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三大战役时间,三战什么时候开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三大战役的时间
三大战役指的是解放战争确定 *** 决定性胜利的三场大战役,其中辽沈战役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淮海战役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
平津战役1948年12月5日至1949年1月31日。
辽沈战役是最早开始的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最为关键的战役。时间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至11月2日结束。辽沈战役共52天,人民 *** 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 *** 精锐部队47.1万余人。
淮海战役是第二个展开的战役,是三大战役中双方兵力投入最多,敌我比例更大,歼敌最多的战役。从1948年11月6日开始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淮海战役人民 *** 经过66天紧张艰苦的战斗,以伤亡11万余人的代价,歼灭 *** 军55.5万人, *** 伤亡官方数字13余万(但是有专家表示实际只多不少)。
平津战役是最后一个战役,战役的胜利让所有国人都看到了 *** 政权即将垮台的事实,从1948年12月5日开始至1949年1月31日结束。平津战役历时64天,人民 *** 伤亡3.9万人, *** 军队52万余人歼灭和改编
二、三大战役的时间顺序分别是什么
1、辽沈战役,1948年9月到11月, *** 70万人,总指挥是林彪,总前委罗荣桓,刘亚楼。国军55万人,总指挥卫立煌,副总指挥廖耀湘,郑洞国。
2、平津战役,1948年11月到1949年1月中旬。 *** 84万人,林彪总指挥,总前委刘亚楼,罗荣桓,聂荣臻。国军60万人,总指挥傅作义。
3、淮海战役,1948年11月到1949年1月中旬。 *** 60万人,总指挥粟裕,总前委刘伯承, *** ,谭震林,陈毅。国军80万人,总指挥刘峙。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无论战争规模还是取得的战果,在中国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在世界战争史上也十分罕见。这三大战役共歼灭 *** 军队154万余人,使 *** 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三大战役的胜利,是 *** 军事思想的伟大胜利。在三大战役中, *** 和中央军委针对东北、华东、华北三个战场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作战方针,全面地运用“十大军事原则”;
把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和夺取城市及地方紧密地结合起来,把集中优势兵力和全部消灭敌军的强大兵团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大规模的运动战、阵地战和城市攻坚战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军事打击与政治争取结合起来。这是 *** 军事思想在实践中的重要发展。
三大战役的胜利,也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各解放区人民以无比巨大的热情,以源源不绝的人力物力给予前线以空前规模的支援。供应前方庞大部队的军需物资,全靠肩挑背负,小车推送。
据统计,仅为支援淮海战役,动员起来的民工累计即达543万人,向前线运送 1460多万斤弹药、9.6亿斤粮食等军需物资。陈毅曾深情并形象地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三大战役
三、三大战役发生的时间、地点、起止时间是什么
4、原因:人民 *** 要横渡长江,进而解放全中国。
5、经过: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西路军三十五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①在我先敌进入预定地区后,以纵队、师(旅)为单位,广泛分兵,分片负责,歼灭敌保安团队,从事发动群众、建立政权等地方工作;待敌重兵将要到达时,即适时集中一部分主力,以应付敌人。
②部分主力从事发动群众,部分主力集中作为机动,掩护地方工作的开展。
③抽调一部分野战部队和干部为骨干,尽快地组建军区和分区武装。组建民兵,以形成地方武装、民兵配合野战军作战的体制。
④在初步展开以后,既要大力巩固已开创的地区,又要视情况继续分遣一部分部队,在更广阔的地域内展开,繁殖游击战争,调动和分散敌人。
⑤在敌人实行重点围攻时,除以少部兵力坚持内线外,主力作更大的分遣,转至敌之侧后广泛活动,以撕破敌人的合围阵势,并在敌人被迫分散时,适时集中兵力,歼灭孤立之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战役
四、三大战役的时间是什么
1、三大战役按照时间的顺序为:辽沈战役之一,淮海战役第二,平津战役第三。
2、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至11月2日结束。
3、淮海战役从1948年11月6日开始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
4、平津战役从1948年12月5日开始至1949年1月31日结束。
5、平津战役采取先打两头,再打中间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断敌退路,全歼平津守敌的战略目的。
6、在平津战役之前,以当时的敌我态势来讲,东北全境已经基本全部解放,第四野战军正在大量入关,平津之敌不可能向北逃窜,而 *** 济南战役,又断了敌南逃之路。因此,对平津守敌而言,只有经由张家口方向西逃,和经塘沽从海上外逃的可能。而采取先打两头,就是切断平津地区傅作义守敌的全部退路,达到对其进行全歼的目的。
五、三大战役的先后顺序
三大战役依次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1948年9月18日第四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东北野战军在林彪、罗荣桓指挥下开始攻锦作战。蒋介石急忙调集华北、山东的一部分兵力组成东进兵团,并以沈阳主要兵力组成西进兵团,两路增援锦州。
10月16日完成对廖兵团的分割包围,经过两日一夜激战,全歼该敌十万人,生俘廖耀湘,东北野战军乘胜追击,于11月2日解放沈阳、营口。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辽沈战役历时52天,歼敌47.2万人,人民 *** 从此在数量上也对 *** 军队有了优势,使中国革命形势发展到一个新的转折点。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 *** 华东、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 *** 军进行的第二个战略性进攻战役。
这次战役,我军参战部队60万人,敌军先后出动兵力80万人,历时65天,共歼敌55.5万余人。
淮海战役使蒋介石在南线战场上的精锐部队被消灭干净,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广大地区,使 *** 反动统治中心南京处于人民 *** 的直接威胁之下。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 *** 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在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对 *** 军队进行的第三个战略性进攻战役,也是战略决战的最后一个大战役。
在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正在胜利发展之际,1948年12月上旬至1949年1月31日,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二、第三兵团共一百万人,联合发动了平津战役。1949年1月31日,傅部移动完毕, *** 进入北平,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平津战役历时64天,共歼灭和改编 *** 军队52万余人,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
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使全国的军事形势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从此,人民 *** 不仅在质上占了优势,而且在数量上也占了优势,辽沈战役的胜利,使得人民 *** 拥有了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为后面两大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沉重打击了 *** 的士气,严重动摇了 *** 上下的独裁梦想。同时,我军的力量大增,士气高涨,大大增强了解放全中国的信心。此次战役的胜利结束,标志着 *** 在长江以北统治的瓦解。为渡江战役的胜利展开打好了基础。
平津战役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尤其是和平解放北平,进一步打击了 *** 的士气,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六、三大战役的时间顺序是
三大战役按照时间的顺序为:辽沈战役之一、淮海战役第二、平津战役第三。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至11月2日结束。淮海战役从1948年11月6日开始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平津战役从1948年12月5日开始至1949年1月31日结束。
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 *** 同国民革命军进行的战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 *** 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
*** 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三大战役的胜利,也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各解放区人民以无比巨大的热情,以源源不绝的人力物力给予前线以空前规模的支援。供应前方庞大部队的军需物资,全靠肩挑背负,小车推送。
据统计,仅为支援淮海战役,动员起来的民工累计即达543万人,向前线运送 1460多万斤弹药、9.6亿斤粮食等军需物资。陈毅曾深情并形象地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关于三大战役时间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