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保险二次费改时间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保险出2次险第二年保费怎么算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平安车险二次费改时间
1、根据最新相关消息,2015车险费改方案有新变化,5月1日车险费改试点。
2、保监会官网发布了《深化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了商业车险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确定黑龙江、山东、广西、重庆、陕西和青岛等六个保监局所辖地区为改革试点地区,从4月1日起,财产保险公司可以根据《方案》要求申报商业车险条款费率。多位保险业内人士表示,费改力度超过预期,费改后车险价格会有一定幅度的下调,未来车主将拥有更大选择权,享有更多权益。据了解:2015车险费改方案将在黑龙江、山东、广西、重庆、陕西、青岛之一批5月1日车险费改试点。
3、自2015年5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保险公司将实行新的车辆保险费率政策,出险2次的保费上浮25%、3次的上浮50%、4次的上浮75%、5次的保费翻倍!保险业界认为,车险业务成本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现行收费标准缺少了车型风险这一关键因素。各家保险公司目前现行的车险收费标准,仅与座位数、车龄、新车购置价因素相关,相同售价车辆的保费相同。因此,当前的车险收费标准与风险程度不匹配,对险企以及车主都有失公平。
4、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二、2019车险第二次费改时间
1、2016年9月份左右已经全部都已经费改。
2、此次商业车险改革以后,保费在原有根据出险次数浮动的基础上与交通违章次数、车型零整比挂钩:闯红灯、超速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将导致车险费率升高,更高上浮45%;零整比高的豪华车型也将面临更高的保费。除了保费计算方式不同之外,一些保险条款也做了改革。
3、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三、2017二次调整车险什么时候费改
无论是创新改革还是价格大战,商车费改对于国内车险市场来说是一个进步,其将自 *** 还给了险企,让车险价格更加市场化。尤其是在国内车险市场高速发展的当下,车险定价的市场化改革,能够让市场更加具有竞争力。
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汽车产销量突破2800万,连续8年蝉联全球之一。保监会最新数据统计亦显示,仅在2016年,我国车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就达6834.55亿元,同比增长10.25%,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但在商车费改初期,仍存在很多问题。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曾表示,改革试点的成效是保险责任范围、覆盖范围等方面都有扩大,险企的营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能力素质亦有所提高,不过这些成就未掩盖存在的问题,车险竞争加剧、手续费上涨等问题仍然存在。
“改革试点的成效已有,不过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陈文辉表示,其一,对改革方向认识不统一,部分保险公司固守旧式思维模式,希望监管部门出面进行价格费用干预,以达到维持市场份额、实现经营利润的目的;其二,综合成本率的结构有所变化。在综合赔付率下降的同时,综合费用率上升,说明行业费用竞争有所加剧,行业运营效率仍然不高。
《每日经济新闻》近日独家获悉,监管正准备推行车险领域的二次改革。
“之前有听说监管部门对于费率调整系数要在上半年做进一步调整,但还没有公布文件和具体的时间表。”前述中小型财险机构内部人士对表示,近期则有消息称时间上会延后,上半年可能出不来。
按照改革方案,商业车险保费=基准保费×费率调整系数。费率调整系数是影响保费的关键因素之一,而费率调整系数又主要包括无赔款优待系数、交通违法系数、自主核保系数和自主渠道系数等4个细分系数。对费率调整系数进行调整,也就意味着车险保费会再次发生变化。
“监管层曾表示过,商车费改会执行三步走战略,一步步实现车险的市场化定价。如今之一步已经完成,开始考虑第二步也是意料之中,不过改革跟宏观环境、市场环境和人事变动等都有关系,所以目前还不能确定二次改革时间。”左卫东表示。针对此事咨询接近监管层的人士,不过并未得到回应。
“就我们的了解,全国范围内会推行车险的二次改革,但具体时间不确定,对于险企而言,只能静等上边的通知。”另一险企人士表示,在文件未出来之前,改革的方向和内容都很难说。
2017年车险调整新规:定价、服务、创新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在险企大打价格战的同时,也在悄然地对服务、理赔效率、定价、创新等方面进行改变。
商车费改前,我国车险定基本依据“保额定价”,费率条款基本相同,费率因子考虑的因素相对简单,层级划分较少。而商车费改后,车险市场遵循政策引导,逐步将车型变成定价的重要因素。自此,车型零整比、维修工时、零配件价格、车辆碰撞损失、车型物理属性等一系列以往不被重视的风险因子逐渐进入了保险行业的视野。这一跨越性变革可有效提升定价模型准确性,增强风险识别与防范能力,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因此,险企开始在定价、服务和创新等方面下功夫,以抢占市场份额。
定价方面,多数险企开始引入大数据来实现精准定价。据悉,传统的车险定价模式是以“新车购置价+上一年度理赔次数”为主要因素计算保费。而改革后,则是由“车型定价+风险保费”为核心计算保费。在此情况下,有车险业务的险企纷纷牵手大数据公司,来为车险精准定价服务。最为大众熟悉的就是众安保险的保骉车险,它是完全基于互联网数据实现用户分析的。
“现在很多险企都在引入ubi(usagebasedinsurance,基于车辆使用的保险)定价模式,分析车主的开车习惯,以实现车险定价的自动化。”左卫东说,但是这一模式的运用还处于初期,仍需要不断完善,去实现最终的“一车一价”。
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小保险公司而言,利用ubi差异化产品一方面可降低获客成本,另一方面更可以降低经营风险。
服务方面,主要是提高理赔效率、完善理赔服务。在车险服务机构增加、价位和产品同质化的当下,服务就成为保险主体争夺客户的“杀手锏”,因此成为各家险企车险流程中完善的重点,如提高理赔效率、提供更多切身服务等。
“在车险业务一线工作中,我们发现,消费者对于服务的要求远高于保费需求。”太保产险厦门分公司某业务人员表示,各家公司实际的保费差距并不是很大,在价位差别不断地前提下,消费者更看重服务。
太保、平安、大地财险等多家险企均是从这些方面入手,部分地区甚至将查勘和定损工作融合在一起,以减少理赔时间。
创新方面则表现的更为明显。在价格、渠道和服务均同质化的情况下,很多中小型险企加大了产品创新力度,在细分领域、细分市场提供专属车险产品和服务。
2017年车险调整新规:价格战、恶性竞争不断
从2015年6月试点开始到去年6月底全国铺开,商车费改在国内推行已有一年多的时间。商车费改后,最为明显的变化首先体现在价格上——保费下降。
资料显示,推行商车费改主要是为了建立一个市场化的条款费率形成机制,让商业车险费率水平与风险更加匹配。按照商业车险费改标准计算,影响车险保费主要是ncd(无赔优待系数)和保险公司自主渠道系数、自主核保系数这三个方面。其中,目前ncd只与出险次数挂钩,与理赔金额无关,因此对整个车险保费的影响不是很大。而自主渠道系数、自主核保系数则由险企自主决定。
改革后的险企自主渠道系数和自主核保系数值在0.85~1.15的范围内。其中,自主渠道系数主要与业务来源渠道的业务质量和成本相关,自主核保系数包括从人因素和从车因素。一般在这种情况下,低风险车主其保费将呈现下降趋势;而高风险车主或者出险次数较多的客户,其保费则可能大幅上升。
“就厦门地区而言,车险更低投保保费能打到二折,更高可以翻五倍。”太保车险厦门分公司副总经理郑确表示。不过,这些风险系数在实施中通常会有一些变异。
“商车费改的初衷是将保险产品定价权交给保险主体,保险主体通过对保险标的及风险的认识和判断,能够自主确定产品价格。”某险企从业人员对表示,但由于市场竞争环境恶劣,大多数企业都把价格打到底,也就是所谓的地板价,使得自主定价的预期并未实现。
多位险企人士透露,很多情况下险企为了抢占市场,车险保费都降到了“双0.85”的水平。“大多数企业对保单基本不考虑风险差异。”
同时,中介手续费的攀升亦增加了车险综合费率。“为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大部分企业都会提高手续费,在车商以及 *** 渠道争夺业务。而进一步壮大的车商以及 *** 渠道会削弱保险公司的议价能力,挤占保险公司的利润空间。”某险企从业人员表示,个别公司在个别渠道提供的手续费甚至达到50%以上。
此外,由于车险竞争加剧,已经在品牌、体量、客户服务能力等方面比较完善的“老三家”的优势又进一步凸显,而原本竞争力较弱的中小型险企,压力更大。
车险之一阵营的两家险企均内?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背迪辗迅闹螅谧酆显擞贸杀痉矫娌⑽闯鱿执蠓仙炊行》南陆怠?ldquo;就太保产险厦门分公司而言,这边的综合成本是在下降,整体来说大概下降了两个点。”郑确表示,今年1月份,厦门分公司的车险综合成本率大概为96.5%。
“价格战其实只是表面,就综合运用成本率方面来说,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型险企,基本上都有所下降。去年行业内的车险综合运用成本率大概是 98%~99%,整体来说还是不错。”泰康在线副总裁左卫东表示,费改之后车险投保费用随着出险率浮动,消费者为了避免投保价格上升,一些小的事故会自己处理,这样险企的赔付率就下降了,而赔付成本降低之后,险企就能拿更多精力和成本投入到获客端,所以也就出现了大家所看到的价格战。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