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时间是能量吗和黑洞有时间概念吗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时间是一种能量
1、我不能理解你的观点,但我认为的时间是这样的。
2、说起相对论,就不得不提超弦论。超弦论是说我们的宇宙不是有粒子构成的,而是由一段段有能量的弦组成,弦即代表能量,也就是说我们的宇宙是由能量构成的。然而能量是要耗散的。宇宙从诞生之日起,能量就不停的耗散,直至耗完,这段过程就是时间的过程。
3、我们的周围有许多物质,我们都已经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分子又由原子构成,原子又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电子围绕着原子做光速运动。根据新理论,电子用光速支撑了原子核外广袤的空间,比电子更小的一种粒子用超光速支撑了电子周围广袤的空间,比前一种粒子更小的一种粒子用超超光速支撑了前者周围的的空间。也就是总的来说,速度支撑了一切。
4、当我们已接近光速的速度运行时,我们体内的原子核也以接近光速运行,它周围的电子就不用以光速运行支撑所处空间,同样后两种粒子也不用以超或超超光速运行,那末这样物质消耗的能量就会比不用光速时少。以人为例,人消耗的能量就少了,思想也就慢了。只是我们觉察不到而已。我们仍会觉得自己想在地球上一样自由活动。如果另一些人在地球上用望远镜看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活动变慢了。然而当我们在回到地球上时,就会发现自己比地球上的人过得时间长。
5、同理,每一个做机械运动的物体,都处于自己的时空隧道中,每一个做机械运动的物体,都在自己的时空隧道中穿梭。我们每个人都在幻想着自己能进入时空隧道,其实有意思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时无刻不在时空隧道中穿梭,只是我们的速度太小,根本察觉不到时空在变化。
二、时间具有能量吗
1、��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确定时间,是靠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时间不过是一个描述事件过程长短的类别名词。试问,一个描述事件(不是事物本身)的名词能携带能量吗?
2、��在时间的坐标上,能量会发生改变,这是时间“作用”的结果,但这不是时间的“携带”。时间的“作用”不是用力的作用,而是通过能量的变化而“作用”。能量是用来衡量所有物质运动规模的统一的客观尺度,能量是时间能够“作用”的根本原因,但能量只是随时间变化,能量的存在和时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时间不具有能量。
3、��物质具有能量,物质分解为能量再以波的形式传播,这时的“波”就是物质的一种形式。波的传播总伴随着能量的传输,机械波传输机械能,电磁波传输电磁能。物质、能量和波只是描述“客观体”的不同侧面而已,物质和客观体的“质量”相联系,能量和客观体的“力量”相联系,波和客观体的存在方式相联系。
三、为什么说时间也是一种能量形式 。
绝对零度是根据理想气体所遵循的规律,用外推的 *** 得到的。用这样的 *** ,当温度降低到-273.15℃时,气体的体积将减小到零。如果从分子运动论的观点出发,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由温度T确定,那么也可以把绝对零度说成是“理想气体分子停止运动时的温度”。以上两种说法都只是一种理想的推理。事实上一切实际气体在温度接近-273.15℃时,将表现出明显的量子特性,这时气体早已变成液态或固态。总之,气体分子的运动已不再遵循经典物理的热力学统计规律。通过大量实验以及经过量子力学修正后的理论导出,在接近绝对零度的地方,分子的动能趋于一个固定值,这个极值被叫做零点能量。这说明绝对零度时,分子的能量并不为零,而是具有一个很小的数值。原因是,全部粒子都处于能量可能有的更低的状态,也就是全部粒子都处于基态。
③由于水的三相点温度是0.01℃,因此绝对零度比水的三相点温度低273.16℃。
绝对零度表示那样一种温度,在此温度下,构成物质的所有分子和原子均停止运动。所谓运动,系指所有空间、机械、分子以及振动等运动.还包括某些形式的电子运动,然而它并不包括量子力学概念中的“零点运动”。除非瓦解运动粒子的集聚系统,否则就不能停止这种运动。从这一定义的性质来看,绝对零度是不可能在任何实验中达到的,但目前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中达到距离绝对零度仅百万分之一摄氏度的低温。所有这些在物质内部发生的分子和原子运动统称为“热运动”,这些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但是我们会看到,它们决定了物质的大部分与温度有关的性质。正如一条直线仅由两点连成的一样,一种温标是由两个固定的且可重复的温度来定义的。最初,在一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水银柱,或760托)时,摄氏温标是定冰之熔点为0℃和水之沸点为100℃,绝对温标是定绝对零度为0K和冰之熔点为273K,这样,就等于有三个固定点而导致温度的不一致,因为科学家希望这两种温标的度数大小朝等,所以,每当进行关于这三点的相互关系的准确实验时,总是将其中一点的数值改变达百分之一度。现在,除了绝对零度外,仅有一固定点获得国际承认,那就是水的“三相点”。1948年确定为273.16K,即绝对零度以上273.16度。当蒸气压等于一大气压时,水的正常冰点略低,为273.15K(=0℃=32°F),水的正常沸点为373.15K(=100℃=212°F)。这些以摄氏温标表示的固定点和其他一些次要的测温参考点(即所谓的国际实用温标)的实际值,以及在实验室中为准确地获得这些值的度量 *** ,均由国际权度委员会定期公布。
科学家在对绝对零度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些奇妙的现象。如氦本是气体(氦是自然界中最难液化的物质),在-268.9℃时变成液体,当温度持续降低时,原本装在瓶子里的液体,却轻而易举地从只有0.01毫米的缝隙中,很容易地溢到瓶外去了,继而出现了喷泉现象,液体的粘滞性也消失了。
编辑本段为什么不能达到绝对零度
1848年,英国科学家威廉·汤姆逊·开尔文勋爵(1824~1907)建立了一种新的温度标度,称为绝对温标,它的量度单位称为开尔文(K)。这种标度的分度距离同摄氏温标的分度距离相同。它的零度即可能的更低温度,相当于摄氏零下273度(精确数为-273.15℃),称为绝对零度。因此,要算出绝对温度只需在摄氏温度上再加273即可。那时,人们认为温度永远不会接近于0K,但今天,科学家却已经非常接近这一极限了。
物体的温度实际上就是原子在物体内部的运动。当我们感到一个物体比较热的时候,就意味着它的原子在快速运动:当我们感到一个物体比较冷的时候,则意味着其内部的原子运动速度较慢。我们的身体是通过热或冷来感觉这种运动的,而物理学家则是绝对温标或称开尔文温标来测量温度的。
按照这种温标测量温度,绝对温度零度(0K)相当于摄氏零下273.15度(-273.15℃)被称为“绝对零度”,是自然界中可能的更低温度。在绝对零度下,原子的运动完全停止了,并且从理论上讲,气体的体积应当是零。由此,人们就会明白为什么温度不可能降到这个标度之下,为什么事实上甚至也不可能达到这个标度,而只能接近它。
自然界最冷的地方不是冬季的南极,而是在星际空间的深处,那里的温度是绝对温度3度(3K),即只比绝对零度高3度。
这个“热度”(因为实际上我们谈到的温度总是在绝对零度之上)是作为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留存至今的热度,事实上,这是证明大爆炸理论最显著有效的证据之一。
在实验室中人们可以做得更好,能进一步地接近于绝对零度,从上个世纪开始,人们就已经制成了能达到3K的制冷系统,并且在10多年前,在实验室里达到的更低温度已是绝对零度之上1/4度了,后来在1995年,科罗拉多大学和美国国家标准研究所的两位物理学家爱里克·科内尔和卡尔威曼成功地使一些铷原子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温度,即达到了绝对零度之上的十亿分之二十度(2×10^-8 K)。他们利用激光束和“磁陷阱”系统使原子的运动变慢,我们由此可以看到,热度实际上就是物质的原子运动。非常低的温度是可以达不到的,而且还要以寻求“阻止”每一单个原子运动,就像打台球一样,要使一个球停住就要用另一个球去打它。弄明白这个道理,只要想一想下面这个事实就够了。在常温下,气体的原子以每小时1600公里的速度运动着,而在3K的温度下则是以每小时1米的速度运动着,而在20nK(2×10^-8 K)的情况下,原子运动的速度就慢得难以测量了。在20nK下还可以发现物质呈现的新状态,这在70年前就被爱因斯坦和印度物理学家玻色(1894~1974)预见了。
事实上,在这样的非常温度下,物质呈现的既不是液体状态,也不是固体状态,更不是气体状态,而是聚集成唯一的“超原子”,它表现为一个单一的实体。
关于时间是能量吗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