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宁夏日报】
9月8日,记者从自治区商务厅了解到,“浪宁夏·品味道”2023宁夏美食文化节系列赛事评选活动资格审核会举行,对报名参加2023宁夏美食文化节宁夏十大头牌菜、宁夏老字号、宁夏味道餐饮体验店等十项赛事的434家餐饮企业参评资格进行了审核,共筛选出213家餐饮企业进入正式评选环节,标志着2023宁夏美食文化节即将进入决赛阶段。
记者了解到,本次资格审核会由活动主办单位代表、宁夏餐饮饭店协会代表、餐饮行业专家,和餐饮名厨代表共4人组成评审团,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照评审标准进行了严格的资格审核。
评审团进行严格资格审核。
2023宁夏美食文化节以“浪宁夏·品味道”为主题,从地域特色、家乡风味、烹饪 *** 、文化传承、营商环境等多维度进行深度挖掘。活动将通过宁夏全羊宴十大名店榜单、宁夏餐饮老字号、“为家乡菜打CALL”宁夏十大头牌菜、“为家乡菜打CALL”宁夏十大好食材、宁夏味道餐饮体验店、宁夏金牌厨师、宁夏金牌服务员、红酒配菜系列菜单、“杞聚宁夏·盛宴八方”宁夏枸杞宴菜单、谁是全区餐饮行业发展环境更优县等系列赛事评选出一批有特色、品质高、口碑好、体验优的代表性餐厅和美食,给予广泛宣传、政策支持及奖励,树立品牌优势,全方位推进宁夏美食文化环境发展,进一步提升宁夏美食文化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活动自启动以来,吸引了全区的餐饮企业、行业从业者、美食爱好者以及美食文化传承人等积极参与,共收到企业类报名商家434家。
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美食文化的盛宴,看哪些美食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宁夏美食的代表,一同见证宁夏美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让“浪宁夏·品味道”2023宁夏美食文化节成为一场难忘的美食盛宴。(宁夏日报记者 杨娟 文/图)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第八届中国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长沙开幕来源:【华声在线】
华声在线9月15日讯(全媒体记者 黄婷婷)第八届中国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简称餐博会)今天在长沙开幕。开幕式上,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视频致辞,省领导谢建辉出席并致辞。
(第八届中国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开幕式现场。组委会供图)
本届餐博会以“促进消费,创新发展”为主题,会期3天。展览规模10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达1800家,展出各类产品超4万件,预计现场逛展观众15万人次。
食餐会设置15大专业展区,展现食品餐饮行业的新技术、新趋势、新业态。“味道湖南”美食品牌展区集中展示湘茶、湘菜、湘酒、湘米等地方特色产品。来自港澳及韩国、泰国、澳大利亚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种美食汇聚长沙,山西、云南、福建等20余个省市区以及湖南省内11个市州组团参展。
(2023“味道湖南”美食季名优食材产销对接会活动现场。组委会供图)
20余场高规格、高质量、高水平的活动将在展会期间亮相。第八届食餐会开幕式暨创新发展大会、第四届中国餐饮数字化发展大会等论坛,汇集行业专家,共议食品餐饮产业的挑战和机遇;第六届中国咖啡师团体锦标赛等赛事轮番上演;2023“味道湖南”美食季名优食材产销对接会等活动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届食餐会组织沃尔玛、盒马鲜生等酒店餐饮、连锁超市、生鲜食品电商平台到会参观采购,促进参展企业与国内客商的交流合作与商贸对接。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餐饮消费持续复苏(经济聚焦·关注服务消费①)来源:【人民网】
服务消费是扩大消费的一大引擎。刚过去的暑期,国内消费市场保持恢复态势,旅游等服务消费回暖,对消费扩大支撑作用明显。
扩大服务消费,促进餐饮、文旅、文娱体育会展消费等持续提振,既能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又能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天起,本版推出“关注服务消费”系列报道,探寻各地创新模式、优化服务、丰富形态的积极做法,以促进消费潜能进一步释放。
——编 者
重庆高新区——
延长消费时段
拓展消费场景
深夜11点,位于重庆高新区虎溪街道的熙街劲烤烧烤店热闹非凡。烤串、烤鱼、啤酒、卤味……餐厅内外的十几张桌子旁坐满了人,顾客们吃得不亦乐乎。
一口气吃完一条烤鱼和几串烤肉,附近居民陈琪倍感满足。她从“重庆熙街”小程序里领取了劲烤烧烤店的五九折折扣券,这单只用花费58元。“吹点晚风、吃点烧烤,多自在。”陈琪说。
作为重庆知名的美食街区之一,熙街“深夜食堂”密集,年均客流量超2000万人次。在持续攀升的客流量推动下,熙街各大饭店营业时间不断延长。重庆熙街营运中心总监顾青云说:“我们在小程序上推出各种促销礼包,按不同时间段提供折扣。”
“今年以来,重庆高新区多措并举推动数字消费,提振餐饮企业信心,对取得重庆地标菜和利用小程序、直播、短视频等平台进行数字化转型的餐饮企业,更高给予100万元专项支持。”重庆高新区改革发展局党组书记林莉介绍。
“我们一方面延长消费时段,另一方面拓展各类消费场景,优化消费体验。”顾青云说,“我们抓住年轻人的消费热点,打造了各种特色活动,包括文化旅游季、艺术生活节、音乐节、购物节等,一个接一个亮相。”
“提起熙街,首先想到的就是丰富多彩的夜间活动。”重庆大学学生王浩正与好友在熙街夜市游览,“我在这里参加过音乐节、美食节、购物节等活动,最近几乎一到周末就和同学相约来逛‘奇遇集市’。”
据悉,截至目前,重庆高新区已在熙街举办“2023慧享科学城·惠购消费节”、毕业季音乐节、街舞大赛等消费促进活动12场。林莉说:“我们正以熙街等地标性夜间经济集聚区为着力点,激发消费市场释放更大活力。”
湖南长沙——
促进业态融合
增加人文内涵
夜幕降临,长沙市民胡先生带着家人,来到人潮涌动的天心区坡子街。逛到街边的长沙中心印象城商场,他们被一支身着汉服、化着古妆的表演队伍吸引。
跟随表演队伍,胡先生和家人乘坐扶梯来到负一层。“月下祠、长乐坊、城南书院等宋代风格的建筑,十分逼真。有意思的是,店员们也都穿着古装和我们打招呼。我们好像穿越到宋代,感受古代夜生活的繁华热闹!”胡先生说。
除了宋韵浓厚的建筑,古风悠悠的表演也吸引了胡先生一家人。看完表演后,意犹未尽的胡先生和家人又来到“潭州市集”,长沙米粉、牛肉饼、炸香肠、捆鸡、小钵子甜酒……众多本地美食琳琅满目,一家人逛得惬意、吃得满足。
据运营方中心印象城工作人员介绍,为打造“潭州市集”,他们还原了宋代的长沙市集场景,并将30多家长沙地道美食引入购物中心。“我们还对非遗文化体验等多种内容进行创新组合,努力将‘潭州市集’打造成新的美食打卡地,吸引更多市民、游客前来体验。”
“潭州市集”自8月开业以来,餐饮门店营业额节节攀升。据运营方介绍,截止到9月10日,市集内的餐饮日均销售额较试营业期间已经增长32%。
除了让消费者品味美食,一些商场街区还打造新颖的情景体验。8月26日晚,在长沙县中茂城南楚特色文化街区,夜色下的“南楚古都”人流如织,舞台剧《西游记》、变脸表演等精彩非凡。
近年来,长沙市推动美食、文化、娱乐等业态融合,积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餐饮消费持续复苏。一些商场、街区主动作为,增加人文内涵,让市民、游客在畅游长沙、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福建三明——
加大扶持力度
引导规范发展
新鲜出炉的柳叶蒸饺,晶莹剔透的扁肉,裹满酱汁的拌面……前不久,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的2023年上海市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上,三明展台吸引了不少客商和市民。
展台体验区,只见工作人员熟练地拆开一包拌面,加入配好的酱料包。5分钟后,一份地道的沙县拌面就端到了前来参观的市民张阿姨手里。“好吃,和我在沙县小吃店里吃的味道一样。”张阿姨品尝完,随即通过商家的线上小程序下单了两包蒸饺、6包拌面。
“小吃菜品很受欢迎,短短两天就卖断了货,这些是刚刚补的货。”沙县双荣食品工作人员介绍。
张阿姨是个深度小吃爱好者,却一度对沙县小吃失去好感。“10家店10个味道,品控实在有待提高。”如今,张阿姨对沙县小吃重拾喜爱,秘诀就在于三明探索的“中央厨房+冷链物流”模式。
近年来,针对沙县小吃产业发展规范化程度低等短板,三明市加大扶持力度,出台多项产业政策,引导小吃产业从门店向上游延伸。通过培育种植基地,建设小吃产业园,鼓励发展“中央厨房+冷链物流”模式,并支持冷链流通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引导门店改造提升,推动小吃产业向标准化、连锁化、产业化、数字化方向转型。
来自沙县的小吃店主尹礼新,20多岁起外出开小吃店,今年3月迎来了自己在上海的第二家门店。过去,尹礼新凌晨4点就要起床打肉馅、包饺子。如今在沙县小吃产业园的标准化工厂内,每天30多万只蒸饺经过新鲜生产、速冻后,通过冷链运至各地的沙县小吃店。
“短短一中午,卖出蒸饺40多屉、扁肉50多碗,高峰时需要排队,一中午营业额2000多元。明年我打算在上海再开一家店!”尹礼新说。
“从支持源头种植基地发展,到推进标准化生产、冷链物流配送,三明以沙县小吃产业促进餐饮业发展,未来还将探索更多新的发展机遇,推动全市餐饮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明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12日 10 版)
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江西省商务厅出台10条措施促进餐饮市场主体做大做强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江西省商务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品牌建设促进餐饮市场主体做大做强的若干措施》,从打造品牌、推动创新、加强保障等方面出台了10条政策措施。
突出政策资金引导。聚焦推广赣菜公共品牌、做强餐饮企业品牌、打造餐饮领军企业和高品质消费场景,从8个方面明确给予8万至100万元资金支持。
突出创新研发支撑。支持餐饮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合作新建赣菜研发平台或创新实验室,单个项目奖励不超过20万元。引导预制菜产业发展,对获评的省级预制菜示范企业给予不超过20万元奖励,对符合条件的新建“中央厨房”项目给予不超过30万元奖励。
突出人才金融支持。依托院校、商协会等,打造赣菜人才培养基地,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构建餐饮企业与金融机构联系合作机制,支持参与“映山红行动”。
突出优化发展环境。建立重点餐饮企业联系机制,打造行业交流合作平台,持续举办赣菜美食文化节、中国米粉节,不断优化餐饮业发展环境。
下一步,江西省商务厅将抓好《若干措施》落地落实,推动江西省餐饮企业规模化、品牌化、连锁化发展,提升餐饮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和产业带动力。
附件:《关于加强品牌建设促进餐饮市场主体做大做强的若干措施》
关于加强品牌建设促进餐饮市场主体做大做强的若干措施
为贯彻落实《江西省打造赣菜品牌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进一步打响赣菜品牌,培育壮大餐饮市场主体,支持餐饮企业规模化、品牌化、连锁化发展,提升餐饮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和产业带动力,更好发挥餐饮业繁荣市场、拉动消费、扩大就业的重要作用。现制定以下措施。
1.推广赣菜公共品牌。设立中国赣菜品牌推广中心,开展赣菜系列宣传推广活动。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认定一批赣菜展示推广中心,对认定的门店一次性给予不超过20万元奖励。支持赣菜品牌连锁企业进5A级景区、高铁站、机场,对符合条件的新设门店一次性给予不超过30万元奖励。
2.做强餐饮企业品牌。支持餐饮企业申报“米其林餐厅”和“黑珍珠餐厅”,对新获评的门店一次性给予不超过30万元奖励。支持餐饮企业申报“老字号”,对新认定的“中华老字号”“江西老字号”企业分别一次性给予16万元、8万元奖励。支持餐饮企业参与中国饭店协会、中国烹饪协会等行业权威机构品牌榜单评选,对新入选的企业一次性给予不超过20万元奖励。
3.打造餐饮领军企业。评选20家省级餐饮龙头企业,对认定的企业加大扶持和宣传推广力度。对在省外新开设5家以上连锁正餐门店且具备一定规模的赣菜企业或在省外新开设20家以上连锁门店的赣菜简餐、江西米粉企业一次性给予总部不超过50万元奖励。
4.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支持餐饮企业加强菜品创新,举办赣菜创新大赛,对入选的年度赣菜创新企业一次性给予5万元奖励。支持餐饮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合作新建赣菜研发平台或创新实验室,单个项目奖励不超过20万元,金额不超过项目投资总费用的50%。
5.加快发展预制菜。将预制菜生产加工项目列入全省重点产业招商目录,引导社会资本布局预制菜产业。鼓励企业建设“中央厨房”,为餐饮企业提供预制菜服务,对符合条件的新建项目一次性给予不超过30万元奖励。评选省级预制菜示范企业,对认定的企业一次性给予不超过20万元奖励。
6.打造高品质消费场景。打造省级高品质美食街区和高品质夜经济街区,对认定的街区一次性给予不超过100万元奖励。鼓励各地发挥文化、生态、产业等优势,打造赣菜(米粉)特色产业聚集区。
7.培养餐饮专业人才。支持赣菜烹饪职业教育,依托院校、商协会等,打造赣菜人才培养基地。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推动产教融合发展。开展餐饮企业品牌运营和烹饪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品牌运营和技艺创新等能力。
8.加大金融支持。构建餐饮企业与金融机构联系合作机制,支持金融机构为餐饮企业提供融资和增信服务。设立赣菜相关产业信贷产品,探索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支持餐饮企业参与“映山红行动”,对股改后在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的企业一次性给予不超过20万元奖励。
9.加强行业交流合作。持续举办赣菜美食文化节、中国米粉节,打造行业交流合作平台,对参展企业免收展位费。支持省内餐饮企业参加全国性食品餐饮类展会。
10.优化餐饮业发展环境。组建赣菜工作专班,建立重点餐饮企业联系机制,及时收集汇总企业诉求和意见建议,加强部门联动,协调解决企业经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实施期为文件印发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相关政策以正式出台的项目申报文件为准,已从其他渠道获得同类型财政资金的不再支持。
本文来自【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唯有美食不可辜负,秀洲餐饮业热气腾腾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久违的“烟火气”正在逐渐回归。唯有美食不可辜负,秀洲餐饮业渐渐复苏,升腾的热气、热闹的吆喝再一次回归到平常生活中。临近春节,年味儿渐浓,家庭聚会、商务宴请等也再次列为市民们的“年度重头戏”。
白墙黛瓦、市河悠悠。今天,记者走进新塍镇的美食街区,各类交杂的美食香扑鼻而来,让人忍不住直咽口水。小吃店里,工作人员正忙碌张罗着烧制美食。虽说这里还没恢复往日的热闹,但打包的顾客还是不少。
“老样子,来一份酱鹅。”“牛杂煲麻烦打包。”……在味德丰总店,窗口已站满了顾客,大家如往常一样,点单美味菜肴。一旁的灶台呲呲呲冒着热气儿,伴随着厨师有节奏地舀勺浇汁,一只只古法酱鹅“釉色”晶莹透亮,散发着浓郁的酱香味。
“前段时间因为工作人员‘阳’,我们总店闭门了5天。元旦前,大家陆陆续续都康复了,这几天生意又恢复往常了,业绩和以往差不多。”味德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顾晓峰表示。
元旦期间,味德丰的“腊味”新年礼盒上架了,礼盒中有香肠、酱肉、咸鸡、咸肉等,年味十足。这段时间,来采购礼盒的顾客不少。“去年买过,家里人很喜欢吃,今年再来囤点货,留着过年吃。”顾客张阿姨手上已拎了不少菜肴,看到礼盒还是忍不住提了一箱。
古朴市井、街头巷尾,一天比一天热闹,熟悉的烟火气正在回归。
昨天下午5时,新塍镇小地方酒店陆续顾客盈门。其后厨忙得热火朝天,切菜、配菜、装盘……将热腾腾的美味菜肴送到餐桌上。“这周开始,我们酒店生意逐步回升,目前上桌率恢复近50%。以聚餐聚会居多,年酒也陆陆续续预定起来了。”酒店老板陈国红告诉记者,小地方酒店已有近20年的历史,往年这个时候,酒店都会接待来自上海、江苏等地慕名而来的食客。目前受疫情影响,还是本地居民居多。
蒸缸羊肉是小地方酒店的特色菜,也是不少食客的必点单品。在后厨,记者看到,厨师一手拿着长勺、一手托着托盘,把焐好的羊肉一块一块盛出锅。蒸腾的热气从缸内直往外涌,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大小均匀的羊肉用稻草捆扎好,色泽亮丽、汤汁淋漓。
“我们家的蒸缸羊肉是靠热气‘焐’出来的,口感酥而不烂、肥而不腻,很受欢迎。天冷了,吃羊肉的人比较多,随着人气回归,我们也要逐步地增加羊的备量。”陈国红说。
“烟火气”在美食中升腾,让商家倍增信心,也让食客寻觅到了快乐源泉。
在位于洪兴路的地锅江湖,顾客络绎不绝,还需等位。大厅里酒香、菜香混杂在一起,加上人们的交谈声、爽朗的笑声,让人重逢久违的幸福感。
家住新城街道的居民叶晓烨和闺蜜看到小红书推荐来此聚餐,几筷菜肴下肚,心中油然而生的快乐。“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这话一点儿也不假。”叶晓烨说。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做餐饮也要讲诚信”来源:【赣南日报】
□见习记者李萌 通讯员陈莉 卢芷莹
今年33岁的巫宝林是南康区横寨乡黄田村家和院农庄的老板,在餐饮行业已打拼十余年。从开始的小饭馆到如今的农庄,他始终坚持诚信经营、热情待客,凭着过硬的菜品质量、贴心的服务和不变的真诚,把餐饮企业办得红红火火、远近闻名。“做人要讲良心,做餐饮也要讲诚信。”这是巫宝林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一直坚守的承诺。
十多年来,巫宝林一直将诚信作为工作的标尺,在做好餐饮服务的同时,对农庄的原料采购、菜品质量、卫生安全等严格把关。为了保证菜品质量,巫宝林所有油品均从正规厂家选购,开具发票或凭证备查;每种肉制品都有3家以上的供货商,采取优中选优的采购模式,一旦质量不过关,马上淘汰;蔬菜尽量购买附近菜农的时令蔬菜,购买菜品时计算好用量,坚持“少买多次”的原则,让顾客吃到新鲜的菜品。
为保证顾客利益,巫宝林认真核算成本,将所有菜品明码标价。由于长期坚持诚信经营,他的农庄在横寨乡甚至南康区内都有良好信誉,在网上也好评如潮。“这个农庄的菜品新鲜、价格公道,我和家人们常常来这里吃饭聚会。”横寨乡一名经常光顾农庄的顾客刘女士说。
巫宝林不仅赢得了顾客的赞誉,也深受员工和供货商的信任。十多年来,他从未拖欠过员工工资,也从未拖欠过一家供货商的货款。在农庄经营困难的时期,许多供货商主动提出让他延迟结算货款,帮他渡过危机。但他仍积极筹措资金,按合同约定按时结账,并足额发放所有员工的工资。如今,农庄的员工从最初的3名增加到现在的12名。
本文来自【赣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定好闹钟!第三波5折餐饮消费券继续开抢!来源:【看余杭】
上周火爆的餐饮消费券你抢到了吗
还有什么比外卖红包来得更实在
本周五来看余杭
领取第三波餐饮消费券
半价吃美食,巨划算
还不快冲冲冲!
划重点!
看余杭APP是本次
同爱亚运“余”你畅享
余杭专属消费券
唯一抢券入口
请提前下载并注册看余杭APP
扫码下载看余杭APP
【活动信息】
9月15日(本周五)上午10点
【发放对象】
杭州区域内市民均可参加
【消券面额】
满32元减16元 5000张
(仅限当期周五使用)
满20元减8元 10000张
(每人两张,有效期7天)
满30元减10元 10000张
(每人两张,有效期7天)
满40元减12元 5000张
(每人两张,有效期7天)
满50元减14元 5000张
(每人两张,有效期7天)
注:本轮消费券累计3.5万张,
同一消费者可领取5种面额的消费券,
最多可领9张。
【抢券步骤】
进入看余杭首页活动
①点击“饿了么”活动入口
(活动入口将提前30分钟放出)
跳转到“饿了么”领券页面
点击领取消费券
②消费者领券成功后
相应消费券会自动入账
可进入“饿了么”APP→我的→红包
或点击支付宝“饿了么”小程序
→我的→红包随时查看
【注意事项】
1、本次消费券仅限外卖(送货上门);
2、可与商家红包叠加使用;
3、红包使用门槛=商品现价+包装费-所有店铺优惠;
4、消费券限指定餐饮商户使用;
5、消费券领取后核销周期为领取后的7天(包括领取当天),其中32元减16元的五折券仅限9月15日(本周五)使用,逾期失效。
本文来自【看余杭】,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打造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机关食堂有硬核妙招来源:【舟山日报-舟山网】
花菜边角料不丢弃,精心 *** 成泡花菜梗,好吃又开胃;还推出小份菜、拼盘菜、组合菜等个性化菜品,营养丰富满足不同需求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机关食堂有硬核妙招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拒绝“舌尖上的浪费”,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在市行政中心主楼食堂,厉行节约有不少硬核妙招,不仅遏制了餐饮浪费,还提升了大家的就餐品质。
“变废为宝”,食材边角料做成可口小菜
前天11点,记者刚到市行政中心主楼食堂,门口“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醒目标语就映入眼中。食堂内,这样的宣传海报、标语随处可见。
走进厨房,后厨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准备菜品。其中,柜子里一个贴着“泡花菜梗”标签的玻璃罐引起了记者的好奇。
“这是利用花菜边角料精心 *** 的。”市行政中心主楼食堂厨师长夏海滨介绍,花菜是食堂饭桌上的“常客”,每天切剩下的花菜边角料没有被丢弃,而是集中起来,倒入白醋、盐、味精、糖等调料,在罐子里腌制两三天,这样就成了泡花菜梗。
“要吃的时候,用菜籽油炒一下,就可以上桌了。”夏海滨说,食堂推出泡花菜梗已经4年了,“味道酸酸甜甜,微辣,很开胃,吃过的人都说好吃。”
妙用“边角料”,让食材的每一部分物尽其用,是该食堂的“绝活”。除了泡花菜梗,食堂后厨人员还用芹菜叶做煎饼,用莴笋叶做冷拌菜,用鮸鱼头做鮸鱼骨酱,用带鱼的头和尾做萝卜丝带鱼羹或炒白菜,用西瓜皮去掉表层皮后炒肉或炒虾仁……
“这些都是我们用边角料精心 *** 的菜品。”夏海滨说,今后将利用食材边角料研发并推广更多菜品。
源头减量,小份菜、拼盘菜量少味道好
中餐时间,到食堂吃饭的人员络绎不绝。“食堂每天的用餐人数约1500人,其中中午有近千人。”市行政中心主楼食堂项目副经理周志芬告诉记者。
记者在打菜窗口看到,当天中午食堂共提供了30余种菜肴,除了大盘菜外,还有小份菜、拼盘菜、组合菜等个性化菜品。
小份菜,顾名思义,每份菜的量较少,装在小盘子里,其中全荤菜卖3元,半荤菜卖2元。
拼盘菜,即每个碟子里放两个菜品,每个菜的量都不多。比如,当天食堂的小份菜有淡菜+滑皮虾、风鳗+风带鱼、鹅肝+鹅肉等,均卖5元一份,相当于出一份的菜钱,吃到两个品种的菜。
组合菜,即一个双格碟里放两个开胃菜,比如,泡花菜梗+油焖笋干、莴苣叶+金针菇、酱萝卜+黑木耳等,它每份的量非常少,所以卖得更便宜,只要1元。
“不管是小份菜,还是拼盘菜、组合菜,菜的量都不大,避免了吃不完浪费,且营养丰富。”周志芬说,“另外,大盘菜盛到最后可能只有半盘,我们会打上别的菜一起打折卖,如果没卖掉,我们就留给员工们自己吃,但不会倒掉。”
中午12点20分,记者在餐盘回收处看到,绝大多数就餐者都实现了“光盘”。
记者还了解到,该食堂还组建了“光盘行动宣传员”队伍,引导就餐者按需取餐、文明就餐,监督提醒浪费行为。同时,实行菜品“末位淘汰制”,每周统计菜品受欢迎情况,对于不受欢迎的菜品,及时作出调整或予以淘汰。今年以来,该食堂日常食材用料同比节约约10%,餐厨垃圾减少15%以上。
本文来自【舟山日报-舟山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晋江聚焦“网红餐饮店”开展餐饮安全专项检查来源:【泉州广电-无线泉州】
近日,晋江市市场监管局联合梅岭街道市场监管所到万达商圈销量大、人气高的“网红餐饮店”开展餐饮安全专项检查。
【点击下方观看视频↓↓】
*视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晋江台:吴军斌
【无线泉州】一审:黄妹月
【无线泉州】二审:蔡友志
【无线泉州】三审:潘海阳 黄佶
本文来自【泉州广电-无线泉州】,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餐饮业回暖 “烟火气”归来来源:【赣南日报】
□记者张惠婷
春节将至,年味越来越浓。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最能体现“烟火气”的餐饮业也逐步回暖。不仅如此,今年赣州市中心城区餐饮市场还呈现不少新变化,省时、便捷、个性化的餐饮服务受到消费者欢迎。
1月15日是农历腊月二十四,小年,不少市民走进饭店寻觅舌尖上的美味。当日下午6时,记者来到赣州市长征大道一家餐饮店,看到二楼大厅有十几台,已经坐满了前来用餐的顾客。服务员佩戴口罩,忙个不停地送餐倒水,琳琅满目的菜品和不时响起的欢声笑语让“烟火气”再次升腾。“小年夜的包间几天前就订满了。”一名服务员告诉记者,一过元旦,亲朋好友邀约聚餐,店里客流明显增多,有时候一晚上翻台几次。
年夜饭预订也进入了倒计时阶段。除了提供常规的堂食年夜饭服务之外,今年有更多饭店酒家推出年夜饭外卖服务,应对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赣州缦廷酒店推出了499元、699元和1399元三种价位的年夜饭外卖套餐,酒店周边5公里范围免费配送到家。预订了699元套餐的王女士告诉记者:“我家有老人小孩不便出门,又想吃点合自己心意的饭菜,就订了一个6人适用的年夜饭外卖套餐。在家里吃年夜饭,更有过年的气氛。”
客家全家福、宁都三杯鸡、红军鸭……位于江南宋城历史文化旅游区的一家连锁餐饮店,1月上旬开始对外销售预制菜。“把产品解冻后放入蒸锅,加热半小时即可食用,色香味俱全,价格适中。”大学生喻小婧通过抖音购买了该店一份预制菜“虔城生煎鸭”,与家人分享客家年味。记者了解到,临近春节,不少餐饮企业创新菜品供应方式,把招牌菜做成了预制菜,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并在口味锁鲜、菜品选择和出餐效率等方面下功夫,受到年轻消费者青睐。
本文来自【赣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