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发生时间是指?气象灾害是指什么-生活-

灾害发生时间是指?气象灾害是指什么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1 0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灾害发生时间是指的问题,以及和气象灾害是指什么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中国的灾害有哪些分别是什么时间
  2. 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是指
  3.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4.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什么时候

一、中国的灾害有哪些分别是什么时间

自2008年1月3日起在中国发生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因灾死亡129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8亿亩,成灾8764万亩,绝收2536万亩,倒塌房屋48.5万间,损坏房屋168.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人民币。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在四川汶川县发生M7.8级地震(后修订为8级),震中位于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根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授权发布:据民政部报告,截至9月11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确认69226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

2008年6月1日中国南方12个省市近几天来遭遇洪灾侵袭,已经造成至少90多人丧生,40多人失踪。受灾人口达900多万。

2009年11月份,我国部分地区接连遭受2次罕见暴雪天气过程。之一次天气过程出现在11月9日至14日,强冷空气主要影响西北、华北、东北地区。第二次天气过程出现在11月15日至20日,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出现降雪天气过程。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10.7亿元。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发生6次地震更高震级7.1级。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 2010年8月7日22时左右,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突降特大暴雨,降雨量达97毫米,持续40多分钟,引发三眼峪、罗家峪等四条沟系特大山洪地质灾害,遇难1557人。

二、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是指

火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灾难性燃烧。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频繁、最普遍地威胁公共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

人类能够利用和控制火,是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因此,人类使用火的历史和人类抗火的历史就这样诞生了。人们在使用火灾时,不断总结火灾发生的规律,尽可能减少火灾及其对人类的危害。一旦发生火灾,人们需要迅速安全逃离。

1、了解并熟悉环境。当您进入商场、酒店、餐厅、舞厅等公共场所时,要注意消防出口、消防出口、灭火器的位置,以便在发生事故时及时疏散并扑灭火灾。

2、迅速撤离。一旦听到火警或意识到自己被困在火中,立即疏散。

3、通过通道疏散。如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室外疏散楼梯等。也可以考虑利用窗户、阳台、屋顶、避雷线、落水管等逃生。

4、就是用标志引导脱离危险。在公共场所的墙壁、天花板、门、角落设置“消防出口”、“紧急出口”、“安全通道”、“消防报警 *** ”和逃生方向箭头等标志。被困人员可以按照标志指示的方向有序逃生,解决“紧急危险”。

灾害发生时间是指?气象灾害是指什么-第1张图片-

5、用绳子滑。使用结实的绳子或将窗帘、床单和床上用品撕成条状,拧成绳子,用水浸湿,然后绑在实心暖气管、窗框和床架上。被困的人从绳索上一个接一个地滑到下一层或地面。

6、保护呼吸系统。逃生时,用毛巾或餐巾布、面罩、衣物等遮盖口鼻,否则会有被呼吸系统热空气烧伤和软组织窒息死亡的危险。

7、使用设备。常用的有减速装置、救生袋、网、气垫、软梯、滑杆、滑梯平台、导绳、救生通道等。

8、适用于较低层跳楼,适用于二层。在跳之前,扔一些被子、枕头、床垫、外套和其他柔软的东西到地上,让它们“软着陆”。然后用手按住窗户,让身体自然下滑,缩短跳跃高度,快速逃离火灾。

9、向门窗喷水灭火。我们应该把房间里所有易燃的东西都弄湿,并延长时间。在临时避难时,要主动与外界联系,以便尽快获救。

10、促进他人的利益。坚决制止任何不顾他人利益的行为和人潮拥挤的行为。只有有序快速的疏散才能将伤亡人数降到更低。

三、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1、火灾(huǒzāi)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新的标准中,将火灾定义为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

2、在火灾中,被困人员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镇静,不要惊慌,不盲目地行动,选择正确的逃生 *** 。必须注意的是,火灾现场的温度是十分惊人的,而且烟雾会挡住你的视线。当我们在电影和电视里看到火灾场面时,一切都非常清晰,那是在火场上的浓烟以外拍摄的。

3、当处于火灾现场时,能见度非常低,甚至在你长期居住的房间里也搞不清楚窗户和门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保持镇静,不能惊慌。

4、如果您被困火灾中,您应当利用周围一切可利用的条件逃生,可以利用消防电梯、室内楼梯进行逃生,普通电梯千万不能乘坐,因为普通电梯极易断电,没有防烟功效,火灾发生时被卡在空中的可能性极大。同时,也可以利用建筑物外墙的水管进行逃生。

四、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什么时候

1、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由联合国大会1989年定于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三。200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改为每年10月13日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简称“国际减灾日”。

2、自然灾害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威胁人类的生存。联合国于1987年12月11日确定20世纪90年代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IDNDR)。所谓“减轻自然灾害”,一般是指减轻由潜在的自然灾害可能造成对社会及环境影响的程度,即更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公众的社会和经济结构在灾害中受到的破坏得以减轻到更低程度。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每年的10月13日。这一天旨在提高人们对于自然灾害风险的认识,并促进全球范围内的减灾行动。通过宣传教育、灾害预防和应对措施的推广,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的目标是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社区和国家的抵御能力。这个重要的国际纪念日呼吁 *** 、非 *** 组织和公众共同努力,合作应对自然灾害带来的挑战,为建设更加安全和抗灾能力强的社会作出贡献。"国际减灾日"指的是哪一天国际减灾日一般指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200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改为每年10月13日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简称“国际减灾日”。

为共同应对自然灾害的挑战,唤起人们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198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从1990年开始的20世纪最后十年定为“国际减灾十年”。

1989年12月,联大通过决议,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定为国际减灾日。“减灾十年”结束后,联合国大会决定继续开展“国际减灾日”活动,并借此在全球倡导开展防灾减灾运动。

10月13日为国际减灾日,意在提高人们在防灾减灾中如何采取行动的意识,更大限度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

根据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发布的《世界灾害报告2014》,2013年全球共发生逾300起自然灾害,造成2万多人丧生,约1亿人受影响,经济损失达1186亿美元。联合国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1930万人因各类自然灾害背井离乡,而许多自然灾害受气候变化影响还在加剧。

每年的国际减灾日的主题不同,是在突出应对灾害风险时当地民众世代积累的许多防灾减灾的知识、经验和做法的重要作用。例如,在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就地取材按照传统样式建造的飓风庇护所可以在风暴中挽救许多生命;而在非洲的喀麦隆,人们在播种前先浸泡玉米和豆类的种子来抵御干旱。

这些民间传统的防灾减灾知识是对现代科学的补充。因此,在防治灾害的过程中,应将传统知识与现代科学相结合,采取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防灾减灾措施,进一步提升受灾地民众的抗灾能力,从而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人民网-背景资料:国际减灾日2022年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几月几日2022年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哪天导读:自然灾害是有发生,我们不可避免,能做的事情就是在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尽量避免,也做好相应防护措施,让伤害降到更低。那么,2022年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几月几日?2022年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哪天呢?想知道就来瞧瞧我的介绍吧。2022年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几月几日2022年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10月13日,星期四,农历九月十八。1989年定于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三。200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改为每年10月13日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简称“国际减灾日”。自然灾害有哪些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自然灾害的内容主要有:地震、火山爆发、海啸、龙卷风、泥石流、沙漠化、干旱、洪涝、环境污染和破坏、大气污染、酸雨、臭氧层破坏、水污染、固体废物、地面沉降、生物多样性变化、赤潮、水土流失等。遇到洪水如何减少灾害1.如果预知洪水即将到来,且不是很严重,无需逃离,为防止洪水涌入室内,更好用装满沙子、泥土和碎石的沙袋堵住大门下面的所有空隙。如预料洪水还要上涨,窗台外也要堆上沙袋。2.洪水到来时难以找到适合的饮用水,所以在洪水来之前可用木盆、水桶等盛水工具贮备干净的饮用水。如洪水持续时间较长,应注意在自己暂时栖身的地方储备一些食物、保暖衣物和烧水用具。准备好医药、取火等物品;保存好各种尚能使用的通讯设施,可与外界保持良好的通讯、交通联系。3.如水灾严重,所在之处已不安全,应考虑自制木筏逃生。床板、门板、箱子等都可用来 *** 木筏,划桨也必不可少。也可考虑使用一些废弃轮胎的内胎制成简易救生圈。逃生前要多收集些食物、发信号用具(如哨子、手电筒、颜色鲜艳的旗帜或床单等)。4.洪水到来时,不要惊慌,冷静观察水势和地势,然后迅速向附近的高地、楼房转移。选择的避难所一般应选择在距家最近、地势较高、交通较为方便处,并有上下水设施,卫生条件较好。在城市中大多是高层建筑的平坦楼顶,地势较高或有牢固楼房的学校、医院等。5.离开房屋逃生前,多吃些高热量食物,如巧克力、糖、甜点等,并喝些热饮料,以增强体力。注意关掉煤气阀、电源总开关。如时间允许,将衣被等御寒物放至高处保存;票款、首饰等物品可缝在衣物中;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做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置放高处,或用毛毯卷好藏在柜子里。出门时关好房门,以免家产随水漂走。6.如洪水来势很猛,就近无高地、楼房可避,可抓住有浮力的物品如木盆、木椅、木板等。必要时爬上高树也可暂避。切记不要爬到土坯房的屋顶,这些房屋浸水后容易倒塌。7.如洪水没有漫过头顶,且周边树木比较密集,可考虑用绳子逃生。找一根比较结实且足够长的绳子(也可用床单、被单等撕开替代),先把绳子的一端拴在屋内较牢固的地方,然后牵着绳子走向最近的一棵树,把绳子在树上绕若干圈后再走向下一棵树,如此重复,逐渐转移到地势较高的地方。"国际减灾日"指的是哪一天每年10月第二个星期的星期三是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简称“国际减灾日'。自然灾害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威胁人类的生存。联合国分别在1987年12月11日通过的第42届联大169号决议、1988年12月20日通过的第43届联大203号决议,以及经济及社会理事会1989年的99号决议中,都对开展国际减灾十年的活动作了具体安排。1989年12月,第44届联大透过了经社理事会关于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报告,决定从1990年至1999年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规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少自然灾害日”。

1990年10月10日是之一个“国际减灾十年”日,联大还确认了“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国际行动纲领。

2001年联大决定继续在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纪念国际减灾日,并借此在全球倡导减少自然灾害的文化,包括灾害防止、减轻和备战。

防震减灾日是哪一天?全国防震减灾宣传日是哪一天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引。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构图元素。其中,雨后天晴的彩虹韵意著美好、未来和希望;伞是人们防雨的最常用工具,其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大家携手,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我国的防灾减灾日是哪一天经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目的是有利于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有利于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的普遍增强,有利于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普及推广,有利于各级综合减灾能力的普遍提高,更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防灾减灾日是哪一天全国防灾减灾日:每年的5月12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引。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构图元素。其中,雨后天晴的彩虹韵意著美好、未来和希望;伞是人们防雨的最常用工具,其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我国的“防灾减灾日是哪一天我国,在四川汶川地震之后,确定每年的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目的是,通过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与宣传,最后达到防灾减灾的效果。我国地大人口多,每年都有这样那样的灾害,给人民群众造员和财产的损失。开展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可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意义重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制哪一天实行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2008年1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公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我国的防灾减灾日是什么时候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在这种背景下,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设立“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更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国际减灾日是哪一天每年10月第二个星期的星期三是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简称国“际减灾日”。今年赶在10月12日。决定设立的全国防灾减灾日是什么时候经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的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灾减灾日》什么时候开始在设立“国际减灾日”的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设立本国的防灾减灾主题日,有针对性地推进本国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如日本将每年的9月1日定为“防灾日”,8月30日到9月5日定为“防灾周”;韩国***自1994年起将每年的5月25日定为“防灾日”;印度洋海啸以后,泰国和马来西亚将每年的12月26日确定为“国家防灾日”;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发生7.6级地震后,巴基斯坦***将每年10月8日定为“地震纪念日”等。新修订的<>于2009年什么时候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08年12月27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公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2015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几月几日主题是什么导读:大家知道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吗?1989年12月,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经社理事会关于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报告,决定从1990年至1999年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规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少自然灾害日”那么,2015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几月几日?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主题是什么?请随我一起看看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吧。

国际减灾十年是由原美国科学院院长弗兰克·普雷斯博士于1984年7月在第八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上提出的。此后这一计划得到了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联合国分别在1987年12月11日透过的第42届联大169号决议、1988年12月20日透过的第43届联大203号决议,以及经济及社会理事会1989年的99号决议中,都对开展国际减灾十年的活动作了具体安排。

2015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1990年10月10日是之一个“国际减灾十年”日,联大还确认了“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国际行动纲领。2001年联大决定继续在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纪念国际减灾日,并借此在全球倡导减少自然灾害的文化,包括灾害防止、减轻和备战。

从万年历日历可以很清楚的看到,2015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公历10月14日,星期三。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的意义与影响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减轻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灾害,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将个别国家遭遇到自然灾害所获得的防灾知识和技术推广到全世界,如飓风、海啸、洪灾、雪灾、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滑坡、泥石流、地陷等自然灾害的预警、减灾、防灾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等;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研讨会,围绕特定的自然灾害及其预警系统和减轻灾害的具体措施等展开讨论,提出解决疑难问题的 *** 、手段;建立新的研究课题,如海啸发生的地质、地球物理研究及如何建立预警系统等。

2003年:面对灾害,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

2004年:减轻未来灾害,核心是如何“学习”

2005年:利用小额信贷和安全 *** ,提高抗灾能力

1994年联合国大会决议将国际减灾日定为1994年联合国大会决议将国际减灾日定为每年10月13日。

在1989年年底举行的第44届联合国大会上,经社理事会通过了“国际减灾十年的决议案”和“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国际行动纲领”,宣布“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于1990年1月1日开始,指定每年10月第二个星期的星期三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每年以适合减灾_{‘年的目标和目的的方式予以纪念。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结束后仍继续开展“国际减灾日”活动。

确立国际减灾十年和国际减灾日,其目的都是唤起国际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敦促各地区和各国把减轻自然灾害作为工作计划的一部分、推动国家和国际社会采取各种措施以减轻各种灾害的影响。在国际减灾十年间,国际社会在减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中国防灾减灾日是哪一天全国防灾减灾日是我国为在灾难中过世的人们追思,为增强人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而设立的,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每年都会开展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大家重视起自然灾害,提高自己应对灾害的能力。那么,全国防灾减灾日的是哪一天?它的由来又是什么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全国防灾减灾日2020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的日期:2020年5月12日,星期二,庚子年(鼠年)四月二十。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也就是汶川大地震。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大地震仅四川全省就有68712人遇难、17912人失踪。这场大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堪称国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灾难。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坚强。2008年6月,山西省太原市有政协委员提议,为表达对灾害遇难者的追思,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有必要设立“防灾减灾日”或“中国赈灾日”,借此表达对地震遇难者的纪念,弘扬团结抗灾的精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韵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设立全国防灾减灾日的意义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在这种背景下,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设立“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更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世界环境的纪念日有哪些2月2日国际湿地日(WorldWetlandsDay)3月21日世界森林日(WorldForestDay)3月22日世界水日(WorldWaterDay)3月23日世界气象日(WorldMeteorologicalDay)4月7日世界卫生日(WorldHealthDay)4月22日地球日(EarthDay)0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WorldNo-TobaccoDay)6月5日世界环境日(InternationalEnvironmentDay)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WorldDaytocombatdesertification)7月11日世界人口日(WorldPopulationDay)9月14日世界地球清洁日(CleanUptheWorldWeekend)9月16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InternationalOzoneLayerProtectionDay)10月4日世界动物日(WorldAnimalDay)10月6日世界粮食日(WorldFoodDay,缩写为WFD)10月份第二个星期三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InternationalDayforNaturalDisasterRection)10月31日世界勤俭日减灾日是几月几日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三。

2009年,带歼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改为每年10月13日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简称“国际减灾日”。

自然灾害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威胁人类的生存。联合国于1987年12月11日确定20世纪90年代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IDNDR)。

所谓“减轻自然灾害”,一般是指减轻由潜在的自然灾害可能造成对社会及环境影响的程度,即更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公众的社会和经济结构在灾害中受到的破坏得以减轻到更低程度。

确立国际减灾液芹十年和国际减灾日,其目的都是唤起国际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敦促各地区和各国把减轻自然灾害作为工作计划的一部分、推动国家和国际社会采取各种措施以减汪芹轻各种灾害的影响。在国际减灾十年间,国际社会在减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行动的目的是:通过一致的国际行动,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减轻由地震、风灾、海啸毕绝、水灾、土崩、火山爆发、森林大火、蚱蜢和蝗虫、旱灾和沙漠化以及其他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命财产损失和社会经济的失调手埋姿。

国际减灾日是几月几日星期几1、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由联合国大会1989年定于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三,200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改为每年10月13日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简称国际减灾日。2、自然灾害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威胁人类的生存,联合国于1987年12月11日确定20世纪90年代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所谓减轻自然灾害,一般是指减轻由潜在的自然灾害可能造成对社会及环境影响的程度,即更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公众的社会和经济结构在灾害中受到的破坏得以减轻到更低程度。

关于灾害发生时间是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标签: 气象灾害 灾害 发生 时间 什么

上一篇法国暑假时间,巴黎暑假一般是

下一篇当前分类已是最新一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