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古代代表时间的字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古代表示当时的字有哪些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古代的时间从一到十二点是哪些字代替
(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又名早食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卯时】日出、日晚等,(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天将黑未黑。(北京时间09时至11时)。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又名荒鸡。【丑时】鸡鸣、日沉,又名日禺等。【辰时】食时:指太阳刚刚露脸【子时】夜半、傍晚、夕食等:此时夜色已深。【戌时】黄昏,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又名日铺。(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巳时】隅中:十二时辰的之一个时辰: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日央等。【亥时】人定,又名日夕:太阳偏西为日跌,安歇睡眠了,又名子夜。【寅时】平旦: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万物朦胧,又名日跌。【午时】日中、日暮: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中夜、中午等,又名日始: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又名定昏等。【未时】日昳: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故称黄昏、日旦等。【酉时】日入,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又名日正。(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又称黎明、破晓、早晨。【申时】哺时。(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天地昏黄、旭日等,又名日落
二、表示时间的字有哪些
1.表示黄昏时分的一个字。——暮
2.表示傍晚时分的一个字。——夕
3.表示过去了的时间的一个字。——昔
4.表示白天的时间的一个字。——昼
5.表示很短的时间的一个字。——瞬词语:过去、往昔、往日、过去、早先、先前、从前、以往、往日、平昔、旧日、向日、年时、早年、早岁、昔年、古昔、宿昔、逝波古代看时间主要用:
三、古代12个表示时间的字怎么读
是不是天干地支啊?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叫天干;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称十二地支。干支还是阴阳之分: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共有六十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起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1.甲子(jiǎzǐ) 2.乙丑(yǐchǒu) 3.丙寅(bǐngyín) 4.丁卯(dīngmǎo) 5.戊辰(wùchén) 6.己巳(jǐsì) 7.庚午(gēngwǔ) 8.辛未(xīnwèi) 9.壬申(rénshēn) 10.癸酉(guǐyǒu) 11.甲戌(jiǎxū) 12.乙亥(yǐhài) 13.丙子(bǐngzǐ) 14.丁丑(dīngchǒu) 15.戊寅(wùyín) 16.己卯(jǐmǎo) 17.庚辰(gēngchén) 18.辛巳(xīnsì) 19.壬午(rénwǔ) 20.癸未(guǐwèi) 21.甲申(jiǎshēn) 22.乙酉(yǐyǒu) 23.丙戌(bǐngxū) 24.丁亥(dīnghài) 25.戊子(wùzǐ) 26.己丑(jǐchǒu) 27.庚寅(gēngyín) 28.辛卯(xīnmǎo) 29.壬辰(rénchén) 30.癸巳(guǐsì) 31.甲午(jiǎwǔ) 32.乙未(yǐwèi) 33.丙申(bǐngshēn) 34.丁酉(dīngyǒu) 35.戊戌(wùxū) 36.己亥(jǐhài) 37.庚子(gēngzǐ) 38.辛丑(xīnchǒu) 39.任(rèn)寅(yín) 40.癸卯(guǐmǎo) 41.甲辰(jiǎchén) 42.乙巳(yǐsì) 43.丙午(bǐngwǔ) 44.丁未(dīngwèi) 45.戊申(wùshēn) 46.己酉(jǐyǒu) 47.庚戌(gēngxū) 48.辛亥(xīnhài) 49.壬子(rénzǐ) 50.癸丑(guǐchǒu) 51.甲寅(jiǎyín) 52.乙卯(yǐmǎo) 53.丙辰(bǐngchén) 54.丁(dīng)己(jǐ) 55.戊午(wùwǔ) 56.己未(jǐwèi) 57.庚申(gēngshēn) 58.辛酉(xīnyǒu) 59.壬(rén)戌(xū) 60.癸(guǐ)亥(hài)
四、代表时间的字都有哪些
1.表示黄昏时分的一个字。——暮
2.表示傍晚时分的一个字。——夕
3.表示过去了的时间的一个字。——昔
4.表示白天的时间的一个字。——昼
5.表示很短的时间的一个字。——瞬词语:过去、往昔、往日、过去、早先、先前、从前、以往、往日、平昔、旧日、向日、年时、早年、早岁、昔年、古昔、宿昔、逝波古代看时间主要用:
五、中国古代的时间用语有哪些
1、中国古代的时间用语有哪些回答:
2、我们现在用小时和分秒来计算时间,一天有二十四小时,一小时等於六十分钟,一分钟等於六十秒,还有一刻钟(十五分钟)等提法,都是相当精确的。可是在西方钟表传入中国之前,我们祖先的计时 *** 是不一样的,由此也有了中国自己的计时用语。
3、古人最常用的计时用语是「辰」,也称「时辰」。他们将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给每一个「时辰」取名,也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日「时辰」从子时(相当於现在我们说的夜里十一点钟到一点钟)开始,到亥时(相当於夜里九点钟到十一点钟)结束。古人说一个「时辰」就是现在的两个小时,半个「时辰」就是一个小时。「时辰」是古人记时 *** 中相对精确的。
4、古人计时也说「刻」,这一时间概念源自於中国古老的计时工具日晷和漏壶。日晷是在一圆盘当中垂直竖立一杆,利用阳光下立竿投影的移动来记时,并以盘上刻痕为时间标记,即所谓的「晷度曰刻」(见《古今韵会举要》)。漏壶也是利用刻度计时的。漏壶有不同样式,但都以壶内箭标的上浮或下沉来显示时间,箭标上有刻度,所以漏壶也称为漏刻。
5、最初用漏壶计时,一昼夜有一百「刻」,故古人言中的「刻」和我们现在说的一刻钟在时间长短上是有出入的,直到清代改一百刻为九十六刻才完全等同现在说的十五分钟。至於古人说的「一时一刻」(或「一时三刻」),和我们现在说的「一时半会儿」一样,并非精确的时间,只是表示「短时间」的意思。
6、在明清小说中我们常看到有用「一盏茶」和「一炷香」来表示时间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在没有专门计时用具的情况下,古人用做一件事所耗费的时间来作为计时的单位,而这件事又必须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并容易在人们头脑中形成时间概念的。
7、中国人自古就有喝茶的习惯,所以用喝茶的时间来计时是很自然的。古人称喝茶喝酒用的小杯子为「盏」,所以才叫做「一盏茶」时间。寺庙是老百姓常去的地方,烧香又是寺庙里最常见的宗教仪式,所以燃烧「一炷香」的时间也成了人们常用的表达时间段的用语。
8、无论「一盏茶」还是「一炷香」时间,指的都是大致的时间。喝一盏茶时间可长可短,一般是在茶凉之前喝完;香也有长短,燃尽的时间也无一定,但一般认为是在半个时辰,即一个小时左右,应该比「一盏茶」的时间长。
9、「歇」也是古人表示时间的用词,有「一歇」和「半歇」的说法,意思差不多,都是「一会儿」的意思。例如《水浒传》十五回,说阮小二哥几个把「三只船厮并著划了一歇,早到那个水阁酒店前」;二十三回中又说武松「半歇儿把大虫打作一堆」。如今在江南的一些方言中仍保留了「歇」的这一层意思,如上海话「一歇歇」,意为短时间。
10、古人将夜里的时间划分为「五更」,用敲击梆子来表示「更」时的转换。每更约两个小时,称为一个「更次」,而它也就成为人们夜间计时的用语。例如,《水浒传》第十回说林冲「投东去了两个更次,身上单寒,当不过那冷。」
11、此外,在佛教经典中,也有一些特殊的表示时间的用语,如「弹指」、「瞬」、「念」、「刹那」等。「弹指」指捻弹手指作声,比喻时间很短,其余三者就更短了,有说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念」为「一瞬」。「刹那」最短,一说九十「刹那」为一「念」,也有说是六十「刹那」。
12、这些佛学中的时间概念是无法用作实际计时的,但却对中国的文化和文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至今人们还在使用它们所代表的时间意境,如「一刹那」、「一念之差」、「瞬息万变」、「弹指一挥间」等。
13、我们现在用小时和分秒来计算时间,一天有二十四小时,一小时等於六十分钟,一分钟等於六十秒,还有一刻钟(十五分钟)等提法,都是相当精确的。可是在西方钟表传入中国之前,我们祖先的计时 *** 是不一样的,由此也有了中国自己的计时用语。
14、古人最常用的计时用语是「辰」,也称「时辰」。他们将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给每一个「时辰」取名,也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日「时辰」从子时(相当於现在我们说的夜里十一点钟到一点钟)开始,到亥时(相当於夜里九点钟到十一点钟)结束。古人说一个「时辰」就是现在的两个小时,半个「时辰」就是一个小时。「时辰」是古人记时 *** 中相对精确的。
15、古人计时也说「刻」,这一时间概念源自於中国古老的计时工具日晷和漏壶。日晷是在一圆盘当中垂直竖立一杆,利用阳光下立竿投影的移动来记时,并以盘上刻痕为时间标记,即所谓的「晷度曰刻」(见《古今韵会举要》)。漏壶也是利用刻度计时的。漏壶有不同样式,但都以壶内箭标的上浮或下沉来显示时间,箭标上有刻度,所以漏壶也称为漏刻。
16、最初用漏壶计时,一昼夜有一百「刻」,故古人言中的「刻」和我们现在说的一刻钟在时间长短上是有出入的,直到清代改一百刻为九十六刻才完全等同现在说的十五分钟。至於古人说的「一时一刻」(或「一时三刻」),和我们现在说的「一时半会儿」一样,并非精确的时间,只是表示「短时间」的意思。
17、在明清小说中我们常看到有用「一盏茶」和「一炷香」来表示时间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在没有专门计时用具的情况下,古人用做一件事所耗费的时间来作为计时的单位,而这件事又必须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并容易在人们头脑中形成时间概念的。
18、中国人自古就有喝茶的习惯,所以用喝茶的时间来计时是很自然的。古人称喝茶喝酒用的小杯子为「盏」,所以才叫做「一盏茶」时间。寺庙是老百姓常去的地方,烧香又是寺庙里最常见的宗教仪式,所以燃烧「一炷香」的时间也成了人们常用的表达时间段的用语。
19、无论「一盏茶」还是「一炷香」时间,指的都是大致的时间。喝一盏茶时间可长可短,一般是在茶凉之前喝完;香也有长短,燃尽的时间也无一定,但一般认为是在半个时辰,即一个小时左右,应该比「一盏茶」的时间长。
20、「歇」也是古人表示时间的用词,有「一歇」和「半歇」的说法,意思差不多,都是「一会儿」的意思。例如《水浒传》十五回,说阮小二哥几个把「三只船厮并著划了一歇,早到那个水阁酒店前」;二十三回中又说武松「半歇儿把大虫打作一堆」。如今在江南的一些方言中仍保留了「歇」的这一层意思,如上海话「一歇歇」,意为短时间。
21、古人将夜里的时间划分为「五更」,用敲击梆子来表示「更」时的转换。每更约两个小时,称为一个「更次」,而它也就成为人们夜间计时的用语。例如,《水浒传》第十回说林冲「投东去了两个更次,身上单寒,当不过那冷。」
22、此外,在佛教经典中,也有一些特殊的表示时间的用语,如「弹指」、「瞬」、「念」、「刹那」等。「弹指」指捻弹手指作声,比喻时间很短,其余三者就更短了,有说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念」为「一瞬」。「刹那」最短,一说九十「刹那」为一「念」,也有说是六十「刹那」。
23、这些佛学中的时间概念是无法用作实际计时的,但却对中国的文化和文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至今人们还在使用它们所代表的时间意境,如「一刹那」、「一念之差」、「瞬息万变」、「弹指一挥间」等。
六、古代12个表示时间的字是什么 `按顺序来
1、【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之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2、【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3、【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4、【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5、【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6、【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7、【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8、【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9、【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10、【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11、【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12、【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七、古代时间用哪些字表示
1、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古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今序数纪时对应关系见附表。
2、天色纪时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3、地支纪时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现化纪时 23-1点 1-3点 3-5点 5-7点 7-9点 9-11点 11-13点 13-15点 15-17点 17-19点 19-21点 21-23点
5、天色法与地支法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两种纪时 *** 。如《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李愬雪夜入蔡州》:“夜半雪愈急……,恕至城下……,鸡鸣,雪止……,晡时,门坏。”《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平明是平旦的别称。再如《失街亭》:“魏兵自辰时困至戌时。”《景阳冈》:“可教往来客人于巳、午、未三个时辰过冈。”《祭妹文》:“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群英会蒋干中计》:“从巳时直杀到未时。”
6、【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如《孔雀东南飞》:“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群英会蒋干中计》:“伏枕听时,军中鼓打二更。”《李愬雪夜入蔡州》:“四鼓,恕至城下,无一人知者。”《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与妻书》:“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关于古代代表时间的字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