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向大家介绍一款福利游戏,虽然这款游戏在Steam平台还没有发售,但不影响我们加入愿望单。这款游戏名称为《Subverse》,为什么要介绍它呢?因为他是由Studio Fow *** 的,这是个知名同人社团,做的3D影片全是不可描述的…
《Subverse》这款游戏怎么说呢,女角色是相当性感,毕竟Studio Fow就是专门做黄油的,这方面还是有保障,而且游戏中还包含大量福利,比如不可描述的场面会有动画,根据粉丝需求设计各种各样不可描述的场面,还能开后宫等等。
关于游戏和成人内容说明,内容有点污,小编就不翻译了。
目前该游戏还在Kickstarter上进行众筹,参与众筹的玩家可以提前参加测试等等。如果想要等Steam平台发售估计还要等几个月。而且该游戏锁区,毕竟包含太多不可描述的东西,如果大家想要玩这个游戏,需要使用一点小技巧。
根据一些大神提供的 *** ,可以使用谷歌浏览器打开网页版steam,然后按F12打开控制台点击console,最后把下面这段代码输入进去按回车,最后就可以在愿望单看到这款游戏了,等发售后大家可以直接在愿望单加入购物车。
javascript:AddToWishlist( 1034140, 'add_to_wishlist_area', 'add_to_wishlist_area_success', 'add_to_wishlist_area_fail', '1_5_9__407' );
天才咸鱼 | 文
大学男生是一个奇怪的群体,每个人的电脑里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学习资料”,却从来不愿意与别人共享,即使是可以一起光 *** 洗澡的室友们。
Steam玩家中同样存在着这样一个奇怪的群体,明明是自己正大光明花钱买来的游戏,却总是想方设法不让自己的好友们发现。
和你偷偷摸摸观摩“学习资料”不同,当你在Steam上打开一款游戏时,你所有在线的好友都可以看到一个“你的好友正在玩XXX”的弹窗。也就是说,当你玩小黄油的时候,相当于站在寝室楼道里大喊一句“我要上P站了”。
那么如此一来,每当你兴冲冲打开自己心爱的黄油时,转念一想自己一玩游戏,所有人都知道了你是个“变态”,未免有些扫兴,因此有这种隐私上的需求完全可以理解。
但被人发现玩黄油可能并不是最尴尬的,最尴尬的大概是被人发现你打开了三分钟就退出了游戏。
你或许可以把这种想法归因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对含蓄,但事实上外国友人同样有这种需求。
问:如何隐藏特定游戏或者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玩游戏
在Steam论坛中有人提出应该上线一个可以隐藏那些“ *** ”的功能,包括购买,游玩提示,成就等等活动。不然大家就只好单独建立一个买小黄油的账号了,而有的人甚至就因此放弃了买小黄油的念头。
或者换一个角度,如果你的好友列表中有这样一位捣蛋鬼的时候,那么也许你的确应该考虑一下隐藏自己的动态了:
检验友谊的更好 *** 就是试一试在你好友玩黄油时打断他是什么后果
其实在Steam上隐藏自己的游玩动态很简单,那就是在好友栏中把自己的状态改成“隐身”。
很多人以为这样就万事大吉,但事实上你以为你在第五层,其实你只是个之一层的弟弟。
在Steam上你的大多数动态都可以被好友发现,打个比方,“隐身”只不过相当于你自己私下里偷摸观摩了“学习资料”,但事实上你的浏览记录,下载记录甚至包括你的观看时长,看到了哪里都显示在你的个人资料中。
当点进一个人的个人资料,你可以看到他的游戏库详情,包括每个游戏的游戏时长,最近两周的游戏时长。
因此,就产生了下一个问题:如何在我的游戏库中隐藏那些我不想让别人看到的游戏?
Steam其实早已经考虑到玩家们的这种需求,你只要在你想要隐藏的游戏上点击右键,选择隐藏:
别问我为什么也有这游戏
当然,隐藏之后你自己也是没办法直接在游戏库内看到的,不过当你需要的时候,在游戏库上方的搜索框内搜索名称就可以重新找回游戏:
即便如此,你的好友依旧有 *** 得知你最近到底做了什么,比如在好友动态中发现你最近购买小黄油的记录。
有趣的是,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随手打开了好友动态,就发现了我的好友已经拥有了这款游戏:
尽管我对黄油没有研究,但是看封面大概就明白了
此外,在游戏库的每个游戏界面内,你可以看到每个拥有此游戏的好友的游玩进度:
同时也包括你好友已经神志不清的评测:
于是,第三个问题出现了:
急了急了急了
有吧友建议打出更多显得不那么“变态”的成就把这个成就挤到后面,但是结果有可能是这样的:
哦豁?
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你在创意工坊收藏MOD同样会展示在动态中。因此当你在壁纸软件《Wallpaper Engine》中收藏了一些不那么正经的东西时,那就等于把你的浏览记录公之于众(相信很多老用户看到这里都要暗呼一声“ *** ”):
一看动态里带18就懂了
对于这个问题,Steam在2018年终于为所有黄油玩家们彻底解决了后顾之忧。在新的隐私政策中,用户可以进入个人资料页选择“编辑个人资料”,然后在“我的隐私设置”中对自己的各项隐私进行详细的设置,包括你的游戏截图和创意工坊物品:
虽然在你的好友看起来,隐藏自己的个人资料有种“掩耳盗铃”的感觉,但是想一想好像并没有什么人会关心你的个人资料,那么也就释然了。
除了Steam官方给出的解决 *** 外,各位身经百战的老司机们也有自己的一套“地下工作”经验:
一看就知道是老黄油了
当你的库里全是黄油的时候,大家也就不在意你玩的到底是哪个了:
新版的Steam还推出了一个自定义游戏封面的功能,如果你不太想让那些过于暴露的封面成为你游戏库里吸引眼球的重点,那么你可以选择把整个游戏库都变成重点:
不过也有玩家反其道而行之,消除恐惧的更好 *** 就是面对恐惧,当你的好友都把你删了的时候,也就再也不用担心被别人知道自己在玩什么了:
话说回来,你这么费尽心机地想要隐藏自己的真实面目,那么是否真的有人关心你是不是在玩小黄油呢?
其实现实情况可能完全和你想象的并不一样:
有Reddit网友发帖询问如何隐藏 *** ,回复一语点醒了梦中人:请为真实的自己感到骄傲!
有时候活出自己的风采,反而独有一番乐趣:
所以其实每一个黄油玩家们大概都会走上一条“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道路,就好比每一个大学男生最终都会把自己的宝贝贡献给寝室一样。
那么,为什么不给我们康康你到底在玩什么呢?
-END-
9年前发售的高分独立游戏如今移植手游!连黄油都在“借鉴”它
很多时候玩游戏是想放松,但现在玩的一些游戏感觉就像在打工,幸好,这次推荐的游戏就不会再像了,因为本来就是了。
在这款《请出示证件》(Papers, Please)的游戏里,玩家就是扮演一名在给“老大哥”办事的普通工作者。这款游戏问世差不多也有近十年了,拿过不少独立游戏奖项,今年终于移植了安卓版本,总算在手机上也能玩到了。
“老大哥”是手谈姬借用了奥威尔《一九八四》中的说法,在这款游戏中的叫法是“阿什托茨卡”,这是一个游戏中虚构出来的国家,我们从中大概可以看出这款游戏的作者带着点黑屁成分。
查找作者信息可知,开发者为美国人,名叫卢卡斯·波普,原本在顽皮狗工作,后来离开公司开始 *** 独立游戏,他的另一款游戏《奥伯拉丁的回归》是一款以东印度公司为背景的推理游戏,实验性质也比较强,但口碑同样不错。
作者
而《请出示证件》这款游戏则带着几分经典的美国黑苏联时候的常见讽刺元素,大家在体验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应该提高辨别能力。
玩家的身份是一名在边检核查护照的人员,家里有妻儿老小要赚钱养活,游戏按照天数结算,玩家在游戏中主要做的就是一件事,核查入境人员护照照是否有问题,并决定是否能够让他们入境。
官方短片
本该放行却不给过,或是把不让过的放进去的,就会受到上面的警告甚至罚款,触犯次数多了还会直接把玩家开除触发坏结局,还是比较严苛的。
游戏中每天的时间有限,普通难度下还要保证每日的数额,真的有种在打工的感觉啊,惨。
同人作品
刚接触这个系统还是比较有趣的,把护照扔出去的感觉都做得特别有种真的在干活的错觉,随着游戏的继续也会出现剧情的进展,以及一些有意思的互动,比如这个大姐在递护照的时候还偷偷塞你了一张小卡片……
游戏的演出互动在成本合理的情况下做得极具带入感,共20个结局和各种收集要素使得玩家能有较大的探索热情,不过上班久了还是有些坐牢,只要能克服这一点,相信还是能在游戏中获得乐趣的。
此外,这款游戏的玩法和设计应该也能给不少独立游戏开发者启发,比如这款被一些网友叫做“出示证件 校园版”的黄油就在dlsite上发布,一看就是从中吸取了灵感。
作为一款独立游戏,《请出示证件》应该属于在剧情和完成度上都可圈可点的,而在游戏性上可能稍有欠缺,这款游戏当年获得不少好评,如果还没玩过可以考虑一下。
大家都是辩证法高手,也都能进行一定的扬弃,相信也都能发现游戏的闪光点。
游戏基本信息
原名:papers,please
大小:41M
系统要求:安卓 5.0 以上
语言:中文
iOS可切换至美俄日等外区获取。
什么?你让姬细说一下“出示证件 校园版”?
……
晚安。
早年间提起“电子游戏”这个词,人们往往把它跟“魂斗罗”划等号,这个称乎不光体现了《魂斗罗》的社会认知度,也见证了其所属的ACT类游戏大活跃的街机时代荣光。如今,“传统”ACT游戏似乎已经销声匿迹,街机时代的快意情怀也化为了一个英灵般的沉淀物。
不过,在时间胶囊一般的“小黄油”领域,由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商业需求,依旧有一批作品坚持着那些不愿丢弃之物,且听我就这篇ACT特辑详述一二。其中的游戏,有单纯为唤醒情怀的,也有进行了相当程度“重制”的,甚至也有摸索出创新途径的精品。
情怀所在
驱动不少作者 *** “小黄油”ACT的根源或动机便是情怀传承,因此很多游戏基于此因,用十分直白的方式表达了这种“致敬”,玩的就是套皮。最简单粗暴又还原度极高的莫过于《魔兽之城》,它想致敬的原作也是一看便知。
虽然标题画面还不明显,但一进游戏就不必多言了
没错,就是《魔界村》,比当今的《黑暗之魂》还要“黑魂”的C社名作。有传言,当年《魔界村》曾经作为评判ACT玩家水平等级的考题,能够撑过之一关的勇士屈指可数。
无数玩家童年的噩梦
当然,考虑成年玩家不断下降的反应水平,《魔兽之城》的难度已经大大下降,比如改强了武器判定。不过,作为灵魂特色的盔甲一碰即碎依旧保留;并且,为还原《魔界村》流畅、高压的ACT感觉,《魔兽之城》的成人元素设计较为保守,仅在过关后出现合体演出,过关阶段全无影响。
更加有趣的是,游戏中的合体演出画面全程使用FC时代的8-Bit风格,但在通关后的画廊模式里可以看到同样图案的现代版。这种直接展现从模糊到清晰的对比做法,更能让人唤醒古老的回忆,引发感慨,一股浓郁的情怀风原地刮起。
在FC版里完全看不清,但到“高清”时就得打个码了
再比如另一部ACT“小黄油”《マイティフェイタルファイト》,写成英文就是《Mighty Fatal Fight》(下简称《MFF》),看这名字也知道,它就是暗暗致敬《Mighty Final Fight》,即Capcom的经典名作《快打旋风》的。
虽然Logo风格没刻意完全一致,但名字很坦白
《MFF》中,传统的ACT部分原汁原味,此外还进行了一番成人化改造。比如在剧情上,玩家和原作相似,是为了解救恋人,但《MFF》里只有主角孤身一人,既不能选其他角色也没多人模式。这虽然其实是小游戏的技术问题,但也能理解为一种成年人视角,真要玩命才不会拉兄弟,也可能兄弟死了、背叛了或者只是淡出了、结婚了,就像《快打旋风》本尊里,主角也去蹲了监狱一样,随着年龄增长,人际关系不再如少年时代那样简单,变得“有故事”且孤独了起来。
不过依靠这样古旧的画风,常常能唤回一点点少年心
另一部分对剧情的改造就见仁见智了。不少玩家成熟起来以后,都对电子游戏里的常见情节产生过疑问——拐走女主的反派,为啥总是能绅士一般,让女主如度假一样安然无恙被男主救走呢?《MMF》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其他答案,在游戏故事里,女主被反派劫走后,受尽各种需要打码的痛苦折磨,甚至还根据4个难度分支了4种结局,最糟的情况是被残忍地虐杀。
这足够符合想象中的写实向情节,《MFF》用这种情节让那些年轻的幻想碎到渣也不剩,至于如何去看待和理解,就千人千念了。
抱歉,这图我想了很久实在不知道怎么打码合适
可以看到,这类紧紧拥抱情怀的“小黄油”,大多为了保持正统味道而难以对原游戏内容做出太多变化,却又深知只有情怀是不行的,即便做“小黄油”,也需要新时代内容的加持。比如前述的《魔兽之城》,除了很多细调之外,还变更了主角的性别,既保住了原版精髓,又呼应了“小黄油”市场的需求。
但是,大部分情怀取向的作品,采用的依旧是其他“黄油”里常用的“惊奇秀”思路,只能维持到让成年玩家因为相似感亮眼一次的程度。比如《おさげの女たんX》,将FC版的《成龙》主角替换成了《乱马1/2》的主角,虽然同是主角男变女,却没有什么更多的发挥,加上原作的关卡设计本就很单薄,使得“小黄油”版本玩起来新奇感欠佳。
一目了然.jpg
另外的情况就是魔改过火了,把成人元素加得近乎分不清主次。比如《イーアルレイプー~負けたら拷問勝っても陵○~》,虽然从名字上看不出来,其实就是FC时代的《功夫》。这款游戏靠大量的黑暗虐待内容作为卖点,甚至作者自己都觉得玩家是冲着成人元素来的,而非情怀,所以提供了主菜单一键全开画廊的功能,变成买图册送小游戏,倒也算是坦诚。相比之下,《MFF》提供的是攻击力超强的官方挂,说明至少在作者看来,玩家还是会玩一玩游戏内容的。
这游戏通关动画还顺便恶搞了一下同是FC佳作的《七宝奇谋》和香港功夫片
无论是致敬还是恶搞,过分追逐情怀的作品,其职责大多情况只是借助色情元素来确保游戏开发的收益,顺便圆一下很多玩家年少时那些不可描述的幻想,这才能让渐渐消失的一些老物重现世间,来延续残存的信仰。
重铸之躯
简单的换皮复制并不是真正再临,经过无数作者长年摸索,一种类似重制版的概念也在“小黄油”领域浮现。它们一般会用相似的核心元素作为同类相识的依据,同时对传统玩法进行有趣的尝试,甚至颠覆——怎么听上去那么像最近的《生化危机2》。
此类典型如《成仏させ子ろろろろろ》(下面称为《Roro》),这个游戏真的叫这个名字。故事讲述一位天授神命的少女Rororororo,以己之力超度在世间徘徊的亡灵使其成佛,这个“以己之力”是啥就不多解释了,“小黄油”还能怎样。这个游戏更大的之一印象就是辨识度极高的画风——手冢流。
如果有幸看过手冢治虫的作品,会倍感相似
这款游戏的作者显然对手冢治虫的画风进行了一番研究,比如手冢为了突出区别和作图方便,常常将少年少女角色的小腿画粗且与脚部有夸张比例的相融。此外,游戏的音乐不仅使用了颇具年代特点的和风音色,还故意做了些带有年代特点的嘈杂效果,仿佛听到了1972年手冢原作的《海王子》TV版配乐,一把把人拉回了上世纪70年代。
来一张《怪医黑杰克》2004年按照原版风格 *** 的TV版剧照,注意左侧的小姑娘
这种风格化处理既有趣又有爱。70年代电子游戏在日本还未兴起,要等到1979年街机版《太空侵略者》登场才算一个节点。而手冢治虫大部分的黄金时代,却远在那之前,等到街机黄金期到来,距离大神仙逝的1989年已经时日不多。《Roro》的登场一定程度上同时圆了玩家和 *** 者双方的情怀,仿佛让人看到手冢作品的经典街机形态。
更加丧心病狂(褒义)的是,这位作者显然觉得光游戏画风还不够敬意,居然模仿手冢的笔触,在游戏中加入了许多过场漫画。这种犹如扛着80斤大刀去拜祭关公的致敬行为,真是令人原地肃然起敬。
当然,小黄油嘛,漫画基本也都是不可描述内容,选个最省事修的图
《Roro》的玩法也非花瓶,这部作品除了有不错的手感和判定等ACT基本要素之外,还有些时髦的尝试。比如游戏里的大招颇像《守望先锋》里的狂鼠轮胎,玩家放出冲击波后居然可以自己控制去撞人,这在老游戏里因为程序问题可是极其罕见的设计。再加上多结局、二周目等跟上时代的辅助内容,使得这款游戏良心不已。
可是,将色情内容加在手冢画风上有不敬的嫌疑?那可未必。早在1973年,手冢旗下的动画公司就曾经以唯美艺术风格 *** 了成人动画电影《悲伤的贝拉多娜》,参赛当年的柏林电影节,吨位厚重。虽然 *** 名单上并无手冢本人,但六七十年代的日本动画人才几乎全师出手冢,所以说这部动画有着半分手冢的灵魂痕迹也不为过。片中各种大胆的 *** 描绘和惊奇脑洞,都强大得……恕在下实在难用文字描述。
静态分镜张张堪称壁纸,大师玩起色情来也是高上云端的骚操作
如果想体验一把老街机游戏,又不想单纯重温,还期待一些不同味道的变化,或者对特异风格感兴趣,《Roro》都是不错的选择。
触碰未来
《魂斗罗》曾是火爆射击ACT的代表,同样,还有《双截龙》《忍者龙剑传》《超时空要塞》等等区分鲜明,代表着不同“门派”的人气动作游戏祖师爷们。在畅游之余,自童年起不少玩家就曾幻想,如果这几大门派凑齐一桌打麻将是怎么个感觉?《ミリア戦记DX》(以下称为《M》)这款短小精悍的动作“小黄油”,给了大家一个体验的机会。
神仙打……麻将
《M》 *** 有4位迥异的女主角,女武神Mirea、狼女Sachiko,兔娘Usaco、机娘TGO-07,她们每个人的玩法,都对应了一类经典的动作游戏,使得玩家可以在相同的关卡设计中,体验到彻底不同的玩法。
女武神玩起来颇像FC时代的《忍者龙剑传》。较大的判定空间、极其敏捷的身法,外加四段跳、节奏干脆的近战普攻,以及多角度射满全屏的魔攻相搭配,是综合起来最容易使用的角色,就和其他ACT里的主角们一样。
狼女就彻底不同了,她的身法比女武神还敏捷,有ACT的神技“滚动”来闪避众多攻击。但因为狼女 *** 近战技能都自带位移,再加上魔攻是《超级玛丽》式的弹地火球,很容易打空浪费输出,成了对走位要求更高的角色,玩起来总能依稀感到《双截龙》或《战蛙》的身影,不那么好掌控。
打开搓招表就数她的“箭头”多
兔娘比前两位要好辨认得多,在敌人近距离时,普攻是匕首乱斩,如果距离较远则是手枪爆射,至于魔攻,便是掏出带有抛物线的手雷,就差一把“Heavy Machine Gun”和黄头发人质了——没错,她就是《合金弹头》的传承之影,而且还能二段跳。
吸烟有害健康,仅向前辈表示敬意
机娘相对显得低调,无非也只能射射导弹、抡抡铁拳,玩起来与其他机器人类角 *** 别不大,所以喷气背包、钻头什么的都是标配,碗口粗的激光柱也不能少,这都是祖宗辈的优良传统。
不能飞的机器人有什么意思(右图为FC平台的游戏《KONAMI世界》)
虽然角色是杂烩,但《M》也下了一番功夫,以便在同一关卡环境下让不同角色能达成不同的体验。游戏系统围绕的主要核心,就是“魔力值”(SP)这个参数。
在游戏中相对安全有效的攻击手段是魔攻,因此角色的SP一定程度上比HP还重要,如果SP用光,只能普攻近战的情况下会死得更快或更痛苦。而大部分敌人都有前摇明显,能扑倒角色的“拘束”类攻击。这类攻击不仅会触发小黄油特有的合体演出,还会大幅扣除SP值——这就促使玩家使用不同角色时,都要用其对应的方式留意、躲避敌人的“拘束”攻击,使各位不同手感的女主角具备了统一目的性。
被丰满的水精灵深情拥抱,损失的SP比HP还多……
魔攻之所以重要,还源于游戏的升级系统。游戏中会出现3种碎片,绿色回血,蓝色回魔,金色则会增长经验值,满值后魔攻会升级,使威力、判定、硬直都发生巨大变化,并且每个人都不一样,确保了不同角色差异性的拓展。并且,虽然大体上魔攻是越高级越有帮助,但一些地方如果不能控制好升级节奏,不恰当的魔攻级别反而会让攻关事倍功半。
一目了然的威力差距,但显然前两级垂直判定大一些
另外,前述的“拘束”也不只是为了展示成人元素。当玩家被怪物抓住时,除了当次拘束扣除的HP、SP之外,是处于完全无敌状态的,于是一些情况下选择较弱的敌人被其扑倒也是一种保命手段。
许多“小黄油”ACT里都有类似于这种“拘束”的形式,十分影响流畅性,但《M》的作者贴心地提供了“一键跳过”功能,能让玩家自主判断是否手动直接结束,这在“小黄油”ACT里是极少见的亲民设计,甚至还因此衍生了承接前言的追加小技巧——找准机会在合适的时间点跳过,能躲避敌人更多的围攻,也是蛮新鲜的思路。
除了核心玩法,《M》还有许多仔细想来十分有心的细节。
游戏里有不少表达对各经典ACT爱意的情怀彩蛋。例如,很多场景里都有一些可以破坏的物件,甚至是隐藏的破坏点,蹦出来的除了恢复道具之外,还可能是一个蘑菇、一只猫什么的,纯加分,就像《合金弹头》一样。
打破蜂巢结果掉出一个红色的蘑菇,可惜吃了不能变大
还有《M》剑走偏锋的设定。《M》的英文副标题是“Echidna Wars”,这个Echidna指的是希腊神话里的“万魔之母”艾奇德娜,也就是本作的最终Boss。传说中她和泰坦族的提风(Typhon)生了不少大大小小的怪兽,什么地狱三头犬、九头蛇、奇美拉,还有斯芬克斯,都是她生出来的,撑起西方小半个游戏世界。虽然这只是找个设定,好让玩家合理遭遇各种花样魔物,但这年头能躲开天使、恶魔找个冷门神明也是难得。
丰富细腻的敌人们
当年不少玩家执着于胜负,血拼打穿游戏就为了看到个结局画面,这也是一种情怀。《M》的作者显然深谙此道,每位主角都有其特殊的通关画面,这种带着些许故事性的构图方式,怀旧街机味十足。
一张图说明关系
除了像素画面之外,节奏感明快的复古BGM也是营造这种怀旧气质的一环。带有鲜明16-Bit时代风格的电子乐,配上爽快的打击音效,本就是老战士们最悦耳的战歌。相当于游戏主旋律的《Journey into the Night》令人斗志昂扬,颇有《荒城回廊》那种洗脑绕梁的效果,即便我写成文此时,依旧响彻耳畔,哪怕游戏打不动,也别错过此等良曲。
其实,2016年上线的《M》有一款前作叫《ミリア戦记》, *** 于2010年,相当于《M》的原型,关卡概念、敌人和Boss设计都一脉相承。
显然,当时另外两位还没出现
这款游戏的缺点很明显,难度有些离谱。相比《M》里的血条,原版采用了更加经典的“三格血”形式,容错性极低,笔者虽非ACT专业户,但FC时代也是能打得穿《忍龙3》《魂斗罗》的,属于不用调30命的平均水平,居然在满状态条件下被Boss按在地上各种摩擦,连之一关都打不过去。
我只能走到这里了
*** 者重制升级后,更加成熟的《M》要亲民得多,不仅给出多达6个难度,并且通关后还能开启无限续命,无论是随便打打,还是高手挑战都能满足。如果有手指饥渴的高端玩家,想挑战一番传统2D ACT,也不妨拿原版来试试,绝对能证明水平。
有着多方面高质量的《M》,唯一的缺点恐怕就是关卡实在太少太短。为了确保多位风格迥异的主角获得合适的游戏体验,一个主角就需要一份设计内容,使实际工作量等于关卡数的4倍,想展开较大规模的关卡数量,确实绝非单枪匹马的个人作者能承受。
也许,将来《M》会有更具吨位、角色更多甚至能双打的升级版也说不定。关公战秦琼一直是玩家们喜闻乐见的内容,也是趋势,比如近年的《守望先锋》限定活动中,出现了用MOBA游戏丰富的英雄池排列组合着去打同一个关卡来获得花样体验的设计,很有异曲同工之妙,也许会是ACT进化的下一种方式吧。
在“求生之路3”中玩家可以选择20多位角色获得超量体验,官图就一张体验全靠演
结语
由于开发成本和经验等问题,“小黄油”的质量难以保证,门槛低且设计问题效果明显的ACT类型更是劣质品的重灾区。稍有能力的作者也更倾向于去做此前提起的“银河城”类型,使得ACT分类的“小黄油”愈发干瘪。在写成本文的过程中,我穿越了数十个手感奇葩、系统迷人或难度没谱的异世界,两手备受折磨到申请工伤的心都有了。
比如《NOCE》掉入深渊不会死,而是扣血后从版面顶端刷出,神奇的思路
然而,即便是如此糟糕的层面,依旧有人努力 *** 着优秀的作品,用特殊的方式在过度商业化的风暴中,保存着文化发展的痕迹,以备不时之需照亮黑暗,那么处境更好一些的人们,又有什么道理抱丧不放呢……
连STG都可以有,可能哪天RTS就出了……说着忽然有点小期待是怎么回事
steam被死宅攻陷!女主播专属小黄油,尺度太大不敢上图!在steam平台原本这个默默无名的小哑铃,起初我们也只是把它当做一个吃鸡登录器,让我们所知晓,但是随之吃鸡的衰弱很 多人也学会了在steam上挖掘游戏,不得不我们国服的好兄弟还是很懂的。
游戏玩家其实也就两种,一个轻度,一个重度罢了,轻度者对游戏浅尝辄止,重度者则无限爆肝。
今天给大家测评的这款游戏可谓胆大包天,深谙曲线救国之道。
Steam上登录的最强小黄油,国产真人视频恋爱游戏《女神驾到》又名Happy together)
这款国产游戏,抢先在steam上注册,啧…总之说好听点暂且叫做褒贬不一吧!
请输入图片描述
女神驾到是一款真人视频恋爱游戏,游戏中玩家可以以之一视角来与多个女主角发生故事,当然女主角都是现实存在的女神,和谁牵手就看你的手段了……
我仿佛闻到了氪金的意思!
游戏特色鲜明,几乎是把早些年 *** 聊天室美女骗钱的手段升华了,人气女主频频出现,亲情演绎。
玩家甚至可以和女主角在现实产生一段互动!
剧情高度自由和高度不自由,这点玩过日本小黄油的童鞋应该可以理解。
打扮女友!为你心爱的女友换上水手服,教师装,护士装等等都可以,可以说是下了血本了。
200个超清视频片段,300个超级支线,女神们都有属于自己的小故事,就看玩家们的敏锐程度了!
根据Steam页面介绍,“《女神驾到》是一款真人视频恋爱游戏。在游戏中玩家以之一视角与多位女主角发生的故事,包含200多个超清视频和100多个超清 *** ,1万多句真人语音。日常必备恋爱教学手册”,“24小时的支线故事,300个事件”,“有机会与现实中女主角们定时直播互动,根据你的喜好选择你要的结局,每月定期更新新的女主角以及新的服装”。
然而,玩家反映在进入游戏后才发现,仅有一个角色可用,其他全部需要重新付费,游戏进行到后面对话已经满足不了妹子了,需要读条赚钱来送礼物,一个条最短半小时最长两小时。想省时间就得花RMB买钻石秒,期间还会突然蹦出广告窗口,鼓励玩家加 *** 群,从而获得各种福利和妹子直播间号。另外也有不少玩家提出了游戏内容尴尬,画质很差等问题。
根据国内玩家反馈,这款游戏“吃相太难看”,“不充钱基本不能玩,充钱还死贵”。
此外这款游戏还有打着卖游戏的幌子来鼓励玩家加入 *** 群,再次诱导玩家到妹子直播间刷礼物送钱。
相比来说,国外的小黄油游戏则良心很多,至少人家是正儿八经的游戏,不走手游氪金的路线。
就连人气女主夏美酱都发出了声明:《希望大家不要下载此游戏,更不要充钱,因为签合同时她没有看,以为只是普通的拍摄工作,并不知道这是一个游戏,也不知道它会在Steam上架。希望大家不要去玩。
估计以后那些国内大主播,女主播,也会 *** 自己的偶像型游戏上架steam!
4月1日上午,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记者会上正式公布新年号为“令和”。日本现在的“平成”年号将于4月30日随着明仁天皇退位停止使用,日本媒体此前报道称,新年号有望给日本的政治和外交带来转机。
日本官方近日称令和的英文翻译为“beautiful harmony”,但你现在去网站上搜索这两个单词,搜索结果的画风是这样的。。。
原来“beautiful harmony”是小黄油游戏《ぶらばん》的同名OP,《ぶらばん》是一款于2006年发售的恋爱冒险游戏,并于2011年登陆Windows平台。
更巧合的,这款R18游戏刚好和大家调侃的“令和18年=R18”对的上,对此日本惊呼:这就是我们的新国歌吗?
吃瓜一时爽,一直吃瓜一直爽!这里是由深度娘主持的《每周游瓜吃》。新的一周又来了,下面就由深度娘带着各位玩家姥爷回忆一下,在过去的一周,游戏圈都有哪些瓜值得一吃!
1.CDPR宣布《赛博朋克2077》将延期至2020年9月17日
1月17日,CDPR 在其官方推特正式宣布,原定于今年4月16日发售的旗下大作《赛博朋克2077》将延期至今年9月17日正式发售。
声明表示:“前游戏已经基本处于完成并可玩的状态,但有待进一步打磨。夜之城体量巨大——其中有大量的故事、可游玩内容以及场景供玩家体验。由于其规模以及复杂程度,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完成游戏测试、修复与打磨工作。我们希望《赛博朋克2077》能够成为这个时代下一个王冠般的成就,所延期发售的时间正好可以供我们将这一游戏趋于完美。”
来自深度娘的吐槽:
2020年的之一场雪,比以往来得更早一些……
2.美国一男子使用机场的显示屏来玩PS4《Apex英雄》
1月16日,据美当地广播电台 KXL 的报道,一位男子把 PS4 接到机场航班显示屏开始玩游戏后不久,机场方面的紧急报警器就发出了突发警报。当工作人员来到现场要求男子“拔掉并停止使用机场的显示屏时”,这时男子还特别礼貌地问道“可不可以先打完这一局游戏”。当然,这个请求被立刻驳回,而相关发言人表示这起事件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告诉人们“在机场不能做什么”。
来自深度娘的吐槽:
游戏还是没选好,如果玩的是微软的《模拟飞行》,说不定还能混过去
3.因内容太过同质化,育碧正在重组团队
此前《幽灵行动 断点》的表现不尽人意,育碧 CEO 将其归咎于缺乏差异化。可能是受到了一些影响,1月17日育碧正在对其“为所有产品提供建议”的中央编辑部(Editorial Team)进行全面改革。虽然首席创意官 Serge Hascoet 将继续领导该团队,但他会拥有更多的下属。这些下属的自 *** 变得更强,可以独立作出决策。
来自深度娘的吐槽:
次日,育碧表示为了避免所有游戏内容同质化,公司每年将只推出一款游戏。
4.历史之最:《宝可梦 剑/盾》连续九周蝉联日本周销榜
截至 2020 年1月17日,《宝可梦 剑/盾》已连续 9 周蝉联《Fami 通》统计的日本周销量排行榜冠军。这款游戏打破了此前由《精灵宝可梦 钻石/珍珠》保持的连续 8 周冠军的纪录。
来自深度娘的吐槽:
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菲尔普斯和博尔特在奥运会上自己打破自己记录的经历。
5.Steam疑似开始整治 *** ,对黄油重拳出击
日前,一款《Hentai Angel》的游戏改名为《Pretty Angel》,官方在1月16日发布了公告,表示收到了 Valve 的警告,若不改名去掉标题中的“hentai”字眼则只能在成人内容合法的国家和地区继续销售,即锁区。
自“青睐之光”在 2017 年关闭以来,Steam 的上架政策改为“不存在非法或动机不纯,任何游戏都可以上架平台”,而263款带有“hentai”黄油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在该政策生效后推出的,多为滑块拼图或在拙劣的山寨作品加入色情元素。目前,许多标题中带“hentai”字样的黄油已经被锁区,国区已经无法登陆这些作品的商店页。
来自深度娘的吐槽:
锁得好!这些黄油越做越烂,我早就想举报了。
以上就是本期《每周游瓜吃》的全部内容啦,各位玩家姥爷如果还有什么想吐槽的,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进行互动。
《游深度》——游戏行业老司机,不吹不黑不软文。欢迎点击左下方"了解更多",订阅关注我们,更多游戏资讯和游戏圈的八卦内幕等你哦。
这款硬核格斗游戏为何会沦为卖肉黄油游戏?说到3d格斗游戏,大家会率先想到什么?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铁拳系列,vr战士系列和灵魂能力系列,很少人会想到这款游戏吧!
没错,她就是《死或生》系列,英文名叫dead or alive,也译作生死格斗。
《死或生》系列如今已出到6代,曾在各大游戏平台发售过诸多版本,甚至出过一款网游,叫《生死格斗ol》,由盛大 *** ,已经在2009年停服。
生死格斗ol
毫无疑问,这是一款出色的格斗游戏,它有自己独特的格斗系统,比如打投反三择猜拳系统,还有场景破坏等等……
在格斗招式方面也很用心,有着诸多真实功夫的流派,比如太极拳,跆拳道,八极拳,还有李小龙先生原创的截拳道等等……尤其是截拳道的设计非常用心,据说当年游戏 *** 人为了设计李剑这个角色,特意把李小龙的电影都研究了一遍,可以说是非常敬业。
李剑是以李小龙为原型设计的
然而如此一款出色的硬核格斗游戏却鲜为人知,很多认识这游戏的玩家还是被游戏的女角色吸引来的,说白了就是冲着妹子来的,什么格斗游戏,不存在的,这分明就是卖肉游戏嘛……
笔者作为《死或生》系列的铁粉,是不太喜欢把卖肉的标签贴上去的,但无奈的是,这不止是玩家贴的标签,同时也是官方的操作。
游戏从初代开始就设计了大量性感的女角色,而且加入了引以为豪的“乳摇”系统,让女性的胸部更加吸引玩家眼球。对此,笔者只想引用周星驰的一句台词:一个字——绝!
随着游戏引擎的进步,《死或生》系列更是把卖肉的元素做到极致,甚至可以让玩家在女角色败北后360度无死角地欣赏妹子的娇躯……
不得不说的是该系列还推出过爆衣系统,加上各种性感泳装,可以说在卖肉的路上越走越远,以至于在该游戏圈中流行着这么一句话:你给我 *** ,我就给钱……
正因为《死或生》被标签为卖肉游戏,所以也遭到各大直播平台禁止,甚至把它定性为色情游戏。作为一款硬核格斗游戏,却被游戏直播平台禁播,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毫无疑问,这是一款出色的3d格斗游戏,也只有真正的玩家才能体会到在游戏中和对手博弈的 *** ,而不光是对着屏幕里的性感妹子“疯狂输出”的 *** 。而之所以沦为卖肉游戏,并不完全是玩家的误读,也归咎于官方的骚操作。
事实证明,卖肉和硬核不可兼得,要么正经搞硬核,要么光明正大搞黄油,一起来就只能变得不伦不类,最终两头不到岸,难登大雅之堂。
0
由国内游戏开发商云wind *** 的成人恋爱游戏《女神驾到(Happy together)》近期登陆了Steam平台发售。作为国内少有的“黄油游戏”,这款作品出师并不顺利。发售才三天Steam上已有超过160个差评。
根据Steam页面介绍,“《女神驾到》是一款真人视频恋爱游戏。在游戏中玩家以之一视角与多位女主角发生的故事,包含200多个超清视频和100多个超清 *** ,1万多句真人语音。日常必备恋爱教学手册”,“24小时的支线故事,300个事件”,“有机会与现实中女主角们定时直播互动,根据你的喜好选择你要的结局,每月定期更新新的女主角以及新的服装”。
从介绍来看,这款游戏似乎“很良心”,售价也不高,目前正在促销,仅仅24元。那么为何惹来这么多的差评呢?
根据国内玩家反馈,这款游戏“吃相太难看”,“不充钱基本不能玩,充钱还死贵”。
此外这款游戏还有打着卖游戏的幌子来鼓励玩家加入 *** 群,再次诱导玩家到妹子直播间刷礼物送钱。
相比来说,国外的小黄油游戏则良心很多,至少人家是正儿八经的游戏,不走手游氪金的路线。
玩家评价截图:
妖尾作者提供1000万,让网友帮他 *** 游戏:黄油可以吗?虽然《妖精的尾巴》漫画与动画已经完结很久,但是讲谈社没有完全放弃这个IP,而且真岛浩还能继续画下去,于是出现真岛浩编剧、上田敦夫作画的续篇“百年任务”,以及真岛浩作画的新作《伊甸星原》,虽然都是真岛浩的公式套路化作品,但依然有许多人喜欢看他画懂人心的角色。而《火影忍者》作者岸本齐史希望超越自己的新作《机侍八丸传》就不行了,连载不久后就被腰斩,他乖乖接手自己的续作博人传剧本,这是市场需要与自己想要的创作差距。
不管真岛浩的剧本与人设有多套路化,《伊甸星原》动画之一季已经顺利播完,而妖尾的百年任务篇已宣布动画化,估计明年播出,所以,我们是妖精尾巴的魔导士还能继续燃烧几年或十几年。但光靠漫画与周边的营收影响力,当然不足以让讲谈社继续支持真岛浩连载作品,其中改编游戏收入是比较重要,至今妖尾推出的手机与平台游戏也有10多款,至于有什么类型,大家首先就猜到卡牌类型的手游,确实没有什么新意玩法,但粉丝也愿意支持。
而在近日,真岛浩却自掏腰包提供1000万日元的奖金,希望有兴趣的人帮他 *** 《妖精的尾巴》游戏,于是一场独立游戏开发大赛就这样决定举办了,讲谈社方面也跟着出资500万日元,共1500万日元的奖金来举办妖尾游戏开发大赛,正好今年是妖尾漫画诞生15周年。除了奖金,游戏在1年内完成并发售后,参与开发者也有分成,另外作为评委的真岛浩有较长的寄语要说,其中他提到任何游戏类型都可以,RPG、动作、SLG、FPS、谜题、卡牌、沙盒、僵尸等什么都行。
哪怕你将正在研发的游戏改为《妖精的尾巴》都没关系,以及你完全不知道妖尾是什么也没有问题,但如果只是冲着奖金来的话,那获奖后一定要看几卷漫画。既然,真岛浩那么希望粉丝来 *** 心目中的妖尾游戏,黄油类型是不是也有机会呢?要是有之一人称摇杆射击游戏 *** 的企划参赛并非常出色,那么他与讲谈社是否接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