别感觉它的全过程是一个接一个来的,它是种不正确的见解。
10、话说大部分的药品在身体被消化吸收后,多种要素都是影响我们的消化道对药品的消化吸收:每天喝水量、ph、颗粒物尺寸、是否空肚这些。非常多的要素能够影响消化吸收了。全部许多药品常有详尽的服食表明,这儿提示诸位要细心看一下使用说明哦!
五、一般药吃下去多长时间可以消化
1、从吃药到药效起作用,要经过几个过程:首先是药物崩解,溶成溶液;然后是溶液状态的药物吸收入血,分布到所作用的部位;再后是到达作用部位的药物与受体结合,出现药理作用;最后是药理作用出现后,与其他各种因素相互影响,产生药效。几类慢性病人吃药时间与药物起效有一定的规律。
2、高血压病人用药应该早上服不宜晚上服
3、对高血压病人来说,一天之内,会出现两个血压高峰期,一个高峰是上午9时到11时,另一个高峰是晚上6时到7时,尤其是早上的血压陡升可能导致心血管意外,而到了晚上,由于神经调节机制,人的血压会自然下降。控制血压的昼夜波动,用药很有讲究。降压药的普通片剂,如果一天服3次,血药浓度比较大,直接影响到血压,血压忽高忽低对心脑肝肾的影响比持续高血压损害更大。建议吃每天一次的药,可以在早上7时服药,到早上9时血压高峰段,血液里的药物浓度已经能够起效了;降压药一般不要在晚上吃,睡着时血药浓度更高,降血压作用最强,而晚上即使不服药,血压已经下降了,血压降得太低,心脑肝肾等的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器官损害。
4、心绞痛病人常服硝苯地平类药物,这类药有预防心绞痛的药效,白天晚上有明显的差别。如果每天吃80毫克,几乎完全取消通常在上午6时到中午12时发生的心肌缺血高峰。但是,对于晚上9时到凌晨零时发生的心肌缺血,药效的强度就明显不如上午6时到中午12时。
5、心肌梗塞病人服用阿司匹林的昼夜药效也有差别。如果隔天服325毫克阿司匹林,可以明显抑制上午6时到9时的心肌梗塞高峰。
6、对心脏病患者来言,普通片剂一天两次或三次,分时段服,倒不如一天早上服一次的缓释片或控释片,相对来说,缓释片或控释片可以24小时保证血液中稳定的血药浓度。
7、哮喘病人呼吸道阻力增加,通气功能差,晚上或清晨气道阻力增加时,可以诱发哮喘,根据哮喘
8、发病规律和药效规律,可以有效控制病情。
9、哮喘病人服用的(贝它2)受体激动剂,可以采用日低夜高的给药 *** ,有利于药物在清晨呼吸道阻力增加时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
10、哮喘病人常用的茶碱类药物,这类药有效浓度和中毒浓度非常近,它的特点是白天吸收快,晚上吸收较慢,根据这一特点,可以采取日低夜高的给药剂量,这样,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会比较长,不良反应也较轻。绝大多数平喘药以临睡前服用为佳,因为凌晨零时至2时是哮喘病人对引起支气管痉挛的乙酰胆碱和组织胺反应最为敏感的时间。
11、糖尿病的空腹血糖、尿糖昼夜有一定的规律,用胰岛素降糖,药效上午的作用较下午强。糖尿病早晨需要的胰岛素的量相对要更多一些,糖尿病人的尿钾排泄较多,昼夜节律的峰值时较正常人大约延迟2小时,有视网膜病变的并发症患者还要再延迟2小时。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治疗,上午10时给药,降血糖作用最强。
12、还有其他病人用药,如助消化药物,应在饭前10分钟左右服用,以促进消化液分泌充分与食物混合。
13、抗贫血药,在晚上8时服用更好,这时候的吸收率比早晨8时要高得多,且可延长疗效达4倍。
14、普通片剂,大多数是每天三次给药,按道理,是每8个小时给一次,但是这与我们的作息时间有冲突,很难半夜起来服药,具体什么时间服,一般是看对饮食和胃肠道有没有影响,有影响、没影响,都跟一日三餐有关,陈孝和唐蕾介绍,我们可以大致将吃药时间和一日三餐分类:
15、清晨起来空腹吃的药。如驱虫药如四氯乙烯,要在半空腹或空腹时服下,如果饭后服,药物被食物隔住,就难以达到治疗目的;盐类泻药如 *** 钠、 *** 镁等,这些药服用后应多喝水。早上起来空腹吃这些药,使药迅速入肠,并保持较高浓度;使药迅速入肠发挥作用,服后4~5小时致泻。食物可减少其吸收。
16、睡前15~30分钟吃的药。包括泻药如大黄、酚酞等;催眠药类,入睡快的,可在临睡时服;入睡较慢的,服后半小时至1小时起作用,应提早服。这些药服后8~12小时见效。
17、饭前30~60分钟吃的药。有止泻的收敛药,饭前吃可使药较快通过胃入小肠,遇碱性肠液分解出鞣酸,起止泻作用;有胃壁保护药,饭前吃使药充分作用于胃壁;有吸附药、胃内食物少,便于发挥吸附胃肠道有害物质及气体的作用;有胃肠解痉药、饭前吃使药物保持有效浓度,发挥作用快;饭前吃的药还有止吐药、利胆药、肠道抗感染药、肠用丸剂等。
18、饭后15~30分钟吃的药。大部分药物可在饭后服,特别是: *** 性药物如阿司匹林、水杨酸钠、保泰松、吲哚美辛、盐酸奎宁、 *** 亚铁、金属卤化物、呋喃丙胺、 *** 溶液、醋酸钾、多西环素、黄连素等;呋喃妥因、 *** 、苯妥英钠、螺内酯、氢 *** 等;维生素B2。饭后吃药可避免对胃产生 *** ,吸收也会更好。
19、特别提醒,患者从医院里拿到的药,一定要看好医嘱,如果患者从药店里购药,一定要看清楚说明书,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咨询药师。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