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香薷的植物学特点
1,名称和分类地位
香薷是正式中名,这个名称来源于《名医别录》;别名很多,在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叫水芳花、山苏子;在黑龙江还叫青龙刀香薷;在辽宁叫荆芥、小荆芥、拉拉香、小叶苏子;在河北还叫蜜蜂草、水荆芥、臭香麻、真荆芥;在辽宁、甘肃华池、河北叫臭荆芥;在甘肃成县叫荆芥;在浙江叫边枝花;在广西叫酒饼叶、排香草;在福建叫山苏子、香草、蜜蜂草;在四川叫鱼香草、香茹草、德昌香薷;在云南叫蚂蝗痧、野芝麻、野芭子等;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唇形科香薷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2,分布和生长环境
香薷在我国除了新疆、青海、宁夏不产以外,遍布其他各省区;通常生长在山坡荒地、山谷沟岸、林下、路旁。
3,外形特点
为一年生直立草本,高度30-50公分,有密集的须根;茎通常自中部以上分叉,钝四棱形,表面有槽;
单叶对生,叶片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9公分,基部下延成窄翅,叶边有锯齿,表面绿色,背面浅绿色,两面有稀疏小硬毛,叶柄长0.5-3.5公分;
轮伞花序生长在茎顶部或侧枝端成偏向一侧的假穗状花序;苞片宽卵圆形,绿色或紫色,先端有刺状尖,外面有橙黄色发亮的腺点,内面无毛;花萼钟形,长2毫米左右,外面有短毛和橙色腺点,内面无毛,5裂,下唇2裂比较长;花冠浅蓝紫色,比花萼长很多,檐部二唇形,上唇直立,先端微缺,下唇开展,3裂,中裂片半圆形,侧裂片弧形,雄蕊4个,两长两短,7-9月开花;
小坚果长圆形,长1毫米左右,棕黄色,平滑,10月到第二年1月果实成熟。
二,香薷的主要用途
之一,香薷的全草药用,根据资料记载其味辛,性微温,具有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功效;主要含有挥发油类、黄酮类、香豆素类等有效成分。药用时请遵医嘱。
第二,香薷的嫩叶可作猪饲料用。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供参考。
(图片引自 *** )
冬凌草,见过吗?能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用于咽喉肿痛,蛇虫咬伤冬凌草,见过吗?能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用于咽喉肿痛,蛇虫咬伤
冬凌草
来源产地
《中华本草》
为唇形科植物碎米桠的全草。别名山香草、破血丹、雪花草、野藿香、六月令、山荏、冰凌草生于山坡、灌木丛、林地及路边向阳处。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
性味功效
《中国药典》
苦、甘,微寒。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用于咽喉肿痛,癥瘕痞块,蛇虫咬伤。
《中华本草》
味苦;甘;性微寒。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咽喉肿痛;感冒头痛;气管炎;慢性肝炎;风湿关节痛;蛇虫咬伤。内服:煎汤,30-60g;或泡酒。
归经
归肺、胃、肝经
【用法与用量】
30?60g。外用适量。
【贮藏】
置干燥处。
临床运用
临床上可用于治疗以下多种病症:
1、治疗食管癌、贲门癌、乳腺癌、肝癌等多种恶性肿瘤。
可单用,或配白花蛇舌草、山豆根等同用。亦可对抗癌症放化疗引起的副作用,单用泡水即可。
2、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热咳痰喘、痈疮肿毒、牙痛等
。可单用,或配桔梗、菊花、金银花、黄芩、连翘等同用。
3、治疗气血瘀滞引起的胃脘痛、胁痛
,可配柴胡、白芍等同用。治疗跌打损伤、关节肿痛,可单味煎服或外用(洗、湿敷),也可配桃仁、红花、赤芍等煎服,或泡酒服用。
4、抗老防衰,辅治高血压、高血脂等。多单味用,开水冲泡代茶饮
古书上常常出现荃(quán)、荪(sūn)的字眼,许多字典会干脆利落解释为:香草。
可是,这究竟是指什么香草呢?抑或是泛指所有香草?
带着这种疑惑,苍耳老师只好又: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
总算,《康熙字典》有记载,真好。
针对“荪”的条目写到:“【韵会】陶隐居(陶弘景)云:溪荪,极似石菖蒲,而叶无脊。【集韵】或作?,或作荃。”
所以,荃就是荪,也就是“溪荪”。
可是,这个“溪荪”又是啥呢?
“溪荪”属于鸢(yuān,鸢就是老鹰)尾科,多生长在沼泽地、湿草地,别名“东方鸢尾”。
之所以叫“溪荪”,就是因为它喜湿,甚至可以种在水池里,在小溪边也挺常见。
至于“鸢尾科”,大家看看下面的图片就明白了,因为它整个的花形,很像一只冲天的老鹰,尤其是下坠的三片花瓣和老鹰的尾羽神似。
Alpsdake:https://en. *** .org/wiki/File:Iris_sanguinea.JPG
至于溪荪的花色呢,一般是明艳的蓝色或蓝紫色,异常美丽。另外花香也非常芬芳。
在中华大地,溪荪(荃、荪)历来被认为是一种珍贵的香草,在古典文学中十分常见,比如:
《离骚》云: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jì,疾)怒。”~楚王(这里以香草比楚王)完全不能明察我的一片忠诚啊,反而听信谗言对我发出烈怒。
“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兰花、白芷变得不再芬芳了,而溪荪、蕙兰则化成了白茅。
《九歌》:“薜荔(bìlì,桑科的一种植物,果实可以制凉粉)柏(箔-帘子)兮蕙绸,荪桡(船桨)兮兰旌。”~(湘君的龙舟上)薜荔装饰的帘子、蕙兰点缀的绸帐,荃荪缠绕的船桨,兰花装饰的旗帜。
柳宗元《饮酒》云:“尽醉无复辞,偃(倒)卧有芳荪。”~尽兴喝吧,不要推辞,喝醉了就躺下了睡,正好身旁有芳香的荃荪。
现在,了解荃荪多一点之后,大家读这些古典诗词是不是更有感觉了呢?
katorisi:https://ja. *** .org/wiki/%E3%83%95%E3%82%A1%E3%82%A4%E3%83%AB:Aquatic-plant-garden-ir
最后总结一下:
荃荪是何物?东方鸢尾花。
花形若鹰隼,色香怡人心。
真的了解香草吗?从药店、餐桌到化妆间,你的生活都可以被它覆盖芍药特别迷恋各种香草,药粉们也许还记得,当初我养死了好几盆迷迭香,依然不肯罢手。我就不信了,难道我和香草天生八字不合?
许多妹子喜欢在家养几盆香草,即使没有花朵的繁盛,每天早上闻一闻清香也很惬意。
芍药觉得,香草早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放松、舒缓的心情。如果你还不太了解香草,那看这一篇就够了。
{ 芍药姑娘 Vol.862 }
x
大理香草园
许多姑娘都喜欢香草,因为它们的味道太迷人。但是细聊起来,绝大多数人只知道薄荷能泡茶,薰衣草精油挺好用,似乎并不了解关于香草的更多知识。
比如香草有哪些种类?分别有什么用途和功效?
这次芍药姑娘的花艺游学,我和小伙伴们带着满满的好奇心,来到大理的香草园。在这里,我们之一次亲眼看到香草茂盛生长的样子,还学到许多香草知识,吃了一顿色香味俱全的香草宴……
许多小伙伴说,直到今天才知道,香草远不止薄荷和薰衣草,还有马鞭草、天竺葵、百里香、香茅等等数十个品种,除了泡茶和精油,还能 *** 甜点、烤肉、纯露……香草不再是欧洲贵族的专属,更是平民女孩的心头好物。
薄荷
既然要好好介绍香草,必须从最基础的讲起啦~
薄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香草,犯困时含一颗薄荷糖,让人瞬间清醒;夏天点一杯柠檬水,加几片薄荷叶清新爽口。
其实,薄荷的家族十分庞大,我们常用的薄荷有两种,皱叶留香兰和胡椒薄荷。
怎么区分你吃的是哪种薄荷呢?如果薄荷手感肉肉的、叶片有许多褶皱,薄荷的味道浓烈,那八成是皱叶留兰香没错了。
这种薄荷是云南人民的更爱,无论是炖牛肉汤、炸排骨、煮鸡蛋汤,都会放几片薄荷叶。
至于胡椒薄荷,人如其名,带着一股胡椒的味道,最常见的口香糖和牙膏中的薄荷味,就是胡椒薄荷本尊。
胡椒薄荷还是长痘姑娘的福音。它提取的纯露有消毒抗菌、补水抗痘、收敛毛孔的作用,配合茶树纯露一起用,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痘痘消不下去啦~
薰衣草
薰衣草可是香草界当之无愧的女王。连芍药的直男朋友都知道送女朋友薰衣草精油,可见薰衣草是人见人爱的大明星了。
相信许多小仙女习惯在睡前用一点薰衣草熏香,香甜的味道似乎能进入梦中,让睡眠更加安稳。
芍药还喜欢在空余时泡一杯薰衣草茶,看晒干的小花在水里慢慢舒展开,透明的水渐渐被染成蓝紫色,实在赏心悦目。
偷偷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国内许多所谓薰衣草花海其实是假的,是用柳叶马鞭草冒充的,因为他们长得太像啦,不明真相的群众很容易被迷惑。
薰衣草(左)是穗状花序,狭叶,有芳香。柳叶马鞭草(右)是伞状花序,底部丛生叶,无芳香。
马鞭草表示很委屈,明明我也是一种很优秀的植物,怎么就成冒牌货啦?
柠檬马鞭草
有时候我们路上碰到某个人,看着十分眼熟,却想不起来是谁,植物界也是一样。许多你经常见到的香草,却叫不出名字。柠檬马鞭草就是典型代表。
初见柠檬马鞭草,大概会以为这是路边的野草,其实懂的人知道,它的用途广泛,不比薄荷差呢!
在古罗马时期,马鞭草拥有许多神秘的传说。早期基督教徒相信,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后,是用马鞭草来止血,所以这种植物成为广泛使用的辟邪物。
恰好游学之一天赶上了阴雨绵绵的「鬼节」,摘一束柠檬马鞭草随身携带,走在路上胆子都大了!
有时候工作压力很大,下班后头痛欲裂、身心俱疲,这时候柠檬马鞭草的香气可以治愈你的疲惫,舒缓你的神经,还有帮助睡眠的作用。
你可以准备一个精巧的随身瓶,滴入柠檬马鞭草精油3滴,佛手柑精油5滴,柠檬精油2滴,闻一闻随身瓶,可以缓解压力。
柠檬马鞭草散发着带点花香的柠檬味,相比其他柠檬味香草,它的气味更加细致优雅,不会过于刺鼻,是泡茶的首选,在欧洲有「药草茶女王」的美称。
新鲜柠檬马鞭草泡的茶呈现淡绿色,口感清新柔顺。在阳台上种一盆柠檬马鞭草,摘下3~4片丢进花草茶,中和苦涩的口感,让你的花草生活更加精致。
除了泡茶,柠檬马鞭草做成的饮品也十分清凉解暑。家里招待朋友时,可以DIY一杯柠檬马鞭草汽水,简单易学还能惊艳全场。
在煮沸的糖水中加入适量的马鞭草和蜂蜜,搅拌均匀后滤掉杂质,冷藏2个小时,再加入新鲜柠檬片和苏打水,一杯清爽甜香的柠檬马鞭草汽水就做好啦~
野姜花
林清玄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让更多人记住了野姜花:
在通化市场散步,拥挤的人潮中突然飞出来一股清气,使人心情为之一爽,循香而往,发现有一位卖花老人正在推销从山上采来的野姜花,每一把有五支花,一把10块钱。
我买了十把野姜花,想起这位可爱的老人,心中深埋着一种甜蜜的回忆。
香草园的园长告诉我们,野姜花的花语是「把记忆留给夏天」。芍药在一旁感叹,野姜花太懂我了,这次游学是8月底,站在夏天的尾巴上,总想着给这个夏天留点回忆。
野姜花属于姜科,气味类似栀子花,盛开在8、9月份,总是让人回忆起毕业季。白衣飘飘的日子里,骑着单车飞驰而过,野姜花铺满草坪,那是最令人怀念的时光啊!
当你在打拼的日子里感到疲惫,闻一闻野姜花,回想起纯真的学生时代,不知不觉就放下了心结,放下了执念。
野姜花的惊喜远远不止于此,姑娘们钟爱的大牌香水里,经常有野姜花的成分。当它担当主角时,香味浓郁独特,让人心醉神迷;当它调配其他花香调时,又清新淡雅,润物细无声。
祖马龙推出的一款含有野姜花的香水
野姜花的纯露可用于护肤和内服。含有野姜花成分的面油可以舒缓皮肤干燥,促进新陈代谢,让你的皮肤透亮有光泽。
同时,它可以祛除体内湿寒,口服野姜花纯露,具有一定的暖宫作用。
野姜花的精油也有舒缓、提神的功效,配合 *** 和泡澡,能让你释放一整天的疲惫,在独特的芬芳中找回身体的能量。
百里香
百里香有许多品种,我们在香草园里看到了其中的一种,金边百里香。精巧的椭圆形叶片,镶着一圈金黄色的边,可爱俏皮,辨识度很高。
百里香是一味常见的香料,在西餐中十分常见。在家烤肉炖汤的时候,你可以放中国常见的八角桂皮,也可以放几片百里香,去腥提鲜,增加食物的风味。
中国自古以来也有食用百里香的传统,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味微辛,土人以煮羊肉食,香美。」
罗马战士出征前,肩头会佩戴百里香用于驱毒虫,后来百里香就成为勇气的象征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大医院以百里香作为消毒剂,因为它有防腐抗菌的作用。
百里香精油呈淡黄色,有香甜强劲的药草味,能有效抑制头皮屑和脱发,消炎镇静的功效还可以治疗痤疮等皮肤病。
园长对我们说,百里香有抗抑郁的作用。略带辛香的气味可以振作精神,消除负面情绪。如果你感到心情低落,甚至是有抑郁倾向,可以试试闻百里香,会让你心头的乌云散去。
迷迭香
在花艺游学之一天的行程中,我们在寂照庵偶遇一片茂盛的迷迭香,细雨霏霏中,香气似乎被激发,让人沉醉。
相比百里香,迷迭香的辛辣味道更浓烈,距离很远就能闻到。传说船在大海中迷航时,水手可以循着迷迭香的气味,找到大陆的位置,所以迷迭香被称为「海上的灯塔」。
许多宝宝长期面对电脑手机,经常头疼,或者容易失眠,有点神经衰弱,可以在家放一束迷迭香,它的强烈香气可以 *** 大脑和神经中枢,使人振奋精神,头脑活络,增强记忆力。
在精油领域,迷迭香是百搭神器。无论是薰衣草、百里香、鼠尾草等药草精油,还是柠檬、葡萄柚、佛手柑等柑橘类精油,都可以和迷迭香一起调配,互相衬托。
在传统西餐里,迷迭香常用于烤制鸡肉。浓郁的松木香和草药香,渗透进滑嫩的鸡肉中,提香的同时还能解油腻。
香叶天竺葵
芍药对夏天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花草繁盛,可以大饱眼福,恨是因为蚊虫肆虐,不小心就被咬一身包,实在太气人了!
但机智如我,怎么会任由蚊子宰割呢?在家里摆一盆香叶天竺葵,可恶的蚊子马上远离我啦~
这是因为香叶天竺葵会自然挥发驱蚊物质香茅醛,还带着一点柠檬气味,有驱蚊驱虫,净化空气,抗菌消毒的作用。
近几年,国内流行用香叶天竺葵精油泡澡,旁边放着动听的音乐,可以舒缓身心,用来治疗神经衰弱。
云南生产的香叶天竺葵精油还可以加入甜点、饼干、不冰淇淋中,比起廉价的香精,精油的香气沁人心脾。
柠檬香蜂草
据说有一位116高龄的英国老人John Hussey,长寿的秘诀就是每天饮用三杯柠檬香蜂草茶。当然,香蜂草并没有长生不老那么神奇,但确实对身体益处多多。
经常感冒、免疫力低下的宝宝们,可以尝试多喝一点柠檬香蜂草茶,可以缓解感冒,促进发汗。
它外形普通,香味也不明显,但只要用手指轻轻碾开一片柠檬香蜂草,一股清香就会弥漫开来,香蜂草这才展露出真实的一面。
香蜂草是一种蜜蜂很喜爱的蜜源植物,据说一片园子只要种上一棵香蜂草,就能招蜂引蝶了。
采摘几片新鲜的香蜂草,用开水冲泡,淡绿色的茶水带着柠檬清香,还有消除胀气、缓解疼痛的功效。
除了泡茶喝,柠檬香蜂草还可以切碎拌沙拉,清香的味道让蔬菜水果都变得更可口了。
如果你在野外不小心受伤,或者被蜜蜂蛰了,可以揉碎一些香蜂草,涂抹于伤口,因为香蜂草有止血和止痛的功效。
鼠尾草
刚才说到柳叶马鞭草冒充薰衣草,其实鼠尾草在外形上更接近薰衣草。(薰衣草:求你们放过我吧)
教你们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区别:花梗是绿色的是薰衣草,花梗是紫色的是蓝花鼠尾草。
鼠尾草属于唇形科,在成为观赏性植物前,是历史悠久的药用植物。古代卫生条件比较差,鼠尾草用来清洁伤口、防止细菌侵入,同时对喉咙肿痛和口腔溃疡也有作用。
和迷迭香一样,鼠尾草也可以用来烹饪食物,尤其适合奶制品和油腻的肉类,解腻的效果一级棒。
但有一点要注意,鼠尾草不耐高温,不能长时间煎烤炸煮,在食物快出锅时加一点就可以。
炎炎夏日,心里总是躁动不安,舀一茶匙的晒干的鼠尾草叶片煮沸,再泡上十分钟,一杯清香的鼠尾草茶就做好了,在芬芳中安抚你内心的燥热。
香茅
许多人见过香茅,但并不知道这是一种著名的香草,因为它的样子实在太普通了,和杂草没什么区别。
芍药对香茅最初的印象就源于泰国料理冬阴功,而冬阴功的灵魂就在于香茅,清爽的味道让人食欲大增。
香茅的叶片和根部有不同的用途。新鲜的香茅散发着浓烈的气味,用新鲜的柠檬香茅泡茶喝,清新开胃,适合餐前饮用。
香茅的球根部是气味最浓的地方,切掉这部分,直接扔进汤里咕噜咕噜煮。也可以煮茶喝,喝完胃里暖暖的。
香茅精油有抗菌杀毒、驱除蚊虫的作用,还可以缓解压力,清醒大脑,提升注意力。在办工作前放一瓶香茅精油,不仅可以保护你远离蚊虫,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加入香茅精油的护肤品也是女生的保养圣品,富含维生素C,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面色苍白和暗黄。
在这次大理游学中,芍药特意给大家安排了一顿香草晚宴,我们有幸吃到各种香草 *** 的芳香料理,其中就有香茅和迷迭香的身影。
香茅在肋骨上缠绕几圈,切碎洒在鱼肉上,佐以秋葵、菌菇、茉莉花,草木香和肉香完美融合,仿佛把香草园的精华吃进胃里,实在太满足了!
摄影师 *** 姐忙着吃美食,芍药只好自己拍了……虽然看着黑乎乎的一团,但味道超棒!
最开心的是,这次晚宴是我们亲手布置的,铺上白色桌布,粉红色系的桌花是我们亲手设计的插花,椅背上挂着我们自己 *** 的花环,最后摆上蜡烛和熏香,一场花与梦的烛光晚宴就准备好啦~
许多宝宝担心香草养不活,其实它们的气味自带驱害虫的功能,不用担心病虫害,只要气候合适,即使手残的你也能拥有一盆香草~
每个姑娘都能在香草里找到乐趣。喜欢花草的姑娘,香草环绕的生活让你每天心情舒畅;喜欢喝茶的姑娘,在香草泡的茶里品出一份淡然清新;
热爱烹饪的姑娘,香草的加入让你的料理充满异域风情;喜欢保养的姑娘,香草的精油和纯露让你变身精致的小仙女。
香草实在是神奇的植物,
不用花大钱,不用费很多力气,
你就能在其中找到乐趣,
简直是大自然赐予人类更好的礼物。
希望每个姑娘都能拥有一株香草,
让生活被芬芳浸润,
每一天都能在愉悦中醒来。
END
文中图片来自视觉中国,已购买版权
如果你喜欢这篇内容,欢迎转发朋友圈
转载请到后台回复【转载】,按要求操作
诗经图解·草【荇菜】 xìng cài
- 释名
即荇菜。多年生草本,生于淡水湖泊或池沼中。茎细长,叶对生,椭圆形,表面绿色,背面紫色,漂浮水上。根生水底。夏季开花,黄色。嫩叶可食。叶及根皆可入药,有解热利尿之功。亦可作饲料或绿肥。 - 诗句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国风·周南 关雎
【葛】
- 释名
茎可编篮做绳,纤维可织葛布。根可提制淀粉,又供药用。《玉篇》蔓草也。《易·困卦》困于葛藟。《注》引蔓缠绕之草。《埤雅》瓜葛皆延蔓相及,故属之绵远者取譬瓜葛。《蔡邕·独断》凡与先帝、先后有瓜葛者,皆会尚书官属陛西除下。 - 诗句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葛覃南有樛木,葛藟累之。 樛木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 旄丘绵绵葛藟,在河之浒。 葛藟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采葛葛屦五两,冠緌双止。 南山纠纠葛屦,可以履霜。 国风·魏风 葛屦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葛生纠纠葛屦,可以履霜。 大东莫莫葛藟,施于条枚。 旱麓
【卷耳】 【芣苢】 fú yǐ
- 释名
卷耳,菊科植物,又称“苍耳”或“枲耳”。《诗·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毛 传:“卷耳,苓耳也。” 朱熹 集传:“卷耳,枲耳。叶如鼠耳,丛生如盘。”
芣苢,亦作“ 芣苡 ”。即车前草。《诗·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郑玄 笺:“芣苢,马舄。马舄,车前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车前》:“当道、芣苡、马舄。” - 诗句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卷耳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芣苢
【蒌】 lóu 【蘩】 fán
- 释名
蒌,《玉篇》蒿属。《尔雅·释草》购,蔏蒌。《诗·周南》言刈其蒌。《疏》叶似艾,正月根芽生,茎正白,生食之脆美。《楚辞·大招》吴酸蒿蒌,不沾薄只。《注》言爚蒌蒿以为齑也。
蘩,《玉篇》白蒿也。《尔雅·释草》蘩,皤蒿。《韵会》陆玑曰:春始生香,美可蒸食,秋名曰蒿,可以为菹。《诗·周南》于以采蘩。又《豳风》采蘩祁祁。《传》蘩所以生蚕。《正字通》蚕未出,煮蘩以沃之,则易出。 - 诗句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汉广于以采蘩,于沼于沚。 采蘩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国风·豳风 七月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出车
【蕨】 【薇】
- 释名
蕨,《玉篇》菜也。《尔雅·释草》蕨,虌。《郭注》初生无叶可食。《诗·召南》言采其蕨。《疏》周秦曰:蕨,齐鲁曰鳖,俗云其初生似鳖脚,故名。《埤雅》蕨初生,状如雀足之拳,又如人足之蹶,故名焉。
薇,《玉篇》菜也。《说文》似藿菜之微者也。花紫红色,结寸许长扁荚,中有种子五六粒,可吃。又名“野豌豆”。 - 诗句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草虫山有蕨薇,隰有杞桋。 四月陟彼南山,言采其薇。 草虫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采薇
【蘋】 【藻】
- 释名
蘋,《说文》本作。大萍也。《尔雅·释草》萍蓱,其大者蘋。《本草集解》四叶合成一叶,如田字者,蘋也。《诗·召南》于以采蘋。《传》古之将嫁女者,必先礼之于宗室,牲用鱼,芼之以蘋藻。《笺》蘋之言宾也。《释文》韩诗云:沈者曰蘋。《吕氏春秋》菜之美者,昆崙之蘋。《尔雅翼》蘋似槐叶,而连生浅水中,五月有华白色,故谓之白蘋。《楚辞·九章》登白蘋兮骋望。
藻,《说文》水草也。《诗·召南》于以采藻。《笺》藻之言澡也。《陆玑云》生水底。《本草纲目·草八·水藻》:“水藻,叶长二三寸,两两对生,即马藻也。”《班固·东都赋》铺鸿藻。《注》《孔安国·尚书传》曰:藻,水草之有文者,以喻文焉。 - 诗句于以采蘋,南涧之滨。 采蘋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采蘋鱼在在藻,有颁其首。 小雅·鱼藻之什 鱼藻思乐泮水,薄采其藻。 泮水
【白茅】
- 释名
亦作“ 白茆 ”。植物名。多年生草本,花穗上密生白色柔毛,故名。古代常用以包裹祭品及分封诸侯,象徵土地所在方位之土。《易·大过》:“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孔颖达 疏:“洁白之茅。”《诗·召南·野有死麇》:“野有死麇,白茅包之。” 高亨 注:“白茅,一种草,洁白柔滑,古人常用它包裹肉类。” 汉 潘勖 《册魏公九锡文》:“锡君玄土,苴以白茅。” 唐 岑参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诗:“长风吹白茆,野火烧枯桑。”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白茅》:“茅有白茅、菅茅、黄茅、香茅、芭茅数种,叶皆相似。白茅短小,三四月开白花成穗,结细实,其根甚长,白软如筋而有节,味甘,俗呼丝茅,可以苫盖及供祭祀苞苴之用。” - 诗句野有死麇,白茅包之。 野有死麇白华菅兮,白茅束兮。 白华
【葭】
- 释名
《说文》苇之未秀者。《广韵》芦也。《尔雅·释草》葭,华。《注》即今芦也。《诗·召南》彼茁者葭。 - 诗句彼茁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驺虞。 驺虞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 硕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
【蓬】
- 释名
蓬蒿。《诗·召南》彼茁者蓬。《荀子·劝学篇》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礼·内则注》蓬,禦乱之草。 - 诗句彼茁者蓬,壹发五豵,于嗟乎驺虞。 驺虞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伯兮
【匏】 páo
- 释名
《说文》瓠也。从夸,包声。取其可包藏物也。《诗·邶风》匏有苦叶。《注》陆佃曰:短颈大腹曰匏。《陆玑诗疏》匏叶少时可为羹。又可淹煮,至八月叶即苦。《严粲·诗缉》匏经霜叶枯落,乾之腰以度水。《鲁语》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又《尔雅翼》匏在八音之一,笙十三簧,竽三十六簧,皆列管匏内,施簧管端。又以为饮器。《诗·大雅》酌之用匏。《礼·郊特牲》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 - 诗句匏有苦叶,济有深涉。 匏有苦叶执豕于牢,酌之用匏。 公刘
【葑】 fēng
- 释名
菜名。《韵会》蕦苁也。《诗·邶风》采葑采菲,无以 *** 。《传》葑,须也。《疏》《释草》云:须,葑苁。《坊记》注云:葑,蔓菁也。《方言》云:葑荛,芜菁也。陈楚谓之葑,齐鲁谓之荛,关西谓之芜菁,赵魏之部谓之大芥。 - 诗句采葑采菲,无以 *** 。 谷风爰采葑矣,沬之东矣。 桑中采葑采葑,首阳之东。 采苓
【荼】 tú
- 释名
《诗·邶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传》荼,苦菜也。《大雅》周原膴膴,菫荼如饴。《尔雅·释草》荼,苦菜。《疏》一名荼草,一名选,一名游冬。叶似苦苣而细,断之白汁,花黄似菊。 - 诗句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谷风出其闉阇,有女如荼。 出其东门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国风·豳风 七月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 鸱鸮周原膴膴,菫荼如饴。 绵民之贪乱,宁为荼毒。 桑柔其笠伊纠,其镈斯赵,以薅荼蓼。 良耜
【荠】 jì
- 释名
甘菜。《诗·邶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董仲舒·雨雹对》荠麦始生,由阳升也。 - 诗句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谷风
【苓】 líng
- 释名
苓,大苦也。《本草》云:“甘草。” 蔓延生。叶似荷,青黄。其茎赤,有节,节有枝相当。或云苓似地黄。 - 诗句山有榛,隰有苓。 简兮采苓采苓,首阳之巅。 采苓
【麦】 【虻】 méng
- 释名
麦,《说文》麦,芒谷,秋种厚薶麦金也。金王而生,火王而死。《礼·月令》孟夏麦秋至。《蔡邕》曰百谷各以初生为春,熟为秋。麦以初夏熟,故四月于麦为秋。又《前汉·武帝纪》劝民种宿麦。《注》师古曰:岁冬种之,经岁乃熟,故云宿麦。
虻,与莔通,贝母也。叶子长形,似韭,又似括楼而细小,花黄绿色,下垂像钟。其子在根下,如芋子正白。鳞茎入药有止咳祛痰等作用。 - 诗句爰采麦矣,沬之北矣。 桑中我行其野,芃芃其麦。 载驰丘中有麦,彼留子国。 丘中有麻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硕鼠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国风·豳风 七月麻麦幪幪,瓜瓞唪唪。 大雅·生民之什 生民降之百福,黍稷重穋,稙稚菽麦。 閟宫陟彼阿丘,言采其虻。 载驰
【绿竹】
- 释名
菉草与萹竹。《诗·卫风·淇奥》:“瞻彼 淇 奥,绿竹猗猗。” 毛 传:“绿,王刍也;竹,萹竹也。” 陈奂 传疏:“《唐本草》旧注云:‘荩草,俗名菉蓐草。《尔雅》所谓王刍者也。’……竹,《尔雅》亦作竹,传云萹竹,《尔雅》作萹蓄。”按, 三国 吴 陆玑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以为一物, 宋 朱熹 《诗集传》从之,训为绿色之竹。 - 诗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国风·卫风 淇奥
【芄兰】 wán lán 【苇】
- 释名
芄兰,又名萝藦。多年生蔓草。茎叶长卵形而尖。夏开白花,有紫红色斑点。结子荚形如羊角,霜后枯裂,种子上端具白色丝状毛。茎、叶和种子皆可入药。《诗·卫风·芄兰》:“芄兰之支,童子佩觿。” 毛 传:“芄兰,草也。” 郑玄 笺:“芄兰柔弱,恒蔓延于地,有所缘则起。” 陆玑 疏:“一名萝藦。 幽州 人谓之雀瓢。”
苇,《说文》大葭也。《诗·卫风》一苇杭之。《风俗通》除夕饰桃人,垂苇交,画虎于门。《后汉·袁闳传》为沛相,乘苇车。 - 诗句芄兰之支,童子佩觿。 芄兰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河广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国风·豳风 七月有漼者渊,萑苇淠淠。 小弁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 行苇
【谖】 xuān
- 释名
谖草,即萱草。谖,通“萱”。俗称金针菜、黄花菜、多年生宿根草本,其根肥大。叶丛生,狭长,背面有棱脊。花漏斗状,橘黄色或桔红色,无香气,可作蔬菜,或供观赏。根可入药。古人以为种植此草,可以使人忘忧,因称忘忧草。 - 诗句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伯兮
【黍】 【稷】 jì
- 释名
黍,《说文》禾属而黏者也。以大暑而种,故谓之黍,从禾,雨省声。孔子曰:黍可为酒,禾入水也。《字汇》粟属。苗似芦,高丈馀,穗黑色,实圆重,土宜高燥。《诗缉》黍有二种,黏者为秫,可以酿酒。不黏者为黍,如稻之有粳糯也。《尔雅翼》黍,大体似稷,故古人并言黍稷,今人谓黍为黍穄。《礼·曲礼》凡祭宗庙之礼,黍曰芗合。
稷,《说文》斋也。五谷之长。《徐》曰案本草,稷即穄,一名粢。楚人谓之稷,关中谓之穈,其米为黄米。《通志》稷苗穗似芦,而米可食。《月令章句》稷,秋种夏熟,历四时,备阴阳,谷之贵者。《诗·王风》彼稷之苗。《礼·曲礼》稷曰明粢。 - 诗句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国风·王风 黍离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硕鼠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 鸨羽芃芃黍苗,阴雨膏之。 下泉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国风·豳风 七月昔我往矣,黍稷方华。 出车黄鸟黄鸟,无集于栩,无啄我黍。 黄鸟自昔何为,我蓺黍稷。 楚茨疆埸翼翼,黍稷彧彧。 信南山今适南亩,或耘或耔,黍稷薿薿。 小雅·甫田之什 甫田来方禋祀,以其骍黑,与其黍稷。 大田芃芃黍苗,阴雨膏之。 黍苗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 丰年或来瞻女,载筐及筥,其饟伊黍。 良耜降之百福,黍稷重穋,稙稚菽麦。 閟宫
【蒲】
- 释名
水草,可以为席。《礼·玉藻》连用汤履蒲席。《释名》蒲,草也。《周礼·天官·醢人》深蒲。《诗·大雅》维笋及蒲。《后汉·刘宽传》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 - 诗句扬之水,不流束蒲。 扬之水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泽陂鱼在在藻,依于其蒲。 小雅·鱼藻之什 鱼藻其蔌维何,维笋及蒲。 韩奕
【蓷】 tuī 【萧】
- 释名
蓷,《说文》萑也。《尔雅·释草》萑蓷。《注》今茺蔚也。又名益母。《本草纲目·草四·茺蔚》:“此草及子皆充盛密蔚,故名茺蔚。其功宜于妇人及明目益精,故有益母、益明之称。
萧,艾蒿也。《诗·王风》彼采萧兮。《疏》今人所谓荻蒿者是也。《礼·郊特牲》萧合黍稷,臭阳达于墙屋。 - 诗句中谷有蓷,暵其乾矣。 中谷有蓷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采葛洌彼下泉,浸彼苞萧。 下泉蓼彼萧斯,零露湑兮。 蓼萧岁聿云莫,采萧穫菽。 小明载谋载惟,取萧祭脂,取羝以軷;载燔载烈,以兴嗣岁。 大雅·生民之什 生民
【艾】
- 释名
《玉篇》萧也。《诗·王风》彼采艾兮。《传》艾,所以疗疾。《急就篇注》艾,一名冰台,一名医草。《博物志》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得火,故号冰台。《本草注》医家用灸百病,故曰灸草。 - 诗句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采葛
【麻】
- 释名
《玉篇》枲属也。皮绩为布,子可食。《尔雅·释草》枲麻。《疏》麻,一名枲。禹贡青州云:厥贡岱畎丝枲是也。《礼·内则》女子执麻枲学女事,以共衣服。 - 诗句丘中有麻,彼留子嗟。 丘中有麻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 南山不绩其麻,市也婆娑。 东门之枌东门之池,可以沤麻。 东门之池蜉蝣掘阅,麻衣如雪。 国风·曹风 蜉蝣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国风·豳风 七月麻麦幪幪,瓜瓞唪唪。 大雅·生民之什 生民
【舜】
- 释名
《说文》草也。楚谓之葍,秦谓之藑,蔓地连华。又《诗·郑风》有女同车,颜如舜华。《传》舜,木槿也。 - 诗句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有女同车
【荷华】
- 释名
莲的花。夏天开放,为红色或白色,有清香。《尔雅·释草》荷,芙渠。《注》别名芙蓉,江东人呼荷。 - 诗句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山有扶苏
【龙】
- 释名
草名。《诗·郑风》隰有游龙。《陆玑·草木疏》一名马蓼,生水泽中,今人谓之小荭草。初夏开花成穗,略带红色。又称大蓼。 《本草纲目·草五·马蓼》:“凡物大者,皆以马名之,俗呼大蓼是也。高四五尺,有大小二种。” - 诗句山有桥松,隰有游龙。 山有扶苏
【茹藘】 rú lǘ 【蕳】 jiān
- 释名
茹藘,即茜草。其根可作绛红色染料。《诗·郑风·东门之墠》:“东门之墠,茹藘在阪。” 毛 传:“茹藘,茅蒐也。” 孔颖达 疏引 李巡 曰:“茅蒐,一名茜,可以染绛。”
又可指茹藘所染之绛红色。《诗·郑风·出其东门》:“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毛 传:“茹藘,茅蒐之染女服也。”
蕳,《诗·郑风》士与女方秉蕳兮。《传》蕳,兰也。《尔雅翼》蕳草,大都似泽兰。《盛弘之·荆州记》都梁县有山,山下有水清泚,其中生兰草,名都梁香,因山为号。其物可杀虫,毒除不祥。故郑人方春三月,于溱洧之上,士女相与秉蕳而祓除。 - 诗句东门之墠,茹藘在阪。 东门之墠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出其东门士与女,方秉蕳兮。 溱洧彼泽之陂,有蒲与蕳。 泽陂
【勺药】
- 释名
即芍药。古人离别常用以相赠。《诗·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毛 传:“勺药,香草。” 陆德明 释文:“芍药,香草也。《韩诗》云:‘离草也。’” - 诗句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洧
【莠】 yǒu
- 释名
即“狗尾草” 。一年生草本植物,样子很像谷子。《诗·齐风》无田甫田,维莠骄骄。《孟子》恶莠恐其乱苗也。《赵注》莠之茎叶似苗。《鲁语》马饩不过稂莠。《注》莠草似稷而无实。 - 诗句无田甫田,维莠骄骄。 甫田既方既皂,既坚既好,不稂不莠。 大田
【藚】 xù
- 释名
《说文》水舄也。《尔雅·释草》藚,牛唇。《诗·魏风》彼汾一曲,言采其藚。《疏》今泽泻也。 - 诗句彼汾一曲,言采其藚。 汾沮洳
【稻】 【粱】
- 释名
稻,《说文》稌也。《韵会》有芒谷,即今南方所食之米,水生而色白者。《礼·曲礼》凡祭宗庙之礼,稻曰嘉蔬。《诗·豳风》十月穫稻。《周礼·地官·稻人》掌稼下地。《疏》以下田种稻,故云稼下地。《史记·夏本纪》禹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尔雅翼》稻,米粒如霜,性尤宜水,一名稌。然有黏,有不黏,今人以黏为糯,不黏为粳。又有一种曰籼,比于粳小,而尤不黏,其种甚早,今人号籼为早稻,粳为晚稻。《六书故》稻性宜水,亦有同类而陆种者,谓之陆稻。记曰:煎醢加于陆稻上,今谓之旱棱。南方自六月至九月穫,北方地寒,十月乃穫。
粱,《说文》米名也。《篇海》似粟而大,有黄青白三种,又有赤黑色者。《韵会小补》粱,粟类,米之善者,五谷之长,今人多种粟而少种粱,以其损地力而收穫少也。《尔雅·释草注》虋,赤粱粟。芑,白粱粟。《周礼·天官》犬宜粱。《疏》犬味酸而温,粱米味甘而微寒,气味相成,故云犬宜粱。《广志》有具粱、解粱,有辽东赤粱。《本草》白粱味甘,微寒,无毒,主除热益气,有襄阳竹根者更佳。黄粱出青、冀。《杜甫·赠卫八处士诗》夜雨剪春韭,新炊閒黄粱。《注》《本草》香美逾诸粱,俗呼竹根黄。 - 诗句王事靡盬,不能蓺稻粱。 鸨羽十月穫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国风·豳风 七月黍稷稻粱,农夫之庆。 小雅·甫田之什 甫田滮池北流,浸彼稻田。 白华有稷有黍,有稻有秬。 閟宫黄鸟黄鸟,无集于桑,无啄我粱。 黄鸟
【蔹】 liǎn
- 释名
蔓草。五月开花,七月结球形浆果,根入药。《诗·唐风》葛生蒙楚,蔹蔓于野。《疏》蔹似括楼,叶盛而细。 - 诗句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葛生
【荍】 qiáo
- 释名
《诗·陈风》视尔如荍。《传》荍,芘芣也。《疏》一名蚍。陆疏:似芜菁,华紫绿色,可食,微苦。《尔雅翼》一名锦葵花。 - 诗句视尔如荍,贻我握椒。 东门之枌
【纻】 zhù
- 释名
《说文》苘属。细者为絟,粗者为纻。《急就篇注》纻,织纻为布,及疏之属也。《书·禹贡》厥贡漆枲絺纻。《诗·陈风》可以沤纻。《陆玑疏》纻,亦麻也。《周礼·天官·典枲》掌布缌缕纻之麻草之物。《注》白而细疏曰纻。《左传·襄二十九年》子产献纻衣焉。《注》郑地贵纻。《史记·司马相如传》揄纻缟。《注》纻,织纻也。 - 诗句东门之池,可以沤纻。 东门之池
【菅】 jiān
- 释名
《玉篇》茅属也。《诗·小雅》白华菅兮。《疏》已沤为菅。《左传·昭二十年》无弃菅蒯。《注》菅似茅,滑泽无毛,筋宜为索,沤与曝尤善。 - 诗句东门之池,可以沤菅。 东门之池白华菅兮,白茅束兮。 白华
【旨鹝】 zhǐ yì 【旨苕】 zhǐ tiáo
- 释名
鹝,鹝有二义,一指绶鸟,亦名真珠鸡,头似雉,项下绶彩斑斓。一指绶草,多年生矮小草本。夏季开花,花小,白而带紫红色。因小草有杂色,似鹝鸟五色绶文,故名。
苕,《诗·陈风》邛有旨苕。幽州人谓之翘,夏生,茎如劳豆而细,叶似蒺藜而青,其茎绿色,可生食,如小豆藿。 - 诗句中唐有甓,邛有旨鹝。 防有鹊巢防有鹊巢,邛有旨苕。 防有鹊巢
【蓍】 shī
- 释名
《诗·曹风》浸彼苞蓍。《传》蓍草也。古代常以其茎用作占卜。《说文》蒿属,《易》以为数。天子蓍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白虎通》蓍之言耆也,阳之老也。《易·系辞》蓍之德,圆而神。《韩诗外传》孔子出游,妇人中泽而哭,孔子问焉,曰:乡者刈蓍薪,亡我蓍簪。 - 诗句洌彼下泉,浸彼苞蓍。 下泉
【薁】 yù
- 释名
蘡薁也。《诗·豳风》六月食郁及薁。《注》薁,蘡薁也。《疏》蘡薁者,亦是郁类而小别。晋宫阁铭云:华林园有车下李三百一十四株,薁李一株。车下李即郁,薁李即薁,二者相类而同时熟。 - 诗句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 国风·豳风 七月
【葵】
- 释名
《玉篇》菜名。《诗·豳风》七月烹葵及菽。《仪礼·士虞礼》记注:夏秋用生葵。《王祯·农书》葵,阳草也,为百菜之主,备四时之。《尔雅翼》天有十日,葵与之终始,故葵从癸。《左传·成十七年》,鲍庄子之知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杜预注葵倾叶向日,以蔽其根。 - 诗句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 国风·豳风 七月
【韭】 【壶】 【瓜】
- 释名
韭,《说文》菜名。一种而久者,故谓之韭。象形。在一之上。一,地也。《韵会》通志云:韭性温,谓之草钟乳。又《内则》豚,春用韭,秋用蓼。《埤雅》韭之美在黄。
壶,瓠瓜,也叫壶芦,俗作葫。果实像两重迭圆球,嫩时可食,乾老后可作盛器或供玩赏。
瓜,《说文》?也。象形。《诗·豳风》七月食瓜。《礼·曲礼》为天子削瓜者副之。又《月令》孟夏之月,王瓜生。《注》王瓜,蓖挈也。《前汉·食货志》菜茹有畦瓜瓠果蓏。《齐民要术》二月辰日宜种瓜。《广雅》龙蹄兽掌,羊骹兔头,桂支蜜筒,?蛌狸头,皆瓜属也。 - 诗句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国风·豳风 七月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国风·豳风 七月有敦瓜苦,烝在栗薪。 东山中田有庐,疆埸有瓜。 信南山绵绵瓜瓞。 绵麻麦幪幪,瓜瓞唪唪。 大雅·生民之什 生民
【果裸】 guǒ luǒ
- 释名
植物名。即栝楼。《诗·豳风·东山》:“果裸之实,亦施于宇。” 郑玄 注:“果裸,栝楼也。” 亦作“ 栝蒌 ”。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上有卷须,以攀缘他物;。果实卵圆形,橙黄色。中医用来做镇咳祛痰药。其果实亦称“ 栝楼 ”。 三国 蜀 诸葛亮 《便宜十六策·察疑》:“栝蒌似瓜,愚者食之。” 五代 丘光庭 《兼明书·礼记·王瓜》:“今验栝楼,立夏之后其苗始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栝楼》:“栝楼即果裸,二字音转也。” 王国维 《观堂集林·〈尔雅〉草木虫鱼鸟兽名释例下》:“栝楼亦果裸之转语。”
又《淮南子·时则训》:“孟夏之月……王瓜生。” 高诱 注:“王瓜,栝楼也。” 五代 邱光庭 《兼明书·礼记·王瓜》:“《月令》:立夏之后十日王瓜生……王瓜即栝楼也。栝楼与王瓜形状藤叶正相类,但栝楼大而土瓜小耳。以其大于土瓜,故以王字别之,《尔雅》诸言王者,皆此类也。” - 诗句果裸之实,亦施于宇。 东山
【苹】 【蒿】 【芩】 qín
- 释名
苹,《诗·小雅》食野之苹。苹,青蒿也。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细裂如丝,有特殊气味。茎、叶可入药。嫩者可食。也叫“香蒿”。
蒿,《说文》菣也。《诗·小雅》食野之蒿。《传》蒿,菣也。《礼·月令注》蒿亦蓬萧之属。《尔雅·释草》蘩之丑,秋为蒿。《注》春时各有种名,至秋老成,通呼为蒿。《陆佃·诗疏》蒿,草之高者。
芩,《说文》草也。《诗·小雅》呦呦鹿鸣,食野之芩。《疏》根如钗股,叶如竹,蔓生泽中下地咸处为草,真实牛马亦喜食之。 - 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小雅·鹿鸣之什 鹿鸣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蓼莪
【台】
- 释名
草名。《尔雅·释草》艾,冰台。《疏》艾,一名冰台,即今艾蒿也。《诗·小雅》南山有台。《传》台,夫须也。《疏》夫须,莎草也,可为蓑笠。《又》彼都人士,台笠缁撮。《传》台,所以禦暑。笠,所以禦雨也。《笺》台,夫须也。都人之士,以台皮为笠。 - 诗句南山有台,北山有莱。 南山有台彼都人士,台笠缁撮。 都人士
【莱】
- 释名
又名藜。一年生草本植物。嫩苗可食,生田间、路边、荒地、宅旁等地,为古代贫者常食的野菜。《说文》蔓华也。《玉篇》藜草也。《诗·小雅》北山有莱。《疏》莱,草名。其叶可食。 - 诗句南山有台,北山有莱。 南山有台彻我墙屋,田卒污莱。 十月之交
【莪】 é
- 释名
《玉篇》萝莪,蒿属。《诗·小雅》菁菁者莪,在彼中阿。《传》萝蒿也。《疏》陆玑云:生泽田渐洳之处,叶似邪蒿而细,科生三月,中茎可生食,又可蒸,香美,味颇似蒌蒿。又《小雅》蓼蓼者莪,非莪伊蒿。《尔雅翼》莪即古之蘩。始生为莪,长大为蒿。 - 诗句菁菁者莪,在彼中阿。 菁菁者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蓼莪
【榖】
- 释名
《说文》楮也。《诗·小雅》爰有树檀,其下维榖。《注》恶木也,《本草》作构。《尔雅翼》叶无瓣曰构。《埤雅》皮白者榖,皮斑者楮,盖一物三名也。《陆玑诗疏》幽州人谓之榖桑,或曰楮桑。荆、杨、交、广谓之榖,中州人谓之楮。江南人绩其皮以为布,又捣以为纸。 - 诗句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 鹤鸣
【蓫】 zhú
- 释名
《诗·小雅》我行其野,言采其蓫。《传》蓫,恶菜也。《笺》牛蘈也。陆注:今人谓之羊蹄。《尔雅·释草》蓫薚,马尾。也即“商陆”。 - 诗句我行其野,言采其蓫。 我行其野
【葍】 fú
- 释名
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花叶似蕹菜而小,对农作物有害。《说文》?也。《诗·小雅》言采其葍。《传》葍,恶菜也。《尔雅·释草》葍,?。《注》大叶白华,根如指,正白,可啖。 - 诗句我行其野,言采其葍。 我行其野
【莞】 guǎn
- 释名
《说文》草也,可为席。《诗·小雅》下莞上簟。《笺》小蒲之席也。《尔雅·释草》莞,苻蓠。《注》白蒲,一名苻蓠,楚谓之莞蒲。《礼·礼器》莞簟之安而藁秸之设。《前汉·东方朔传》莞蒲为席。《注》莞,今谓之葱蒲。俗名水葱、席子草。 - 诗句下莞上簟,乃安斯寝。 斯干
【蔚】 wèi
- 释名
《说文》牡蒿也。菊科。一种多年生草本。全草入药。 - 诗句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蓼莪
【茑】 niǎo 【女萝】
- 释名
茑,寄生也。茎攀缘树上,叶掌状分裂,略作心脏形,花淡绿微红,果实球形,味酸。
女萝,亦作“女罗”。 即松萝。多附生在松树上,成丝状下垂。《诗·小雅·頍弁》:“茑与女萝,施于松柏。” 毛 传:“女萝,菟丝,松萝也。”《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荔兮带女罗。” 王逸 注:“罗,一作萝。”《汉书·礼乐志》:“丰草葽,女罗施。” 唐 元稹 《梦游春》诗:“朝蕣玉佩迎,高松女萝附。” 古直 《哀朝鲜》诗:“女萝附松柏,妄谓可始终。”一说亦泛指菟丝子。 - 诗句茑与女萝,施于松柏。 頍弁
【芹】
- 释名
《说文》楚葵也。《诗·鲁颂》思乐泮水,薄采其芹。《笺》芹,水菜也。《尔雅疏》水芹,一名水英。《吕氏春秋》菜之美者,有云梦之芹。《埤雅》芹洁白而有节,其气芬芳,味不如莼之美,故列子以为客有献芹者,乡豪取而尝之,蜇于口,惨于腹也。 - 诗句觱沸槛泉,言采其芹。 采菽思乐泮水,薄采其芹。 泮水
【蓝】
- 释名
染青草也。《诗·小雅》终朝采蓝。《周礼·地官·掌染草注》染草蓝、茜,象斗之属。《通志》蓝三种:蓼蓝染绿,大蓝如芥染碧,槐蓝如槐染青。三蓝皆可作淀,色成胜母,故曰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 诗句终朝采蓝,不盈一襜。 采绿
【苕】 tiáo
- 释名
《诗·小雅》苕之华,芸其黄矣。《注》陵苕,一名鼠尾,生下湿水中,七八月中花紫,似今紫草花,可染皂,煮以沐发即黑。 - 诗句苕之华,芸其黄矣。 苕之华
【菫】 jǐn
- 释名
《诗·大雅》菫荼如饴。《传》菫,菜也。《礼·内则》菫荁枌榆,免薧滫瀡以滑之。《注》冬用菫,夏用荁。《尔雅·释草》苦菫。《注》今菫葵也。
又《类篇》曰:药名,乌头也。《尔雅·释草》芨菫草。《注》即乌头也,江东呼为菫。《庄子·徐无鬼》药也,其实菫也。又《淮南子·说林训》蝮蛇螫人,傅以和菫,即愈。《注》和菫,毒药。 - 诗句周原膴膴,菫荼如饴。 绵
【荏菽】 rěn shū
- 释名
大豆。《诗·大雅·生民》:“荏菽旆旆,禾役穟穟。” 毛 传:“荏菽,戎菽也。” 郑玄 笺:“戎菽,大豆也。”《尔雅·释草》:“戎叔谓之荏菽。” 郝懿行 义疏:“戎,壬,《释诂》并云大。壬、荏古字通,荏、戎声相转也。” - 诗句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 大雅·生民之什 生民
【来牟】
- 释名
亦作“ 来麰 ”。 古时大小麦的统称。《诗·周颂·思文》:“贻我来牟,帝命率育。” 朱熹 集传:“来,小麦。牟,大麦也。” 宋 苏轼 《章钱二君见和复次韵答之》之一:“来麰有信迎三白,薝卜无香散六花。”一本作“ 来牟 ”。 - 诗句贻我来牟,帝命率育。 思文于皇来牟,将受厥明。 周颂·臣工之什 臣工
【稌】 tú
- 释名
糯稻也。《韵会》稻利下湿者。 - 诗句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 丰年
【蓼】 liǎo
- 释名
花小,白色或浅红色,生长在水边或水中。叶味辛,可用以调味。《说文》辛菜。《诗·周颂》予又集于蓼。《本草·释名》蓼类性皆飞扬,故字从翏,高飞貌。 - 诗句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 小毖其笠伊纠,其镈斯赵,以薅荼蓼。 良耜
【茆】 mǎo
- 释名
《韵会》凫葵。《郑小同云》莼菜草。《诗·鲁颂》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陆玑疏》茆与荇菜相似,叶大如手,赤圆有肥者,著手滑不得停,茎大如匕柄,叶可以生食,又可鬻,滑美。江南人谓之莼菜,或谓之水葵,诸陂泽中皆有。《干宝云》今之鸭蹗草,堪为菹,江东有之。又云:或名水戾。一云今之浮菜,即猪莼是也。 - 诗句思乐泮水,薄采其茆。 泮水
白芍,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它是中医补血方剂中经常使用的一味本草
药材基原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和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
基原形态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
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根肥大,通常圆柱形或略呈纺锤形。茎直立,光滑无毛。叶互生;具长柄;2回3出复叶,小叶片椭圆形至披针形,长8~12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楔形,全缘,叶缘具极细乳突,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叶脉在下面隆起,叶基部常带红色。花甚大,单生于花茎的分枝顶端,每花茎有2~5朵花,花茎长9~11厘米;萼片3,叶状;花瓣10片左右或更多,倒卵形,白色、粉红色或红色;雄蕊多数,花药黄色;心皮3~5枚,分离。蓇葖果3~5枚,卵形,先端钩状向外弯。花期5~7月。果期6~7月。
地理分布
生于山坡、山谷的灌木丛或草丛中、平原地带多有种白芍。分布安徽省、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产地代表:亳州涡河两岸是白芍的主要生长地,华佗镇小奈集为亳州更大的产地,黑根集散地,十九里镇是更大的之一集散地。
入药部位
干燥根。
药材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平直或稍弯曲,两端平截,长5~18cm,直径1~2.5cm。表面类白色或淡棕红色,光洁或有纵皱纹及细根痕,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气微,味微苦、酸。
白芍(规格:亳一等)
白芍(规格:杭一等)
白芍(规格:川一等)
白芍(规格:亳二等)
白芍(规格:杭二等)
白芍(规格:川二等)
白芍(规格:亳三等)
白芍(规格:杭三等)
白芍(规格:川三等)
鉴别
(1)本品粉末黄白色。糊化淀粉粒团块甚多。草酸钙簇晶直径11~35μ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中含数个簇晶。具缘纹孔导管和网纹导管直径20~65μm。纤维长梭形,直径15~40μm,壁厚,微木化,具大的圆形纹孔。
(2)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10ml,振摇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芍药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 *** 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紫色斑点。
检查
水分 不得过14.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 不得过4.0%(通则2302)。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 照铅、镉、砷、汞、铜测定法(通则232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铅不得过5mg/kg;镉不得过0.3mg/kg;砷不得过2mg/kg;汞不得过0.2mg/kg;铜不得过20mg/kg。
二氧化硫残留量 照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通则2331)测定,不得过400mg/kg。
浸出物
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22.0%。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1%磷酸溶液(14:8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理论板数按芍药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6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中粉约0.1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稀乙醇35ml,超声处理(功率240W,频率45kHz)30分钟,放冷,加稀乙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芍药苷(C23strong8O11)不得少于1.6%。
炮制
白 芍 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炒白芍 取净白芍片,照清炒法(通则0213)炒至微黄色。
饮片
白芍片 本品呈类圆形的薄片。表面淡棕红色或类白色,平滑。切面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形成层环明显,可见稍隆起的筋脉纹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苦、酸。
炒白芍 品形如白芍片,表面微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的可见焦斑。气微香。
性味归经
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
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注意
不宜与藜芦同用 。
国家标准或收载标准
《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
来源:
药知鼎(中药基源数据)
旨在建成世界上更大型、种类最丰富的中药基源数据库,通过记录中药材科学名称、形态特征、生态环境、地理分布、中药饮片特征等图文信息内容,以丰富目前中药材及饮片的鉴别信信息。????
爱吃香草冰淇淋的小伙伴们,你知道香草长啥样吗我们从小到大接触过不少香草味的食品,冰淇淋、巧克力、咖啡,甚至可口可乐都有香草口味。那么你真的了解香草是什么植物吗?跟小编一起来瞧瞧吧!
许多香草产品包装上会放上一片薄荷叶,这让很多人以为,香草跟香菜一样,是一种有特殊气味的草叶子。这就是你的天真啦!
香草的正确叫法是香草荚,是兰科植物—香荚兰的果实,甜品中的“香草味”就是来源于这种果实的发酵提炼。
香荚兰原产墨西哥,作为香料使用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但它长期只能在墨西哥生产,因为香荚兰依赖于当地一个特殊品种的蜜蜂授粉。直到 1842 年,马达加斯加一个 12 岁的奴隶发明了人工授粉,香荚兰才能够开始在世界其他地方种植。
时至今日,香荚兰仍然是用同样的 *** 人工授粉。
另外由于新鲜香荚兰并不能把味道散发出来,必须经过长达 6 个月的发酵和干燥加工,才能够作为香料使用。
经过干燥加工后的香荚兰,图中刀上的就是香荚兰的种荚
这每一道工序,都意味着香荚兰的生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时间,再加上单产不高,香荚兰实际上是仅次于藏红花的世界第二贵香料。今年的干香荚兰价格大约在 500 美元 1 千克左右。
因价格昂贵,马达加斯加的香荚兰农民会如上图在香荚兰上做标记以防偷窃
天然的香草原料仍是十分珍贵,真正广泛运用在市面上的多为人工合成香草精,其价格更为便宜,也更大程度地还原了天然香草的芬芳气味。
香兰素
1858 年,法国科学家高布利成功提取出香荚兰中的香气来源香兰素。就在香兰素开始被人工合成时,冰淇淋也开始了商业化生产,极大地降低了冰淇淋的生产成本。
上面的介绍是不是颠覆了你对香草的认识呢?相信不明真相的群众肯定不少,赶紧去买杯香草冰淇淋向小伙伴科普吧~
10种薄荷大汇总,我相信你认不全薄荷是唇形科薄荷属/Mentha的统称,种类虽不算多,但由于种内形态多样及种间极易杂交,分类长期存在争议。过去认为约有15种,后来进一步细分为30种左右(Plants of the World Online中的可接受名24个),人工栽培品种、杂交种更如过江之鲫,令人眼花缭乱。本篇介绍常见种类和品种,供香草爱好者参考。
三个栽培最广泛的种
图1.1 薄荷
1、薄荷/M. canadensis,南北广布,野生栽培均有。有紫茎和青茎两种类型,叶片较狭长,叶面平整,有明显的叶柄;花深紫或淡紫,轮伞花序生于叶腋,上下间隔较远,不会在茎顶端密集形成穗状花序。富含薄荷酮和薄荷醇,入口有“清凉感”。嫩茎叶可作蔬食,比如挂面糊油炸,名曰“炸薄荷鱼”,外皮酥脆、入口清香,厨艺爱好者不妨尝试一下。
图1.2 薄荷
图1.3 薄荷
薄荷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仅薄荷生产大省江苏就有龙脑薄荷、红叶臭头、白叶臭头、大叶青种、小叶黄种等老品种,主要用于生产薄荷油、薄荷脑等产品,如今这些“土味儿”名称在今天的 *** 上几无存在感,找不到详细信息。市面上流行的盆栽薄荷品种五花八门,但多数都是薄荷属其它种,而薄荷本尊则被叫做“土薄荷”,好像有点上不得台面。
图2.1 留兰香
图2.2 皱叶留兰香
2、留兰香/M. spicata,又名绿薄荷,原产南欧,国内栽培或逸为野生。和薄荷的主要区别有三:①叶子近长圆形(原生种叶极狭长),无柄或接近无柄,亮绿色,表面不如薄荷平整;②轮伞花序生于茎及分枝顶端,形成穗状花序,薄荷绝不会这样;③含香芹酮、柠檬烯,极少薄荷酮和薄荷醇,有特殊芳香,入口无清凉感,味道和薄荷显著不同。
图2.3 皱叶留兰香
图2.4 皱叶留兰香
生活中更常见的是皱叶留兰香/M. spicata 'crispata',留兰香的栽培品种,有时候也当成一个独立物种。叶型变化较大,长短尖圆不一,但叶面风格统一,呈皱波状,脉纹明显凹陷。可泡茶、配制鸡尾酒等,国内多用做调味料或直接当蔬菜吃,在云南等地尤为受欢迎。另,荷兰薄荷/M. spicata 'Spear'也是留兰香的栽培品种,叶面同样是皱巴巴的。
图2.5 网友拍的“十香菜”,极似皱叶留兰香
据《河南十香菜种质资源调查及利用研究》一文,河南人爱吃的十香菜也是留兰香。该论文水平一般,拾人牙慧毫无新意,但关于十香菜的分类鉴定还是大致可信的,作者肯定亲眼见过十香菜的,不至于太离谱。网友们拍摄并发布到网上的“十香菜”图片,多数确为留兰香或皱叶留兰香,但也有一些更像辣薄荷或其它种,详情未知。
图3.1 辣薄荷
3、辣薄荷/M. X piperita,水薄荷/M. aquatica和留兰香的杂交种,原产欧洲。花和留兰香相似,轮伞花序在枝顶组成密集的穗状花序;叶子有短叶柄,而留兰香无或接近于无;辣薄荷精油富含薄荷酮、薄荷醇和异薄荷酮,基本不含香芹酮和柠檬烯,这点更像薄荷。另,又含石竹烯、β-蒎烯及柠檬烯,有胡椒味,又名胡椒薄荷、椒样薄荷。
图3.2 各种辣薄荷品种的叶子
图3.3 葡萄柚薄荷,叶子上有点绒毛
图3.4 巧克力薄荷
图3.5 斑叶胡椒薄荷/‘Lavandula’
辣薄荷是商业和园艺应用最多的薄荷,品种丰富,叶子长得随心所欲,啥样都有,味道也因品种不同而有所差异,精确鉴别很困难,也不必钻牛角尖。商家售卖的薄荷品种,如糖果薄荷/'Candy'、古龙水薄荷/'Citrata'、薰衣草薄荷/'Lavandula'、巧克力薄荷/'Chocolate'、葡萄柚薄荷/'Grapefruit'之类,都应该是辣薄荷的品种,货对不对版就难说了。
其它种类的薄荷
图4.1 苹果薄荷
图4.1 凤梨薄荷
4、苹果薄荷/M. suaveolens,FOC称之为圆叶薄荷,原产中欧,我国引进栽培。叶通常无柄,圆形,卵形或长圆状卵形,表面上疏生柔毛,有点“毛茸茸、肉乎乎”的感觉;轮伞花序在茎及分枝顶端密集成圆柱形穗状花序,下部1-2轮伞花序常间断。另有斑叶变种,叶缘有较宽的乳白色斑,商品名凤梨薄荷/var. variegata。能吃,生熟皆可。
图5.1 唇萼薄荷
图5.2 唇萼薄荷
图5.3 香槟薄荷
5、唇萼薄荷/M. pulegium,有时也音译为普列薄荷,原产中欧及西亚,我国引种栽培。叶有短柄,叶片卵圆形或卵形,轮伞花序彼此远离,给人的感觉是“一节一节”的,风格在薄荷属中较为独特。香槟薄荷/‘Champagne’是唇萼薄荷的栽培品种,有类似香槟酒的气味,茎的颜色会随着季节变化而不同,温度低时可能呈紫红色,盛夏则转为青绿色。
图6.1 欧薄荷
图6.1 欧薄荷
图6.3 银薄荷
6、欧薄荷/M. longifolia,原产欧洲,作芳香及药用植物广为栽培,我国有引进。茎直立,多分枝,高可达100厘米;叶无柄或下部叶具短柄,卵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表面初生时疏生柔毛,后逐渐脱落而近无毛,叶背面密生柔毛;轮伞花序在茎及分枝顶端 *** 组成圆柱形先端锐尖的穗状花序。有栽培品种银薄荷/‘Silver’,叶面密被白色绒毛。
图7.1 科西嘉薄荷
图7.1 科西嘉薄荷
7、科西嘉薄荷/M. reguienii,原产科西嘉岛等地。匍匐草本,通常溜地皮儿生长,叶长2-7毫米,株高不超过10厘米,一两朵小花生于叶腋,不像其它薄荷的花那么喜欢扎堆。耐阴耐踩踏,可作铺地植物栽培,踩上去会散发薄荷香味,“踏花归去jiojio香”,想来是极好的(似乎有点残忍)。亦可用于烹饪调料,味道柔和,可连枝带叶研磨成酱状物。
图9.1 水薄荷
图9.2 水薄荷
图9.3 柠檬薄荷
图9.4 柠檬薄荷
8、水薄荷/M. aquatica,原产欧洲,喜潮湿环境,常生长于水边或水中。茎绿色或紫色,无毛或有毛,叶为卵形或卵状披针形,绿色或紫色;轮伞花序在茎及分枝顶端密集成穗状花序,花穗很短,犹如“头状”。FOC中的柠檬薄荷/M. citrata,也叫柠檬留兰香,根据新的研究,应为水薄荷的栽培品种,据说有柠檬香气。名为“柑橘薄荷”的品种也属于该种。
图9.1 田野薄荷
图9.2 田野薄荷
图9.3 香蕉薄荷
图9.4 香蕉薄荷
9、田野薄荷/M. arvensis,这个拉丁名曾经用来指国内的野薄荷或薄荷,至今还有人在用,但无论《中国植物志》还是FOC都没有收录这个种,一般认为产于欧洲,国内无野生。植物形态和薄荷/M. canadensis非常相似,仅凭外观难以分辨,好像是田野薄荷叶子上的毛更多一些。有栽培品种香蕉薄荷/‘Banana’,具香蕉味儿。
图10.1 姜薄荷
图10.2 姜薄荷
10、姜薄荷/M. × gracilis,田野薄荷/M. arvensis和留兰香/M. spicata的杂交种,越南薄荷、苏格兰薄荷(误传学名为M. ×Racilis,其实就是少写了一个g)也是它,据说略有姜味,故有此名。植株外观以及花序近似薄荷,据说化学成分和气味则更像留兰香,更详尽的中文信息不得而知。若要准确识别,恐怕还得尝一尝有无姜味儿。
OK,就介绍这10种吧,只写了栽培薄荷的一小部分,已经让我头昏脑涨。薄荷属植物性状多变,还有很多亚种、变种、品种等等,专业的鉴定应通过花、果实的细节特征来区分,只看枝叶大同小异,分辨起来很困难。还是那句话,本文仅供参考,开阔一下眼界而已。
茴香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一,茴香的植物学特点
1,名称和分类地位
茴香是正式中名,这个名称出自《本草纲目》,在《中国植物志》中确定为正式中名;别名有小茴香等;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伞形科茴香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2,分布和生长环境
茴香原产地中海地区,我国南北各地都有栽培;属于栽培经济植物,通常种植农田里。
3,外形特点
为多年生草本,有强烈的香气,高0.5-2米,植物体无毛,有粉霜;根纺锤形,肥厚;茎直立,圆柱形,有细纹,多分枝;叶为三到四回羽状全裂,最终裂片丝状,长4-40毫米,宽0.3-0.8毫米;基生叶和茎下部叶的叶柄长7-14公分,茎上部叶无柄;序托叶全部鞘状;
复伞形花序直径15公分左右,伞辐10-50个,长2-9公分,小伞形花序有花5-40朵;花金黄色,花梗长4-12毫米,花瓣宽倒卵形,6-8月开花;
果实长圆形,长3-6毫米,分果棱尖锐,8-10月结果。
二,茴香的主要用途
之一,它的嫩茎叶可作蔬菜食用,可炒食、
做凡子或做馅包饺子等,
味道独特,鲜香爽口,深受人们喜爱。
第二,它的成熟干燥果实是常用中药,始载于《唐本草》,根据资料记载其味辛,性温,具有散寒止痛、理气和胃功能;主要含有脂肪油、挥发油、甾醇及糖苷、氨基酸、黄酮、生物碱、皂苷、香豆素、有机酸等有效成分。药用时请遵医嘱。
第三,它的果实也是主要食用香料之一。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供参考。
(图片引自 *** )
好闻的香料千千万,这5种你一定得知道现代生活中,无论是饮食、医药,还是日常使用的洗发水、牙膏,或是展示女性魅力的香水......处处都在提醒我们,“香味”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香料依据其来源可分为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天然香料主要来源于植物及动物,我们常见的香水、香膏等产品中很多都含有从香料植物中提取的芳香油等物质。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香料的使用其实非常久远。据文献记载,最早香料植物的使用大约是在4500年前,当时古埃及的居民就已经使用香料植物防腐杀菌和保存尸体。我国有关香料的使用大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繁盛于唐宋,发展于明清时期。此外,香料自古也是重要的贸易物品,某种程度上它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世界上究竟有多少种香料植物,大概没有人可以说清楚,但是较多的文献资料认为,全世界至少有3600多种香料植物,目前已被开发利用的香料植物只有400余种。所以香料植物的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前景巨大。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那么,什么是香料植物呢?植物的根、杆、茎、枝、叶、花、果、树脂等皆可成香,就可称为香料植物。如今,学术上一般可按照取材的部位将香料植物划分为树脂类、香树类、香果类、香根类等多种类型。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你听说、知晓但又不那么深入了解的特色香料植物。
浓郁持久的香树:檀香
檀香因其心材具有独特而又浓郁持久的芳香,从古至今一直身价不菲。檀香原产于南亚、东南亚群岛等,自传入中国后备受推崇,逐步凝结成独具中国特色的檀香历史文化。我们日常生活中提到的檀香,一般指的是檀香树的制成品。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檀香是一种半寄生常绿乔木,它有着寄生根,根系较浅,可在土壤中吸收水分和部分矿物盐,但是主要通过根部吸盘从寄生植物获得养分,不能离开寄主独立生存。檀香一旦选定寄主就会终生与之相伴相生,又称“夫妻树”。当然,对赖以生存的寄主植物,檀香的选择也较为苛刻。
印度檀香在寄主植物根部及根瘤所形成的吸盘,图片来源:参考资料<5>
最早古印度人就将檀香用作熏香、焚香的主要原料,还用于制造庙宇、雕刻佛像和打造家具。除此之外,檀香树也被印度人用于化妆品,比如印度的妇女儿童喜欢在前额两眉之间点一个名叫“迪勒格”的吉祥痣,就是檀香、朱砂、黏土、火山灰、糯米或玫瑰花瓣等材料捣成的糊状物 *** 而成。
檀香树心材质地坚硬,纹理比较致密且均匀,可以抵御白蚁的侵害。历代皇朝宫殿里的家具多用老檀香木 *** ,皇帝的书房以及卧室不断烧檀香,以显示华贵。檀香树也是 *** 精细工艺品和木雕等的上等材料。
栴檀香木盘龙纽“皇帝之宝”,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檀香木彩画福寿笔,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宋代陈敬《陈氏香谱》中记载了一种高档花钿叫做“假蔷薇面花”。这种花钿使用了檀香等香料,不仅样式精美,而且带有浓郁的香味,是当时皇室后宫、富贵人家争相佩戴的头饰。
唐 泥塑彩绘仕女俑头像,图片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N度生活工作室 王金海
香果中的“黑金”——胡椒
从名字中所带的“胡”字不难看出,胡椒与胡瓜(黄瓜)、番茄、洋白菜(包菜)等一样是由西域传入,“椒”则是因同样具有 *** 香气、外形相似的中国原产香料植物“花椒”而得名。
胡椒原产于印度。公元 1 世纪,罗马人就开始在印度西海岸港口做胡椒生意。印度的梵文古籍中就有“罗马商人来时带着黄金,走时带着胡椒”的记载。当时,胡椒可以被充当货币支付佃税、军饷,甚至可以作为嫁妆。正因为胡椒是重要的贸易商品,因此也被称为“黑金”。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但是你知道吗,胡椒可不止有黑色。胡椒的浆果按采收期和加工 *** 不同而分为绿、黑、红及白色四种。新鲜的绿胡椒采摘后浸泡于盐水或果醋中保持其鲜艳的绿色,一般只在产地可以品尝得到。成熟前的果实采摘后经自然阴干,其表皮因脱水呈现质地坚硬皱缩的黑褐色,即黑胡椒。胡椒成熟后果实变为褐红色,这时采摘后浸泡于水或醋中,即为红胡椒。完全成熟后的果实再水中浸泡使其外皮松软,经脱去外皮后露出白色果肉再干制,即是味道较温和的白胡椒。
不要以为胡椒只能用于佐餐调料,胡椒因其胡椒精油中的香气物质,还被用于制造精油皂等化妆品,2019 年,有科研团队还通过提取胡椒鲜果精油,研制出了胡椒味的香水并推向市场。
自带红爪的香果——肉豆蔻
虽多了一个字,但肉豆蔻和豆蔻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植物。
“肉豆蔻生胡国,大舶来既有,中国无之。”同样是舶来的香果,但无论是味道还是长相肉豆蔻都与胡椒很不一样。很长一段时间里,肉豆蔻只生长在赤道附近的马鲁古群岛(也被称为香料群岛)。尽管如此,肉豆蔻在历史上被称为传奇香料。
肉豆蔻,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一方面,从形态上看,肉豆蔻结的果,犹如一颗颗即将成熟的杏子。成熟后其果实会自动裂开,露出包裹在果核外层红色网状组织假种皮,远远看去,像是用红色魔爪包裹,而最里面的种仁即为肉豆蔻。肉豆蔻及其假种皮都散发甘甜而迷人的香气,因此肉豆蔻树是为数不多会生出两种香料的树种。
另一方面,作为香料,它的价格曾一度非常昂贵,昂贵到让荷兰人以曼哈顿岛作为交换,只为了换取肉豆蔻原产地——朗岛的贸易所有权,要知道,曼哈顿岛就是后来的纽约。也正因为肉豆蔻的重要,北美洲岛国格林纳达把肉豆蔻设计在自己国家的国旗上。
格林纳达国旗,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肉豆蔻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这也是其早期不便于推广种植的重要原因之一。肉豆蔻鲜果中其果肉的比重占65%-70%,含有多种维生素、果胶、蛋白质等,是热带地区著名果脯、蜜饯原料。
肉豆蔻粉还可作为调料,解腥增香,一些香槟中甚至增加了肉豆蔻香料,它同时也是著名的“十三香”中的一员。
清凉爽口的香草——薄荷
夏天的时候,人们如果觉得热得难受,往往在头上抹上一点清凉油,或者吃上一粒薄荷糖,就觉得特别清凉提神,这都是薄荷的功劳,但你知道薄荷为什么会带来清凉感吗?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原来,是薄荷茎叶中含量更高的特殊挥发油物质——薄荷醇在发挥作用。薄荷醇能激活口腔和皮肤神经末梢上专门感受寒冷的受体蛋白,使其迅速运转起来,进而接收到一种类似寒冷的 *** ,使人产生一种凉飕飕的错觉。
薄荷醇,图片来源:Wikipedia
不同产地的薄荷,其茎叶中的挥发油成分有很大差异,因此,也就呈现出味道各异的薄荷香型,如香槟薄荷、椒样薄荷、柠檬薄荷、菠萝薄荷、苹果薄荷、巧克力薄荷等。
正因为有着如此丰富的芳香挥发油成分,薄荷成为了一种用途广泛的赋香剂,被应用于生产食品饮料及其他生活用品。如:将新采摘的薄荷叶洗干净,加糖或蜂蜜后用沸水冲泡,就可以 *** 成清心爽口的薄荷茶;用薄荷叶加柠檬等水果,可以制成口感清甜的薄荷酒;用薄荷作为主要添加材料制成的薄荷糖,更是人们喜爱的润喉佳品;此外,还有薄荷糕、薄荷饼、薄荷奶茶、薄荷汽水、薄荷口香糖、薄荷冰激凌等众多美食以及薄荷味的牙膏、香水、肥皂、香波、沐浴露、漱口水等五花八门的生活用品。
薄荷还可作为香料被直接用于烹饪食物。在我国西南地区人们普遍喜欢选用一种叫皱叶留兰香的薄荷来烧菜做汤。而在欧洲,人们更青睐凉爽 *** 感更为强烈的椒样薄荷。
薄荷茶,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需要说明的是,植物志上记载的薄荷其实并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薄荷,皱叶留兰香和椒样薄荷才是现实生活中离我们最近的薄荷品种。
左:椒样薄荷;右:留兰香。图片来源:清凉话薄荷适称逍遥意,均为李慧供图
芳香的香根类——白芷
有人曾研究过,公元前278年前的《离骚》里一共出现了20余种草木,其中有多种香料植物,白芷就是其中一种。在《离骚》中,“配香大师”屈原想要“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从侧面体现出白芷的香。白芷因其“根长尺余,白色”,故称为“白芷”,其植物体含挥发油及多种香豆精衍生物。
白芷,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图像库
在没有香水的古代,想要令衣物气味芳香,只能依靠熏香。古人将白芷及其它香料植物研磨碎后,或置于香囊中,或置于熏笼中,香气自然熏到衣被上。
除此之外,白芷还可以用于 *** 香妆,也就是古代的化妆品。因其具有美白功能常被用来 *** 面脂面膏、澡豆(类似今天的洗面奶、洗手液),不仅可以去除污垢,还可以达到芳香美体、润肤养颜之功效。
相关文献中指出,白芷还可以作为去腥解读、增进食欲、增加食物清香的调料香料之一,与牡丹、茉莉、玉簪花、栀子花等 *** 香茶、香花菜肴,甚至也可用于 *** 香酒。将白芷根茎干燥后形成的长圆形至卵圆形的白色干片,在炖肉汤、烧肉的时候,可以起到祛腥增鲜的作用。
白芷根茎,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图像库
在这么多香料植物中,你最喜欢哪种香呢?
参考资料:
<1> 徐龙.珍贵的香料——胡椒.
<2> 徐龙.国旗上的香料——肉豆蔻.
<3> 李靖锐,白红彤.清凉话薄荷 适称逍遥意.
<4> 岛人小山.香料传奇.
<5> 陆俊锟,印度檀香与寄主植物间寄生关系的研究,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江珊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选送单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机信息 *** 中心