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到,吃青团。 将一缕青色吃进肚子。 今年用麦青汁做青团,喜欢保持到翠绿和淡淡麦青味,就像吃掉了一整个春天。
By 小海撸包日记
用料- 材料A
- 糯米粉 400克
- 粘米粉 40克
- 麦青汁 380克
- 材料B
- 澄粉 90克
- 开水 110克
- 材料C
- 玉米油 20克
- 馅料(咸)
- 咸鸭蛋 8个
- 肉松 160克
- 白芝麻(熟) 适量
- 沙拉 80克
- 馅料(甜)
- 豆沙馅 400克
1、买了新鲜咸鸭蛋,磕出后取出蛋黄后去掉表面薄膜(会腥)喷点白酒,放到烤箱180度上下火烤10分钟
2、将烤熟的蛋黄按压至碎和肉松芝麻沙拉酱混合成团,如果太干可加点玉米油调节
3、处理B材料:开水一边倒入澄粉一边混合搅拌,揉成团盖好放一边; 处理A材料:将粉和麦青汁(预留30克)混合稍微拌匀后加入B材料烫熟的澄粉团
4、比较懒,直接开启厨师机搅拌,没有也可手揉,很快的。最后根据面团实际状态,再加入剩余麦青汁,玉米油加入
5、揉成不硬又不松软状态即可
6、依次揉成每个40g小球
7、盖好防止风干
8、取一个青团皮,手指按压一个洞,再降四周捏薄,放上馅料,在用虎口慢慢向上推起收合
9、大火烧开后放锅里上火蒸11分钟
10、颜色超翠绿
11、趁着有温度在表面刷上一层玉米油,用保鲜膜依次包好
12、晾凉有余温迫不及待吃掉,满满馅料,超满足,表皮Q弹不粘腻
13、来一个红豆,自己炒的红豆馅
小贴士一定预留液体,根据实际面团状态慢慢加麦青汁,面团不硬不软。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清明节快到了,教你用菠菜做青团,软糯香甜有嚼劲,比买的还好吃大家好,这里是【刘一手美食】,关注老刘,每天分享一道好吃又实用的家常菜
1、青团是江南地区一带的传统特色小吃,青色,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或者莲蓉,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
2、 今天老刘就来分享一下“青团”做法,喜欢的朋友可以先收藏,有空自己试一下。
3、下面开始介绍所需要的食材:
菠菜400克、糯米粉500克、红豆沙100克
4、先把洗干净的菠菜放入开水中,烫10秒钟马上捞出
【老刘小贴士】
只用菠菜叶,菠菜茎绿叶素相对比较少,留作它用
5、然后把菠菜叶放入料理机中,打成菠菜汁,打的越细越好,再蹭热把菠菜汁放入糯米粉中,搅拌成面絮,用热的菠菜汁做好的青团更软糯
【老刘小贴士】
给青团染色也可以用艾叶,或者青菜叶都可以
6、然后上手揉成光滑面团,醒20分钟备用
【老刘小贴士】
喜欢吃甜的还可以在糯米粉中放上白糖,因为红豆沙里加了糖,所以我的糯米粉中没有另外加白糖
7、再用手揪下大约15克的面剂子,先用手揉圆后再用手压扁平,取适量红豆沙放在糯米粉皮上,收好口,再搓成圆球状
。
8、再在锅中垫底的烘焙纸上刷上一层食用油,然后把包好的青团整齐的放在烘焙纸上,再把青团上都刷上一层油,盖上锅盖,大火蒸15分钟
9、然后再把每个青团包上保鲜膜,防止青团空气接触干裂。包上保鲜膜,还可以防止吃的时候粘手,而且非常卫生。这样一盘软糯香甜的青团就做好了
10、菠菜有“营养模范生”之称,它富含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K、矿物质(钙质、铁质等)、辅酶Q10等多种营养素
我是老刘,感谢大家对刘一手美食的支持,我们每天都有几道家常菜供大家参考,喜欢做饭的朋友别忘记点点关注,老刘谢谢大家观看
清明节将至,在我国江南一带,人们有明清时节吃“青团”的风俗。青团是什么?它是用青草汁将糯米粉染色,揉成面团之后,再在里面包入甜咸各式馅料,蒸熟之后即可食用。青团是清明时节特有的美食,有着独特的野草香味,一般采用艾草来做,口感会比较浓郁。
其实还有许多野草都可以做青团,口感不输艾草,有一些还是当季特有的野草,过季就没了,清明节可别错过哦!
1、鼠曲草。
鼠曲草是一种野菜,又叫棉菜,在野外很常见,初春季节就冒出头了,没有开花的嫩苗可以采回家当野菜吃。现在天气变暖,鼠曲草已经开出了黄色的花朵,花朵也可以染色,所以在采摘的时候,可以把叶子和花朵一起摘回去。
用鼠曲草做的青团颜色没有艾草那么绿,因为加入了花朵,青团的表面呈现黄绿色,但是味道也很香。鼠曲草具有较好的药用功能,使用率仅次于艾草。
2、草头。
草头其实就是苜蓿,原本是一种牛羊饲料,但在江南地区常当成蔬菜栽培。在上海的各大酒楼餐厅内,草头是一种常见的美食,草头圈子(草头和大肠做的美食)、酒香草头极受食客喜爱。在野外也有不少野生草头,可以摘回来做青团。草头的叶子有三片,开黄色小花,很容易辨认。
城里不方便挖野菜,也可以去菜场购买草头。草头洗干净后用搅拌机打成浆,倒入糯米粉中揉,味道清香,颜色呈淡绿色。
3、浆麦草。
浆麦草和路边的野大麦草很容易混淆,寻找的时候要注意一下,浆麦草贴着地面生长,茎秆比较细,有一点点红色,野大麦草长得有半人高,根茎是中空的,并且种子似穗状。浆麦草不是野菜,只用它的汁液,可以使用榨汁机,也可以直接放入清水中搓揉,最后过滤出青绿色的汁液,加入适量的石灰水可以让颜色更绿。
浆麦草更大的优点是用它做的青团特别绿,抹点食用油会显得绿汪汪的,看着非常有食欲。
其实,南瓜叶、冬瓜叶、丝瓜叶等蔬菜的叶子也可以做青团,在江南,老奶奶们将它们拌石灰粉揉成团,放进瓮里可以保存一整年,随时都能拿出来做青团。
你们吃过青团吗?哪种植物做的青团更好吃呢?欢迎留言说出你的看法!
火成网红的青团,只要这几步就能在家做出来随着清明节气来临,传统小吃青团也到了上市时节。这种深绿色的糯米团子,成了男女老少追逐的新网红。有人为了买青团不惜排队8小时,甚至出现黄牛加价倒卖的情况。别担心,其实青团所需要的原料并不复杂,在家就可以自己上手 *** 。
青团原是寒食节冷食
说到青团,北方的朋友可能会感到有些陌生,但对于南方人来说,它可是从儿时就有的回忆。青团是南方的传统特色小吃,时近清明,江南一带有着食用青团的风俗。
青团也叫青青裹、清明团子、艾米果等,传统上,它用伴有艾草汁的糯米粉包裹馅料制成,外表呈深绿色的可爱团子状,口感清新软糯,不甜不腻,带着独有的香气。
从前,青团是寒食节的传统冷食,寒食节大约在清明节前一二日,人们禁烟火,只吃冷食。大致在唐代,寒食节逐渐并入清明节,但吃冷食的习俗流传下来,青团也成为春天的应季小吃。
自制青团有这几步
江浙一带的传统青团是以豆沙馅为主,而如今青团作为一款网红食品,则要满足各种人的口味需求,以求更广的销路,所以不同口味的青团层出不穷。
蛋黄肉松、豆沙松仁、椰香紫薯、榴莲、芒果等新潮口味的青团不断被推出,不仅如此,有些商家还推出了鲜肉馅儿的咸口青团,满足了食客的需求。
现成的即食青团有很多知名品牌,如杏花楼、沈大成、知味观等江南老牌,但尝够了即食食品的话,你是否好奇青团究竟是如何 *** 的呢?下面就来学习一下传统青团的做法吧。
要 *** 传统青团,一般分为四个步骤。需要的主要原料有艾草、糯米粉、红豆、冰糖、碱面。
1.做青汁
原料:艾草、碱面。
将艾草洗净,放入榨汁机,加适量水,榨出青汁;在锅中加水、加盐,倒入青汁,加一茶匙食用碱面,大火烧开。
2.和面
原料:青汁、糯米粉。
将煮好的青汁趁热倒入糯米粉中,拌匀后揉成面团,再揉成小团;锅中烧开水,放入小团,待到浮起时滤水捞出;然后将煮过的小团揉到面团中。
3.做馅料
原料:红豆、冰糖。
将浸泡一夜的红豆与冰糖放入锅中,等到红豆煮烂,倒入搅拌机打成细沙,然后放入油锅翻炒;炒好放凉后,搓成小团,装入盘中备用。
4.做青团
原料:以上原料加粽叶
从面团中分出小团,放入红豆沙,揉捏封口搓成圆团,然后刷一层油;将粽叶洗净剪成段,铺在蒸锅里,然后放入青团。蒸熟后,趁热再刷上一层油,以避青团变硬。
通过这几步,自制青团就做好啦。
清明节就要来了,作为吃货的你还在等什么?赶快去准备原料,体验一把自制青团的乐趣吧。
新京报记者 李严 实习生 龙嘉祺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编辑 李严 校对 柳宝庆
青团好吃有诀窍,做法和配方全教你,做好翠绿爽口不粘牙,超解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到新历三四月份,清明节前后的时候,在南方大多数地方的野外都会长着这样一种植物,这种植物茎具明显棱条,上部分枝,被白色短绵毛。单叶,互生, 艾叶草 艾叶草 茎中部叶卵状三角形或椭圆形,有柄,羽状深裂,两侧2对裂片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中间又常3裂,裂片边缘均具锯齿,上面暗绿色,密布小腺点,稀被白色柔毛,下面灰绿色,密被白色绒毛;茎顶部叶叶全缘或3裂。头状花序排列成复总状,总苞卵形,密被灰白色丝状茸毛;筒状小花带红色,外层雌性花,内层两性花。在我们这里这种植物被称之为艾草,艾草可入药可食用,据说在古代常用于预防瘟疫,由于它有独特的香味,并且吃了对身体好,所以在很久以前开始,就有人拿了艾叶草来做成各种美食。
在我们这个地方的客家人,也喜欢拿艾草来做成好吃的艾草糍粑,这个艾草糍粑搭配糯米粉,揉成面团,再包上不同的馅料,吃起来有股浓浓的艾草香味,并且香甜可口,这个美食很多地方也有,有些地方也称之为【青团】,很多的朋友吃过一次艾草糍粑,都会喜欢上这个味道,也因此很多人喜欢动手去 *** ,但很多的朋友都做不好,要么做出来颜色不够翠绿,要么做出来软趴趴的,其实只要掌握好技巧和配方,那么你做出来的艾草糍粑就能软硬适中,更加地好吃。这期的美食教程呢,就准备把我们家传了好几代人的艾草糍粑做法,分享给大家,喜欢吃艾草糍粑的朋友们,就赶紧围观吧,喜欢美食的朋友们,也别忘了给我点个关注,我每天都会更新分享不一样的美食教程,相信总有一道会是你想学的菜肴哒!
在开始正式 *** 之前呢,我们首先需要准备以下食材:新鲜采摘的艾草1000克,糯米粉500克,粘米粉50克,花生50克,白糖50克,无铝食用碱1汤匙,食油2小勺
之一步:将新鲜采摘回来的艾草清洗干净,野外生长的泥巴比较多,可以尽量地多清洗几次,洗好之后起锅加入2瓢的清水,在水里加入1汤匙食用碱粉(如果有鱼骨衫的灰水,可以用灰水代替碱粉),再大火煮开,水开之后加入1小勺食油,再将艾草放入锅中,煮至熟透,由于加了食用碱粉,所以艾草很容易就能煮烂,大概煮1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第二步:等艾草煮得差不多时,拿起一片带杆子的,用手指捏一下,如果能够很容易地将艾草捏成泥,就算是煮好了,用漏勺将煮好的艾草捞起来,放到冷水里面快速降温,这样可以保证艾草翠绿的颜色,不会发黑。
第三步:降温后的艾草捞起来,用手把水分稍微地挤干,再转移到大汤盆里面,这时的艾草大概500克的样子,加入500克的糯米粉,再加入50克的粘米粉,这个比例理论上是不需要加水了的,然后搅拌均匀,再起手揉成面团,将艾草和面团融合在一起,最后揉成一个光滑不粘手的面团即可。小提示:加粘米粉主要为了中和一下糯米粉的粘性,成型和口感都会比较好,如果不加做出来的糍粑就会比较软,很容易烂。
第四步:将准备好的花生炒熟,去掉花生皮,再放到保鲜膜里面捣碎,再加入等比例的白糖,搅拌均匀做成花生白糖馅,喜欢其它馅料的朋友,可以根据自己口味更换。
第五步:准备一些大盘子,在上面刷上一层食油防粘,再将揉好的面团取出,放到桌面上,直接揉成长条,再分成均匀大小的小剂子,然后用手捏成一个一个的凹型,中间放上花生芝麻馅,再用虎口法,将馅料包到中间,再揉成圆球,放到刷油的盘子上(家里如果有条件的,可以直接垫上芭蕉叶或者柚子叶),这样我们的糍粑生胚就 *** 完成了,重复操作,直到将所有的食材都做完。
第六步:起蒸锅,等蒸锅上汽之后,将做好的艾草糍粑全部放入蒸锅,盖上盖子,大火蒸10分钟即可。
这样一道做法简单,好吃又解馋的特色小吃【艾草糍粑】就 *** 完成了,喜欢这道美食的朋友们,如果有条件的话,就跟着做来试试看吧,保证这个做法不会让你失望的!
好啦,朋友们!这期的美食教程【艾草糍粑】就分享到这里,如果你在阅读本文教程的过程中,有看不明白的步骤,请在本文下方的留言区给我留言,我看到后会马上给你解答的,如果你有更好的建议,或者更好吃的做法,同样也欢迎你在留言区留言分享!当然了,如果你想学又暂时没时间呢,也可以先收藏起来哦!
我是给你分享美食的天健美食坊,感谢你的阅读,我们下期再见吧!
清明节做“青团”,4种野菜不要错过,美味又营养,附 *** ***导读:清明节到,推荐4种做“青团”的野菜,比艾草还好吃,附 *** ***
4月5日就要迎来清明节了。而在清明节这天就有扫墓、祭祖的习俗。但是去扫墓了可不能空手而去,在国内很多地方都有清明节 *** “青团”的习俗。
青团也叫清明粑粑,有些地方也叫它“清明果”,这可是清明节期间最有代表性的美食了。当然了在南方有些地方也会 *** 粽子,像广西的清明节就有清明节 *** 粽子的习俗。
那你可知道如何 *** 青团吗?又有哪些野菜可以做青团呢?这里小周给大家推荐4种野菜,味道可不比艾草差,美味又有营养,大家可不要错过了。
之一种:浆麦草
在小周的家乡这边,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做青团的野草了。每年到了清明节前夕,很多的老人、小孩子就会去田间地头寻找浆麦草,把它割回家去做青团。而在近几年,不少人还会拿它们到集市去卖,一把卖5元钱,许多城里人购买。
浆麦草是一种非常好辨认的野草,它长得很像野麦子,但是却是贴近地面生长的,并且它的茎干很纤细,只要从这些方面就能区分出来。
清明节期间的浆麦草刚长出来不久,还是非常的鲜嫩,并且汁水很丰富。把它采收回来以后,清洗干净了,放到锅里面加水烫煮,并且加一些食用碱。
这样一会儿功夫这个水就变成绿色的了。捞出来以后,把它过滤一下留下它的绿色汁液,再和适量的米粉拌均匀了,做成饼状蒸熟就可以了。这样做出来的青团,颜色碧绿的,非常有食欲。并且吃起来也有淡淡的青草的香味。
第二种:清明草
清明草的学名叫鼠曲草,有些地方也叫它清明菜,鼠耳草等。它是一种长得矮小,叶子像老鼠的耳朵,上面还有细小绒毛的植物。到了清明节期间,还会开出黄色的小花朵植物。
在南方不少地方,就喜欢用清明草来做青团,这也是它得名“清明菜”的原因。不过,选择清明草做青团,一般都是选择还没有开花的脆嫩的,开花了的就表示已经长老了。
把它的嫩茎叶采摘回去以后,洗干净了捣碎了,剪掉一些渣渣,就可以直接和米粉一起拌匀了,因为它是可以当野菜吃的,所以把清明草捣碎了搅拌均匀了,蒸熟了都是可以吃的。
值得一提的是清明草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这方面要比艾草还要高。
第三种:苎麻叶子
别看苎麻现在是一种野生植物,在过去它却是一种很重要的经济作物。用苎麻的茎皮加工而成的麻线,做的衣服就是麻衣,在过去可是发挥着很重要的价值,因此苎麻也被称为“中国草”。
而且苎麻这种植物全身都是宝,它的茎皮可以纺织麻线,而叶子可以当饲料,也可以做野菜吃,另外它的叶子、根茎都是能入药的。
而苎麻的嫩叶 *** 青团在南方也很盛行,特别是在江南一带,常把它切碎了,然后捣烂了和米粉一起 *** 青团。
相比于用艾草做的青团,苎麻叶子做的青团有种淡淡的清香味。有些人吃不习惯艾草做的青团,但是苎麻叶子却没有异味,关键是它的口感也很柔软。
第四种:桑树叶子
没错,就是大家小时候用来养蚕的桑树叶子。桑树叶子其实不光是可以喂蚕,我们人类也可以吃,它既可以用来泡茶喝,也可以用来炒菜吃,当然了在清明节前后做青团也是不错的。
在清明节前后,桑树叶才刚长出来,非常的脆嫩。而把它采摘回去了,用榨汁机把它打碎成为浆糊状以后,倒入适量的米粉不断地揉搓,搅拌均匀了做成饼状,或者是包子状都可以。
如果爱吃馅的还可以在里面放一些花生、芝麻等馅料。包好了以后放在蒸笼上蒸煮一段时间,香喷喷的青团就做好了。
桑树叶子的营养价值很高,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用它做的青团一点异味都没有,关键是还有健脾胃的作用。
结束语
小周吃过多种野菜做的青团,有艾草做的,也有清明草做的,当然还有浆麦草做的,而经过对比发现还是苎麻叶子做的青团是更好吃的,然后才是浆麦草做的。更好才是艾草做的,因为我实在是吃不习惯艾草的味道。
其实不管是用什么野菜做青团, *** 都是差不多的,就是用野菜粉碎了,然后加入粉料中混合揉均匀,做成饼状。或者是加入一些自己喜欢吃的馅料,比如红豆、芝麻、花生肉松等,包好了以后直接冷水上锅蒸煮了,一般蒸煮上2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如果是加入了馅料的则要多蒸煮一会儿。蒸煮好了,可以先吃一下是不是熟了,然后就可以直接吃了,是不是很简单呢?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在你的家乡都是用什么野菜做青团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这样的#带着美食去踏青#青团(艾草粉版)你吃过吗?
马上就是清明节啦,清明果子做起来吧! 做青团一般会用到糯米粉、粘米粉和澄面,粘米粉可以适当增加青团的硬度,略微中和下糯米粉的软糯,更易成型也略Q(可以全用糯米粉代替),澄面可以改善青团口感,更绵软,回味清新。 这次用了艾草粉,做出来的颜色比艾草汁偏深一些,不过也是好看的祖母绿色。做了颗粒红豆沙咸蛋黄肉松豆沙蛋黄三种馅料,每种都好喜欢,好吃不腻(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馅料做)。 此方可做13个青团。
By 叨叨姐姐
用料- 青团皮:
- 糯米粉 180g
- 粘米粉 20g
- 澄面 30g
- 艾草粉 10g
- 细砂糖 35g
- 猪油 15g
- 开水 50g
- 热水 160-170g(灵活调整)
- 金沙肉松馅
- 咸蛋黄 6个
- 肉松 70g
- 沙拉酱 30g
- 颗粒红豆沙馅(6个)
- 红豆沙 120g
- 蜜红豆 60g
- 豆沙肉松馅(3个)
- 红豆沙 60g
- 金沙肉松 30g
1、咸蛋黄蒸熟碾碎加入到肉松里,加入30g沙拉酱揉成团。
2、红豆沙和蜜红豆以2:1的比例混合均匀。
3、开水加入澄粉里搅拌混合均匀至透明状。
4、艾草粉、细砂糖放入盆中,倒入150-160g热水,搅拌至溶化。
5、加入糯米粉、粘米粉、澄面和猪肉,揉成团盖保鲜膜松弛片刻(湿了加糯米粉,干了加水)。
6、馅料分割成30g一个,揉圆;豆沙肉松馅用豆沙包住肉松揉圆。
7、皮分成35g一个小剂子,包住馅料,揉圆。
8、水开上锅,中大火蒸10-12分钟。
9、趁热刷一层熟植物油。
10、冷却后(还有余温)用保鲜膜包住防止表皮变干。
小贴士1.用热水揉面可以使糯米粉更易成团,而且揉好的面团更具韧性; 2.青团不宜蒸太久,会塌陷,10分钟足够了; 3.做好的青团可以冷藏保存,5天内吃完,也可以冷冻保存,可保存一个月,吃之前加热一下就好了,或者保存生胚,直接蒸熟也是一样的。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江南青团:艾草如何从药材变成食材?农历三月,艾草悄然铺满江南大地。在上巳节和清明节前后,江南各地就会迎来一种以艾草为食材的传统时令糕点——艾青团。艾草是我国一种常见植物,除高寒地区外,城乡之间随处可见。在大部分地区,艾草是被当作一味中药来使用的;在江南,艾草却成了食物。那么,它是如何从药材变成食材的呢?
艾青团
诗经草王
艾草(学名:Artemisia argyi),菊科蒿属植物,又称作香艾、艾蒿、灸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亚洲及欧洲地区。它在中国文化里占有极高的地位,在《诗经》里出现的频率之高,当属罕见。《国风·召南·采苹》描述了少女采摘蘋草、水藻,祭祀祖先等活动:“于以采苹?南涧之滨……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周是一个以种植植物起家的农耕民族,其始祖“后稷”之名源于农耕。召南是周代同姓诸侯召公的封地,以植物祭祀祖先是正常不过的现象。诗中的“苹”是什么植物呢?《尔雅·释草》注释: “苹,藾萧也。”上古常用苹和萧指代艾草。《大雅·生民》也有艾草作为祭祀专用香料的记载,“载谋载惟,取萧祭脂”。
艾草
在上古时期,艾草就被视作一种神圣吉祥的植物。《小雅·鹿鸣》告诉我们,动物吃艾草还是宾客来至的喜庆之兆,“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不仅如此,艾草还登上了朝堂。祝颂诗《小雅·蓼萧》通篇表达了诸侯朝见周王(君子)的祝颂之情。全诗四章,每章都以蓼萧(艾草)和零露(叶上露珠)起兴。《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亦有记载:“国景子相齐侯,赋《蓼萧》。”杜预认为:“《蓼萧》,《诗·小雅》,言太平泽及远,若露之在萧,以喻晋君恩泽及诸侯。”后人就把“蓼萧”指代君王的恩泽。
艾草之所以有这么高的地位,因它是先秦重要的常用药物。《王风·采葛》就是一首讲采药少女故事的诗歌,“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采葛为织布,采萧为祭祀,采艾为治病。《孟子·离娄》载:“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因为《采葛》,艾还被称为“相思草”;“少艾”则当作少女的代名词。艾也被是能使人安宁的药物,《左传·哀公十六年》:“若见君面,是得艾也。”杜预注:“艾,安也。”《庄子·杂篇·让王》有“越人熏之以艾”之句,则是艾灸的最早记录。
艾灸
由于艾草功用繁多,江南很早就有了佩戴艾草辟邪的风俗。西晋义兴阳羡人(今江苏宜兴)周处《风土志》记载了这一风俗,“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戴之”。老虎是百兽之王,人们特意把艾草制老虎的形状来驱除疾病;而艾草的地位在先秦也相当于百草之王。此可谓是两王合璧。
之后,我国南方逐渐形成了上巳节、清明节和端午节佩戴艾草和菖蒲的习俗。明末清初《风月梦》记载:“今日是端阳佳节,扬州风俗八蛮聚齐,两岸游人男男女女,有搀着男孩,有肩着女孩。那些村庄妇女头上带着菖蒲、海艾、石栏花、荞面吊挂,打的黑蜡,搽的铅粉。” 海艾是什么物事呢?这是产自宁波的艾草。为什么扬州人不取本地的艾草,而出高价买宁波的艾草呢?这就要讲到艾草的品级了。
道地艾王
自古以来,中医非常讲究道地药材。道地药材是指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如浙江的贝母,东北的人参。艾草既然是一味中药,当然也得讲究地道不地道。北宋苏颂《图经本草》是最早评定艾草等级的药籍,“艾叶,旧不著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处处有之,以复道者为佳,云此种灸百病尤胜。”书中附有“明州艾叶”图。复道是何地并未有明确说明,但明州即今宁波是很明确的。可以说,艾草最早的道地在宁波。
明州艾叶(海艾)
明代以来有大量的药方要用到海艾。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周定王朱橚是个医药学家。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他与滕硕、刘醇等人编写了我国现存更大的方书《普济方》,里面就记载了海艾作灸的 *** ,“海艾、蛇床子(各半两);木鳖子(二对生用去壳)。上为细末。与艾三味相和匀。作一纸圈。于内可以容熨斗。将药用绵包裹定。安在纸圈内。于脐上。用熨斗熨之。治腰脐坎痛。”陈实功《外科正宗》,也有用海艾记载治疗油风(脱发)的药方,“油风乃血虚不能随气荣养肌肤,故毛发根空,脱落成片,皮肤光亮,痒如虫行,此皆风热乘虚攻注而然。治当神应养真丹服之,外以海艾汤熏洗并效……”
成化年间,官修本草著作《本草品汇精要》官宣了艾草的道地,“道地蕲州(今蕲春县)、明州”。李时珍《本草纲目》对道地药材也有详细的记载:“凡用药必须择土地所宜者,则药力具,用之有据……凡诸草、木、昆虫,产之有地;根、叶、花、实,采之有时。失其地,则性味少异;失其时,则气味不全。”有意思的是,李时珍颇具爱乡意识。他说到“《(名医)别录》曰∶艾叶生田野,三月三日采,曝干。颂曰∶处处有之,以复道及四明者为佳,云此种灸百病尤胜。初春布地生苗,茎类蒿,叶背白,以苗短者为良。三月三日,五月五日,采叶曝干。陈久方可用。时珍曰∶艾叶本草不着土产,但云生田野。宋时以汤阴复道者为佳,四明者图形。近代惟汤阴者谓之北艾;四明者谓之海艾。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为异也。”他首次提出了“蕲艾”的概念,并认为超过了海艾。他还认为《图经本草》中的“复道”是河南汤阴,把汤阴出产的叫北艾。
九尖蕲艾
清初《浙江通志》也把它视作浙江的中药特产,“海艾,《群芳谱》艾,一名医草,一名冰台,一名艾蒿,一名黄草,处处有之。产四明者谓之海艾。”
寒食风物
艾草的影响力逐渐使它在明代取代其他青草,成为寒食青团的原材料。江南吃青团的风俗源于上古的寒食风俗和祭祖风俗。初春时要换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寒食节本在冬至后的105天,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去冬至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清初汤若望的《时宪历》实行后,清明节与三月三寒食节相近,两者风俗逐渐合一。今我国大部分地区已无三月三寒食习俗,但江南、福建等部分地区还保留了吃寒食的习俗。
上海咸蛋黄肉松青团和豆沙青团
青团作为江南寒食的主要糕点,始于宋代,盛行于明清。宋代称粉团,早期辅料并非艾草。明杭州藏书家郎瑛《七修类槁》记载:“古人寒食采杨桐叶,染饭青色以祭,资阳气也,今变而为青白团子,乃此义也。” 清代杭州美食家袁枚《随园食单》也提到:“青糕、青团,捣青草为汁,和粉作粉团,色如碧玉。”在中药里面,艾草资阳气的名声更大,《本草纲日》说:“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艾草本身有祭祀意义,又有资阳的药用,又符合寒食的需求,海艾影响又大。诸多因素使它代替其他食材,成为江南明清以来做寒食的辅料。
由于在清明时令上市,艾青团又被称为“清明果”。青团主食材是糯米粉,辅料为艾草,其工艺和工序并不复杂。先将采摘的艾叶清洗后加水煮开;艾草在开水中焯水,注意焯水时间不宜太长,出锅后马上要冷水冷却;然后拧干水分并剁碎备用。之后,将剁碎的艾草与蒸熟的糯米粉混合,做成呈青绿色的面胚。最后将面胚摘成面团,逐个按扁,包入馅料即可。馅料有豆沙、芝麻混猪油,又有咸菜炒笋片肉丝、马兰或荠菜炒香干等,分别可以满足甜党和咸党的需求。它的吃法也颇具时令色彩,其他传统面食要趁热吃,而它要完全凉下来再吃。
刚出炉的艾青团
艾草面胚还可以做成麻糍。铺上干净的木板,撒上黄色松花粉,将面胚放在上面,用擀面杖碾压成厚约1厘米的长方形面胚。最后,用刀或剪刀将面胚切成长方形的麻糍。
宁波艾青麻糍
除浙北苏南外,其他南方地区也有类似的传统糕点, *** *** 及食用习俗与江南大同小异。浙江衢州和江西、福建用的不是艾草,而是它的近亲鼠麹草。鼠麹草(学名:Gnaphalium affine)是菊科鼠麹草属的一种植物,又名鼠曲、佛耳草、母子草等。细究起来,取鼠曲草做寒食辅料的历史要比艾青早许多,《荆楚岁时记》就记载:“三月三日,是日取鼠曲汁蜜,和粉谓之龙舌袢,以压时气。”这样看来,江南地区以艾草为食材,取代鼠麹草和杨桐叶,很可能是海艾名声在明代盖过鼠曲草的关系。
「吴融微视」时令美食——青团来源:吴江日报-今吴江
摄像 剪辑 李勇杰 | 责编 潘赟 | 编辑 *** 冯秋月
青团是江南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青色,用艾草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或者莲蓉,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
青团是江南人家在清明前后吃的一道传统点心,据考证,青团之称大约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每逢清明几乎都要蒸青团,古时候人们做青团主要用作祭祀,虽然青团流传千百年,外形一直没有变化,但现在它作为祭祀品的功能已日益淡化,而是成了一道时令性很强的小吃。
惊蛰到,教你做时令美食青团,糯糯的外皮,软糯不粘牙明天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了,惊蛰后气候逐渐变暖,万物开始复苏,很多节令美食也要上市了。
惊蛰后,清明节前,老家都有用艾草(也有用蒿草做蒿团)做青团的风俗,这时候的艾特别脆嫩,颜色也非常翠绿。
过去做青团或者蒿团,是为了清明祭祖,而今更多被人用来当作春游小吃。
今天,我就教大家做这道小吃,糯糯的外皮,软糯不粘牙。
用料:
糯米粉,淀粉,粘米粉,青汁,肉松,沙拉酱,油。
做法:
在肉松碗中先加入一大勺量的沙拉酱,搅拌均匀,揉成团。再将揉好的肉松馅分成小剂子,搓成小丸子。
将100g糯米粉、10g淀粉和10g粘米粉倒入大盆中,用筷子将三种粉拌匀。(粘米粉就是我们平时吃饭的大米,将其磨成了粉末。加了粘米粉和淀粉,可以使这个青团皮吃起来软糯却不粘牙。)
把青汁倒入盆中,搅拌均匀,揉成软硬合适的面团。
将揉好的面团搓成长条,切成小块。
取一块面团,搓圆,按出一个窝状,放入肉松馅儿,用糯米团包住肉松馅儿,搓圆。
把青团放在油纸上面,放入蒸锅里蒸10分钟。(如果没有油纸,可以换成粘了水的笼布。)
蒸好以后,在青团表面刷一层薄薄的油,这样青团表面看着油亮亮的,而且拿起来吃的时候也不会粘手。咬一口,清软香甜,回味悠长。
小贴士:
每种糯米粉的吸水性不同,往糯米粉里面加青汁的时候,需要一点点的加,不要一次性加进去。
如果没有青汁,可用新鲜艾草、蒿草、菠菜等绿色食材代替。
可以不用肉松馅儿,也可以换成豆沙馅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