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是一种生活在稻田,池塘和河流中的野生动物。它的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具有滋养和滋养肌肤的功效。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以说整个身体都是宝藏。许多人正在关注其中一个市场并准备养殖青蛙,但他们不知道其成本和利润如何,以进一步了解它。繁殖的可行性,我们来看看吧。
1,水产养殖成本
在水产养殖成本方面,有人工成本,场地建设成本,苗木,饲料和一些日常开支。按一英亩的规模计算,现场租赁费约为每年800-1000元。如果您有一个网站来节省这笔费用,网站修剪费用大约是5000元。每亩由60对青蛙计算,每对需要20元左右,总费用为1200元。人工一亩地农业规模可以是一人,水电费约为每亩1500元,因此一英亩的成本约为1万元左右。
2,养殖利润
养殖青蛙一般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前两年是发展导向,第三年是利润 - *** 期间。在之一年,有必要投资约1万元,在第二年和第三年后,设施,场地建设和苗木的成本都是免费的,只有饲料成本和水的成本电费一般在每年4000-5000元。每亩产量可达10,000公斤。根据每公斤10元的市场价格,每亩的利润可以达到10万元。除成本外,三年平均每年将达到2万至3万元。
3,繁殖预防措施
繁殖前,首先要掌握养殖技术,技术是生产的核心,我们还没有掌握农业技术。一切都是空谈,不要充满滋生,否则就不值得了。在育种过程中选择育种地点也是一个关键点。该场地需要在供水充足,环境安静,无污染的地区建设,并有各种相应的池,如青蛙池,孵化池,滇池,驯化池等。另外,我们必须做好。青蛙是为了保护动物。在去农场之前,有必要在繁殖前申请相关证书。否则,这是非法的。
中新网安徽新闻9月11日电 (通讯员 任俊翔)露时节,屯溪区奕棋镇江村何玉良的稻蛙基地可谓是热闹非凡,每晚上百斤黑斑蛙现抓现销,现场一片欢腾。
9月8日晚,记者来到何玉良的稻蛙养殖基地,白色的纱网下稻谷一片金黄,禾下深处,蛙鸣声此起彼伏。
今年上半年,返乡青年何玉良将村内的12亩低效农田盘活,走上了稻蛙生态立体种养之路,转眼间已到蛙肥谷黄时节,他养殖的首批黑斑蛙迎来出栏的丰收时刻,村中亲朋好友闻讯纷纷前来帮忙,俯身一字排开帮忙抓“蛙”,霎时间,蛙鸣声、欢笑声从层层金色稻浪中传出,处处呈现出一派丰收之景。
“亩产大约有3,000斤,之一年养殖,感觉产量还是可以的,一亩地可增收1万元。”屯溪区奕棋镇江村稻蛙基地负责人何玉良说。
何玉良向记者介绍,成熟的黑斑蛙批发价每公斤在30元左右,10天后,水稻也将迎来收割,每亩产量在300到400斤之间,稻蛙共养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实现了一地两收,提高了农田效益。
记者了解到,“稻+蛙”立体种养,在不改变基本农田的使用功能情况下,能有效促进自然资源的良性循环利用,提升水土资源的利用率和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不仅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种养出的水稻、黑斑蛙还是绿色农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
人工饲料养殖青蛙大概什么价格?利润多少?目前养殖青蛙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青蛙养殖的主要品种为黑斑蛙,由于其具有摄食活饵的特点,传统养殖中均需培育蝇蛆、黄粉虫、蚯蚓等进行投喂,工作强度大,产量低,养殖成功率不高。近三年来,随着可摄食静态饵料的青蛙品种出现,禾牧黑斑蛙可全程投喂全人工配合饲料,养殖产量一路走高,亩产可达1500——2500公斤,青蛙养殖产业迅速扩大。
禾牧黑斑蛙
2019年各品种人工养殖青蛙多少钱一斤?
2019年青蛙的价格不会下降,整体价格比较平稳,现在市场价格基本保持在15元一斤的批发价格,目前广受欢迎的黑斑蛙的价格在22元一斤,价格比青蛙高出好几块一斤。虎斑纹的价格和黑斑蛙差不多,价格在19元一斤,也高出普通青蛙的价格。
现在养殖禾牧黑斑蛙利润有多少大?
之一年投入总成本在1万元/亩左右,其余每亩地饲养蝇蛆与蚯蚓的饲料费用,以及为吸引昆虫而投入的电费,灯泡费用,换水而使用的抽水机电费,人工成本,共计每年约8000元左右。按每亩3000x22元算,一亩66000元的产收,减去前期引种和饲养人工18000元,大约为48000元每亩每年纯利润。
禾牧黑斑蛙
当然,随着野生青蛙的日渐稀少,青蛙的市场价格持续上升,价格每上涨1元,每亩的纯利润就能增加几千元,包括套养蔬菜和其他农作物的价格是按照普通蔬菜的价格来销售的,如果能像我们一样通过超市进行按照有机蔬菜的价格来销售,那每亩地的纯利润至少还能增加1万元。www.jfjh88.com/nq/
(通讯员韩浩朱丝语秦怡欣记者尹小剑)5月24日,河南信阳淮滨县期思镇任圩村的田野里,一处覆盖着“天罗地网”的田地格外引人注目。“那里是俺村人养殖的青蛙,这‘天罗地网’是用来防止老鼠、蛇、黄鼠狼、鸟等动物偷吃青蛙的。”村民张涛说。
该基地负责人张明新介绍,2018年,在合作伙伴严革命的推荐下,了解到青蛙养殖的市场和前景后,在外经商的他决定发展青蛙养殖业,便回到家乡成立了明新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始了青蛙养殖。“养殖青蛙投入较高,一亩水塘青蛙苗成本在2万多元,还要防止各种天敌偷吃。”张明新父亲张玉明一边喂食一边说,“但是青蛙养殖无需太大面积,一亩水塘可放蛙20万尾,成活率80%,能收成品蛙3000斤左右,一亩水塘的产值可达7.5万元,收益可观。”
“青蛙适应各种烹调方式,食用青蛙当下成为流行趋势。有规模才会有市场,俺计划将养殖面积增加到160亩以上,带领更多的人加入青蛙养殖行列,带领更多农民脱贫致富。”张明新说。
22岁小伙励志养蛙,终变养殖大户,年收入百万家境困难 寻常打工经历成为他的命运转折点
要说何小凡为何会走上养殖青蛙发家致富这条路,还得从他的家庭说起。何小凡6岁时,母亲改嫁重组家庭,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母亲不得不在工地上干重体力活补贴家用。心疼母亲的他在18岁那年离开家乡,带着改变命运的决心前往成都闯荡。
在餐馆打工的何小凡每月只有1000元的工资,微薄的收入让这个急于改变自身命运的小伙焦急不已。然而,机遇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两个月后的一天,何小凡在为客人上菜时有了一个重大发现,由此开启了他的百万财富之旅。
火爆菜肴中发现的商机 竟让她年入百万
这道名叫“爆炒呱呱叫”的菜肴是食客的心头所爱,热油下锅,猛火爆炒,烹饪 *** 虽简单,但菜肴的主材青蛙养殖数量少,往往是供不应求。这个偶然发现的商机让何小凡欣喜不已,他随即前往湖北等地进行实地考察。他从禾牧黑斑蛙养殖基地那里了解到,每6元左右的饲料就可以养出1斤商品蛙,按一亩地养殖3000斤青蛙来计算,每亩纯利润可达4万多元,而青蛙的养殖周期只有短短的5个月。如此一算,何小凡更加笃定,改变自己命运的契机已是近在眼前了。
一个举动的偏差 让他瞬间损失近千元
有了想法的何小凡开始筹备养殖青蛙的前期工作,拿着借来的三万元钱迈出了养蛙致富的“万里长征之一步”。在交完土地承包费、引进60万尾的种苗后,他举债而来的资金已基本告罄,许多后续工作诸如缝补围网、搭建防护网之类的苦活累活只能靠何小凡自己完成。此外,他每天早晚都要去田地里查看青蛙的情况,赶走蛇、鹭鸟等会吞吃青蛙的天敌,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多为自己和家人争取一些收益。
眼见收获的时刻就要来临,却总会有些不愉快的小插曲。由于何小凡之一次创业缺乏打包装车的经验,30斤左右的青蛙在运输途中被挤压死亡,损失了近千元。为了这事,他在家里郁闷了4天。但挫折总是在打击人的同时促使他们更快的成长,何小凡养殖的之一批青蛙通过禾牧黑斑蛙的销售渠道成功出售,丰厚的收益让他不仅当年还了欠款,还净赚了10多万元。
巧用纱窗降低成本 扩建200亩养殖场地
聪明勤奋的何小凡从来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在养殖过程中发现青蛙性喜吃活饵,但活饵成本高,这可难住了害怕蛇虫的何小凡。后来何小凡向禾牧黑斑蛙咨询发现家里的纱窗绷得紧,把饲料扔上去就能弹动。食台改进后,大多数青蛙都吃起了饲料,这样一来每斤养殖成本可减少5元左右。靠着全饲料喂养降低成本,2017年年初,何小凡扩建了200多亩养殖场,每年的总产量可达40万斤!
现如今,年仅22岁的何小凡已是一个“顶呱呱”的养蛙老行家,除了继续发展老家的青蛙养殖事业,他还在气候温暖、利于出早苗的云南楚雄建了养殖场。
近日,农村农业部发布了关于规范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的通知,强调了四方面内容,一是开展全面摸底调查,对存在问题抓紧整改;二是强化指导监督,提高新发展主体质量;三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规范有序发展;四是加强支持引导,推动三产融合发展。简单来说,国家会加强对稻渔综合种养的监督,也会加大对其的扶持。
稻渔综合种养的好处
稻渔综合种养的模式有:稻-鱼、稻-虾、稻-龟鳖、稻-贝、稻-蛙和综合类。稻渔综合种养为什么值得推广呢?
普通水稻价格低,农民的收入低,十分影响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很多人不愿意种地而是选择外出打工。有农民朋友说,只要种地每月平均有2000~3000的收入,他就愿意留在家里种粮食。
然而,国家要粮食,要稳定粮价,但是“谷贱伤农”,农民朋友的收入不会随着粮食的丰收而增长,只能靠粮食收购保护价和农业补贴进行兜底。除此之外,如何破解国家“要粮”与农民“要钱”之间的矛盾呢?
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稻渔综合种养——在稻田里养殖水产品,能达到一田多收。粮食是一笔收入,水产品也是一笔收入。通过稻渔综合种养的方式,可以减少肥料的投入,降低肥料成本,水稻的产量不降反而上升。而且这样的模式生产出来的水稻及水产品是绿色无污染的生态食品,其价格注定不平凡,必定优于普通水稻。
稻虾种养面积持续扩大,会出现供过于求吗?
稻渔综合种养的模式较多,鉴于近几年小龙虾消费热潮的掀起,其价格一路走高,所以今天就给大家说说稻虾种养的前景。2017年全国小龙虾的养殖面积为900万亩以上,每年的增速为30%~50%。据预测,小龙虾的市场空间在200万吨左右。2019年8月份农业农村部宣布小龙虾上年的总产量达163.87万吨,就目前来说,小龙虾养殖仍有一定空间。今年受疫情的影响,湖北小龙虾销售一度困难重重,但随着鲜活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堵点被打通,小龙虾的价格每斤上涨了6元。其中电商对于小龙虾的助力功不可没。
稻虾种养是一项好项目,但是目前出现了稻渔综合种养沟坑面积过大、种养环境不达标、稻米产量偏低、产品抽检不合格等情况,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如何规避呢?下面为大家介绍稻虾种养的相关技术。
一、稻田准备
目前稻虾共作有2种模式,分别是稻虾共作和稻虾连作,稻虾共作的水稻产量虽然低于稻虾连作,但是由于它的小龙虾产量更高,所以总效益也更高,亩均2600元以上,比稻虾连作的1800元高出不少。但需注意,稻虾共作不适合之一年开挖的稻田,因为大量外购龙虾苗风险太高,建议2年以上有能力留存种虾的老塘采用稻虾共作的模式。
稻虾共作的稻田首要需解决水源与水质的问题。种养地应选在离水源近的地方,方便用水。虽然小龙虾对水质的要求不高,在池塘、沼泽地、溪流等地都能看到它们,但不意味着它们喜欢污水。水质不干净,小龙虾容易生病,而且对人体不利。此外,小龙虾喜欢微碱性的水体,对pH值的要求为7.5-8.5,而一般稻田水的pH值为7.4~8.0,这样的酸碱度是适宜的。对于稻虾种养来说,还应该关注秸秆对水质的影响。水稻收割之后应及时移出稻田,以免秸秆腐烂使水体变质。水质的具体调节 *** 为:在投放虾苗之前,在水底栽一些菹草,在水面放一些水花生,放水花生利于小龙虾浮出水面呼吸。4月中旬杀一次弧菌,然后每隔10天撒一次EM菌。气温高的时候要注新水或排换水,注意氨氮、亚硝酸盐是否超标,小龙虾此时的耐力较弱,不能乱用药物。对于水面的青苔应及时打捞出去。
稻田准备除了水的问题,还要做好开沟、筑埂、进排水设施和防逃设施。采用环形沟,宽3米左右,深1米左右,从田埂外缘向内7米、堤脚距沟1米处开挖。把挖出来的泥土垒到田埂上,把田埂加高加宽,要求高于田面0.7米左右,顶部宽2米左右。进水口应建在稻田一端的田埂上,进水口建在稻田另一端环形沟的低处,然后在进水口和排水口布设20目的网。在田埂上铺设防逃网,通常用彩钢瓦,高30公分左右。通常彩钢瓦的宽度为1米,大家到店里购买的时候可以让老板帮忙把彩钢瓦切成3张。
二、水稻栽培与管理
稻田只种一季稻,水稻应尽量选择杂交高杆稻品种,因为高杆稻品种长得快,利于加水引苗上田,而且水深足够深,利于抵抗高温对水温的影响,从而减缓对龙虾的 *** 。此外,还要求水稻的叶片开张角度小、抗病虫害、抗倒伏。
通常在5-6月份进行翻地插秧。先打捞出9成小龙虾,排水的时候把把剩下的1成小龙虾赶到环沟内,水不能排干,需保留5公分的水层供养小龙虾。在虾沟和田面之间建一道田埂,把这两个区分开,便于耕地作业。田埂高度为30公分、宽度为20公分。然后往稻田中施入有机肥,每亩的用量为15公斤,接着把田块旋耕一遍。需要注意一点,整田的速度需尽快,以免虾沟里的小龙虾扛不住而死亡。
插秧的行距可以为4米宽稻秧+2米宽虾道,也可以为8米宽稻秧+4米宽虾道,还可以为10宽稻秧+1米宽虾道。虾道宽的模式可以在行间种植轮叶黑藻,不仅可以降低田间水温,还可以提高水中的含氧量。
在秧苗返青的时候,大概10天左右,根据秧苗的长势逐渐往田块加水,加大小龙虾的活动空间。
三、饲料投放
气温高不利于小龙虾摄食,可以在早晚6-7点各投放一次。饲料可以选择小杂鱼、螺蛳、颗粒饲料或者自行配制的饲料。可以将玉米和小麦蒸熟之后进行投喂。在环沟边设置投放点,均匀投撒。
关注我,学习更多农技知识~
养殖一亩牛蛙成本利润分析牛蛙是个养殖的好项目!具有繁殖快、生长迅速、适应能力强、釆食广、抗病能力强、抗寒能力强并且经济价值高等多个特点,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养殖一亩牛蛙要多少成本和多少利润呢?
1、养殖场地:不管养殖什么牲畜,都要养殖场地,养殖牛蛙场地要平坦开阔,不要说一望无际,至少也要养1亩地牛蛙要1.5亩平地养殖基地,土地租金加上修建池子费用,总费怎么也需要5000元左右。
2、种蛙费用:牛蛙繁殖力特别强,当幼蛙长到300克一350克时性腺就成熟,牛蛙一年内可繁殖几次,一次产卵1万一2万粒,可以一次放养,长年不缺种苗,一亩放养500只种蛙左右,牛蛙种苗8.00元/只,大概4000元左右。
3、饲料费用:牛蛙主要食小动物为主,当幼蛙蝌科期为杂食性,对食物要求不严,各种天然和人工动、植物饲料都爱吃,成年牛蛙主要动物饲料,牛蛙的食量比较大,养殖一亩牛蛙饲料费大约20000元左右。
4、人工成本费、水电费、病虫防治费、等等大约要10000元。
养殖一亩地牛蛙大约要5000元+4000元+20000元+10000元=39000元。
养殖总利润:那就看你一亩产多少斤?一般地亩产1一2万公斤,即使再差,也都有几千公斤,按20000斤计算,市场价10元一15元,折中算,20000斤Ⅹ12.5元=250000元。
养殖一亩牛蛙纯利润:250000元一39000=211000元。养殖利润非常可观,前景不可量量。唯一不好的是:养殖牛蛙属于高污染产业,对农田会产生严重污染,一般养殖5年以上的农田,土壤盐碱度高,对农田复耕造成严重影响。喜欢就关注我互相学习,了解更多养殖知识,欢迎留言,谢谢大家!
本周的“我在农家”系列,《垄上行》记者拜访了一位90后的创业青年,专门和呱呱叫的小动物打交道,还赢得了很多人羡慕的称号“青蛙王子”。
荆州市公安县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龚述涵,是一位返乡创业的90后小伙子,在当地是青蛙养殖达人,江湖人称“青蛙王子”。前两天基地阴雨绵绵,今天终于出了太阳,一大早小龚便忙着对蛙池进行消毒工作。
小龚说,对于消毒工作,如果是晴天,就一周做一次,如果下过雨,必须要及时消毒。
小龚养殖的青蛙,品种是黑斑蛙,作为一种水陆两栖动物,养殖他们的技术难点,主要集中在从蝌蚪转化为小青蛙的这个过程,也就是生物学上称作的“变态过程”。在这个阶段,青蛙的体表非常脆弱,很容易感染,所以这时的养殖管理非常关键。稍不留神,小青蛙们就会感染疾病,甚至大规模死亡。
现在小青蛙已经安全度过变态期,大伙儿都松了一口气。但养殖场里各项工作,依然繁多。除了消毒之外,这段时间还要给这些刚刚上岸的小青蛙们搭建食台。
俗话说,人多好干活。基地里除了小龚之外,还有好几位正在忙活的工人,其中有不少都是来拜师学艺、打算养殖青蛙的学员。来自江西的姜康乐师傅,已经在基地学习了一个多月了。
来自江西省鹰潭市的姜师傅说,我和我的老乡打算在这里一直学习,从蝌蚪孵化开始到青蛙销售,听别人讲100遍,还不如自己从头到尾学习一遍。
上午十点,到了青蛙们的进食时间,记者和小龚一起,去准备喂食工作。从小蝌蚪到成品蛙,所需要的饲料在颗粒大小、营养成分配比上,都各有不同。
青蛙喂食时间是每天上午和下午各一次,把饲料撒在养殖池四周的食台上即可。小龚说,饲料撒在绷紧的食台纱网上,青蛙们在上面活动时,饲料颗粒会跟着弹跳,模拟出了小虫子等活食效果,更加容易被青蛙们愉快地吞下肚。在喂食过程中,饲养员还要细心观察,及时把隔夜剩饭清理掉。
小龚告诉记者,他从2013年开始养青蛙,至今已有6个年头,创业之路虽然辛苦,但是看着小蝌蚪一天天长成青蛙,变成钞票,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和自豪感。
养殖加入合作社 成本降低效益好
在基地忙碌了一上午之后,小龚一天的工作并没有结束。今天,他还要去合作社的一位社员那里收购青蛙。这段时间青蛙的市场行情,处在数量少、价格高的阶段,正是合作社帮社员们赚效益的好时候。
王亮方师傅养殖了10多亩青蛙,共有三十多个养殖池。这段时间青蛙市场紧俏,每斤达到了27块钱的高价格,合作社也在积极联系销售市场,组织社员们进行销售。
目前大部分青蛙养殖户的平均水平,是亩产量2000多斤,王师傅的亩产量能达到三四千斤,算是行业里的拔尖能手啦。他说,这个成绩除了因为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合作社方方面面的给力服务。
王师傅说,跟着合作社做,不管是销售,还是买饲料、药品之类,都有很大的优势。养殖青蛙的成本较高,每亩的饲料、药品等成本,都在一万元以上。通过合作社的统一采购,大伙儿节省了大笔开支。
在销售方面,合作社在重庆、湖南等地都开辟了稳定的销售市场,为社员们解决了后顾之忧。王师傅说,他养殖的蛙基本上不需要自己在外面跑销售,合作社联系销路,上门收购,特别省事。
加入合作社几年下来,王师傅也算了一笔经济账,在他看来,养青蛙比一般的种养殖,效益强多啦!一斤青蛙,能够赚十几块,一亩地如果养得好,能够有三四千斤,一亩就能够有4万多元的纯收入。
小龚说,从王师傅的基地调走的这批青蛙当中,有一部分要运到市区,他在市区开了一家餐厅,主推各种青蛙菜品。从养殖到销售,终端是老百姓的餐桌,他们已经形成一个产销循环链。
经过大厨们的一番煎炸焖炖,一道道青蛙美食,端上了餐桌,吸引了大批食客。青蛙由于自身的生长规律,在不同的月份,销售上会有较大的价格波动,小龚开设餐厅的初衷,也是为了更好地稳定社员们的效益。
据小龚介绍,每年的9月到10月,青蛙价格会比较低,但这个时候,餐厅消费却是高峰期,能够解决社员们一到两个月的销售问题。
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鼓励年轻人返乡创业,带动乡村发展进步,是近些年来的社会热点。在90后小伙儿龚述涵的青蛙养殖故事里,我们不仅能够看到新时代创业青年吃苦耐劳、踏实肯干,更能够感受到他们的创新思维、紧跟市场的全局意识。我想,这也正是他和伙伴们能够成功的关键。乡村大有可为,让我们期待更多的创业能人,振兴乡村!
来源:垄上行 记者 袁帅 韩会芳 报道
养青蛙赚钱吗?青蛙养殖前景广阔,目前处起始阶段,市场价一般15元/斤,亩产可达1万斤,不过青蛙是保护动物,要到林业部门办理野生动物驯养许可证后,方可养殖销售。
近年来,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满足城乡人民食用之需,这一兴新养殖业正在兴起。
养青蛙的成本和利润
在成本方面,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人工成本,场地建设、青蛙幼苗、饲养蚯蚓黄粉虫的费用、吸引昆虫照明费用,日常水电费。
按建一个5亩左右的生态养殖园计算青蛙养殖成本:
1、5亩租地费按耕地面积租用,每亩800元,5亩租地费用4000元。
2、5亩修建费,包括池子费用,生态林建设费共计6000元。
3、育蛆池、蚯蚓池建设费用5000元。
4、种蛙费每亩按60左右对放养,可放养350对种蛙,种蛙按每对20元,放种费用7000元。
5、用工3人,费用18000元。
6、其它杂费6000元。
之一年青蛙养殖成本总开支46000元。以后每年的青蛙幼苗就不需要投入成本了,这也会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之一年投入总成本在1万元/亩左右,后续第二年,第三年投入的设施成本,场地建设和青蛙的种苗都不需要成本了,其余每亩地饲养蝇蛆与蚯蚓的饲料费用,以及为吸引昆虫而投入的电费,灯泡费用,换水而使 用的抽水机电费,人工成本, 共计每年约8000元左右;按3年为周期计算,平均每年投入8800元/亩;每亩纯利润约为36000元 减去8800元,大约为2.7万每亩每年。
养一亩青蛙能赚多少钱?
青蛙养殖的投入的成本也并不高,按三年来算现在养殖青蛙一亩地投入成本大概是1万到1.5万元。如果加上后期的一些饲料的话,同时也要添加一些人工的费用,这么样算下来一亩的投入大概在2万到3万元之间,但是这些养殖青蛙的利润却非常的高。
养青蛙要注意哪些事项?
1、掌握技术
在下定决心养殖之前,应全面掌握好青蛙、苍蝇、蚯蚓、黄粉虫、EM生物等全面养殖技术,技术是生产的核心力量,是成功的基础,没有掌握好全面的青蛙养殖技术,就不要盲目行动,这样会得不偿失。
2、选择好场地
要求水源充足无污染,环境安静,地势稍高不被水淹的地方建场。
3、场地建设
找好场地,应及时修建好种蛙池、孵化池、蝌蚪池、驯化池、幼蛙池和成蛙池等。
4、完善配套设施
青蛙是以虫为生,主要扑食活性昆虫为食,在人工养殖青蛙的情况下,也要着手发展人工养殖一些活性昆虫,但最方便也最快捷的手段还是养殖蝇蛆、蚯蚓、黄粉虫等,但在养殖之前,一定要做好饵料生产工作,有句裕话说:兵马未到,粮草先行。
5、准备好种源
各项工作做好后,应准备好青蛙的种子,青蛙繁殖期是每年的3-6月,所以在产卵之前,应充分准备好青蛙的种子,为高产打下基础。
养青蛙养殖户成功案例:汪宏学辞去教师工作 养青蛙创业致富
兰溪小伙子汪宏学大学毕业后做了不到一学期的教师,就辞职回家养青蛙了。今年4月,他拿到青蛙养殖许可证。如今,掌握了青蛙养殖技术的他,打算扩大规模大干一场。
汪宏学是兰溪永昌人,2009年毕业于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教学专业,大学毕业后进入兰溪一所学校教体育。不安于现状的他,一边教书,一边寻找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当他从中央电视台了解到青蛙养殖前景不错后,就上网查找相关信息,还去了海南一个青蛙养殖基地考察,最终确定把养青蛙作为创业项目。在父母的支持下,2009年下半年,他租了十来亩地,创办了绿野生态养殖场。之后,一边教书一边开始做青蛙养殖的前期准备工作。半年后,干脆辞职一心一意养青蛙。
养虎纹蛙让他缴了不少学费
2010年4月,汪宏学以每对80元的价格从海南引进200对虎纹蛙种蛙,开始摸索着养殖虎纹蛙。半年后,3万多只虎纹蛙可以上市了。虎纹蛙个头比较大,有些大的一只体重250克左右。这时,他发现虎纹蛙在江浙一带并没有市场,去超市和市场推销时,商家都不愿意卖这种黄颜色的青蛙。虎纹蛙的市场在华南的广东、海南,以及香港等地。经过多方联系,他以每公斤36元的低价把所有的虎纹蛙卖给湖南的一位经销商,总共只拿回两万多元,而他仅买种蛙就花了1.6万元。那时刚开始养殖,他不知道青蛙吃的蚯蚓可以自己养殖,都是每公斤花24元的价格从蚯蚓养殖户那里采购的,购买蚯蚓的费用大大增加了养殖成本。
养殖虎纹蛙这条路走不通后,去年汪宏学又以每对近80元的价格从湖南引进了200对黑斑蛙,这次他在湖南待了三天,系统地学习了青蛙的养殖技术和用于喂食青蛙的蚯蚓、黄粉虫养殖技术。蚯蚓、黄粉虫自己养殖后,饲养青蛙的成本大大降低。现在,汪宏学的养殖场共有500对种蛙。他说,从创办养殖场至今,已投入40多万元,但一半的投资缴了学费。如果少走一些弯路,像他现在这样的规模,投资20万元即可。
养蛙的朋友们,每个人心里都会有那么一笔小算盘,盘算着如何赚更多的钱。
一般来说精养青蛙,如果按一亩地可以养殖1000公斤青蛙,以每公斤30元的批发价计算,一亩有3万元的产值,再加上还可同时生产些无农药、化肥的绿色蔬菜和绿色水产品,一亩产值可达3.5万元,属于高效生态农业。据测算,露天养殖建蛙场和青蛙饲料(从蝌蚪到成蛙)每亩投入仅需1.5万—2万元。
可是以上都是理想状态下,养殖有太多的可能性。。。
随着青蛙养殖产业的迅速扩大,青蛙的价格随季节和市场行情变化剧烈。据调查,2015 年青蛙的塘边价达到了50 元/公斤,2016年7月亦保持在此价位,但随着青蛙大量上市,2016年下半年价格一路走低,塘边价降至25—30元/公斤。2017年春节期间则回升至50元/公斤左右。要维持青蛙市场的稳定,一方面需要延长青蛙的销售时间,另一方面则需开展青蛙产品的深加工,比如开发蛙油、熟食产品等提升效益。
如果你还只单单养蛙你就OUT了!稻蛙作为养殖青蛙的新模式,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当中,在同一块稻田中既能种稻也能养青蛙,实现稻蛙双丰收;养殖环境优越,只需要开挖水沟田间设施保持水温稳定既可以进行青蛙养殖,此外水中溶解氧充足,水经常流动交换;稻田里的青蛙可以吃掉田中害虫,水稻不用打农药,蛙的粪便可以给水稻提供营养,不用施化肥,有利于人们的健康水平,同时青蛙在稻田里不停行动、觅食,帮助稻田松土、活水、通气,可供应丰富多样的产品,带动周边劳动力就业,推广带动周边农民致富。
稻蛙田里说丰年
那我们再来看看蛙稻效益究竟如何?
效益比较:2017年实现亩产纯收入29340元。
青蛙亩产3000斤左右,按75%存活率计算,实际交易有2250斤蛙,平均按20元/斤计算,销售收入45000元,减去人工、饲料和设施等成本约16800元,卖蛙收入达28200元;
水稻种植面积50%左右,一般亩产300公斤,按50%出米率,亩产大米150公斤,平均按10元/公斤计算,每亩卖米收入1500元,减去栽种收等人工和种子等投入成本360元,大米效益1140元。
两项收益近30000元。
当然依旧是理想状态下,现在的蛙稻的种养还很不完善,养殖 *** 也没有统一标准,这就还需要我们各位蛙友们不断努力啦!
蛙稻效益优
1.生态效益
在蛙稻生态种养模式中,青蛙对稻田常见的以稻飞虱为主的害虫种群具有显著的控制效应,如一般田块对稻飞虱的防治一年要使用4-5次农药,而蛙稻生态种养田块无需进行防治,大大减少了农药的使用,达到了生态防治的目的。此外,蛙稻生态种养对稻纵卷叶螟的控制稍弱,可视发生程度进行挑治,并尽量避免施用化学杀虫剂。
2.经济效益
蛙稻生态种养的大米售价相对与普通大米可提高2-3倍,经济效益可观。同时,若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可考虑投放养殖体型更大的“美国青蛙”、“虎纹蛙”等种类,以迎合市场需求,每亩可再增收蛙类养殖收益近1千元。
现存问题
1.技术问题
主要表现在:(1)由于缺乏对蛙、稻品种的了解和种养密度的选择问题,造成蛙与蛙之间、稻与稻之间的食物、空间、养分等资源的竞争关系,导致减产减收。(2)忽略了蛙沟的消毒、蛙沟水质的管理,造成水质过肥,导致蛙病害的发生。(3)为了让青蛙看起来更肥、更健壮及预防蛙病的发生,在投放的饲料中添加了激素或抗生素等,造成蛙的排泄物中带有这些不良物质,影响了大米品质。
这些问题都需要种植业和养殖业技术人员在今后通力合作的前提下,进行相关试验研究予以解决。
2.生产模式问题
主要表现在:(1)蛙稻生态种养模式缺乏规模化、产业化。将稻蛙生态种养模式推广到零散的一家一户,技术上较难实行,不仅不便于日常生产管理,还会大大提高单位生产成本。(2)宣传力度不够。该技术模式知名度小,对其宣传力度不够。(3)产业链不稳定。采用该生产模式,存在蛙苗、稻种去哪儿买?买什么品种?买什么饲料、肥料和药剂?收获后卖给谁?价钱如何?等一系列问题,说明稻蛙生态种养模式缺乏系统的产业链。(4)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稻蛙生态种养模式缺乏具体的生产标准及验证指标,无法合法地证明蛙稻米是真正绿色安全的食品,值得大家花高价格购买。稻米进入市场后,消费者也无法依据任何认证指标来判断自己买的是否是正宗的蛙稻米。
“蛙来哒”等主题餐饮地方性强
如果您对养殖青蛙感兴趣,关注“老陈道蛙”,授渔水产“青蛙王子”高端培训提供 *** 养殖技术,想了解具体培训内容,进入头条公众号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