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裁定书生效时间(裁定书超过期限还能上诉吗)-百科-

二审裁定书生效时间(裁定书超过期限还能上诉吗)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1 0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二审裁定书生效时间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裁定书超过期限还能上诉吗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二审裁定生效时间
  2. 二审判决书生效时间
  3. 二审判决生效时间是多长时间
  4. 再审裁定后多少天生效

一、二审裁定生效时间

1、二审裁定自送达之日起生效,除非裁定中另有规定。

2、在二审裁定作出后,法院会按照法定程序将裁定书送达给当事人。送达的方式可以是直接送达、邮寄送达、公告送达等。送达完成后,裁定书即视为已经送达给当事人。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二审裁定自送达之日起生效。也就是说,从当事人收到裁定书之日起,该裁定即产生法律效力。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裁定书中另有规定生效时间,那么生效时间应按照裁定书中的规定执行。

4、二审裁定生效后,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定所确定的义务。如果当事人不履行,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同时,生效的二审裁定也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产生最终的确定效果,当事人不得再就同一事项向法院提起诉讼。

5、二审裁定生效时间是指二审法院作出裁定后,该裁定自送达之日起产生法律效力的时间点。裁定书送达给当事人后,除非裁定中另有规定,否则裁定即产生法律效力。生效后,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定所确定的义务,并接受裁定对权利义务关系的最终确定。

6、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7、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之一审人民法院裁定的上诉案件的处理,一律使用裁定。

8、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之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之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二、二审判决书生效时间

一般情况下,二审判决是生效判决,但是并没有明确具体的生效时间。一审判决通常是从判决送达的那天起,十五天内属于上诉期。过了十五天没有上诉的,那么判决就会生效。但是二审判决作为终审的判决,并不会有上诉期,二审判决什么时候生效没有明文规定。一般对于二审当庭宣判的,应该在十天里送达判决书。

1、民事一审判决书。上诉期间是15天,因此一审判决书的生效时间是在上诉期过了之后,也就是判决的15天以后生效;

2、行政一审判决书。一审判决为收到判决书15日如不上诉,自动生效;

3、刑事一审判决书。一审判决为收到判决书10日内如不上诉,自动生效;

4、二审判决。二审终审制度的意思就是二审就是最后一次审判,二审是没有上诉的。所以,民事、行政和刑事的二审判决书在送达时就生效。

案件经过二审之后,如果二审裁定维护原判决,该二审裁定书就是终审裁定书,送达后就发生了法律效力。该裁定书生效之日,一审判决书的效力即从待定状态转为生效状态,此时一审判决就生效了。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之一百六十四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之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之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三、二审判决生效时间是多长时间

二审判决生效时间是15天的时间,这也就意味着自判决送达之日起15天时间内是当事人可以上诉的期间。如果过了15天,当事人没有提出上诉的话,那么法院的判决就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能再上诉。

一、二审判决生效时间是多长时间?

一、二审判决生效时间是多长时间?

我国法律对一审判决生效很明确,自判决送达之日起,15日内为上诉期,过15日未上诉的判决就生效。而二审判决作为终审判决,并没有上诉期,二审判决何时算生效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也就是人民法院在庭审结束后另定日期宣告判决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但司法实践中,由于地域或时间等原因,定期宣判的,法院并不一定都专门安排开庭宣读裁判文书,而是通知当事人领取判决书或送达当事人。这样就会出现判决书上的日期与送达日期不同,当事人不能同时签收判决书的情况。

目前我国的法律仅规定二审判决是生效判决,并没有明确具体的生效时间。那么在司法实践中,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那么,由于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很容易引起纠纷。应尽快出台司法解释,对二审判决何时生效做出明确的规定,以避免出现争议。一般是以判决书的送达之日起生效的。判决书送达的方式: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转交送达。

司法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形予以分析:

(1)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

(2)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

(3)原判决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

二审裁定书生效时间(裁定书超过期限还能上诉吗)-第1张图片-

(4)第二审法院发现之一审法院的审理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之一百九十一条之规定的诉讼程序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

在当代的社会,对于一审的判决不满意,可以提出上诉,上诉是有上诉期限要求的。我们国家法律当中就明确规定了,对于民事裁定书有十天的上诉期,而民事判决书是15天的上诉期,经过了十天或者是15天,法律文书就发生法律效力。

四、再审裁定后多少天生效

1、如果是一审,从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为上诉期,未上诉的,十五日过后就生效,生效后三日内是对方支付的时间,超过三日,就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了。

2、根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配套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一审民事判决书在生效之前有个上诉期限,为15天,原被告双方自收到判决书之日起15天不提起上诉的,判决书生效。

3、民事一审判决书,在没有人上诉的情况下,在送达签收之日起十五天后生效;二审以及再审判决书,在送达签收之日就生效。

一审刑事案件宣判后,判决书送达当事人的第二日起十日内为上诉期。上诉期内一审判决书的效力待定。上诉期内无上、抗诉情形的,上诉期满后的那一日判决生效。如果上诉期的最后一日为节假日,节假日后的之一日为期满之日。就是说,通常情况下,自判决书送达之日的第二日起数至第十日为上诉期,第十一日为判决书生效之日。如果第十日为节假日,将节假日后的之一日作为第十日,此日后的那一日为判决书生效日期。在上诉期内,当事人上诉或者检察机关抗诉的,一审判决书的效力就始终处于待定状态。

案件经过二审后,如果二审裁定维护原判决,该二审裁定书为终审裁定,送达后即发生法律效力。该裁定生效之日,一审判决书的效力即从待定状态转为生效状态,此时一审判决生效。

第二百一十九条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第二百三十三条第二审的判决、裁定和更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都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调解协议生效的时间,因法院是否 *** 调解书而不同。

首先,关于调解书的生效时间。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一是调解书必须送达双方当事人签收。据此,调解书应当直接送达当事人本人,不适用留置送达和公告送达的方式。

二是调解书必须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才能生效。如果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拒绝签收的,应当视为调解不成立,调解书不发生法律效力。

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案件,人民法院调解时需要确认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承担义务的,应经其同意,调解书也应当同时送达其签收。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在签收调解书前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

其次是记入笔录的调解协议的生效时间。不需要 *** 调解书只记入笔录的调解协议,由双方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者盖章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第二百一十八条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抗诉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再审的裁定;有本法第二百零七条之一项至第五项规定情形之一的,可以交下一级人民法院再审,但经该下一级人民法院再审的除外。

第二百一十九条人民检察院决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调解书提出抗诉的,应当 *** 抗诉书。

第二百二十条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再审时,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席法庭。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裁定书 二审 上诉 生效 期限

上一篇新月的时间 新月是哪一天

下一篇当前分类已是最新一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