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莲果又称菊署,其根呈梭形,一般用作副食或生食,营养价值很高,具有降血脂、美容、润肠、排便的功能,因为雪莲果抗光强,喜欢中低温,被农民朋友广泛种植,那么雪莲果的种植管理技术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来看看!
1、土地整理和施肥
种植雪莲果,建议农民选择平地、方便灌溉的地块,深耕后,应施用足够的腐熟基肥,配以优质磷肥、钾肥和复合肥,有效提高雪莲的产量。
2、及时提前种植
4月中旬是种植雪莲果的更佳时机。在适宜的条件下,种植越早,生长期越长,结果越多,果实膨大时间越长,产量越高,品质越好。
3、浇水和排水
雪莲果生长前后应根据土壤水分及时浇水,特别是6~7月,天气炎热,温度高,需适当浇水以避免干旱,但防止裂果不宜过多。
4、生长期管理
一般在雪莲果40天后,施肥量大,应及时加强水肥管理,并经常耕作松散的水土保持,结合中耕进行耕作,防止岭脊塌陷,避免伤苗死苗。
5、虫害防治
防治小地老虎。一般雪莲果苗期,需用溴氰菊酯润湿粉1000倍液喷雾苗,金龟防治。当甲虫发生时,40%乐果乳油1000倍和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可达到防治效果。
至此,我相信大家对雪莲果的种植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如果农民想要增加雪莲果的产量,以上的 *** 都很容易使用,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
本文由兴农大棚保温被厂家整理发布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雪莲果种植 *** ,雪莲果什么时候种植 雪莲果种植 *** 掌握这些技巧才能保证高产雪莲果种植 ***
曾经一度供不应求,如今果期过半仍有七成卖不动,地里堆积百万斤导读:曾经一度供不应求,如今果期过半仍有七成卖不动,地里堆积百万斤
这段时间物价不稳定,蔬菜成了涨价的排头兵,有的绿叶蔬菜价格甚至一度超过了猪肉,菜比肉贵成为了事实。受当前疫情以及天气的影响,蔬菜的价格涨得让人瞠目结舌。跟蔬菜行情一片火热相比,今年的水果行情却显得十分低迷,北方地区的苹果,南方地区的柑橘,价格均持续低迷,除了大宗水果价格不如人意之外,一些较为小众水果的行情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对于新鲜事物消费者往往是抱以很大的热情,尤其是对于吃的方面,更是勾引了很多人的馋虫,这也让一些引入种植的新品种,市场行情曾好的一塌糊涂,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发生。这些引入的品种在一些商家的炒作下,首先会起一个特别好听的名字,然后开始打造声势被冠以各种各样的噱头。雪莲果便是其中之一,雪莲果看上去跟红薯极其的相似,但吃起来口感却完全不同。
雪莲果吃起来脆脆爽爽,而且汁水丰盈带有丝丝的甜,味道较为清新。跟红薯的味道是截然不同的。雪莲果虽然被称之为雪莲。但跟雪山上开放的雪莲其实是没有半毛钱关系的。雪莲果是一种原产于南美地区的菊科植物,跟农村常见的洋姜反倒是近亲。所以洋姜的植株看起来跟雪莲果非常的相似。雪莲果喜欢温暖的环境,是一种既可以作为水果生食,也可以作为蔬菜烹饪的优质食材。在雪莲果的原产地很受大众喜爱。
雪莲果被引入国内种植之后,商家便给它起了一个带有仙气的名字:雪莲果。意思是天山雪莲结的果实。虽然跟天山雪莲没啥关系,但这样的名字依然成功地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噱头炒作下。这种跟红薯一样的块茎作物,一度成为了水果店里面的销售热宠。不仅价格居高不下,而且还经常出现一货难求。雪莲果是一种喜欢温暖环境的农作物,云南的环境气候,成为了雪莲果较为适宜种植的地区。
曾经火爆的雪莲果今年的销售却遇到了难题,目前云南产区的雪莲果已经果期过半,但地里依然有大量的雪莲果堆积。有的种植大户家里存放了百万斤的雪莲果无人收购,据报道目前仅禄劝中屏镇就有雪莲果200亩滞销,由于没有商家前来收购,很多雪莲果还都埋在地里没有采收。
其实雪莲果从前两年开始,就逐渐走了下坡路,去年云南雪莲果滞销的情况层出不穷,价格也从过去的十几块钱一斤,跌到了现在的几毛钱一斤,今年的雪莲果行情更让人堪忧,不仅收购商数量减少,而且目前100克到200克的雪莲果的地头收购价为2毛到5毛一公斤,500克到600克的为8毛一公斤,700克到800克的为1.5元一公斤。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雪莲果之所以能够风靡一时,也是过去雪莲果较为稀缺,消费者感到新奇,在好奇心的驱使和产量较少的情况下,雪莲果的价格在商家的运作下一度卖到了十几块钱一斤。随着雪莲果的新鲜劲已过,以及种植面积越来越多,雪莲果很自然地也从过去的香饽饽,变成了现如今的烂大街。雪莲果也叫菊薯,地参果,作为菊科植物,雪莲果的亩产量能达到5000--10000斤,产量是相当高的。
作为一种高产量的农作物,由于前期价格喜人行情好,确实让一些农户赚到了钱,在利益的驱使下,种植雪莲果的变得越来越多,这也就出现了供大于求现象发生。雪莲果的价格跟行情也开始逐渐下滑。收购价也从过去的几块钱跌到了现在的几毛钱。虽然价格持续走低,但最让人种植户担忧的是销量也变得越来越差。雪莲果虽然有一定的贮存能力,但跟红薯相比较,存放的时间还是有所差距。面对堆积如山的雪莲果无人收购,一些种植户表示明年再也不种雪莲果了,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补充评论留言。
网红“雪莲果”背后:拼多多如何探索“最初一公里”?文/图 吴俊松
一、沃土困局
从农历春节开始,彩云之南就再没有一朵云彩飘过,红土地已逐渐干黄。8年前,连续3年干旱的年景还历历在目,开始备耕的农人日渐发愁。
自从湖南卫视在这里拍摄了“爸爸去哪儿”后,丘北普者黑就成了乡村旅游的“爆款”。一夜成名,让当地有些措手不及,拓宽村道,修围墙,架摄像头,建游客中心,规划村庄,改造基础设施,肥沃的红土地上,连农人的劳作也成了风景。丘北已名声在外,但人们如何也不能把红土地上的“小江南”与贫困联系在一起。
春节刚过,拼多多扶贫小组就到了丘北,一扎就是三个多月,与丘北当地 *** 对接,作为社会力量,加入到上海对口扶贫云南的攻坚力量中来,培养“新农人”,推动当地的产销一体化的构建。
在丘北,家家都有一二十亩土地,可丘北却还是深度贫困县。“普者黑”火了,而更多的村庄和许多农户依旧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人们种植的雪莲果销售火爆,可到农民手里拿到的钱,依旧改变不了贫困户的生活面貌。拼多多扶贫小组开始走访调研,制定扶贫计划和方案,针对困局抽丝剥茧,寻求破解之道。
连续几个月没下一场雨,让建档立卡户赵海东一家一筹莫展。家里的十几亩地农作物了无生气。日子本来就紧巴巴,还得挤出250元钱,从临村买了一卡车水,储存在地下水窖中,以备不时之需。
5月的最后一天,云南的多地下起了雨。家家户户闻雨而动,各式各样的接水工具把屋檐滴落的雨水全部引到了地窖里。人、畜以及农作物,都靠藏在房前屋后的地窖蓄水。
为了抓住墒情,农户们冒雨耕作,斗笠上面,雨点冰凉,雨衣里面,汗流浃背。终于把所有的地都种上了玉米种和菊花苗,赵海东的媳妇也病倒了。一个多月前种下去的雪莲果,本该有一尺多高,因缺水,半数都还没抽芽。一片片云飘过,一阵阵雨不时洒落,一道道雪莲果“山山”,新苗一簇簇地破土而出。
据统计,拼多多平台销售的雪莲果,大部分来自云贵川尤其云南省东部地区。雪莲果并非传统消费类水果,在“拼农货”体系的推动下,已经成为北上广深等消费者的新宠。和所有农产品面临的状况相同,去年市场上的雪莲果卖火了,但农民在整个产业链条中获益仍是最少的。雪莲果地头的收购价为0.5元/公斤,代办费0.1元/公斤,物流成本1元/公斤,耗材、人工0.6元/公斤。平台销售价格以4元/公斤居多,经销商利润在1.8元/公斤左右。
当地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怪石嶙峋的土地如同一个个天然漏斗,腻脚乡打再深的井,都难以找到水源。而海拔低的普者黑,田园水乡,好不自在。两地距离二三十公里,相同年景,处境天壤之别。靠天吃饭,是当地农业生产的普遍现状。
与中国大多数缺乏规模种植条件的乡村一样,这里各家的耕地面积不算少,但相对土地分散。如果以更低劳动力成本计算,每亩地一年至少需要15000元的人工。然而,无论种什么,一亩地产值都不可能达到这个价值。而实际平均每亩300-1000元的产出,其实连基本的人工费都苦不出来。尽管农户已是不计劳动力成本,要增收脱贫,仍举步维艰。
玉米、菊花、辣椒、雪莲果是丘北主要的经济作物,条件好的农户,则会投入成本更多的,回报也更高的三七和烟草。不缺水的普者黑水乡一带则还会种水稻甚至莲藕、食用玫瑰花等。农户根据投入成本能力,各家各户根据自家的条件自行选择。相对其它经济作物,雪莲果种植成本和养护成本都很低,加上近几年销路上扬,丘北县腻脚乡种植雪莲果已达1万多亩。
据最新统计,丘北有47000多的贫困劳动力,转移在外就业的占58%。与中国的许多农村一样,丘北185万亩耕地上,虽然常有各种普惠政策落地实施,结果成效并不显著。“贡献主要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农民,始终处于价值链条的底端。农业仍然是受流通环节制约最严重的行业,土地、人力甚至产品,在产业链中的价值并不高。”
云南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虽然种什么都长得好,然而这片沃土上,农业发展的困局始终难解。
▲腻脚乡革书老寨的胡绍鹏是档卡户,他需要赶在雨水到来前把地挖好,等雨下来时再把辣椒苗种下去,以保证成活率。他家里老少共9口人,属于缺少劳力的家庭。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至今。包括租种的地,总共有30亩,除去肥料、煤、苗的成本,毛收入只有3万多。
▲陈春发是阿落白村的档卡户,妻子因病去世后,债务压垮了他们家。儿子已经30多岁,因为穷,至今讨不起媳妇。每年陈春发和儿子会种十多亩玉米和雪莲果,微薄的收入仅能勉强度日
▲赵海东(右二)是阿落白村仙人井小组的档卡户,因之前务工受伤落下残疾。在几个兄弟的帮助下,把作物种完后,农闲时他则靠在村镇捡废品增加收入
▲在腻脚乡革书老寨,一位妇女独自一人犁地种苗
▲在仙人井村,一户农户冒着雨把种苗栽种下去
▲由于土地分散,当地农户还是采取传统的耕作方式
▲孩子们跟着爷爷奶奶在地边玩耍,他们年轻的父母多数都外出务工
▲6岁张海欣周末时帮着爷爷奶奶侍弄烟草地
▲家家户户的屋檐下是各式集水工具
▲丘北县腻脚乡仙人井村广泛种植有雪莲果、烟草等经济作物
二、红土地上的新农人
雪莲果原产于南美安第斯山脉,至今已有500余年食用历史,因其富含低聚果糖和酚酸,具有肠道调节、免疫力调节、降血脂、减肥和保养皮肤等保健功能而颇受欢迎。
云南是中国大陆最早引入种植雪莲果的地区之一,一度成为农民发财致富的希望。但盲目扩种的同时,并没有拓展出更多的市场来消化产量,增种增产的同时,价格大跌甚至卖不出去,烂在地里无人问津。种植面积也逐年萎缩,成为不受重视的小众产业。而原始的种植方式,缺乏标准化体系,导致雪莲果整体质量不稳定,废果率高、抵御极端气候和病虫害能力不足,严重影响农民增收。为了降低风险,各家基本都是采取各种农作物都种一点的方式来避免“全军覆没”的风险,从而影响产业规模。此外,在产品质量和安全检测方面也不够重视,对消费者来说存在风险。
近两年,一度沉寂的雪莲果,在以拼多多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带动下,突然又火了起来。与之前不同,这次是市场反过来 *** 和带动了产业种植环节的发展。
6月3日,在拼多多扶贫团队的推动下,丘北县腻脚乡的新农商公司正式成立,141名成员全部是来自丘北县雪莲果主产区之一腻脚乡四个贫困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拼多多帮助新农商公司在平台开店,农民种植的雪莲果将直接通过公司的网店出售,砍掉所有中间环节,利润全部归农户所有,实现“将利益留在农村”。
然而要实现“新农商”机制,最难的就是乡村极度匮乏的电商人才。
26岁的舒跃文家住阿落白村洗马塘小组,家里也种了5、6亩雪莲果。由于位于交通要冲,当地成为丘北雪莲果一个重要的集中交易点。舒跃文大专学的是行政管理专业,目前在读本科,专业是法学。因为家里有个远方表哥在昆明开 *** 店卖儿童电子用品,做得很好很赚钱。
2016年时候舒跃文也学着在 *** 开了一家店,从1688和天猫分销进货,经营女装、童装、鞋子、包包等,好的时候一个月营业额有三千多块,由于烧流量太贵了,基本上赚不到什么钱。后来还入驻过 *** 和拼多多, *** 主要卖三七,拼多多卖童装,因为没资金实力参加活动,业绩也不是很理想。
为了好好学习做电商,舒跃文在 *** 大学花三千多块买了个VIP课程,学习管理、营销、推广、 *** 、产品详情等电商技术,对电商的运营非常熟悉。因缺乏时间维护和资金推广,所以取得效益并不理想。后来有些心灰意冷,就没再做了,专心做村民委的工作了。
舒跃文基层干部和电商运营的经验,恰恰是“新农商”不可多得的急需人才。舒跃文平时的工作就是帮助档卡户脱贫致富,舒跃文被选为新农商公司的带头人,也如红土地里的雪莲果喜获甘霖,显得有些激动:“现在有拼多多手把手的来帮我们做电商,我们村的雪莲果产业一定有前途”。
▲仙人井村的一户农户冒雨种植雪莲果
▲今年新种的雪莲果地
▲一位农妇赶着牛车往地里运送农家肥
▲70多岁的周老伯家种了五六亩雪莲果,因前段时间的干旱,雪莲果地长势不如往年
▲大铁村的周老伯在地里查看苗情
▲雪莲果香脆可口多汁,削皮即可食用
▲田间地头,妈妈挖出雪莲果削了皮,给2岁孩子当零食
▲2018年,拼多多平台累计诞生了13款销售过百万的冠军农货单品,仅雪莲果一个单品,2018年全年卖出了近480万单。由此,雪莲果成为文山丘北新农货的地理标志
▲外形像红薯的雪莲果削皮即可食用,果肉晶莹剔透,甘甜多汁,香脆可口,因其富含低聚果糖和酚酸,具有肠道调节、免疫力调节、降血脂、减肥和保养皮肤等保健功能而颇受欢迎
▲雪莲果在拼多多卖爆之后,也蔓延到整个电商行业。天猫、 *** 、京东、云集、贝店等平台上,雪莲果都是广受欢迎的网红水果之一
三、破局者
在丘北可以看到,许多基层扶贫干部已进入全年无休的状态,从上海来丘北县挂职已3年的文山州扶贫办副主任黄海滨告诉记者,丘北今年必须“摘帽”。拼多多扶贫小组的工作人员,来到文山后走村串户,帮贫困户成立新农商公司,寻找“新农商”的基层人才,组织培训“新农人”,写材料,对接各种渠道和部门,甚至买化肥都得亲力亲为。
为了扭转现有局面,拼多多创新设计了以档卡户为利益主体的“新农商”机制,建立农货上行和品牌培育新模式。该模式中,拼多多提供资金、技术和渠道支持,大规模培育本土青年成为“新农人”带头人,负责公司运营。拼多多将携手地方 *** ,以确保档卡户的核心利益。
4月26日,拼多多与云南省 *** 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大力推进云南特色农产品上行工作,构建种植、加工、营销一体化扶贫兴农产业链条。未来5年内,拼多多将推动100个“多多农园”项目落地云南,覆盖500个贫困村,培养5000名云南本土农村电商人才,孵化和打造100个云南特色农产品品牌。
6月14日,继保山之后,拼多多创新扶贫助农模式的“多多农园”第二站落户云南文山。据悉,“多多农园”文山项目以雪莲果产业为切入点,首批精准覆盖文山州丘北县雪莲果主产区腻脚乡四个贫困村141人,全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随着项目的推进,该预计将覆盖腻脚乡5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2523人。
通过“多多农园”,拼多多将实现消费端“最后一公里”和原产地“最初一公里”直连,探索农业产业新模式,通过“新农商机制”让农户成为全产业链的利益主体。
未来,更多的像舒跃文这样的具备一定电商经验本乡本土的年轻人,将被遴选成为“新农人”的带头人。拼多多将对其进行深度培训,使其成为合格的本土电商人才。探索出一条“把利益留在农村、把人才留在农村”的路径。
“多多农园”项目还将为丘北雪莲果产地带来了一套完整的产业升级体系:云南农科院的农科专家,将从选择品种、改良土壤、改进种植方式、提升管护水平等每一个环节,对生产端进行全面升级,打造一整套标准化生产体系,确保“更好的雪莲果产自这里”;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将对此地出产的雪莲果在产品质量和安全方面进行多次严格检测。
在“多多农园”的推动下,又一个产、销、研、加工一体化的现代化农业产业示范项目即将成型,由此培育出来的新机制、新农人或将成为当下农业现状的破局者。
▲26岁的舒跃文是丘北县腻脚乡阿落白村的大学生村官,平时他负责在村里带领建档立卡户脱贫致富,在被选为新农商公司带头人后,舒跃文如虎添翼,喜出望外
▲29岁的施进刚犁完地后带者妻子和女儿回家。他家在腻脚乡阿落白村民委仙人井村民小组,村子有60多户,其中建档立卡户有7户。每到雪莲果收获的季节,漫山遍野都是来收购的外地人,大挂车从早到晚都有,一车车往外拉。由于施进刚以前有帮外地老板收购的经验,吃苦耐劳,和乡亲们关系都很好,对收货、打包流程很熟悉。他将和舒跃文作为搭档,一起运营合作社
▲“多多农园”工作人员和舒跃文一同下村走访农户,商讨实施方案
▲在一片雪莲果地里,三位年轻人给这贫困的乡村带来活力
▲经过近2个月的沟通和考察后,腻脚乡年轻村民舒跃文和施进被遴选为当地“新农商”带头人
▲多多大学丘北公开课上,从上海来到丘北的援滇干部黄海滨(右)与前来授课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增利(左)握手
▲多多大学丘北公开课上,丘北县各村的合作社代表在学习基础电商运营知识
▲仙人井村的档卡户赵海东接在县城学汽修的儿子回家,让孩子们外出务工是他们改变生活面貌的主要方式。他希望多多农园的“新农商机制”能给像儿子这样的年轻人回家创业的机会。
▲在腻脚乡,一位农妇牵着骡子赶集时堵在了路上。在偏远的乡村,受各种条件限制,许多农户用农产品换取有限的日常所需仍有些力不从心
▲在腻脚乡的中心竖立着一座奋力向前的金牛雕塑,诉说着乡村致富道路上的梦想与艰难
文/图 吴俊松
一、沃土困局
从农历春节开始,彩云之南就再没有一朵云彩飘过,红土地已逐渐干黄。8年前,连续3年干旱的年景还历历在目,开始备耕的农人日渐发愁。
自从湖南卫视在这里拍摄了“爸爸去哪儿”后,丘北普者黑就成了乡村旅游的“爆款”。一夜成名,让当地有些措手不及,拓宽村道,修围墙,架摄像头,建游客中心,规划村庄,改造基础设施,肥沃的红土地上,连农人的劳作也成了风景。丘北已名声在外,但人们如何也不能把红土地上的“小江南”与贫困联系在一起。
春节刚过,拼多多扶贫小组就到了丘北,一扎就是三个多月,与丘北当地 *** 对接,作为社会力量,加入到上海对口扶贫云南的攻坚力量中来,培养“新农人”,推动当地的产销一体化的构建。
在丘北,家家都有一二十亩土地,可丘北却还是深度贫困县。“普者黑”火了,而更多的村庄和许多农户依旧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人们种植的雪莲果销售火爆,可到农民手里拿到的钱,依旧改变不了贫困户的生活面貌。拼多多扶贫小组开始走访调研,制定扶贫计划和方案,针对困局抽丝剥茧,寻求破解之道。
连续几个月没下一场雨,让建档立卡户赵海东一家一筹莫展。家里的十几亩地农作物了无生气。日子本来就紧巴巴,还得挤出250元钱,从临村买了一卡车水,储存在地下水窖中,以备不时之需。
5月的最后一天,云南的多地下起了雨。家家户户闻雨而动,各式各样的接水工具把屋檐滴落的雨水全部引到了地窖里。人、畜以及农作物,都靠藏在房前屋后的地窖蓄水。
为了抓住墒情,农户们冒雨耕作,斗笠上面,雨点冰凉,雨衣里面,汗流浃背。终于把所有的地都种上了玉米种和菊花苗,赵海东的媳妇也病倒了。一个多月前种下去的雪莲果,本该有一尺多高,因缺水,半数都还没抽芽。一片片云飘过,一阵阵雨不时洒落,一道道雪莲果“山山”,新苗一簇簇地破土而出。
据统计,拼多多平台销售的雪莲果,大部分来自云贵川尤其云南省东部地区。雪莲果并非传统消费类水果,在“拼农货”体系的推动下,已经成为北上广深等消费者的新宠。和所有农产品面临的状况相同,去年市场上的雪莲果卖火了,但农民在整个产业链条中获益仍是最少的。雪莲果地头的收购价为0.5元/公斤,代办费0.1元/公斤,物流成本1元/公斤,耗材、人工0.6元/公斤。平台销售价格以4元/公斤居多,经销商利润在1.8元/公斤左右。
当地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怪石嶙峋的土地如同一个个天然漏斗,腻脚乡打再深的井,都难以找到水源。而海拔低的普者黑,田园水乡,好不自在。两地距离二三十公里,相同年景,处境天壤之别。靠天吃饭,是当地农业生产的普遍现状。
与中国大多数缺乏规模种植条件的乡村一样,这里各家的耕地面积不算少,但相对土地分散。如果以更低劳动力成本计算,每亩地一年至少需要15000元的人工。然而,无论种什么,一亩地产值都不可能达到这个价值。而实际平均每亩300-1000元的产出,其实连基本的人工费都苦不出来。尽管农户已是不计劳动力成本,要增收脱贫,仍举步维艰。
玉米、菊花、辣椒、雪莲果是丘北主要的经济作物,条件好的农户,则会投入成本更多的,回报也更高的三七和烟草。不缺水的普者黑水乡一带则还会种水稻甚至莲藕、食用玫瑰花等。农户根据投入成本能力,各家各户根据自家的条件自行选择。相对其它经济作物,雪莲果种植成本和养护成本都很低,加上近几年销路上扬,丘北县腻脚乡种植雪莲果已达1万多亩。
据最新统计,丘北有47000多的贫困劳动力,转移在外就业的占58%。与中国的许多农村一样,丘北185万亩耕地上,虽然常有各种普惠政策落地实施,结果成效并不显著。“贡献主要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农民,始终处于价值链条的底端。农业仍然是受流通环节制约最严重的行业,土地、人力甚至产品,在产业链中的价值并不高。”
云南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虽然种什么都长得好,然而这片沃土上,农业发展的困局始终难解。
腻脚乡革书老寨的胡绍鹏是档卡户,他需要赶在雨水到来前把地挖好,等雨下来时再把辣椒苗种下去,以保证成活率。他家里老少共9口人,属于缺少劳力的家庭。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至今。包括租种的地,总共有30亩,除去肥料、煤、苗的成本,毛收入只有3万多。
陈春发是阿落白村的档卡户,妻子因病去世后,债务压垮了他们家。儿子已经30多岁,因为穷,至今讨不起媳妇。每年陈春发和儿子会种十多亩玉米和雪莲果,微薄的收入仅能勉强度日
赵海东(右二)是阿落白村仙人井小组的档卡户,因之前务工受伤落下残疾。在几个兄弟的帮助下,把作物种完后,农闲时他则靠在村镇捡废品增加收入
在腻脚乡革书老寨,一位妇女独自一人犁地种苗
在仙人井村,一户农户冒着雨把种苗栽种下去
由于土地分散,当地农户还是采取传统的耕作方式
孩子们跟着爷爷奶奶在地边玩耍,他们年轻的父母多数都外出务工
6岁张海欣周末时帮着爷爷奶奶侍弄烟草地
家家户户的屋檐下是各式集水工具
丘北县腻脚乡仙人井村广泛种植有雪莲果、烟草等经济作物
二、红土地上的新农人
雪莲果原产于南美安第斯山脉,至今已有500余年食用历史,因其富含低聚果糖和酚酸,具有肠道调节、免疫力调节、降血脂、减肥和保养皮肤等保健功能而颇受欢迎。
云南是中国大陆最早引入种植雪莲果的地区之一,一度成为农民发财致富的希望。但盲目扩种的同时,并没有拓展出更多的市场来消化产量,增种增产的同时,价格大跌甚至卖不出去,烂在地里无人问津。种植面积也逐年萎缩,成为不受重视的小众产业。而原始的种植方式,缺乏标准化体系,导致雪莲果整体质量不稳定,废果率高、抵御极端气候和病虫害能力不足,严重影响农民增收。为了降低风险,各家基本都是采取各种农作物都种一点的方式来避免“全军覆没”的风险,从而影响产业规模。此外,在产品质量和安全检测方面也不够重视,对消费者来说存在风险。
近两年,一度沉寂的雪莲果,在以拼多多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带动下,突然又火了起来。与之前不同,这次是市场反过来 *** 和带动了产业种植环节的发展。
6月3日,在拼多多扶贫团队的推动下,丘北县腻脚乡的新农商公司正式成立,141名成员全部是来自丘北县雪莲果主产区之一腻脚乡四个贫困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拼多多帮助新农商公司在平台开店,农民种植的雪莲果将直接通过公司的网店出售,砍掉所有中间环节,利润全部归农户所有,实现“将利益留在农村”。
然而要实现“新农商”机制,最难的就是乡村极度匮乏的电商人才。
26岁的舒跃文家住阿落白村洗马塘小组,家里也种了5、6亩雪莲果。由于位于交通要冲,当地成为丘北雪莲果一个重要的集中交易点。舒跃文大专学的是行政管理专业,目前在读本科,专业是法学。因为家里有个远方表哥在昆明开 *** 店卖儿童电子用品,做得很好很赚钱。2016年时候舒跃文也学着在 *** 开了一家店,从1688和天猫分销进货,经营女装、童装、鞋子、包包等,好的时候一个月营业额有三千多块,由于烧流量太贵了,基本上赚不到什么钱。后来还入驻过 *** 和拼多多, *** 主要卖三七,拼多多卖童装,因为没资金实力参加活动,业绩也不是很理想。为了好好学习做电商,舒跃文在 *** 大学花三千多块买了个VIP课程,学习管理、营销、推广、 *** 、产品详情等电商技术,对电商的运营非常熟悉。因缺乏时间维护和资金推广,所以取得效益并不理想。后来有些心灰意冷,就没再做了,专心做村民委的工作了。
舒跃文基层干部和电商运营的经验,恰恰是“新农商”不可多得的急需人才。舒跃文平时的工作就是帮助档卡户脱贫致富,舒跃文被选为新农商公司的带头人,也如红土地里的雪莲果喜获甘霖,显得有些激动:“现在有拼多多手把手的来帮我们做电商,我们村的雪莲果产业一定有前途”。
仙人井村的一户农户冒雨种植雪莲果
今年新种的雪莲果地
一位农妇赶着牛车往地里运送农家肥
70多岁的周老伯家种了五六亩雪莲果,因前段时间的干旱,雪莲果地长势不如往年
大铁村的周老伯在地里查看苗情
雪莲果香脆可口多汁,削皮即可食用
田间地头,妈妈挖出雪莲果削了皮,给2岁孩子当零食
2018年,拼多多平台累计诞生了13款销售过百万的冠军农货单品,仅雪莲果一个单品,2018年全年卖出了近480万单。由此,雪莲果成为文山丘北新农货的地理标志
外形像红薯的雪莲果削皮即可食用,果肉晶莹剔透,甘甜多汁,香脆可口,因其富含低聚果糖和酚酸,具有肠道调节、免疫力调节、降血脂、减肥和保养皮肤等保健功能而颇受欢迎
雪莲果在拼多多卖爆之后,也蔓延到整个电商行业。天猫、 *** 、京东、云集、贝店等平台上,雪莲果都是广受欢迎的网红水果之一
三、破局者
在丘北可以看到,许多基层扶贫干部已进入全年无休的状态,从上海来丘北县挂职已3年的文山州扶贫办副主任黄海滨告诉记者,丘北今年必须“摘帽”。拼多多扶贫小组的工作人员,来到文山后走村串户,帮贫困户成立新农商公司,寻找“新农商”的基层人才,组织培训“新农人”,写材料,对接各种渠道和部门,甚至买化肥都得亲力亲为。
为了扭转现有局面,拼多多创新设计了以档卡户为利益主体的 “新农商”机制,建立农货上行和品牌培育新模式。该模式中,拼多多提供资金、技术和渠道支持,大规模培育本土青年成为“新农人”带头人,负责公司运营。拼多多将携手地方 *** ,以确保档卡户的核心利益。
4月26日,拼多多与云南省 *** 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大力推进云南特色农产品上行工作,构建种植、加工、营销一体化扶贫兴农产业链条。未来5年内,拼多多将推动100个“多多农园”项目落地云南,覆盖500个贫困村,培养5000名云南本土农村电商人才,孵化和打造100个云南特色农产品品牌。
6月14日,继保山之后,拼多多创新扶贫助农模式的“多多农园”第二站落户云南文山。据悉,“多多农园”文山项目以雪莲果产业为切入点,首批精准覆盖文山州丘北县雪莲果主产区腻脚乡四个贫困村141人,全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随着项目的推进,该预计将覆盖腻脚乡5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2523人。
通过“多多农园”,拼多多将实现消费端“最后一公里”和原产地“最初一公里”直连,探索农业产业新模式,通过“新农商机制”让农户成为全产业链的利益主体。
未来,更多的像舒跃文这样的具备一定电商经验本乡本土的年轻人,将被遴选成为“新农人”的带头人。拼多多将对其进行深度培训,使其成为合格的本土电商人才。探索出一条“把利益留在农村、把人才留在农村”的路径。
“多多农园”项目还将为丘北雪莲果产地带来了一套完整的产业升级体系:云南农科院的农科专家,将从选择品种、改良土壤、改进种植方式、提升管护水平等每一个环节,对生产端进行全面升级,打造一整套标准化生产体系,确保“更好的雪莲果产自这里”;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将对此地出产的雪莲果在产品质量和安全方面进行多次严格检测。
在“多多农园”的推动下,又一个产、销、研、加工一体化的现代化农业产业示范项目即将成型,由此培育出来的新机制、新农人或将成为当下农业现状的破局者。
26岁的舒跃文是丘北县腻脚乡阿落白村的大学生村官,平时他负责在村里带领建档立卡户脱贫致富,在被选为新农商公司带头人后,舒跃文如虎添翼,喜出望外
29岁的施进刚犁完地后带者妻子和女儿回家。他家在腻脚乡阿落白村民委仙人井村民小组,村子有60多户,其中建档立卡户有7户。每到雪莲果收获的季节,漫山遍野都是来收购的外地人,大挂车从早到晚都有,一车车往外拉。由于施进刚以前有帮外地老板收购的经验,吃苦耐劳,和乡亲们关系都很好,对收货、打包流程很熟悉。他将和舒跃文作为搭档,一起运营合作社
“多多农园”工作人员和舒跃文一同下村走访农户,商讨实施方案
在一片雪莲果地里,三位年轻人给这贫困的乡村带来活力
经过近2个月的沟通和考察后,腻脚乡年轻村民舒跃文和施进被遴选为当地“新农商”带头人
多多大学丘北公开课上,从上海来到丘北的援滇干部黄海滨(右)与前来授课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增利(左)握手
多多大学丘北公开课上,丘北县各村的合作社代表在学习基础电商运营知识
仙人井村的档卡户赵海东接在县城学汽修的儿子回家,让孩子们外出务工是他们改变生活面貌的主要方式。他希望多多农园的“新农商机制”能给像儿子这样的年轻人回家创业的机会。
在腻脚乡,一位农妇牵着骡子赶集时堵在了路上。在偏远的乡村,受各种条件限制,许多农户用农产品换取有限的日常所需仍有些力不从心
在腻脚乡的中心竖立着一座奋力向前的金牛雕塑,诉说着乡村致富道路上的梦想与艰难
本文源自华云网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雪莲果变身“致富果”从2019年6月项目成立,到2019年年底,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云南文山雪莲果“多多农园”项目,就跑通了从成立合作社,投产,收获,电商销售,到提高建档立卡户收入的全环节。
2019年6月14日,雪莲果“多多农园”项目成立,8月底店铺上线,11月雪莲果丰收,12月拼多多店铺销售2.2万单,累计22万斤,约有七成订单来自一、二线城市。
通过“多多农园”扶贫模式,农民每卖一斤雪莲果,收入比原来增加一倍多。这与拼多多探索实践的农业现代化新路径和消费扶贫机制息息相关,通过“多多农园”,拼多多实现消费端和原产地直连,为5.3亿消费者提供平价农产品的同时,更快速有效带动深度贫困地区农产品线上销售。海量农产品随着拼多多大规模进城的同时,收购等中间环节的利润,真正留给了农民。
“弃种果”到“网红果”
“村子里从2010年前后就开始种植,但因为价值从来没被开发,只能供广东福建的消费者煲汤,这让外地客商只会挑选品相好的雪莲果收购,一亩地有三分之二的废果是常事。”27岁的舒跃文是土生土长的云南文山州丘北县腻脚乡阿落白村人,小时候就对雪莲果特别熟悉。
雪莲果,原产于南美安第斯山脉,西班牙音译为“神圣之果”,至今500年食用历史,因其丰富营养和具备健康减脂效果,备受欢迎。作为水果中的新奇物种,“雪莲”一直与“天山”相配。其实,市面上热销的天山雪莲果,大部分都来自我国云南,而作为中国大陆最早引入种植雪莲果的地区之一,位于滇东南的文山州丘北县因其独特生态,成为中国优质雪莲果核心产区。
由于和土豆一样易种植且亩产值高,雪莲果产量激增,供过于求。2015年,舒跃文所在阿落白村与周边大多数村子一样,开始大面积弃种 。
2016年底,开始有了转机。一支拼多多的运营团队来到文山,看到了遗落在田间地头的雪莲果,判断其中可能存在较高的市场价值。
平台迅速行动起来,带动和助推商家销售雪莲果。随着越来越多的商家参与进来,消费者们发现这种外貌酷似红薯的雪莲果又脆又甜,而且有丰富的药用和食疗价值,比如降低血脂。而且,它还不贵。在拼多多,十公斤云南雪莲果的价格在30-40元间。雪莲果迅速在2018年成了网红水果。
自此,每年七八月份到年底,这些从群山发出的新鲜雪莲果,从田间地头直连5.3亿消费者的餐桌。在拼多多平台上,这一曾经藏于深山的水果,很快就成了10万+的爆款。
如何把利润留在农村
云南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文昌看到了雪莲果丰产下的不平等:“雪莲果地头收购价是0.5元/公斤,代办费0.1元/公斤,物流成本1元/公斤,耗材、人工在0.6元/公斤。平台销售价格超过4元/公斤,收购商的毛利润在1.8元/公斤左右,农民无疑还是弱势的,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即便有更多的农民看到行情好,去增种雪莲果,不但可能陷入增产不增收的怪圈,甚至因为恶性竞争降收都是有可能的。”
销路是不愁了,舒跃文们却有了新的“烦恼”——雪莲果在外面卖的红红火火,农民们开心,出地出劳动力不说,往外销售的全过程也都踊跃出力,但实际算下来,他们并没享受多少雪莲果爆红的红利。
“解决办法就是自己卖,把收购商这1.8元每公斤的毛利润留下来。”这也正是拼多多在丘北的雪莲果扶贫试点项目希望解决的问题——打开雪莲果的销路只是个“跳板”,更重要的是带动一个新的产业,在产业内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良性循环。
为了解决舒跃文们的问题,并让雪莲果种植和销售再上一个台阶,2019年6月,拼多多“多多农园”项目第二站落户文山丘北。这也是拼多多扶贫模式的核心——选好带头人,组织贫困户成立合作社,提供资金、技术、运营支持,帮助合作社在平台开店,先减少中间流通成本,提升贫困户收益,再逐步退出,使其真正自主建立市场竞争力。
有学历、有电商经历、有村基层干部经验的舒跃文和另一位年轻人施进刚,在经过2个多月的学习和考察后,被选为丘北“新农商”机制的带头人,他们带领腻脚乡4个贫困村的141位建档立卡贫困户成立了腻脚乡新农商公司。
这些档卡户无偿成为新农商公司的“股东”,并享有一系列优先条款:新农商公司需优先收购成员村民的农产品,成员则可以任意选择销售对象;公司的所有运营利润,都面向集体“新农商”分红,确保其在收购款的基础上,有更多额外收益;随着公司规模扩大,将逐渐覆盖更多农产品和农副产品,“股东”始终保有均等分红的权利。
舒跃文说,除了提高种植户的收入,还要做出范例给没种植的成员和没加入的群众看,把大家吸引到新农商的新机制中来。
舒跃文告诉记者,按照预期,今年的销售任务可以在春节前完成,之后合作社将给成为股东的建档立卡户分红。从店铺6月份上线至今,不到半年时间,平均每人就可增加300元收入。
“消费扶贫”的可持续路径
“‘多多农园’是拼多多助农经验与创新的落地实践,旨在以连接生产端的最初一公里和消费端的最后一公里为基础,缩减农产品上行成本,帮助农民增收,最终提升农民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和地位”,拼多多新农业事业部高级总监韩东原介绍,年货节是一年消费力最强劲的时间段,平台在做商品流的推荐分发时,会向多多农园倾斜,推动消费扶贫有效落地。
生意红火了,质量也得有保证。在引入雪莲果的云南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文昌看来,产业亟需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粗放式经营所致的亩产值下降。
“雪莲果的需求增长太快,各项标准尚未确立。农户多采用原始的种植 *** ,导致雪莲果废果率高、抵御极端气候和病虫害能力不足,严重影响农民增收。”李文昌表示,目前拼多多已联合云南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发起制定申报雪莲果种植地方/国家行业标准——这也是云南首个由电商平台联合发起的农产品标准,从选择品种、改良土壤,到改进种植方式、提升管护水平,打造一整套标准化体系。
随着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临近,扶贫助农已成为包括企业在内的全社会的共同行动。韩东原告诉记者,从扶贫助农到乡村振兴,“新农商”机制都可以持续发挥作用,关键是探索如何让农人变农商,让农村有现代化企业,“只有激发农户成为产销加工一体化的主体,才能实现人才乡土化、产业持久化、利益农户化”。
作者:张院静
来源:中国扶贫杂志
雪莲果的养护 *** 很重要,田地管理很重要, *** 是非常重要的雪莲果的养护 *** 很重要,田地管理很重要, *** 是非常重要的
果子的外表就像是白薯一样,味道非常的特别,还可以达到缓解便秘的功效,其中果子的味道相信很多人都已经品尝过了,也是很特殊的,非常适合和排骨放在一起。多糖可以降低身体内的一些血糖,所以尤其是老人血糖比较高的时候可以吃一些,还有更好的抗菌作用,可以做成饮料,也可以做成果酒或者是果脯等等也是更多奶粉的原材料,所以说营养成分足以见解了,利用雪莲的叶子还有更好的杀菌和清洁咽喉的作用。
缓苗期一般都不会持续太久,在9~11天左右的时候训练过再定植之后要及时的观察是否已经出现了死苗或者是漏苗的现象,如果要及时的补苗的话,保证田地里面的全苗。在定植之后还要去及时的浇一次苗水,然后半个月送一次提高土壤的温度,还可以拔掉田地内的一些杂草,这样才可以保证幼苗的正常生长。
土一定要保持在半湿润的状态,温度不可以低于15度,让幼苗生长在最适合的环境中。在种植之后一定要做好一切的准备工作,尤其是水的添加工作一定要保证幼苗活了的概率是非常高的,如果遇到了下雨比较多的季节,一定要做好田地内的房水涝工作,及时地挖好排水沟,防止会形成水了积水太多等危害,这样在采摘的时候产量和质量的问题都会受到影响。
一定要做好田地里面的清理草工作,在清理的时候可以适当的使用一些药物,尽量避免使用农药,对于一些生长比较弱的幼苗,使用天然的肥料就可以了,在进入到夏天之后,要即将出现一些徒长枝或者是分枝甚至生长太过于茂密的情况,都要快速的剪切掉,控制好叶子和枝条的成长趋势,否则会很容易影响到果实的发育。因为有太多的侧枝发育会很容易和果实的生长,增强更多的养分,将产量和质量都会同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在培育之后的一个月左右,温度会出现的升高,在这个时候植株的速度是比较快的,对于肥水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变大,所以我们在生长的前期可以加强肥水的管理,根据果实的速度和土的情况等各方面的因素都要及时的添加肥料和水定期一定要把土肥沃一下,保持肥沃的能力,如果遇到了干旱的情况不可以在土壤中漫灌太多的水分,一定要循序渐进,这样对于果实的糖度和质量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生长到后期的时候,逐渐的接近于成熟了,生长的速度也会下降在这个时候,植株的生长重点会从上转到下面,但是我们还要需要保护茎叶的生长,促进果实的膨大。一定要保持土壤中的含水量,不可以太大的漫灌很多的水,可以使用滴灌的方式保持植株的需求量。不过在采收之后的三周应该注意停止水分的灌溉成熟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积水的情况,及时的做好排水工作防止会出现腐烂的情况。
总结:雪莲果的经济价值是比较高的,而且还在随着现在市场不断的扩大和需求量增长有着更加上升的趋势,但是在培育的时候还是会有一定的风险,首先一定要去掌握非常熟悉科技的培育技术,熟悉在不同的实习是哪些疾病和虫子的高发时期,建议想要提高产量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质量的问题,不可以因为产量提高影响到最终质量,在最终出售的时候质量才是最关键的,想要更多的回头客质量好才是硬道理。
雪莲果种植管理出新招,不懂的朋友进来看看,老农经验分享
雪莲果(学名:Smallanthus sonchifolius (Poepp.) H.Rob.)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叫菊薯、雪莲薯、地参果,茎直立,圆形实心,紫红色,丛生,高2-3米。叶对生,宽心脏形,表面粗皱,稍厚,叶长25-30厘米、宽15-20厘米,叶柄长7-12厘米。头状花序簇生于茎顶,花盘3-6,舌状花、黄色。瘦果。须根系,分布于耕层5-30厘米。块根纺锤形。块茎着生于根茎部,不规则形,表皮粉红色。
雪莲果特耐强光,喜中低温,忌涝怕旱。在年均气温18℃以下的地区都能生长。生长适温5-25℃,最适气温10-20℃,相对湿度80-85%。块茎(即种薯)在播种后约2个月萌发,温度高于16℃时,块根开始膨大,20-25℃时进入膨大高峰期。不耐寒,遇霜冻地上茎枯死,块根在0℃以下不易受冻。因此,适宜在低纬度、海拔约1000米、常年云雾缭绕的温凉山区生长。
雪莲果是为块根农作物,露地种植地上部分是由茎、叶、花组成,植株高2米左右,叶片呈为心形,在10月前后茎尖将会开出1到3穗娇艳的太阳花,形似小葵花,每穗5朵,土壤下面是种球以及果实。
一、整地:
选择排灌条件好的农田,沙壤地最为适宜栽种,不能在低洼的土地,按照1米距离进行开沟,均匀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每亩2吨,在土壤表面喷施地果壮蒂灵能够使雪莲果营养运输导管变粗,增加营养成分的输送量,壮苗、壮蒂。之后将土地起垄,之后再中耕时再培土壅高,目的是增加土壤的日温差,促进果实膨大。
二、管理:
在种植后苗高涨到20公分之后主要是浇水保墒,结合锄草壅兜。根垄逐渐提升到30厘米左右时施过基肥之后不需要在施追肥。雪莲果是为无公害绿色食品,栽培时禁止施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可喷施新高脂膜,有效避免地上水分不再蒸发,苗体水分不出现蒸腾,隔绝病虫害,健康成长。
三、整枝:
在雪莲果茎杆长到由1米左右的时候会出现部分的分孽枝,如果肥力比较高、种植密度又是很大,可适当进行修剪。若是地薄或是稀植可免修剪。之后再喷施一次地果壮蒂灵增强果实膨大活力,自我调节营养元素匹配,起到保花、保果、壮果作用。
四、采挖:
地下果实成熟的特征是在10月前后茎尖开出束状小黄花凋谢,在此时就可以采挖,在我国南方可以使其留在地里等到第二年3月随挖随用。在北方应该在上冻之前采挖放到室内或是地窖内贮存。
它长得像红薯,却是“人间仙果”!吃了通便顺畅、血糖降,比梨还多汁雪莲果种植管理出新招,不懂的朋友进来看看,老农经验分享
昨个,暖暖刷朋友圈看见,老家的闺蜜发了1条状态吐槽:想买个红薯回家,没想到被“骗”了!
老实说,要不是暖暖知道它是个水果,没准路过商超,我也会把它当成红薯买回家。
就问,看见下面这张图,您能分辨得出来吗?
这食材虽然长得似红薯,但其实是1种名叫「雪莲果」的水果!
(什么是雪莲果?)
雪莲果又名“亚贡(yacon)”,在西班牙语中意为“神圣之果”,它原产自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
在2004年左右,这雪莲果被引进中国,云南省是比较早开始栽种这种水果的地区。福建、贵州、陕西、湖南、湖北等地也有种植。
它一般会在每年秋季的10月份成熟,一直到在11月中旬都有果实成熟。这段时间,暖粉们如果有遇到这种水果千万别手软,因为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可是有着“人间仙果”的美称!
(雪莲果有什么营养价值?)
①有助于清肠排便
雪莲果含有大量的菊粉,能促进肠道蠕动的有益成分。
菊粉是1种水溶性的膳食纤维,身体摄入这种元素能帮助解决中老年便秘问题。
②热量低不怕胖
雪莲果的热量不高,跟咱日常吃的苹果、梨相差不大、碳水化合物含量更低。而且雪莲果里含水量更丰富,吃着多汁不怕胖,作为白色食材秋天吃它还能滋润肺部!
③ 帮助控血糖
雪莲果里面含有1种带有甜味的果寡糖,咱们身体体却缺乏分解这种糖的酶,所以不能利用它,吃了也不会导致血糖升高。而且果寡糖是一种代糖,不仅能提供甜味,还能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的增生,是对减肥以及糖尿病人很友好的水果。
(红薯VS雪莲果,傻傻分不清楚?)
雪莲果外形上和颜色很像红薯,许多人会认为它是某种红薯品种。
①但实际上雪莲果是菊科植物,而红薯属于旋花科,它俩都不属于同一个科的植物,所以半毛钱关系也没有!
雪莲果
红薯
②从切开的果肉咱也可以看出一些区别来,雪莲果的肉质更加的透明、有点像萝卜片,而红薯的肉质偏橙红色。③而且雪莲果作为水果,比作为蔬菜的红薯,吃着更加的清脆爽口,汁水充盈,有种苹果和梨组合在一起的独特风味。
(如何挑选雪莲果)雪莲果要怎么挑呢?这个问题可难倒了不少人!特别是之前没买过的人,偶然遇到想买回家尝尝鲜,如果没挑好,买回家的果子味道可能会比白开水还淡。看表皮:雪莲果表皮的颜色,颜色越深就越成熟,口感也就越甜。
看大小:挑选雪莲果的时候,尽量挑个头小点的,吃着口感更好。
看果肉:如果能切开一个口看果肉,那么果肉金黄剔透就是好的雪莲果了!
千挑万选的雪莲果带回家后,大家也会愁怎么保存好呢?它保存 *** 也很简单,咱直接照搬红薯的保存 *** ,放在阴凉、干燥处即可。
(暖暖的味道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