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人很难拒绝芋头的美味,如果有人要评选全国更爱芋头的省份,福建必然之一个站出来为芋头打call。作为吃芋头的行家,福建人最擅长的事情,就是将其貌不扬的芋头做成各种各样的美食。
永定人吃芋子包,将芋泥做成包子皮,口感极佳;福州人吃芋泥,绵软细腻还带着甜味的芋泥,入口即化,老人小孩都能吃;厦门人吃芋泥鸭,这可不是卖萌,而是将芋泥和鸭肉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
芋头好吃,但不好看。我们如今所谓的“香芋味”,看起来是淡紫色的,实际上是加了紫薯来调色。芋头本身是带点灰调的白色,做成芋子包、芋泥,颜色也不会变成可爱的淡紫色。
你根本想不到的是,在我们眼里又软又白又甜的芋头,其实“暗藏杀机”。为了保护自己不被吃掉,芋头进化出草酸盐、蛋白酶和皂素,这些物质会 *** 人的皮肤,使人浑身发痒,若是不小心吃到,首先是难忍的苦味,紧接着舌头发麻。
这些反应你是不是很熟悉?没错,这就是中毒的表现。芋头为了保护自己,特意在外皮裹上一层有毒物质,当你不小心碰到芋头的外皮,发现皮肤发痒,你就会意识到你“中毒”了。
不过还好,不用太担心,芋头是个软白甜的小可爱,即使是有毒,毒性也不大。把发痒的皮肤放在流水下清洗,过一会儿就能缓解瘙痒的症状。如果你不慎吃了一口芋头皮或生芋头,那就多喝两口水,反应严重了就去医院。
芋头简直是植物界的河豚,全身上下都有毒。我们常见的芋头,是整株芋头的块茎部分,毒性小,而且容易破坏,加热或流水冲洗就能降低毒性。芋头的叶子、茎部是万万不能吃的,毒性很大,这可不是自己在家躺躺就能解决的事情。
追溯中国人吃芋头的历史,你就会发现芋头虽然凶险,但被人类驯服得很快。据说亚洲人最早的粮食是芋头和山药,以至于亚洲人对这两种淀粉含量极高的食物相当看重,不少中国人主要靠芋头生存下来。
但芋头的毒性真的不容小觑,以至于它的同类出现,大家都要注意,整个天南星科都是“毒物”,很多种类一吃就挂,属于“能吃,但一辈子只能吃一次”的那种毒性。所以一旦看到和芋头长得很像的东西,别碰、别吃,除非加工过。
芋头的好朋友——木薯,就是让人很容易卸下防备的食材。在非洲,这可是救命的主食。在中国,木薯粉极为常见,奶茶店里的珍珠、芋圆、阿达子都是木薯粉做出来的,晶莹透亮,口感Q弹。
但生的木薯绝对不能食用,即便是烹饪技法简单到只剩下火烧的非洲朋友,也会将木薯烤熟,或是把木薯捣碎成泥,放进锅里煮到拉丝,确保木薯的毒性被火加热到消失,不然谁吃谁先走。
芋头的另一个好朋友——魔芋,更让人想不到其真实身份,竟然也是个“毒魔王”。魔芋还没被加工之前,长得格外霸道,一看就是有毒的货。我们在市面上看到的魔芋,都是送进工厂加热、深加工后的产物。
所以别看芋头白白净净,甜又粉糯,人家已经为了不被吃掉努力进化成有毒的产物。结果没想到人类善用工具,以火去毒。只是大家在购买芋头的时候,记得叫摊主帮你把芋头皮削掉,别自己动手,搞得双手痒痒。
我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人们深谙各类食材的 *** 方式,就连一些具有毒性的食材也能制成令人欲罢不能的美食,比如河豚、狗爪豆、橡果等都是有毒的,却都成了一方美食的代表。一开始人们也是不懂得如何 *** ,而是通过长时间的摸索才了解这些食材的特性,从而学会了 *** 方式。如今这些特殊的 *** 工序和技巧流传下来,我们才有幸把它们当成美味,不过河豚价格贵,而狗爪豆和橡果的则比较小众,都没有得到普及,成为流行更广的菜品。
如今已经进入10月份,还有一种本身具有毒性的食材,进入了成熟期,即将开始采挖,它就是魔芋,吃过魔芋的人很多,但是很多人都没见过魔芋植株的样貌。因为魔芋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其中以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种植得比较多,适合生长在山地丘陵地区,而且由于到了市场上的魔芋,都不是以其原本的形态示人,所以很多人都认为魔芋就是一种芋头。
魔芋的果实酷似玉米,并且色彩斑斓,但魔芋可食用的部位却是它的根部,作为全株都有毒的植物,魔芋的根部却是毒性最强的。魔芋根部的个头要比普通芋头大好几倍,呈圆盘的形状,而且魔芋的植株也跟芋头大不相同。
在国内,人们种植和食用魔芋的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如此长的食用习惯,使得人们将魔芋的 *** 方式都聊熟于心,所以也没有出现过食用魔芋中毒的情况,渐渐的人们也都不把魔芋的毒性太当回事了。
如今魔芋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普通的农作物,种植的人很多,因为市场有需求,而且魔芋具有高产的特性,亩产量能达到4000斤左右。在一些魔芋产区,能买到一斤5、6元的价格,便宜些也有2、3元左右,管理得当的话,利润还是比较可观的,所以若是遇上好行情,那就很理想了。
不过魔芋也是比较娇贵的植物,虽然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但却非常害怕病害,常常因此出现减产的现象。而且魔芋又分为一代种和二代种,种植的时候也要区分清楚,因为这关乎着产量多少。
由于魔芋具有毒性,采收上来需要经过加工处理,常见的 *** 就是高温煮。魔芋一般会被先洗干净,去掉根须和表皮,然后打成粉,放入碱水中煮一段时间,进行去毒处理,再制成块或是粉末状,人们根据需要进行 *** 。如今市面上比较常见的是魔芋豆腐、魔芋粉丝、魔芋结等,并且以魔芋结和魔芋粉丝最受喜爱,市场需求量非常大。因为魔芋结非常适合烫火锅,或是用作水煮鱼、酸菜鱼等菜品的配料,而魔芋粉丝则适合多种配料,煮汤等,所以流行甚广。
现在在市场上最常见到就是魔芋结了,颜色洁白的魔芋结,口感清脆,弹性十足,凭借烹饪用途广的特性,在市场上十分热销,尤其是涮火锅等家常吃法。
魔芋和芋头傻傻分不清楚?告诉你它们的区别,别搞混了蒟蒻俗称魔芋,又作磨芋,天南星科磨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国古代又称妖芋。自古以来魔芋就有“去肠砂”之称。
魔芋还具有水平降血糖、降血脂、降压、散毒、养颜、通脉、减肥、通便、开胃等多功能。
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植物,一般的芋头只是用于普通食用,而魔芋除了食用外,还有许多用途,比如:食品工业中用作食品粘剂、工业上还可以用于钻探石油、药品中的添加剂等。
当然,魔芋粉传统的主要作用还是食品。魔芋葡甘聚糖作为功能性食品,对降血压、降血脂、排毒通便、控制血糖有一定辅助食疗作用。
由于其食用后易产生饱腹感,加上可以降低血脂、清肠通便,魔芋粉还可做为肥胖朋友的理想食品,常食用魔芋粉可以起到控制体重,缓慢减肥的作用。
由于其食用后易产生饱腹感,加上可以降低血脂、清肠通便,魔芋粉还可做为肥胖朋友的理想食品,常食用魔芋粉可以起到控制体重,缓慢减肥的作用。
甜品里的寒天、魔芋、仙草到底是个啥?(营养师 刘萍萍 刘 晨 郭 宇)在喝奶茶或吃南方甜点时,菜单上往往会出现一些奇奇怪怪的名词,比如寒天、蒟蒻、魔芋、仙草等。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呢?
寒天 寒天,学名琼胶,又名琼脂,甜品店中称之为“寒天冻”,是以天然海底植物海藻为原料提取出来的海藻多糖。寒天的膳食纤维含量高达80%~95%左右,其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和非水溶性膳食纤维各占一半。寒天既能帮助补充膳食纤维,又可作为增稠剂、稳定剂等用于酸奶、果冻等食品中。
魔芋(蒟蒻) 魔芋,学名蒟蒻(jǔ ruò)。据说它因为长得有点像芋头,而且吸水膨胀能力非常强而得名“魔芋”。除了在甜品店见到的魔芋,市场上还有魔芋豆腐、魔芋粉丝、素海蜇(一种仿荤素菜)等魔芋食品。生的魔芋有毒,如果不懂如何烹调处理,就不要随便挖来蒸了吃。在营养方面,魔芋精粉中大部分是膳食纤维(占74.4%),其中以水溶性膳食纤维为主(葡苷聚糖),蛋白质含量为4.6%,淀粉也不多,脂肪几乎没有,此外还有一些维生素(如维生素B2、尼克酸)及多种矿物质(如钙、铁、锌、硒)。
仙草 仙草,又名仙人草、凉粉草,仙草晒干后煎水与米浆混和煮熟,冷却后即成黑色胶状物,这就是所谓的“仙草冻”了。仙草中将近一半是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含量占到40%左右,蛋白质和脂肪不多,矿物质中铁、钙、锰等的含量较高,维生素中以B族维生素含量较高,另外还有多糖、色素(主要为花青素等)、齐墩果酸、黄酮等成分。
椰果 看到椰果我们都觉得就是椰子的肉,但是其实椰果和椰子没有关系,和我们想象的椰果不太一样。椰果又称椰子凝胶,属微生物的发酵产物,木质醋酸菌在液态培养基中生长所形成的代谢产物。
香芋 香芋是薯类的一种,也叫“参薯”,主要成分也是淀粉。由于我们在甜品店里看到的那种很具有标志性的具有香草味道的紫色香芋,就是参薯的一个栽培变种。
西米 西米不是一种米,它是木薯淀粉制成的颗粒。西米几乎是纯淀粉,含88%的碳水化合物、0.5%的蛋白质、少量脂肪及微量维生素B族。木薯淀粉口感韧而弹,透明度好,常用于 *** 各种甜点甜羹。最正宗的西米是由西谷椰子(sagopalm)木髓部提炼出来的淀粉制成的,所以才有西米的叫法。
龟苓膏 “龟”,一般指乌龟的腹甲,中药名为龟板。龟板中富含骨胶原蛋白、钙、磷及多种脂类等,胶原蛋白是龟苓膏能凝结成冻的重要原因。“苓”则是指“土茯苓”。目前市场上售卖的龟苓膏食品,配料表中显示,主要成分是水、白砂糖、淀粉及龟苓膏粉,中药部分含量比较少,凝结成冻也主要是靠淀粉和仙草。
冰粉 白凉粉是以植物凉粉胶等原料 *** 而成,晶莹透澈、清爽可口。 *** 冰粉的原料为假酸浆,将假酸浆种子用水浸泡足够时间后,滤去种子,加适量凝固剂凝固一段时间后即成,常用于甜品中。
提要:魔芋种植:魔芋的经济价值越来越高,如何进行栽种?
魔芋斤几年逐渐的被人们所认识,作为一个北方人,之前只吃过芋头,对于魔芋还是近几年才熟知的。而对魔芋最开始的认识还是从自家媳妇那里听说的,她说这种叫做魔芋的东西能够减肥。不过事实证明不运动是瘦不下去的。
魔芋是什么?
相信很多北方的朋友对这种植物还不是很了解,因为魔芋在我国主要生长在南方地区,北方种植魔芋的还比较少。魔芋的名字听上去就很不一般,给人一种具有魔力的感觉。其实魔芋属于一种营养价值非常高的植物。魔芋还有许多的别名,比如鬼芋、妖芋、雷公枪等,不过这些别名都挺另类的,带有一种妖力的感觉。魔芋属于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我们食用的主要是魔芋的球茎。
魔芋有什么作用?
魔芋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作为食物被食用,另一个就是被当做药材,其次还能够作为工业的原料使用。我们先从食用方面来说,魔芋能够食用相信很多朋友都是知道的,尤其是用魔芋 *** 的魔芋豆腐,口感也是非常的特别。魔芋当中含有大量的淀粉,蛋白质以及植物纤维和糖,其中淀粉的含量非常的大,能够达到40%左右。因此魔芋能够 *** 成魔芋粉,魔芋粉就是 *** 魔芋豆腐的主要原材料了。魔芋的药用,魔芋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能够入药。魔芋具有化痰散积、引淤消肿、解毒止痛等功效。
魔芋有毒
不过这里要提一点的就是魔芋是具有毒性的,食用魔芋的时候还是要小心一些的。魔芋有毒这一点看来是很对得起它的名字了。魔芋的全株都是有毒的,尤其是魔芋的茎块的毒性更是强烈。不过经过高温加工的魔芋就没有毒性了,所以一定不能够生吃魔芋,在食用魔芋的时候一定要长时间的蒸煮才可以。
如何种植魔芋?
魔芋喜欢适度大,日光较少的林下生长,所以想要种植魔芋一定要选择适合的生长环境。土壤更好是疏松肥沃,沙质土壤。魔芋喜欢比较遮阴的生长环境,所以林下种植,或者和高杆作物套种都是不错的选择。魔芋的播种时间一般是在春季的三四月份进行,魔芋种子要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种植前一定要经过消毒,否则容易发生各种病害。种植地块更好不要连做,可以间隔两到三年轮作一次。种植密度需要根据种植品种和种子的大小来确定。
种植后的后期管理需要注意适当的这样,保持土壤水分,及时的进行追肥,魔芋的生长过程中需肥量比较大。底肥一定要充足,追肥一般在六月份进行,每亩追施20公斤左右的复合肥。此外还需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以及及时采收等工作。
这里是科学兴农,欢迎添加关注,带您一起长知识。
冬季晾晒鸡爪芋干是四九镇东冠村的一个丰收景象 李晓春 摄
冬季晾晒鸡爪芋干是四九镇东冠村的一个丰收景象 李晓春 摄
中新网江门12月3日电 题:广东侨乡台山“鸡爪芋”中的家乡味道
作者 李晓春 郭军
“早几天在厨房看了一下,家里的鸡爪芋干快用完了,上次她们回国探亲带回那些,只剩够两次左右的量。近期台山的天气好,估计有些村民开始忙着晒鸡爪芋干,尤其是东冠村委会那边的几个村。”现居加拿大多伦多万锦年过七旬的李翠卿婆婆近日跟广东台山亲友进行微信语音聊天时说,在过去粮食紧缺的年代,鸡爪芋常被连皮煲熟以解饱腹之需,如今每次闻到鸡爪芋汤的气味,就感觉特有乡味。
据了解,台山的鸡爪芋多数产于水步、四九、冲蒌等镇。其与普通魔芋有所不同,成熟期的芋头个头不大,紧贴芋头朝上长有数个弯长的小芋,环着生长的小芋与芋头长成一个团状整体,因外形跟半合拢的鸡爪相似故得名,有台山“本地人参”之称,搭配黑豆、陈皮等食材烹出的汤水有开胃健脾等食疗功效。在清乾隆三年(1738年)的《新宁县志》卷二《食货册·物产》中已有“鸡爪芋”的记载,由此可见鸡爪芋在台山的种植时间至少已有280多年。
鸡爪芋晾晒时需逐一铺开 李晓春 摄
近日记者在台山采访时发现,家乡风味的鸡爪芋汤近年来已成为四九镇和台城部分茶楼饭馆四季常备的汤品。鸡爪芋作为当地的本土食材,在台城各大菜市场都有售,主要分鲜品和干品两类,而鲜品有新挖、存货两种。
经烫煮处理的鸡爪芋块需及时捞出晾晒 李晓春 摄
“这堆新挖的鸡爪芋刚刚 *** ,是四九镇的农户前天送过来的,每公斤售价6元。那小堆是今年年初挖的存货,水分虽已蒸发一部分,但用来炖汤或煲汤的味道差别不大,价格便宜点,4元一公斤。”台城富城市场一摊主说,以前当地人在鸡爪芋采挖后喜欢自己存放些备用,如今大部分顾客更乐意在煲汤或炖汤前到菜市场选购所需的量,以致部分农户或商户要找地方存放足量的鸡爪芋,来满足一年四季顾客所需。
台山当地人在集市中选购鸡爪芋 李晓春 摄
相比水步、冲蒌等镇,四九镇出产的鸡爪芋在台山的名气更大。作为四九镇鸡爪芋主要产区的东冠村委会,鸡爪芋种植田连片,今年全村种植面积达600多亩,总产量超2400吨,是村里主要的经济农作物之一。
“生长得好的鸡爪芋每团约三四公斤,亩产在4000公斤以上。一般从农历十月起开始挖,整个采挖期可直至第二年农历二月底。今年鸡爪芋的收购价每公斤在3元左右,与去年相比略低。”四九镇东冠白虎头村的农户生叔介绍道,每年农历三月前需完成鸡爪芋的种植。冬季的鸡爪芋已进入成熟期,如小伞般带白斑点的梗叶完成了从绿到黄甚至干枯的转变,生长期近7个月的鸡爪芋便迎来了采挖季。
台山鸡爪芋以芋仔圆、粗、多为上品 李晓春 摄
刮大北风、阳光充足是晾晒鸡爪芋干的必备条件,在前往东冠村的沿途,各自然村的晒场上不时有村民为加工晾晒鸡爪芋干忙碌着。晾晒中的鸡爪芋块,因时间差异而分别呈现出牙色、暗黄、灰褐、褐黄、蜡黄等色泽,与村中新旧交替的建筑群、穿插晒场中的村民勾勒出冬日里一幅幅多彩的乡村丰收图。
“以前需人工削皮,耗时耗力。现借助机器去皮,省去人工削皮环节,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经去皮处理的鸡爪芋,切块后放入锅中进行烫煮,捞出后迅速搬去铺上网架进行晾晒,从上架至完全晒干透最快也要七八天,每10公斤鸡爪芋晒成干品约2公斤。”生叔透露,今年受疫情影响,国外的乡亲多数没办法回来,导致上村收购鸡爪芋干的商贩相比往年明显减少,近期鸡爪芋干收购价每公斤在26元左右,价格比去年同期低。(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解毒养颜圣品——漳平永福镇魔芋从芋头、香芋、山药,又联想到另一种作物,魔芋。
魔芋又名蒟蒻、磨芋、蒻头、鬼芋、花梗莲、虎掌,是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从分类上看,它和芋头都属于天南星科,应该算是“表亲”,但是品质大不一样。尽管我们食用芋头和魔芋都是其块茎,但芋头的块茎中主要含淀粉,而魔芋的块茎中淀粉不多,主要还是含有多糖。
魔芋起源于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原始森林,3000年前我们的先民就栽培和食用魔芋。在我国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先秦古籍《尔雅》,晋朝的左思在《蜀都赋》中说:“其圃则有蒟蒻茱萸,瓜畴芋区。”刘良注“蒻,草也,其根名蒻,头大者如斗,其肌正白,可以灰汁煮,则凝成,可以苦酒淹食之,蜀人珍焉。”表明在那时四川的百姓已经食用魔芋,并且会用灰汁处理魔芋了。
不像其他的块茎块根类作物,魔芋块茎淀粉含量很少,主要成分是魔芋葡甘聚糖,也称为“魔芋甘露聚糖”,正是这种成分让魔芋富有弹性。这种成分在人的肠道中几乎不被消化,在带来一定的饱腹感的同时,还能促进肠道蠕动,自古就被认为有“去肠砂”(整肠)之效,因此当需要减肥限制卡路里摄入量时,魔芋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是,生的魔芋块茎和其他天南星科的植物一样都有毒,剧毒主要成分是生物碱和神经酰胺外加大量草酸钙,因此直接食用生魔芋会造成急性中毒,严重的可以致死,死因大多不是因为毒素本身,而是由于咽喉中毒后肿大造成的窒息。而且生魔芋汁液里含有草酸钙针晶,徒手处理时一不小心就会导致皮肤灼热瘙痒疼痛。 *** 食用的魔芋,必须经过研磨、蒸煮、洗涤等工序,加工好的魔芋粉再加入石灰,就可以凝固成类似果冻的样子。然后,或烧或炖,或是做成精致的甜品,都是我们常见的食品,比如,用魔芋豆腐做的凉拌菜和炒菜,火锅中的魔芋丝、冻魔芋、魔芋结,以及魔芋果冻、魔芋蛋糕、魔芋凉皮,等等。魔芋这种东西由于较少淀粉,又不似豆腐那样易碎,久煮不散,而且有嚼头,还特别入味,因此能做出肉味来。我吃过的全素餐中很多“荤菜”用材都是魔芋,口味几可乱真。
在这世界上,除了中国,没有谁比日本人更懂得魔芋了。公元5世纪,日本将花魔芋引种回国内后,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公元14世纪,在奈良建立了“魔芋同业公会”。到18世纪,已经形成栽培、加工和商贸一条龙的贸易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魔芋更是成为支撑日本农村经济复苏的重要作物。到今天,日本已经筛选出了以榛名黑和赤城大玉为代表的魔芋品种。这也就是我们经常在日式料理中见到魔芋的原因所在。在关东煮中,魔芋最常见的形态有两种:一种是由魔芋精粉 *** 成丝,再打结串在竹签上,成为魔芋结。细长的魔芋丝洁白晶亮,如同清流汇成瀑布,因此日本人给它取了个很有意境的名字“白滝”,也就是白色瀑布的意思。魔芋结经过长时间的熬炖,吸附了味噌或者木鱼花出汁的味道,爽口弹牙,风味鲜美,是许多人的必点美味之一。还有一种是三角形的魔芋豆腐,由魔芋粗粉 *** 而成——厚实的身段,半透明的灰色,里面还夹杂着黑色杂质。这种做法保留了魔芋更加原始的风味,而且口感比魔芋结来的粗粝,入口更有嚼劲。除关东煮外,魔芋在寿喜锅、烤物、刺身、面食等领域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如果你喜欢吃关东煮,一定见过一种叫做“魔芋丝”的食材,它长得像粉丝,但口感脆脆的。
在川菜馆或素菜馆也经常能看到红烧魔芋、凉拌魔芋这样的菜品,口感类似凉粉。
你知道魔芋到底是啥吗?为什么说它是“健康食材”?
魔芋又叫磨芋、鬼芋,是天南星科魔芋属植物,和常见的芋头算是远亲。
它原产于亚洲东南半岛及云南等地,全球共有100多种,其中中国分布有20多种。
绝大多数魔芋并不能吃,比如散发着一股尸臭的泰坦魔芋/巨魔芋。
天南星科植物常常含有毒素,魔芋也不例外,它全身都有毒,但毒性更大的恰恰是用于食用的球茎。
其中的生物碱类物质可以使口腔、舌头和咽喉有烧灼感,严重时可引起水肿甚至造成窒息。
古人是怎么驯服这种“毒物”的呢?
中国人吃魔芋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1700多年前,据推测是彝族同胞首先发现魔芋可以食用。
西晋的《蜀都赋》记载有“蒻,草也,其根名蒻,头大者如斗,其肌正白,可以灰汁,煮则凝成”。
宋代《开宝本草》中的描述是“捣碎以灰汁煮成饼,五味调食”。
这里的“灰汁”就是草木灰水,类似做拉面用的蓬灰,含有碳酸钾、碳酸钠等碱性物质,现在一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依然在用这个 *** 。
用碱水长时间烹煮,既去除了魔芋的毒素,还让它变成凉粉一样的美食,古人征服自然的智慧实在令人叹服。
魔芋大约在汉代进入中原地区,成为僧侣的素食来源,后来又随着佛教传到日本。
今天,中国和日本依然是魔芋的主要生产和消费国,其中中国的产量占全球60%以上,欧美市场90%以上的魔芋产品来自中国。
目前,大规模种植和食用的魔芋主要有两种,花魔芋和白魔芋。
花魔芋的特点是环境适应性好、产量大,而白魔芋是中国特有品种,品质高但产量低。
魔芋适宜的生长环境多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山地和丘陵,是当地民众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来源。
魔芋收获后,通常先加工成为魔芋精粉,然后制成魔芋丝、魔芋豆腐,或用于其他食品加工。
现在魔芋的加工处理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大家再也不用担心中毒的问题。
此外,魔芋精粉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农业、环保、纺织、日化、石油等行业。
比如在食品行业,它可以利用其凝胶特性,发挥类似增稠剂、保水剂和稳定剂的作用,还可以用于生产可降解的食用薄膜。
魔芋是公众比较认可的健康食品,原因在于它含有丰富的植物多糖—葡甘聚糖,可占球茎干重的60%,这是魔芋精粉的主要成分。
葡甘聚糖是天然可溶性膳食纤维,且人体不易消化吸收。
比如100克魔芋精粉提供的能量在150千焦左右,大约相当于大米、白面的十分之一,因此它是典型的低热量食物。
另外,葡甘聚糖可以吸附30-150倍自身重量的水分,因此体积急剧膨胀,能够提供比较强的饱腹感,而且能有效的改善大便干燥,促进排便。
当然,副作用就是吃多了容易引起腹胀甚至腹泻,这也是有些人认为魔芋“清肠”的原因。
一方面低热量,另一方面提供饱腹感,还能促进排便,说它有助于减肥,并非虚言。
当然,减肥的根本是靠自律和少吃多动,魔芋只是给你降低了难度系数而已呀。
如果你喜欢吃关东煮,一定见过一种叫做“魔芋丝”的食材,它长得像粉丝,但口感脆脆的。
在川菜馆或素菜馆也经常能看到红烧魔芋、凉拌魔芋这样的菜品,口感类似凉粉。
你知道魔芋到底是啥吗?为什么说它是“健康食材”?
魔芋又叫磨芋、鬼芋,是天南星科魔芋属植物,和常见的芋头算是远亲。
它原产于亚洲东南半岛及云南等地,全球共有100多种,其中中国分布有20多种。
绝大多数魔芋并不能吃,比如散发着一股尸臭的泰坦魔芋/巨魔芋。
天南星科植物常常含有毒素,魔芋也不例外,它全身都有毒,但毒性更大的恰恰是用于食用的球茎。
其中的生物碱类物质可以使口腔、舌头和咽喉有烧灼感,严重时可引起水肿甚至造成窒息。
古人是怎么驯服这种“毒物”的呢?
中国人吃魔芋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1700多年前,据推测是彝族同胞首先发现魔芋可以食用。
西晋的《蜀都赋》记载有“蒻,草也,其根名蒻,头大者如斗,其肌正白,可以灰汁,煮则凝成”。
宋代《开宝本草》中的描述是“捣碎以灰汁煮成饼,五味调食”。
这里的“灰汁”就是草木灰水,类似做拉面用的蓬灰,含有碳酸钾、碳酸钠等碱性物质,现在一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依然在用这个 *** 。
用碱水长时间烹煮,既去除了魔芋的毒素,还让它变成凉粉一样的美食,古人征服自然的智慧实在令人叹服。
魔芋大约在汉代进入中原地区,成为僧侣的素食来源,后来又随着佛教传到日本。
今天,中国和日本依然是魔芋的主要生产和消费国,其中中国的产量占全球60%以上,欧美市场90%以上的魔芋产品来自中国。
目前,大规模种植和食用的魔芋主要有两种,花魔芋和白魔芋。
花魔芋的特点是环境适应性好、产量大,而白魔芋是中国特有品种,品质高但产量低。
魔芋适宜的生长环境多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山地和丘陵,是当地民众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来源。
魔芋收获后,通常先加工成为魔芋精粉,然后制成魔芋丝、魔芋豆腐,或用于其他食品加工。
现在魔芋的加工处理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大家再也不用担心中毒的问题。
此外,魔芋精粉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农业、环保、纺织、日化、石油等行业。
比如在食品行业,它可以利用其凝胶特性,发挥类似增稠剂、保水剂和稳定剂的作用,还可以用于生产可降解的食用薄膜。
魔芋是公众比较认可的健康食品,原因在于它含有丰富的植物多糖—葡甘聚糖,可占球茎干重的60%,这是魔芋精粉的主要成分。
葡甘聚糖是天然可溶性膳食纤维,且人体不易消化吸收。
比如100克魔芋精粉提供的能量在150千焦左右,大约相当于大米、白面的十分之一,因此它是典型的低热量食物。
另外,葡甘聚糖可以吸附30-150倍自身重量的水分,因此体积急剧膨胀,能够提供比较强的饱腹感,而且能有效的改善大便干燥,促进排便。
当然,副作用就是吃多了容易引起腹胀甚至腹泻,这也是有些人认为魔芋“清肠”的原因。
一方面低热量,另一方面提供饱腹感,还能促进排便,说它有助于减肥,并非虚言。
当然,减肥的根本是靠自律和少吃多动,魔芋只是给你降低了难度系数而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